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cCraw(1979),Bertott(1980),Guillamondegui(1981)报告了用斜方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张永福等介绍了用斜方肌外侧岛状肌皮瓣修复腮腺及口底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我们在解剖观察了斜方肌及其表面皮肤血供的基础上(附图),于1985年3月~1986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CTA个体化设计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在头颈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6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2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4~79岁,平均51.42岁;舌癌13例、 口底癌2 例、口颊癌 3例、下咽癌2例。患者均行原发灶扩大根治术及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病灶切除后创面软组织缺损范围6 cm×5 cm~10 cm×7 cm;根据术前CTA检查结果进行ALTPF的设计、定位,应用ALTPF移植修复头颈部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创面缺损;供区处理直接分层拉拢缝合。术中观察供区股前外侧穿支血管与术前影像学定位是否吻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观察皮瓣质地、供区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所见穿支与术前影像学定位分析均相符。其中切取单一游离ALTPF 12例,皮瓣大小6 cm×5 cm~10 cm×7 cm;一蒂双皮瓣3例、复合肌皮瓣5例,同蒂肌瓣大小2 cm×3 cm~3 cm×4 cm,血管蒂长7~10 cm,平均(8.0±2.23)cm。19例患者移植皮瓣完全存活;1例术后局部感染致皮瓣部分坏死,剪除坏死皮瓣、组织,予换药后残余皮瓣存活。20例中,供区创面一期愈合19例,因积液导致供区伤口愈合延迟1例。术后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期间移植皮瓣颜色及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大腿供区无一例发生下肢功能障碍。18例患者无瘤生存,2例患者局部肿瘤复发,再次手术用胸大肌皮瓣修复。结论 术前CTA能精确提供ALTPF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特征,指导不同类型ALTPF的术前设计,个体化修复头颈部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创面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颈肩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16例颈肩部皮肤和上臂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2±6)岁;其中电接触性损伤14例,火焰烧伤2例;5例颈部创面,7例肩部创面,4例上臂创面;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4例,背阔肌肌瓣修复2例.供瓣区11例植皮修复,其余直接缝合.结果 16例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均存活良好,供瓣区愈合良好.植皮均一期成活;4例患者术后因皮瓣臃肿,行二期皮瓣削薄修整术;1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3年,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结论 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是修复颈肩部和上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来自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和应用经验.方法 2003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于21例烧、创伤后肢体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4种来自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予以修复,其中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侧胸带蒂皮瓣5例、胸脐穿支带蒂皮瓣9例、远端扩展的双叶阔筋膜张肌带蒂肌皮瓣4例、小腿后侧近端蒂皮瓣3例.皮瓣切取面积为23 cm×8 cm~40 cm×20 cm.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修复.结果 本组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无切口感染,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13例患者获得2 ~ 36个月的随访,大多数患者供、受区的外形及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 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成活可靠,手术简便易行,用以修复肢体组织缺损,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缺损有独到之处,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肌)瓣修复面颊部软组织损36例,其中有背阔肌皮瓣16例,阔筋膜张肌皮瓣6例,骼腹股沟皮瓣14例,皮瓣面积最大6cm×5.5cm。结曝:术后皮(肌)瓣全部成活,经随访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应用显微技术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不失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作者于六年内对111例头颈肿瘤患者(多为50~60岁高龄),采用113次胸大肌肌皮瓣进行术后大面积缺损的修复。取瓣面积最大9~10×14~16cm,延伸瓣可长达9cm。因其主供血管胸肩峰动、静脉粗壮,易成活,111例中4例全部坏死,10例部分坏死。作者认为可用自身复合皮瓣修复穿洞性缺损。若平卧位于供区内下取瓣后缝拢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臀大肌旋转肌皮瓣用于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1999年2月~2006年2月,应用改良臀大肌旋转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软组织缺损7例,缺损范围12 cm×11 cm~17 cm×15 cm,皮瓣面积12 cm×10 cm~16 cm×15 cm。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供区创面不愈合者。随访6个月~3 a,6例双臀部对称外形满意,无复发者。结论:改良臀大肌肌皮瓣蒂部长,覆盖范围大,血运丰富,供区可直接缝合,避免了供区再次出现创面不愈合的情况,是治疗骶尾部难治性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带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筋膜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2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在患肢小腿后外侧选择性切开,向远端游离筋膜瓣至外踝尖上约5cm并以此为旋转点,逆行转移筋膜瓣覆盖足踝软组织缺损区,术中切取筋膜瓣范围约为5cm×4cm~14cm×12cm,供区直接缝合,蒂根部及筋膜瓣表面游离植皮修复。结果随访5个月至3年,术后29例筋膜瓣全部成活,仅2例筋膜瓣远端局部回流障碍,浅表组织坏死,经抗感染治疗后愈合,供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皮瓣外形及功能良好,质地柔软,色泽与受区接近,无局限性臃肿,筋膜瓣受力处无破溃,足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的逆行筋膜瓣手术方法简单,抗感染能力强,修复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严重创伤或手术切除后形成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术,术中根据患者损伤的创面部位采用带蒂或游离腹直肌肌皮瓣修复缺损处,3例胫前或足背动脉受损者采用逆行吻合血管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随访4个月~22个月,皮瓣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部慢性放射性溃疡的经验。方法 2010年以来收治胸部深度放射性溃疡6例,全身麻醉下行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清创,切除坏死软组织及变性肋骨,根据缺损大小及形状,切取带有腹壁上动静脉血管蒂的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胸壁缺损,重建胸壁。其中4例采用纵行腹直肌肌皮瓣;2例采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供瓣区给予游离皮片移植或缝合修复。结果 1例患者皮瓣边缘与创缘愈合不佳,给予扩大切除局部病变皮肤范围后缝合修复。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术后随访1~3年,溃疡无复发,供瓣区无腹壁疝形成。结论清创后,应用血运丰富的腹直肌肌皮瓣覆盖,可有效修复胸部慢性放射性溃疡,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期带蒂组织瓣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及颗粒骨治疗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3年3月,收治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2~60岁,平均46.5岁。病程1~5个月,平均2.5个月。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 cm×5 cm~13cm×8 cm,骨缺损长度0.5 cm~2.5 cm,平均1.8 cm。采用带蒂组织瓣移位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及颗粒骨植入一期治疗。选择带蒂的腓肠肌肌瓣16例,比目鱼肌肌瓣1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6例,远端蒂股前外侧肌皮瓣2例,同时一期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充及颗粒骨植骨,肌瓣表面游离植皮处理。结果 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5个月,平均39.5个月。2例组织瓣远端发生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及游离植皮后愈合,4例术后创面渗出患者经换药处理后愈合,2例感染未控制,经再次手术病灶清除及灌洗引流后愈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21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按Johner-Wruhs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8.9%。结论一期应用带蒂组织瓣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及颗粒骨治疗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有利于创面愈合、感染控制及骨缺损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海扶刀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引起皮肤软组织深度损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13年9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8例因海扶刀治疗肿瘤引起皮肤软组织深度烧伤患者,对其创面进行有效清创,彻底去除坏死组织及死骨,均以肌皮瓣转移修复,封闭创面.供瓣区3例植皮修复,其余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术后8例患者肌皮瓣均完全成活,4例患者有窦道或局部创面形成,其中2例经换药后愈合,2例经二次手术清创后创面愈合;供瓣区愈合良好,植皮均一期成活;8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2年,其中3例患者皮瓣明显臃肿,其余患者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结论 海扶刀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损伤往往伴有深部组织缺损、骨质坏死、外露等,使用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肱桡肌肌皮瓣治疗肘后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肘后部软组织缺损22例,其中合并创面感染3例。均采用肱桡肌肌皮瓣修复创面,其中急诊清创、一期皮瓣移植修复2例,一期清创、二期皮瓣移植20例。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于术后14天皮瓣下出现部分感染,经二次扩创、置管闭式引流后创面愈合。术后按植皮成活面积评定疗效,22例患者均为优。术后均随访4~48月,平均18月,受区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肘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肱桡肌肌皮瓣血管蒂恒定,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肘后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组织外露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蒂轴型背部肌皮瓣在邻近部位深度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05年至201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轴型背部肌皮瓣转移修复邻近部位深度创面22例。烧(创)伤创面彻底清创、溃疡和肿瘤切除后采用胸背动脉为蒂的背阔肌肌皮瓣14例,背阔肌肌皮瓣联合髂腰皮瓣3例,联合胸大肌皮瓣1例,腰动脉和肋间后血管为蒂的逆行背阔肌肌皮瓣1例,下位斜方肌肌皮瓣3例。结果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后感染或远端部分坏死各1例;4例供瓣区植皮部分未成活,经再次扩创或二期植皮后愈合。其余组织瓣移植未见并发症发生。随访3~24月,修复部位功能和外观均基本满意。结论带蒂轴型背部肌皮瓣能满足颈、胸、上肢等深度创面覆盖的需要,可安全、有效地修复这些部位的深度创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前外侧壁穿支皮瓣修复下肢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2月对13例下肢大面积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腹前外侧壁穿支皮瓣手术进行修复,创面缺损面积为8.0 cm×5.0 cm~ 20.0 cm×17.0 cm,皮瓣切取面积6.0 cm×9.0 cm~18.0 cm×21.0 cm;皮瓣供区均直接分层缝合。术后观察创面闭合、皮瓣成活与供区愈合情况,定期随访皮瓣外观、质地、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本组12例皮瓣顺利成活,皮瓣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皮瓣外形基本满意;1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患者术后皮瓣发生静脉危象,手术探查吻合静脉后皮瓣成活,边缘坏死1.5 cm,换药处理后愈合;全部患者创面受区与腹壁供区创口Ⅰ期愈合。8例患者患肢功能活动良好,5例皮瓣位于关节部位长期制动因而关节活动部分受限。 结论 腹前外侧壁穿支皮瓣具有皮瓣供区血供来源稳定,供区位置隐蔽、可提供较大面积皮肤和组织等优点,对于修复下肢大面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臀上动脉穿支分叶肌皮瓣在骶尾部脊索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应用臀上动脉穿支分叶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脊索瘤切除后创面的1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骶尾部脊索瘤术后创面感染伴脑脊液漏,患者骶尾部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0 cm×7 cm~21 cm×11 cm,后腹膜形成死腔范围为12 cm×6 cm~24 cm×14 cm;皮瓣设计均以髂后上棘与大转子连线中上1/3为旋转点,其连线为皮瓣轴线,术前均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确定穿支位置,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臀上动脉穿支分叶肌皮瓣修复,设计切取穿支皮瓣11 cm×8 cm~22 cm×12 cm,分叶臀大肌肌瓣13 cm×7 cm~25 cm×15 cm,其中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皮肤缺损坏死,分叶肌瓣填塞脊索瘤切除后后腹膜死腔。术后常规给予敏感抗生素抗炎、对症及支持治疗。术后患者尽量保持俯卧位或侧卧位,减少皮瓣受压。密切观察肌皮瓣血运变化及2根引流管引流情况并每日记录。观察术后患者肌皮瓣成活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患者移植皮瓣外形及供瓣区周围瘢痕情况,供瓣区切取后是否遗留明显功能障碍。 结果本组11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存活良好,创面均得到有效修复,外形无臃肿,局部无破溃,平均住院时间为12 d。9例皮瓣缝合边缘Ⅰ期愈合,2例出现缝合口局部窦道形成,少量脑脊液外漏,经门诊换药后痊愈。门诊或电话随访平均8个月,供瓣区切口无明显瘢痕增生,有3例患者主诉上楼梯和伸胯动作时有部分功能障碍,但所有患者未诉在平地上行走时出现明显异常。 结论臀上动脉穿支分叶肌皮瓣解剖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是修复骶尾部脊索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及脑脊液漏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腹壁下动脉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6年1月,采用一侧腹壁下动脉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植皮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及骨髓炎患者,部位分别为:小腿4例、足踝、足背、足跟部8例。结果:术后12例移植肌瓣及植皮区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腹壁下动脉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和顺应性好,术后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尤其是并伴感染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尽管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能减轻供区损伤和避免受区臃肿,但是由于分离穿支相当费时,有人认为仅限于经验丰富医生并主张保留部分肌肉组织。目的:探讨应用穿支皮瓣理念设计的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的移植方案及其修复效果。方法:纳入17例需要皮瓣移植的患者,12例背阔肌肌(皮)瓣,3例保留部分肌袖的背阔肌瓣和2例分叶背阔肌组织瓣均采用穿支皮瓣理念设计,根据胸背动脉的供血范围,皮瓣靠前设计,以供区能直接拉拢缝合为度,切取时将胸背动脉外侧支的皮穿支包含在内。必要时可再向内侧切除背阔肌肌瓣以扩大移植组织块面积,有时为了修复两个相邻部位的缺损,可切取保留部分肌袖的背阔肌瓣和以胸背动脉外侧支营养的部分背阔肌肌瓣并形成分叶背阔肌组织瓣。组织瓣切取范围12cm×8cm~28cm×17cm。观察患者皮瓣移植后成活情况、皮瓣供区和受区的外形及功能。结果与结论:皮瓣移植后1例血管危象发生,探查重新吻合血管后危象解除,所有皮瓣均成活;1例肌瓣植皮部分坏死,二期植皮修复;供区创面均直接拉拢缝合。15 例患者随访3~18个月,其中2例皮瓣外形臃肿,影响穿鞋,二期行皮瓣修薄术。提示应用穿支皮瓣理念设计背阔肌瓣能有效减轻供区损伤和受区臃肿畸形,分叶背阔肌组织瓣能较好修复足底和足尖两处软组织缺损,结合穿支皮瓣理念、个性化设计不同形式的背阔肌瓣可满意修复较大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9.
<正> 作者报告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六例,肌皮瓣二例。瓣最大11×20cm,最小6×7cm。急症术三例,择期术五例。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腱、骨外露。无血管危象,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3年,供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腿筋膜皮瓣转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小腿及邻近部位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形状及小腿区域组织可利用情况,分别选择设计相应类型的小腿筋膜皮瓣修复49例缺损创面,采用小腿内侧筋膜皮瓣11例,其中1例带肌瓣;小腿外侧筋膜皮瓣32例,其中1例带肌瓣,2例远端去表皮真皮筋膜瓣;小腿后侧筋膜皮瓣6例.采用近端蒂顺行转移5例,远端蒂逆行转移44例; 3例经皮下隧道转移,46例经明道转移.创面4cm×6cm~9cm×17cm,切取小腿筋膜皮瓣5cm×7cm~11cm×19cm.结果:术后47例皮瓣Ⅰ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局部换药后Ⅱ期愈合.术后46例获得随访1~40个月,皮瓣外观平整,质地柔软,感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遵循小腿筋膜皮瓣血供的营养血管链设计应用相应类型的筋膜皮瓣,不仅利于皮瓣的切取和成活,而且修复后外观和感觉满意,有益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