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行CTPA的受检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两组管电压均采用80 kV。对照组固定管电流为180 mAs,采用滤波反投影法重建,获得A组图像;实验组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和idose4迭代重建算法重建,获得B组和C组图像。统计分析A、B和C 3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肺动脉平均CT值、图像噪声值、肺动脉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剂量(E)。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的E分别为(1.2±0.2)和(1.9±0.3)mSv,实验组的E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了36.8%(t=-3.998,P<0.05)。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3,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NR、CNR和噪声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 11、7.630、13.021,P<0.05);而肺动脉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PA检查中,在获得良好图像质量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联合自动管电流(Care Dose 4D)技术在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3月行全腹CT检查的成年患者180例为回顾性研究对象,依据影像质量的参考毫安秒将患者分为3组,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每组60例患者,分别为250 mAs组、200 mAs组和150 mAs组,其余扫描参数和图像重建参数均相同。测量第二肝门层面肝实质的CT值及图像噪声(SD),对比3组患者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噪声(SD)、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结果 3组患者扫描的平扫期、动脉期及门脉期kV和mAs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25,P<0.05)。随着参考mAs的降低,3组患者选择低kV的频率逐渐增加。3组患者平扫、动脉及门脉期的CTDIvol、DLP、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51,P<0.05)。随着参考mAs的下降,辐射剂量逐渐下降,150 mAs组患者的CTDIvol、DLP、E最低。250 mAs组与200 mAs组三期图像的SNR、CNR及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61,P>0.05);250 mAs组与150 mAs组,平扫及动脉期图像的SNR及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8,P>0.05),门脉期图像的SNR及三期图像的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64,P<0.05);200 mAs组与150 mAs组平扫及动脉期图像的SNR、CNR及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5,P>0.05),门脉期图像的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63,P<0.05)。结论 Care kV联合Care Dose 4D技术,选择适当的影像质量参考毫安秒值能在有效控制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既保证图像质量,还可以有效地减低辐射剂量,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Revolution CT应用不同水平基于多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提高低剂量CT结肠成像图像质量的能力。方法 选用离体猪结肠获得模拟息肉30个,使用Revolution CT在不同扫描条件(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10、30、50、70、9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 mA)下扫描,分别应用6种不同水平ASIR-V(0、10%、30%、50%、70%、90%)算法进行图像重建。两名观察者盲法对84组CT结肠成像重组图像[CT仿真内镜(CTVE)、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虚拟分割(VD)]分别进行主观质量评分(4分制),同时独立测量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比较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及不同管电流、不同水平ASIR-V重建图像的SD、SNR、CNR差异。结果 两观察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好(Kappa值=0.683),管电流(r=0.734,P=0.000)及ASIR-V水平(r=0.220,P=0.044)的变化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相关,相同管电流条件下,50% ASIR-V重建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最高。两观察者客观数据一致性良好。不同管电流、不同水平ASIR-V重建图像的SD、SNR及C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423.58、124.26、1 030.17,P<0.05)。同一管电流水平下,随着ASIR-V水平增高,图像SD降低,CNR增大;图像SNR在管电流为10、120、140、160、220、240、260 mA水平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75~31.36,P<0.05)。相同水平的ASIR-V重建,随管电流增大,图像SD下降,SNR及CNR逐渐升高。结论 CT结肠成像中,应用ASIR-V算法可以显著降低噪声,提高图像对比噪声比,提高图像质量,且50% ASIR-V水平在降噪能力方面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图像优化技术对低剂量胸部CT平扫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7月至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采用NeuViz Prime CT行胸部CT平扫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为低剂量组,B组为常规剂量组,分别采用100及120 kV管电压;两组均采用自动管电流技术,参考毫安秒分别为70及140 mAs。根据重建方法的不同,将低剂量组分为A1、A2两个亚组,A1组为低剂量迭代组,采用迭代算法(ClearView 50%)重建图像;A2组为低剂量AI组,采用AI图像优化算法进一步优化A1组图像;B组采用迭代算法(ClearView 50%)重建图像。通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的值,比较A、B两组辐射剂量的差异。比较A1、A2及B组感兴趣区的噪声值(SD)、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以Likert 5级评分法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A、B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相比[(1.48±0.49)mSv vs.(5.30±1.40)mSv],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72.1%。在图像质量方面,与B组相比,A1组SD较高且SNR及CNR较低(ZSD=-4.24,ZSNR=-2.54,tCNR=-2.27,P<0.05)。经AI优化后,A2组的SD显著低于B组(ZSD=-28.24,P<0.001),且SNR及CNR显著高于B组(tSNR=-26.04,tCNR=-36.88,P<0.001);两组图像噪声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在肺内组织结构显示方面优于A2组(χ2=4.96、7.04,P<0.05)。结论 在辐射剂量降低约72.1%的情况下,经AI优化的低剂量胸部CT图像可达到常规剂量图像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器官剂量调制(organ dose modulation,ODM)技术在女性胸部CT扫描中对乳腺区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临床需要行胸部CT检查的女性患者112例,按照检查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平扫;试验组56例,平扫采用ODM技术。分析两组患者乳腺区域前、左、后、右4个方向的管电流分布情况,评价ODM对乳腺区域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患者前、后方向上管电流均为(128±43)mA,而试验组患者前方向上管电流较后方向管电流低(t=-18.701,P < 0.01)。试验组4个方向管电流均较对照组降低(t=11.71~20.22,P < 0.01)。试验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均较对照组降低(t=3.58、3.55,P < 0.05)。两组患者间图像质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女性胸部CT扫描时应用ODM技术,可以在不改变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乳腺区辐射剂量,保护敏感器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迭代算法对超低剂量CT肺部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方案对胸部仿真体模行CT扫描。超低剂量方案:管电压分为80和100 kV组,每组分别采用10、15、20、25、30 mAs扫描。常规低剂量方案:120 kV、30 mAs。各方案均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组)和迭代算法重建(迭代组)。比较各方案的肺组织噪声和有效剂量(E)。结果 管电流和管电压一定时,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均低于F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2~8.070,P<0.05)。管电流一定时,80 kV时FBP组的肺组织噪声均高于100 kV时FBP组,80 kV时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均低于100 kV时F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39~7.841,P<0.05)。与常规低剂量方案FBP组相比,各超低剂量方案FBP组的肺组织噪声明显增加,80 kV时10、15、20 mAs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明显增加,100 kV时15、20、25、30 mAs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0~23.028,P<0.05)。80 kV时25、30 mAs和100 kV时10 mAs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与常规低剂量方案FB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kV时25、30 mAs和100 kV时10、15、20、25、30 mAs的E较常规低剂量组分别降低了75.9%、71.0%、79.8%、70.4%、60.3%、50.2%、40.0%。结论 超低剂量方案(100 kV、10 mAs)迭代算法组的图像质量与常规低剂量方案FBP组相当,且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宽体探测器联合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ASIR-V)在肥胖患者上腹部低辐射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体模实验找出常规上腹部扫描(管电压为120 kVp,噪声指数为10 HU)最佳前置及后置ASIR-V比例;在体模实验基础上,前瞻性收集需行上腹部CT增强的87例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30 kg/m2),依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采用宽体探测器(80 mm)CT联合前置40% ASIR-V行上腹部双期增强扫描获得A1组图像(默认为后置40% ASIR-V),再联合60%后置ASIR-V技术重建获得A2组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探测器CT(40 mm)扫描后联合4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重建获得B组图像。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图像噪声和主观评分(5分制法)。结果 常规上腹部扫描最佳前置及后置ASIR-V比例分别为40%及60%。试验组的有效剂量E为(4.55±0.95)mSv,低于对照组的(9.58±2.04)mSv(t=-14.773,P<0.001)。A2组除双期肝脏外,各部位CNR均高于A1及B组(q=2.160~3.209,P<0.05),双期图像噪声低于A1及B组(q=-4.212~-3.202,P<0.05),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高于A1及B组(Z=-5.155~-2.561,P<0.05)。A1组双期各部位CNR及图像噪声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低于B组(Z=-3.298~-3.030,P<0.05)。A组双期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结论 肥胖患者采用宽体探测器联合前置40% ASIR-V技术,可比常规探测器扫描减少约53%的辐射剂量;联合后置ASIR-V重建技术,可在保持或提高图像CNR的同时优化总体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仿真胸部体模研究胸部能谱CT不同方案成像模式与常规胸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及主观评分对比,获得最佳能谱扫描参数。方法 对仿真胸部体模分别进行常规胸部CT扫描以及3种不同扫描方式的能谱CT成像。3种能谱模式为宝石能谱CT (GSI)Assist模式(方案A)、管电流平均值时的GSI模式(方案B)及管电流最大值时的GSI模式(方案C)。所有扫描方式分别在噪声指数(NI)=9和11时,螺距0.984∶1,依次扫描。记录辐射剂量,同时测量感兴趣区(ROIs)5个不同层面水平的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图像噪声值(SD)以评价图像质量。所有扫描序列由两位资深放射医师对肺窗肺纹理及分支5分制主观评分。结果 NI=9和11时,常规CT平扫与方案A、B、C的有效剂量(E)值分别为(8.0、8.5、6.2、10.4)和(5.3、5.1、4.3、6.2)mSv。NI=9时,常规胸部CT平扫与方案A、C的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6,P<0.05);NI=11时,方案A、B、C与常规胸部CT平扫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25,P<0.05);常规胸部CT扫描中,NI分别为9和11时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0,P<0.05);在相同能谱扫描模式中,NI不同,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相同扫描模式不同及扫描模式相同NI不同时,CNR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能谱扫描模式与常规扫描的辐射剂量没有明显差异,但能谱扫描模式可以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此外,选择合适的噪声指数在图像质量相仿的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综合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能谱CT智能模式可以达到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双向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areDose 4D联合Care kV对CT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7种低剂量方案对含有6个GGN的胸部仿真体模行CT扫描。方案1采用CareDose 4D+Care kV。方案2、3、4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分别为30、20、10 mAs。方案5、6、7管电压100 kV,管电流分别为30、20、10 mAs。比较不同方案的图像质量[CT值、对比噪声比(CNR)、噪声值(SD)和主观评分]和有效剂量(E)。结果 各方案GGN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1的SD高于方案2、3、5,低于方案7,而CNR低于方案2、3、5,高于方案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020、9.560、8.120、-5.720、-7.849、-5.192、-4.130、1.361,P<0.05)。方案1的SD、CNR与方案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1、2、3、5、6各GGN的主观评分均≥ 3分,方案4、7各有1个GGN的主观评分<3分。方案1的E较方案2、3、5、6分别降低了63.0%、44.4%、38.8%、9.1%。结论 CareDose 4D联合Care kV在低剂量肺部CT扫描中,可保证GGN的图像质量,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低管电压(kV)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顺序入组疑主动脉瓣狭窄的60例患者行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大螺距扫描组、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和常规扫描组,每组各20例,分别对3组主客观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常规扫描组仅3例符合TAVR术前评估要求,大螺距扫描、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均明显高于常规扫描组(t=17.083、16.667,P<0.05),但大螺距扫描组与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客观图像质量参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用量大螺距扫描、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明显低于常规扫描组(t=-13.645、-14.647,P<0.05),但大螺距扫描、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剂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值,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均明显低于大螺距扫描、常规扫描组,且3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2 564.398、651.616、653.308,P<0.05)。结论 双源CT大螺距、低kV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的图像质量能满足TAVR术前评估,同时可大大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1.
《Radiography》2018,24(1):28-32
IntroductionComputed Tomography (CT) use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with trends indicating increasing population doses as a result. Optimization of clinical radiation doses through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has demonstrated potential to reduce patient dose from CT. This study aimed to quantify these dose reductions across a large clinical cohort.MethodsPatient cohor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ssigned by CT optimisation technique. Group one underwent scanning with automated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only. Group two underwent scanning with automated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an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nd group three underwent scanning with automated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nd automatic tube voltage modulation. Patient dose length product do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for the three groups. Clinical radiation dos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compared for four common CT examinations (Brain, pulmonary angiography, abdomen and thorax abdomen pelvis scans).ResultsOf 4011 patients, group one comprised of 1643 patients (40.96%), group two 1077 patients (26.85%) and group three 1291 patients (32.19%).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when comparing AP diameter between groups (p ≥ 0.0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ose reductions of 16–31% were achieved using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one (p = 0.001) and 24–42% with both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nd automatic tube voltage selection (p = 0.001). Objective noise improved when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was used (p < 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optimization software confers significant dose savings during routine clinical CT examinations. Figures are based on a large clinical cohort, with equipment, staff and procedural protocols remaining consistent throughout. Dose reductions are likely to reflect the clinical dose reducing potential of the optimization softwa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胸部CT扫描中患者颈部伸展使甲状腺腺体上移以减少甲状腺辐射暴露的可能性。方法 对2017年3至6月北京朝阳医院进行胸部CT检查1 994例患者的图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按颈部体位不同分为伸展组和常规组,每组997例,伸展组患者头颈部后仰成颌顶位。常规组采用常规头颅扫描头架,头部正常体位。以第一肋骨头为基准计数标志,观察两组患者甲状腺腺体暴露于扫描范围内的腺体长度及腺体全部移出扫描范围的例数。比较两组患者原发射线区域内甲状腺腺体扫描长度的差别。结果 伸展组患者甲状腺腺体暴露于扫描范围内的长度(4.69±5.68) mm,显著短于常规组(17.16±6.68) m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1 073.5,P<0.05),并且伸展组患者甲状腺腺体完全脱离扫描范围内的例数519例,多于常规组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94.8,P<0.05)。52.1%患者的甲状腺腺体完全脱离扫描范围内原发射线的辐射暴露。结论 胸部CT扫描时患者颈部伸展可以使甲状腺腺体位于扫描野内的长度缩短,有效提高甲状腺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低剂量CT技术在右肾上腺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临床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需行肾上腺Ⅲ期增强CT检查的124例受检者,依排除标准排除4例,共计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受检者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为常规剂量对照组,采用120 kV,自动毫安,按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又分为A1、A2、A3组;B组为常规剂量试验组,采用120 kV,自动毫安,按动脉期、动脉晚期、静脉期分为B1、B2、B3组;C组为低剂量试验组,第2期采用100 kV、150 mA,其余扫描参数及方法同B组,按动脉期、动脉晚期、静脉期分为C1、C2、C3组。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分别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不同扫描时期的右肾上腺静脉(RAV)、同层面临近右肾上腺(RAG)及前腹壁脂肪的CT值,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和比较图像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有效剂量(E)。结果 两观察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好(Kappa值=0.63);A2、B2、C2 3组图像中B2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18,P<0.05),组内比较仅B2与A2组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3,P<0.05);客观评价B2组RAV的CT值、SNR、CNR均高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9、6.92、9.02,P<0.05);C1与C2相比,E减少了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9,P<0.05)。结论 使用100 kV 150 mA低管电压低管电流的对比增强多排螺旋CT(MDCT)扫描技术,在动脉晚期右肾上腺静脉检出率可达95%,并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约45.52%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迭代重建(SAFIRE)算法在双源CT三低方案(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低流速注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120例体质量指数(BMI)18.6~24.9 kg/m2 和心率<65次/min的患者,均使用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其中包括滤波反投影技术(FBP)组和SAFIRE组,每组60例。FBP组采用120 kV管电压、对比剂剂量0.9 ml/kg、注射流速5.0 ml/s,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图像重建采用FBP;SAFIRE组采用80 kV管电压、对比剂剂量0.7 ml/kg、注射速率3.5 ml/s,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图像重建采用SAFIRE。测量两组动脉管腔内及左心室底部肌肉的CT强化值和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双盲法对冠状动脉节段以4分法进行评价,其中1分为不可诊断图像。记录每一个患者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两组动脉管腔内CT值、图像噪声、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FIRE组有效剂量(0.39±0.02)mSv较FBP组显著降低(4.99±1.3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1,P<0.05)。结论 在BMI为18.6~24.9 kg/m 2、心率<65次/min的患者中,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三低方案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能得到满意的图像,又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人盆腔低剂量CT成像中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将45例先后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盆腔CT检查患者的图像纳入研究,共获得3组图像:A组为常规剂量图像,采用机器默认的滤波反投影重建(FBP);B组为低剂量图像,采用ASIR,并分别按不同ASIR权重值分为B1组(ASIR 0)和 B2组(ASIR 50%)。由两位放射专家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B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均显著低于A组(t=12.30、12.10、12.15,P<0.05)。与A、B2组相比,B1组的影像噪声(SD)值增加(t=9.14、8.95,P<0.05),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显著降低(t=8.72、10.62、11.83和8.40、9.55、11.42,P<0.05)。A组与B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和ASIR 50%重建进行成人盆腔CT扫描可以明显降低辐射剂量而不降低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检查剂量和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收集因头颈部血管疾病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80例。按照检查的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管电压120 kV,噪声指数11.0,ASiR-V 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kV,噪声指数9.0,分别采用ASiR-V 50%重建(B1组)和DLIR-H重建(B2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用于比较两种成像方式的辐射剂量和主观、客观图像质量。比较组间强化血管CT值,感兴趣区(ROI)的信号与噪声, 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信噪比(CNR)。结果 A、B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0.77±0.08)、(0.45±0.05)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P<0.001)。A、B1、B2 3组图像的主动脉弓、颈动脉起始部、颈动脉分叉层面、大脑中动脉M1段强化血管CT值、SD、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69、68.50、50.52、74.10、63.10、91.22、69.16,P<0.001)。A、B1、B2 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06,P<0.05)。结论 DLIR算法能够在进一步降低头颈部CTA检查辐射剂量的同时,明显地减少图像噪声,保证了图像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在DoseRight技术条件下采用自制海绵垫使患儿颈椎保持前凸位进行颈部CT检查对其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的连续采集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颈部CT检查的1~5岁患儿125例,将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1例,试验组64例,对照组患儿仰卧于扫描床上头部固定于CT头颅支架内,实验组患儿仰卧于扫描床上,颈部用自制海绵垫垫高,使患儿头颅后仰且肩部下垂,采用荷兰飞利浦Brilliance128iCT进行数据采集,从工作站剂量报表获得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计算患儿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ED)和水当量直径剂量估算值(SSDEWD),测量患儿第3颈椎中部层面椎旁肌肉区和甲状软骨层面甲状腺区域的噪声值及信噪比,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依据颈部各结构的显示情况,采用5分制评分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试验组患儿椎旁肌肉区和甲状腺区噪声值均低于对照组(t=-6.93、-7.41,P<0.05)而信噪比均高于对照组(t=5.74、6.14,P<0.05);两组患儿颈部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实验组(4.32±0.70)优于对照组(3.70±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7,P<0.05);实验组患儿颌咽角度数和椎体显示数目均高于对照组(t=4.94、5.09,P<0.05);对照组患儿的CTDIVOL、SSDEWD和SSDEED分别较实验组高22.1%、26.0%和27.1%(t=6.17、5.11、4.35,P<0.01)。结论在DoseRight技术条件下采用自制海绵垫使患儿颈椎保持前凸位进行颈部CT检查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同时提高图像质量;采用来表示患儿的辐射剂量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定量评价超重(25 kg/m2≤BMI<30 kg/m2)患者低剂量双能量(70 kV/sn150 kV)肺动脉成像中70 kVp、非线性融合联合高级模拟迭代重建(ADMIRE)图像的质量。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行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的可疑肺栓塞患者共70例,70 kV/sn150 kV扫描模式的体质量指数正常者及超重者各35例,对比剂用量均为30 ml。患者扫描后均获得70 kVp、150 kVp、线性融合及非线性融合图像,评估体质量指数正常者70 kVp (组1)、体质指数正常者非线性融合(组2)、超重者70 kVp (组3)、超重者非线性融合(组4)图像质量指标,包括肺动脉CT值、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参数包括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结果 4组肺动脉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段动脉SD值组1高于组4(t=2.69,P<0.05)。肺动脉主干、亚段动脉SNR值组2高于组3(t=1.44、5.40,P<0.05)。左肺动脉干SNR值组2高于组3、组4(t=1.52、1.52,P<0.05)。肺动脉主干、亚段动脉CNR值组2高于组3(t=1.45、5.01,P<0.05)。左肺动脉干CNR值组2高于组3、组4(t=1.50、1.50,P<0.05)。正常体质量指数组、超重组有效剂量为(1.60±0.54)、(1.88±0.45) mSv。结论 对于超重患者,肺动脉CT血管成像70 kV/sn150 kV双能量模式联合ADMIRE迭代重建的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且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较低,是一种可行的双能量肺动脉扫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