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LE患者可溶性抗原及自身抗体检测与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SLE患者免疫发病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印迹技术测定ENA抗体,免疫金标法测定ds-DNA抗体,ELISA法测ANA、sCD106、sCD95、sCD25、sCD54。ESR按临床检测常规进行。结果:活动性SLE患者sCD106、sCD54、sCD25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性SLE患者的相应值(P〈0.05);而后者又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值(P〈0.05);活动期SLE患者sCD95水平高于非活动期或正常对照组,后两者sCD95水平无差别(P〉0.05)。相关分析表明,sCD106和sCD53相关(r=0.549,P〈0.05),sCD95与sCD25正相关(r=0.568,P〈0.05),ESR与sCD106、sCD54、sCD95及sCD25均相关,ANA只与sCD95相关,ds-DNA在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自身抗体是指机体抗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检测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诊断和治疗疾病、监测病情、鉴别诊断、疾病分型和判断预后等各个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知在SLE患者中存在着155种自身抗体,根  相似文献   

3.
6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实用价值和特点.方法ANA和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底物为小鼠肝肾印片;ds-DNA抗体的实验基质为血鞭毛虫属的绿蝇短膜虫;抗ENA抗体检测采用酶免疫斑点(条带)实验.结果ANA阳性率为98.05%,ds-DNA抗体阳性率为60.10%,抗Sm抗体阳性率为46.58%,均高于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17.00,P<0.05).结论ANA作为SLE重要的一类抗体,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是SLE的重要标志性抗体,三种抗体联合测定可提高SLE的检出率,对SLE病情的诊断、分型、治疗、追踪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SLE皮肤基底膜带自身抗体(BMZ-Ab)靶抗原,并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相关抗原进行比较。方法:以人皮肤提取物为抗原,免疫印迹(IB)检测47例SLE及对照的1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2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患者血清中IgG型自身抗体。结果:29/47例SLE血清IgG型自身抗体与表皮和/或真皮抗原反应,其中14/47例单纯结合180kD、145kD、130kD、97kD、85kD、75kD、66kD表皮抗原,8/47例单纯结合115kD、290kD真皮抗原,7/47例同时结合上述不同分子量表、表皮抗原。11/14例BP血清结合230kD、180kD、165kD、130kD、115kD、97kD表皮抗原。2例EBA血清结合290kD真皮抗原。结论:SLE BMZ-Ab靶抗原存在明显异质性。SLE与多种自身免疫性大疱BMZ抗原交叉,提示它们之间的内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理和遗传基础。方法 分析了SLE患者中各种自身抗体与HLA-DR、DQ基因的关联。结果 发现抗Ro抗体与DR2、DQ6及DQ2/DQ6杂合子相关,抗RNP抗体与DQA1*0102、DQB1*0602相关。抗Sm和抗dsDNA抗体均与DRBQ*1501、DQA1*0102、DQB1*0602相关,这与汉族SLE与HLA的关联完全一致,表明抗Sm和抗dsDNA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抗双链DNA (dsDNA)抗体、抗Sm 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意义.方法 测定68例SLE患者,6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中的自身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抗dsDNA抗体、AnuA;以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m抗体.结果 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AnuA在SLE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AnuA检测对SLE诊断的敏感性为69.1%,高于其他两种自身抗体,三者检测的特异性均在95%以上;AnuA与抗dsDNA抗体或AnuA与抗Sm抗体的二联检测及三者同时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0.9%、82.4%、85.3%,显著高于单个检测的敏感性(P<0.05).结论 血清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AnuA检测对SLE诊断的特异性较高、敏感性不高,而三项联合检测明显提高了诊断SLE的敏感性,对SLE患者的早期正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SLE患者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自身抗体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身抗体的影响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16例接受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LE患者列入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动态监测移植前及移植后3,6,12个月血清中自身抗体含量,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后,ANA、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的滴度均较移植前下降。其中移植后3,6,12个月的血清中ANA、抗RNP抗体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移植前。结论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减少血清中的自身抗体,有效治疗SLE。  相似文献   

8.
各种原因造成机体B淋巴细胞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细胞及其成分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正常人群中生理性自身抗体的存在相当普遍,其作用之一就是净化体内衰老及死亡的细胞。一般说来,病理性自身抗体滴度高,与相应抗原的亲和力强,往往造成机体的病理性损害。在多种自身免疫病当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病。在遗传背景及环境因素作用下,相应类别的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最终导致免疫系统的应答异常是病理性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有研究表明,Th17/Treg平衡失调可能参与了其异常自身免疫过程。SLE患者血清中可存在各种自身抗体,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与治疗、病程转归与预后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SLE相关的主要自身抗体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208例SLE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皮肤科门诊定期就诊的SLE患者临床特征,自身抗体分布及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引起的副作用,统计分析了208例SLE的首发症状及病程中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分布情况,并分年龄、性别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一般特征,临床表现和免疫学特征和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首发症状为蝶形红斑者占60.58%,少年组及年轻男性组内脏受累重,皮类固醇副作用以浅表真菌感染最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凋亡及其与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DNA片段化分析、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亚二倍体细胞含量以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结果:SLE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含2种或2种以上自身抗体阳性者较1种抗体阳性者,有更高的淋巴细胞凋亡率。结论: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在体外加速,患者自身抗体产生增加可能与淋巴细胞凋亡增多相关,淋巴细胞凋亡异常参与SLE发病。  相似文献   

11.
SLE患者体外血栓形成和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劳力民孙国均周凯陆水根有资料证实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danti-body,ACA)与SLE患者血栓形成密切相关[1],但这些资料报告的并非是血栓性疾病发生当时的抗体水平,血栓形成病史仅是回...  相似文献   

12.
76例SLE患者抗核抗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查中抗核抗体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抗核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显示不同的核型。本文就近二年我院确诊的SLE患者抗核抗体(ANA)核型进行分析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76例患者均为本院1998年8月至2000年5月皮肤科、风湿科住院及门诊病人,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制定的SLE诊断标准。男7例,女69例。平均年龄33岁,最小9岁,最大60岁,汉族56例,维族14例,回族4例,哈族2例。1.2 ANA间接接免疫荧光测定 ANA试剂…  相似文献   

13.
67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患者体液免疫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使患者体内产生一些特异性自身抗体。笔者在1991年1月-2004年12月对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671例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LE患者脂代谢与疾病活动性及其他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96例未经治疗的SLE患者及5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两组间血清脂质水平的差异及与SLE患者临床表现和病情活动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组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LE血脂异常组中肾炎、肾病综合征、抗dsDNA抗体、抗RNP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SLE血脂正常组,补体C3、C4水平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稳定期SL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活动期。结论 未经治疗的SLE患者即已存在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三酰甘油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其异常主要与肾损害有关,且与病情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血清ENA抗体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5例红斑狼疮患者ENA多肽抗体,阳性率为68.24%,58例SLE患者Sm抗体为36.21%,RNP抗体为34.48%,SSA抗体为22.41%,SSB抗体为8.62%,核糖体抗体为17.24%。试验结果表明ENA抗体与SLE病情活动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1例合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方法: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结果:患者有不规则发热和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痛,口腔溃疡,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抗体阳性,胸片提示狼疮肺样改变,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排除SARS,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论:临床遇到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病人应注意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7.
10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NA、ENA、ds—DNA三类自身抗体免疫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07例患者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ds—DNA,免疫印迹法测定ENA。结果女性SLE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高于男性;不同的年龄段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也不同,青壮年的自身抗体检出率最高;患者血清中检测出ANA阳性率高达92.5%,ds—DNA阳性率为45.8%,抗Sm阳性率为43.0%。结论各项自身抗体在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段检出率都有一定的差异,说明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为SLE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SLE患者血清弓形体IgG抗体的阳性率。 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72例SLE患者血清标本 ,同时以 5 8例健康人血清为对照。结果 SLE患者血清抗弓形体IgG抗体阳性率为 15 .3 %,对照组为3 .45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SLE患者有继发弓形体病的高度危险。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男,37岁,因发热、皮疹、关节炎3个月于2006年3月入院.发病以来伴有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反复有晨起及活动后头昏、出汗及行为异常、精神错乱.入院时体检:体温38.9℃、呼吸20次、脉搏110次、血压120/80 mm Hg(1mm Hg=0.133 kPa),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面部蝶形红斑,手指发绀,可见冻疮样皮损;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柔和的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