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强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7):904-905,910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肺炎之一,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有逐年增加的倾向。本文通过对近年对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作一扼要介绍,通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的总结,以期对临床医生对于该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58例R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儿均以发热、咳嗽起病,热型不规则,咳嗽较剧.58例中46例(79.31%)有肺外并发症,肺外损害表现以心血管(11例,23.91%)、消化系统损害(14例,30.43%)最多见;血液系统损害5例,神经系统损害5例,泌尿系统损害4例,皮肤损害6例,关节和肌肉病变4例,风湿性疾病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3例.结论对儿童RMPP应及时寻找病因早期诊断,除考虑肺外并发症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支原体血症、异常的免疫炎症反应、混合感染及支原体的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医学》2018,(4):340-341
目的比较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间诊断为RMPP的9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将患儿依不同用药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针治疗。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多较轻。结论针对RMPP使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或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二者均是治疗RMPP的基本、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马瑞  裴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3,(11):1015-1017+1024
目的 通过比较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和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资料,探讨RMPP早期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救治的MPP病例93例,其中24例为RMPP,分析其病程第1周内的临床数据,应用t检验、χ2检验和(或) Mann-Whitney U检验对14个RMPP可能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RMPP的潜在临床因素。结果 93例MPP患儿中,RMPP 24例,发病率25.8%。单因素分析显示,RMPP组和普通MPP组患儿年龄、乳酸脱氢酶水平和D-二聚体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77,P=0.027)、乳酸脱氢酶水平(OR=1.047,P=0.001)和D-二聚体(OR=1.243,P=0.004)与RMPP发病有关。结论患儿年龄及病程第1周内乳酸脱氢酶和D-二聚体水平可能是早期预测RMPP的临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方法选取208例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1周后是否发生RMPP分为难治组和一般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RMPP相关的因素,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2组性别、白细胞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难治组年龄小于一般组(P<0.05),难治组呼吸困难数和伴肺不张数少于一般组(P<0.05),难治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高于一般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发生RMPP的保护性因素,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是发生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相关因素纳入列线图,预测RMPP发生的C-index为0.893。结论年龄、降钙素原等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用于早期预测儿童RMP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查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收治的5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电子支气管镜肺内灌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后肺功能FVC(最大呼出量)、FEV1(1秒量)、PEF(最大呼气流量)、MEF75(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瞬时流量)、MEF50(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时流量)、MEF25(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时流量)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功能检查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显著,有利于为疾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是由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进展而来,儿童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上迁延不愈容易并发多器官损伤。针对RMPP目前常见的临床问题,总结了中医治疗经验及对策思考,以期为RMPP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血清GRα及GRβ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G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笔者医院儿内科住院的226例年龄在3~12岁肺炎患儿,按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分为肺炎组和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Rα及GRβ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MPP组按照诊断标准分为普通MPP组和RMPP组,观察两组血清GRα及GRβ水平变化。结果 MPP组血清GRα水平(19.73±5.05ng/ml)明显高于肺炎组(11.76±3.46ng/ml)和对照组(9.41±3.31ng/ml)(P<0.01),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Rβ水平在MPP组(9.40±2.37ng/ml)和肺炎组(9.67±2.13ng/ml)则明显高于对照组(7.71±1.98ng/ml)(P<0.01),而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GRα/GRβ比值(2.29±0.94)明显高于肺炎组(1.31±0.57)和对照组(1.36±0.73)(P<0.01),而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PP患儿中血清GRα水平和GRα/GRβ比值显著高于普通MPP组(24.49±3.16ng/ml vs 16.49±3.17ng/ml,P<0.01;9.58±2.49 vs 2.90±0.99,P<0.01),GRβ水平(9.13±3.19ng/ml vs 9.58±2.49ng/ml,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MPP和RMPP中存在着GRα的优势表达,GRα/GRβ比值增大,尤其在RMPP中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以202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混合感染组(46例)与非混合感染组(156例)发热时间、炎性反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全部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肺泡灌洗术。结果:混合感染组住院时间(24. 3±5. 7) d、GRN%(0. 8±0. 3)%、CRP(54. 7±51. 8) mg/L、肺不张23. 9%、胸腔积液37. 0%、肝功能损害10. 9%,各项指标均高于非混合感染组的住院时间(17. 6±5. 2) d、CRN%(0. 4±0. 2)%、CRP(23. 4±22. 6) mg/L、肺不张9. 61%、胸腔积液14. 1%、肝功能损害3.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混合感染会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热时间延长,全身炎性反应加重,肺内外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使住院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潍坊市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MPP) 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 1 月— 2019年12 月潍坊地区9 875例肺炎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诊断共3 174例,其中普通型MPP 2 850例,RMPP 324例,在入院当天及治疗 7~10 d 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 MP 抗体,结合临床表现分析RMPP流行状况。结果 RMPP发生率占MPP的10.21%(324/3 174),2016—2019年发病率依为7.89%、9.45%、12.01%、11.24%,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RMPP发生率分别为7.53%、10.07%、12.09%和10.58%,除2018年夏季外,余年份秋冬季为RMPP发生率最高季节;男性患儿发生率10.47%,女性患儿发生率9.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岁、4~<7岁和≥7岁患儿RMPP发生率分别为4.60%、13.90%和33.11%,RMPP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升高(P<0.01)。结论 2016—2019年潍坊地区RMPP在MPP中的发生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无明显性别差异,随患儿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秋冬季为RMPP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1.
谢金秋  陈莹 《中外医疗》2014,(10):108-109
目的:观察利福平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科住院治疗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贯序治疗,并联合第三代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同时应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福平口服,比较两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部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免疫球蛋白水平、胸部X线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咳嗽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部体征恢复时间、胸部X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IgM在病程2周时升高最为明显,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3周时IgM较前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G在病程3周时明显升高,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福平辅助性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较常规治疗方法,能够更快地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炎症吸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免疫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1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误诊误治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民乐县妇幼保健院1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针对临床诊断、检查、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儿因“咳嗽、咳痰急性加重3 d”,以“支气管肺炎(非重症)”收入院,胸片提示左上肺肺炎。经验性用药治疗3 d患儿发热情况未明显改善。复查胸片提示,左肺可见斑片样高密度影,较前正侧位片未见好转,且高密度影扩大。查胸部CT提示,双肺上叶尖后段继发性肺结核并有增殖灶形成。后转定点医院感染科,予利福平0.4 g、异烟肼0.3 mg等静脉点滴,治疗3周后胸部CT复查较前无明显改善。之后转省级医院儿科就诊,行DNA-病原微生物检测,发现肺炎支原体,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给予进口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一周后患儿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持续性发热、剧烈咳嗽,但肺部体征不明显的患儿,应意识到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注意与肺结核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急性期患儿支气管镜下气道改变特点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期RMPP患儿63例,据年龄将其分为婴幼组(3岁,15例)、学龄前组(3~6岁,23例)及学龄组(6~14岁,25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比较3组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儿支气管镜下均可见黏膜充血肿胀,而未发现管腔闭塞。3组患儿黏膜糜烂、黏膜纵行皱褶、气道分泌物增多、支气管开口炎性狭窄、管腔软化、管腔闭塞及管腔肉芽组织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黏液栓堵塞发生率婴幼组(6.67%)低于学龄前组(39.13%)及学龄组(60.00%)(P 0.05),而学龄前组与学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RMPP急性期患儿支气管镜下气道改变不同,尤其是3岁以下患儿与年龄较大患儿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并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和肺炎支原体药物敏感性关联。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4例RMPP患儿,根据胸部影像检查及临床症状将其分为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组(n=35)以及RMPP组(n=49),GMPP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RMPP组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治疗。分别提取两组患儿气道分泌物中的MP DNA,对红霉素作用靶位MP 23S rRNA的2064和2063位点突变做测序,并依据测序结果将其分为MA敏感组和MA耐药组,分析耐药基因变异情况,并进一步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两组患儿(n=84)发生MP 23S rRNA基因突变的共76例,突变率为90.48%,且突变均以2063位点A-G的突变为主;MA耐药组发热时间较MA敏感组长(P<0.05);MA敏感组患儿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为37.50%,MA耐药组使用率为76.32%(P<0.05);8例MA敏感组患儿中RMPP的发生率为25.00%,76例MA耐药组患儿中RMPP的发生率为61.84%(P<0.05)。结论 RMPP患儿的气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方法 以80例MPP患儿为对象,80例MPP患儿分为MPP组(n=40)和RMPP组(n=40)。对比两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特点及影像学特点等。分析不同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RMPP的效果。结果 MPP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肺外并发症、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RMPP组(P<0.05)。MPP组中性粒细胞、乳酸脱氢酶(LDH)、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水平低于RMPP组(P<0.05)。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中性粒细胞、LDH、CRP、PCT、D-D、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 0.05)。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住院时间、哮喘持续时间、支气管镜下改变及支气管镜治疗例数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MPP患儿出现发热时间持续,血清LDH、CRP、PCT、D-D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且伴有胸腔积液及2种以上肺外合并症时应警惕RMPP的发生,多数RMPP患而接受常规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M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比较84例急性期、60例恢复期MMP患儿和84例健康儿童,以及肺部是否纤维化的MMP患儿的血清IL-2、IL-6、IL-8、IL-10、TNF-α及hs-CRP的浓度。结果MMP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IL-10、TNF-α及hs.CRP水平均高于恢复期和健康儿童(均P〈0.01),IL-2明显低于恢复期与健康儿童(P〈0.01);肺部纤维化患儿胸水中IL-8、TNF-α高于、IL-2低于其血清及肺部无纤维化患儿胸水中炎性因子浓度(均P〈0.01)。结论IL-2、IL-6、IL-8、IL-10、TNF-α及hs—CRP在MMP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IL-2、IL-8、TNF-α与肺部纤维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刘祖洪 《中外医疗》2012,31(35):46+48-46,48
目的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方法实验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3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为实验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诊断方法和标准,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患者炎症均完全治愈,平均退热时间为(11.5±1.2)d,且心肌酶谱和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根据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患者的肺炎症状均能够治愈。  相似文献   

18.
樊映红  谢诚  艾涛 《四川医学》2020,41(2):170-174
目的探寻软式支气管镜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儿童呼吸内科住院的97例确诊RMPP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疗效等临床资料,比较支气管镜组与非支气管镜组治疗后热峰、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炎性指标、肺部并发症恢复情况,探寻软式支气管镜在RMPP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支气管镜组热峰下降迅速,发热持续时间短;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炎性指标下降快;肺部并发症恢复良好。非支气管镜组的临床情况较支气管镜组恢复缓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RMPP患儿治疗中,选择适宜的适应征,软式支气管镜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A组与B组,各60例,A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B组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有效率为65.0%,B组患儿有效率为91.7%,B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灌洗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RMPP患儿102例,分为对照组(n=31)、观察组1(n=39)和观察组2(n=32)。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洗,观察组1生理盐水+糜蛋白酶灌洗;观察组2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灌洗,观察3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对照组发热时间(17.00±3.74)d,咳嗽消失时间(20.65±3.45)d,肺部体征消失时间(19.13±2.81)d,住院时间(23.65±2.90)d;观察组1发热时间(15.36±2.05)d,咳嗽消失时间(18.79±1.96)d,肺部体征消失时间(15.67±2.87)d,住院时间(19.51±2.82)d;观察组2发热时间(13.41±1.62)d,咳嗽消失时间(13.56±2.31)d,肺部体征消失时间(11.28±2.00)d,住院时间(13.56±1.50)d;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灌洗,能够显著提高RMPP疗效,但不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