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目的] 对广州市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疾病经济负担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后期成本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市辖范围内的教育部附属、省、市属的4家三级医疗机构,采用问卷调查和病案摘录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家属)相关人口社会学信息、临床信息、医疗及非医疗费用信息等。[结果] 广州市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的例均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和总费用分别为14 437元、1268元、7967元和23 672元,结直肠癌患者的例均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和总费用分别为135 258元、10 268元、27 363元和172 888元。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案、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对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有明显影响。癌前病变的费用最低,癌症临床期别越晚,费用越高;单纯手术治疗费用最低;住院次数越多,住院天数越长费用越高。非广州市来源的患者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比广州市来源的患者高。拥有医疗保险的患者比其他患者间接费用更高。[结论] 广州市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大力推进结直肠癌筛查工作,通过发现并切除腺瘤,降低未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同时提高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比例,对于降低结直肠癌对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猛  夏昌发  刘冰 《中国肿瘤》2021,30(11):827-833
摘 要:[目的] 探讨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诊疗全过程的经济负担。[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450例LSIL患者诊疗费用信息进行分析,分别估算患者寻求确诊阶段、临床治疗阶段和随访随诊阶段的直接经济负担与间接经济负担,并以此估算全国LSIL患者诊疗总体经济负担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43.4±9.6)岁,患者诊疗全过程的例均费用为11 066.4元,包括直接经济负担10 430.5元、间接经济负担635.9元。患者在寻求确诊、临床治疗和随访随诊阶段的例均费用分别为1 610.0元、3 828.9元和5 627.5元。估算全国每年LSIL患者的诊治费用约为48 692.2万元,如全部采用规范化管理方式,预计全国每年可节省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28 672.8万元、2 930.8万元和2 202.2万元。[结论] 当前我国LSIL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规范化的患者管理模式可大幅降低患者支出和卫生经费负担。  相似文献   

3.
周琴 《中国肿瘤》2017,26(12):948-952
摘 要:[目的] 分析广州市户籍人群2010~2013年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方法] 2010~2013年广州市户籍人群结直肠癌发病资料来源于广州市肿瘤登记系统,死亡资料来源于广州市死因监测系统。ICD-10编码范围为C18~C20。本文采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对广州市户籍人群进行2010~2013年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分析。[结果] 广州市2010~2013年户籍人群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为11 235例,发病世标率为23.16/10万(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7.10/10万和19.58/10万);死亡4807例,死亡世标率为9.23/10万(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1.18/10万和7.45/10万)。广州市户籍人群2010~2013年因结直肠癌造成的DALY、YLL和YLD分别是2.33/千人、1.69/千人和0.64/千人。男性均高于女性。YLL是DALY的主要构成部分,占72.53%。与2010年相比,2013年发病世标率、死亡世标率、DALY和YLL均有所上升。[结论] 广州市户籍人群2010~2013年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DALY高于全国水平,疾病负担严峻,需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进一步提高医疗诊治水平,从而降低由伤残和早死导致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探讨2001—2018年深圳市户籍居民结直肠癌发病趋势。[方法]根据深圳市2001—2018年肿瘤登记发病数据以及相应人口数据,分别计算结直肠癌的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标化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累计发病率(0~74岁)、截缩发病率(35~64岁)。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对2001—2018年期间深圳市结直肠癌的发病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结果]深圳市户籍居民2001—2018年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共9 130例,粗发病率19.37/10万,中标率27.17/10万,世标率26.80/10万,累计发病率(0~74岁)为3.19%,截缩发病率(35~64岁)为39.6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43∶1。从时间趋势看,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世标率从2001年的22.87/10万升至2018年的29.99/10万,APC为1.86%(P<0.05)。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从50岁开始快速上升,于80~84岁时达到发病高峰。分发病部位看,结肠癌发病率高于直肠癌;2001—2018年间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粗发病率呈持续增长态势,APC分别为3.99%、1.69%(P均<0.05)。 [结论] 深圳市2001—2018年间结直肠癌发病呈持续增长趋势,应积极探索结直肠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加强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防控研究,以期降低居民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陈涛  吕章春  李可 《中国肿瘤》2013,22(10):813-816
摘 要:[目的] 评价2008~2010年永康市结直肠癌发病情况。[方法] 利用2008~2010年永康市社会保障局医保和农保的医保资料以及永康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新发结直肠癌病例的发病数据,分析结直肠癌性别、年龄别发病率。人口标化率采用全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结果] 2008~2010年永康市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194例,结直肠癌新发病例428例,占10.21%(428/4194)。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5.13/10万(男性27.63/10万、女性22.54/10万),中标率为15.61/10万(男性17.71/10万,女性13.69/10万)。结直肠癌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80+岁组达到高峰,为163.45/10万。永康市结直肠癌粗发病率低于全国城市水平,但高于全国农村水平。[结论] 结直肠癌是威胁永康市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应加强对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16年4月10日之间发表的有关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估计。[结果] 共纳入11项研究,包括3502例患者和4828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Gln/Gln vs Arg/Gln遗传模型中,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发生风险有显著相关性,与基因型Arg/Gln相比,基因型Gln/Gln增加了中国人群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OR=1.23,95%CI:1.04~1.46,P=0.016)。其余遗传模型中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Gln/Gln vs Arg/Gln遗传模型中,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易感性相关,基因型Gln/Gln增加中国人群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杜佳  张艳  刘秀 《中国肿瘤》2022,31(5):355-360
摘 要:[目的] 分析2012—2019年重庆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参与居民结直肠癌查结果。[方法] 通过结直肠癌危险因素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和必要性病理活检,分析结直肠癌的高危率、肠镜筛查依从性和各种病变检出率。[结果] 2012—2019年间共287 794人完成结直肠癌危险因素调查和风险评估,36 264人被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高危率为12.60%,其中6 849人接受肠镜筛查(依从性为18.89%),完成活检1 731人(活检率为25.27%)。经病理确诊,检出结直肠癌11例、癌前病变331例、非进展期腺瘤696例、非瘤性息肉338例,检出率分别为0.16%(11/6 849)、4.83%(331/6 849)、10.16%(696/6 849)和4.94%(338/6 849)。女性结直肠癌高危率高于男性,且年龄组间差异明显;男性依从性高于女性,随年龄组增高而下降;男性活检率和各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高而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对于重庆市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肠镜检查依从性。通过癌症风险评估系统确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是提高结直肠癌检出率和筛查成本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娜  肖海帆  颜仕鹏 《中国肿瘤》2021,30(8):600-607
摘 要:[目的] 分析湖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部分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结肠镜检查参与率和病变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9—2020年湖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纳入部分符合研究要求的45~74岁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并进行癌症风险评估,推荐评估结果为结直肠癌高风险的人群在项目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一般人群和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特征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结肠镜检查参与率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与结肠肿瘤检出率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22 893名筛查目标人群中,1 926名被判定为结直肠癌高风险,高风险率为8.4%。523名高风险人群按照研究要求接受了结肠镜检查,参与率为2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吸烟史、运动习惯和肠道疾病家族史是结肠镜检查参与率的影响因素。523名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受试者中检出各类结直肠肿瘤142例(27.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和吸烟史是结直肠肿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与45~49岁人群相比,60~64岁(OR=2.90,95%CI:1.25~7.22)以及65~69岁(OR=2.93,95%CI:1.24~7.43)人群结肠镜肿瘤检出率显著升高;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或已戒烟的人群(OR=1.90,95%CI:1.10~3.36)结肠镜肿瘤检出率更高。[结论] 湖南省城市地区高危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参与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在高危人群开展结肠镜筛查可检出较高比例的结直肠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筛查效果。在未来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中,对特定高风险群体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其防癌健康素养和筛查参与率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分析江苏省启东市1972—2021年全人群结直肠癌发病流行趋势。[方法] 基于启东市癌症登记病例数据库,提取1972—2021年结直肠癌发病登记资料,计算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35~64岁截缩率、0~74岁累积发病率、累积发病风险等。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9.1.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计算结直肠癌发病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结果] 启东市1972—2021年共计发生结直肠癌11 956例,占同期全部恶性肿瘤发病例数的8.11%;结直肠癌粗发病率为21.31/10万,中标率为8.18/10万,世标率为13.14/10万,35~64岁截缩率为19.34/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1.55%,结直肠癌累积发病风险为1.54%。其中男性发病6 176例,粗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分别为22.33/10万、9.18/10万、14.83/10万;女性发病5 780例,粗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分别为20.33/10万、7.28/10万、11.64/10万。平均发病年龄1972年为60.27岁,1996年为64.52岁,至2021年上升为69.04岁,50年期间平均发病年龄为66.78岁。时间趋势结果显示1972—2021年男女合计、男性及女性粗发病率的AAPC分别为5.703%、6.511%及4.910%,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中标率的AAPC分别为2.577%、3.283%及1.819%,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世标率的AAPC分别为2.773%、3.470%、2.043%,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1972—2021年启东市结直肠癌各年龄组粗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45~54岁年龄组粗发病率的AAPC为2.543%(P=0.002),55~64岁年龄组AAPC为 3.278%(P<0.001),65~74岁年龄组AAPC为 2.845%(P<0.001),75岁及以上年龄组AAPC为3.413%(P<0.001),上述各年龄组结直肠癌粗发病率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启东市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应针对重点人群做好防控措施,将45岁以上人群作为结直肠癌重点关注对象,推进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提高早诊早治率,并且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减少结直肠癌危险因素暴露,以降低启东市结直肠癌的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陆一丹  时开元  欧笛 《中国肿瘤》2020,29(12):962-969
摘 要:[目的] 通过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并探索GDF15及多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辅助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GDF15定量检测试剂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未接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441例)、治疗后四周结直肠癌患者(179例)和正常健康人群(617名)血清样本中GDF15、CA19-9和CEA水平,探索结直肠癌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与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的相关关系,以及GDF15与CA19-9、CEA联用筛查早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01),且其血清水平随患者临床分期进展而显著上升(P<0.001),与肿瘤浸润程度(P=0.04)、淋巴结转移与否(P=0.017)、是否存在远端转移(P<0.001)及发病部位(直肠vs结肠,P=0.007)均显著相关。血清GDF15作为肿瘤标志物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CA19-9和CEA(52.4% vs 14.5%,36.3%),尤其在诊断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时,其灵敏度差异更为显著(Ⅰ期43.4% vs 5.7%,7.5%;Ⅱ期55.0% vs 12.9%,35.0%);GDF15与CEA联合应用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可达68.3%,其中Ⅰ期结直肠癌灵敏度为49.1%,Ⅱ期结直肠癌灵敏度为70.0%。[结论] GDF15与结直肠癌的临床进展显著相关,是结直肠癌尤其是早期结直肠癌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志物,GDF15和CEA联合检测用于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何美  李必波  杜佳 《中国肿瘤》2020,29(6):430-433
摘 要:[目的] 分析2012—2016年重庆城市高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情况,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6年对重庆市4个辖区(沙坪坝、南岸区、渝中区和九龙坡区)中40~69岁户籍人口进行高风险评估,对评估出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采用全结肠镜、指示性活检技术开展相应的检查,探讨结直肠癌筛查效果。[结果] 4年共计评估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21 441名,高风险评估率为12.19%;实际参与全结肠镜检查者4110名,总体依从性为19.17%。息肉检出率为19.51%(802/4110),男性息肉检出率(26.73%)明显高于女性(14.33%);随着年龄的增长,息肉检出率逐渐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936例患者在结肠镜下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检出结直肠癌9例(0.22%),癌前病变106例(2.58%),非进展期腺瘤341例(8.30%),非瘤性息肉235例(5.72%);每种病变的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高危人群中肠道病变检出率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男性或年长者是结直肠癌筛查关注的重点,应进一步提高他们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姚霜  庹吉妤  秦宇 《中国肿瘤》2022,31(2):119-126
摘 要:[目的] 分析2012—2016年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死亡以及疾病负担情况。[方法] 收集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2—2016年结直肠癌发病、死亡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通过计算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等指标对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公式计算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和 DALY 率来估计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并利用 Joinpoint 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析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6年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5 912例,发病率为 26.02/10万,中标发病率为 16.80/10万,世标发病率为16.65/10万。80~84岁年龄组达到发病高峰,为149.84/10万。2012—2016年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死亡病例共计7 792例,粗死亡率为12.74/10万,中标死亡率为7.97/10万,世标死亡率为7.86/10万。死亡高峰出现在85+岁年龄组。2012—2016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趋势较稳定,APC分别为1.03%、2.00%。结直肠癌导致的DALY为129 193.73人年,DALY率为2.11/千人。其中结直肠癌DALY率在45岁之前较低,之后逐渐上升,在70~79岁年龄组达到峰值,而80岁之后略微下降。总体来看,男性结直肠癌的 DALY率高于女性。[结论] 湖北省2012—2016年结直肠癌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结直肠癌的DALY 率在70~79岁年龄组达到峰值,提示结直肠癌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疾病负担将会越来越严重,湖北省应进一步加强癌症防控工作,男性以及高龄人群应作为结直肠癌防控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 对比海宁市两轮40~74岁目标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结果。[方法] 以2007—2020年期间浙江省海宁市已完成两轮结直肠癌筛查的40~74岁目标人群为研究对象,比较第一轮(2007—2012年)和第二轮(2013—2020年)的初筛阳性率、结肠镜依从率、息肉及以上病变(息肉、腺瘤、癌)检出率、阳性病例检出率和早诊率等。[结果] 第二轮目标人群初筛高危率(14.93%)高于第一轮(13.82%)(P<0.001);第二轮息肉及以上病变检出率(33.92%)高于第一轮(25.78%)(P<0.001);第二轮阳性病例检出率(8.64%)高于第一轮(6.34%)(P<0.001);第二轮早诊率(97.58%)高于第一轮(96.77%)(P=0.099)。两轮各年龄组阳性病例检出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其中第一轮65~6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10.11%),第二轮70~74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12.35%),第二轮各年龄组检出率均大于第一轮,除65~6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轮阳性病例检出率均为男性大于女性,且不同性别检出率第二轮均大于第一轮(P<0.001)。在两轮相同目标人群中,第二轮初筛高危率为13.96%,高于第一轮的13.33%(P<0.001);第二轮结肠镜依从率为85.00%,高于第一轮的75.85%(P<0.001);第二轮息肉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34.93%,高于第一轮的26.47%(P<0.001);第二轮阳性病例检出率为9.05%,高于第一轮的5.84%(P<0.001)。[结论] 对比海宁市两轮结直肠癌筛查结果,间隔5年以上持续重复开展结直肠癌筛查成效显著,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重复筛查间隔时间和起始年龄,以达到最佳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14.
姜春晓  沈永洲  张志浩 《中国肿瘤》2017,26(11):868-873
摘 要:[目的] 探索结直肠癌各类危险因素与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率关系,为合理制定结直肠癌筛查策略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海宁市2010~2012年40~74岁目标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信息,分析各类危险因素与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关系。[结果]危险因素量化评估问卷调查240 177人,筛查顺应率为88.25%,病史阳性率6.09%;两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388 780份,阳性21 079份,阳性率5.42%,初筛确定高危人群33 624人,占筛查人数的13.85%;高危人群结肠镜检查24 046例,顺应率为76.01 %;共检出肠道病变(息肉、腺瘤、癌、溃疡)6552例(其中结直肠癌119例,进展期腺瘤1042例),总检出率为27.25%。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趋势检验,P<0.01),70岁年龄组的检出率比40岁组高出1倍左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OR=1.103,95%CI:1.075~1.133,P=0.000),大便隐血试验(FOBT)阳性(OR=4.470 95%CI:2.129~9.385,P=0.000),有慢性阑尾炎或手术史(OR=0.445,95%CI:0.199~0.996,P=0.049),结直肠息肉史(OR=0.225,95%CI:0.051~0.995,P=0.049)与结直肠癌检出率存在统计关联。[结论] 应加强对有黏液血便、有慢性阑尾炎或手术史、结直肠息肉史、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的老年男性的结直肠癌筛查。  相似文献   

15.
马悦  董栋  卓朗  孔蕴馨 《中国肿瘤》2024,33(3):232-239
摘 要:[目的] 调查徐州市居民对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新型技术(FIT)的接受度及支付意愿。[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市参与结直肠癌筛查的50~74岁无症状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资格审核表评价研究对象的入组资格。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其对FIT的接受度和支付意愿。利用Stata 16软件对接受度与支付意愿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共纳入统计分析1 264人。在接受度方面,居民对新型FIT技术总体主观接受度为97.47%(1 232/1 264),其中“完全可以接受者”41.46%(524/1 264),“还算可以接受者”56.01%(708/1 264)。多因素分析显示,个体户或自由职业者、个人年收入在3万元及以上、家庭年收入在6万元及以上者更容易接受新型FIT,女性、年龄在65~74岁、退休人员、家里有需抚养人口的人群、家庭年医疗支出在1万元及以上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较难接受新型FIT。在支付意愿方面,79.43%(1 004/1 264)的受访者愿意为新型FIT支付一定费用,其中47.41%(476/1 004)的受访者愿意支付额度小于100元;而20.57%(260/1 264)不愿承担任何费用。多因素分析显示,退休人员支付意愿较强,而女性、年龄在65~74岁、家里有需要抚养人口的人群、家庭年医疗支出大于1万元及以上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缺乏支付意愿。 [结论] 居民对新型FIT技术的接受度及支付意愿均较高,职业、家庭抚养人口数、家庭年医疗支出和个人医保状况可能与接受度及支付意愿有关联。  相似文献   

16.
张旭  华婧  范康琼  王定彬 《中国肿瘤》2024,33(6):492-497
摘 要:[目的] 分析2019—2021年海口市城市居民肺癌筛查项目筛查结果和成本效果,为我国城市人群癌症筛查和相关卫生决策提供多角度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9—2021年海口市肺癌筛查项目数据及成本资料,分析45~74岁城市居民肺癌高危率、依从性和病变检出率;测算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疑似肺癌的早期发现成本系数(EDCI)等指标,评价肺癌筛查的成本效果。[结果] 2019—2021年共31 058人参与海口市高危风险评估问卷初筛,其中11 594人评估为肺癌高危人群,高危率为37.33%,高危人群中7 164人接受低剂量螺旋CT(LDCT)检查,依从率为61.79%。检出肺阳性结节372例(检出率为5.19%),疑似肺癌77例(检出率为1.07%)。2019—2021年肺癌筛查的总费用为2 820 868元,每例肺癌的平均筛查费用为393.76元。45~74岁居民中每检出1例肺阳性结节费用为7 582.98元,每检出1例疑似肺癌的费用为36 634.65元,EDCI为0.48;各年龄组中65~74岁组检出1例疑似肺癌的费用最低(24 376.21元),其EDCI为0.32。[结论] LDCT筛查肺癌高危人群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用价值,尤其在65~74岁年龄组更具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宝权  柴晓银  蓝柳豪 《中国肿瘤》2020,29(12):914-918
摘 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兰溪市城乡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的成本—效果情况。[方法] 收集浙江省兰溪市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及成本资料,计算人群的筛查依从率、病例检出率及成本/效果比。[结果] 2018年度项目总成本为189.19万元。筛查每例结直肠癌成本为47 296.58元。每减少1例结直肠癌发生,成本约4723.75元,早期成本系数约为0.11,成本效果比较低。[结论] 兰溪市结直肠癌筛查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俊宇  顾晓芬  顾秀瑛 《中国肿瘤》2015,24(10):815-817
摘 要:[目的] 评价乌鲁木齐市城市社区40~69岁人群胃癌、结直肠癌筛查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筛查出高危人群,经知情同意后,对高危人群进行胃镜和结直肠镜检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共筛查出胃癌、结直肠癌高危人群15 538人,实际临床筛查3173人,顺应性为20.4%。共完成胃镜检查2003人,检出胃癌前病变及癌1022例,检出率为51.0%;共完成结肠镜检查1170人,检出结直肠癌前病变及癌89例,检出率为7.6%。[结论] 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内镜和结直肠镜检查,能有效发现早期病例,有利于胃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堃  喻晶 《中国肿瘤》2017,26(2):152-155
摘 要:[目的] 评估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1例结直肠癌、25例直肠息肉、79名正常对照血清中的PIVKA-Ⅱ、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及糖类抗原(CA242)浓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PIVKA-Ⅱ浓度为30.19(18.51~45.85)U/L,显著高于直肠息肉患者的22.48(19.00~26.18)U/L(U=1821.0,P<0.01)以及健康对照组的22.00(18.00~24.02)U/L(U=2660.0,P=0.013)。根据ROC曲线分析,PIVKA-Ⅱ辅助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33.66%,特异性为94.94%。PIVKA-Ⅱ、CEA、CA199、CA242诊断结直肠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18、0.686、0.699、0.557。[结论] PIVKA-Ⅱ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联合CEA、CA199、CA242可以提高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陈蕾  钱耐思  方博  虞慧婷 《中国肿瘤》2023,32(12):899-906
摘 要:[目的] 了解2000—2020年上海市结直肠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Joinpoint软件中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计算结直肠癌死亡率区间与总体变化趋势,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2000—2020年上海市不同年龄、时期、出生队列人群的结直肠癌死亡率风险。[结果] 2000—2020年上海市报告结直肠癌死亡共计77 016例,死亡率26.05/10万,标化死亡率14.04/10万。男性结直肠癌死亡42 634例,标化死亡率15.86/10万;女性死亡34 382例,标化死亡率12.30/10万。上海人群结直肠癌死亡风险在2000—2011年间具有显著上升的趋势(P=0.019)。2000—2015年间,男性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明显上升(P<0.001)。结直肠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915—1935年的出生队列人群,结直肠癌死亡风险大致上升;1935—1980年间的出生队列人群,结直肠癌死亡风险有波动下降的趋势;1980年以后的出生队列人群,结直肠癌死亡风险又继续上升。[结论] 上海市结直肠癌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仍需要加强对结直肠癌的公共卫生学干预,包括早期筛查诊断、开展对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