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春温邪外发,治取清透并重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内经》斯言,已为后世“伏邪”论之根据,然也,非也,论各不一。余以为热病皆伤于邪。毒邪伤人,咸多伏藏,发病与否,既取之于毒邪的质量,更决之于正气的强弱。《经》云:“精者,生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正强邪弱者,可“合而自去”;正邪相等,则毒邪潜藏,伺机而发;邪强正弱,不久即发。此非“寒”之一邪为然,而风、暑、湿、燥,诸种毒邪无不然也。  相似文献   

2.
高原温热病案二则举隅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邵守俊温病学说,溯其本源,最早见载于《内经》。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等。温病学的发展,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隋巢元方的《诸病源疾论》,唐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均有专门论述。迄后,宋代...  相似文献   

3.
伏邪与伏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邪可潜藏人体,待时而发,它们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临床有指导意义。1伏邪伏邪的概念首见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  相似文献   

4.
春温,被普遍认为是伏邪温病的一种,因"伏寒化温"待春病发。笔者从《黄帝内经》理论出发,结合前贤经验与临床实际,重新解读"冬伤于寒"和"冬不藏精"之意,认为"冬伤于寒"乃是"冬不藏精"之变文,非伤于寒邪;"伏寒化温"的说法似欠妥,实则是伤寒水蜇藏之令气而形成"热邪内伏"的体质。并从"两感于寒"与"不两感于寒"的角度,探讨春温之病机,以期对温病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伏邪与伏毒     
毒邪可潜藏人体,待时而发,它们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1 伏邪 伏邪的概念首见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相似文献   

6.
试论蒋保素对伏邪的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宝素先生是清代倡言伏邪并有较大影响的医家之一。在《医略·伏邪》篇,先生阐述了伏邪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而在《问斋医案·伏邪》门,则集中记载了先生治疗伏邪的经验。蒋氏论伏邪,后人褒贬不一,持平而论,理论虽不尽完善,而其临床实践却颇多可采之处。爰荟其精义,以备参考。邪伏募原与经中伏气关于邪气内伏之途径与伏邪的部位,历代医家的看法尚不一致。蒋氏对《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生气通天论》)以及“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  相似文献   

7.
温病纵谈     
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学说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次见于《伤寒论》,如《太阳篇》第六条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到了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三大温病家,在《内经》、《伤寒论》温病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温病辨证  相似文献   

8.
伏气温病学说《内经》探源杨钦河(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510407)关键词:伏气温病;《内经》中图法分类号:R228;R22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一语,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医家大多认为是伏气温病学说的主要理论渊源所在,但...  相似文献   

9.
现行温病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中对于春温的成因是这样论述的:“本病的形成主要是因人体阴精先亏正气不足再感受春令温热之邪而发病……”前人认为本病属于伏寒化温的伏气温病,即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由于在病因学中讲述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温热病邪,燥热病邪,四种主因中没有春季温热病邪,在发病一节中对于伏邪学说只讲了实际意义而未讲源流和沿革,于是课后学生对春季温热病邪究竟是一种什么病邪,其致病特点如何?伏寒化温在春温的形成究竟起什么作  相似文献   

10.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这个论点明确地揭示了六淫致病的特殊规律,从而为后世温病学中的伏气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冬伤于寒,春伤于风,夏伤于暑均很易被人理解,唯秋伤于湿一直为历代注家所争论。“秋伤于湿”应如何理解?是否“秋伤于燥”之误?其次是为何冬生嗽嗽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浅谈个人看法。首先要明确的是《内经》此提法是否文误,昔贤喻昌认为当是秋伤于燥,并提出了秋燥论;从《内经·六节藏象论篇》“肺者……通于秋气”,及《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等相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感冒归属中医学温病范畴."热病内连肾"首见于《素问·刺热》,提示肾与热病的相关性.结合"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理论,指出精为人身根本,精可化气发挥卫外防御功用;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提出肾精亏虚为流感发病之本.当今暖冬、雾霾为自然界"冬不藏精"之象,认为能源过耗、水土失德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是造成时下"不藏精"而引发流行性感冒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合理养生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发生发展及其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以四时发病不同 ,临床疗疾 ,既不应独遵卫气营血辨证进行顺应治疗 ,又不囿于三焦分论予以施治 ,而应结合当今时行温病之发病特点及传变规律 ,“先其时而施”进行截断治疗 ,并灵活运用 ,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将学温病、疗时病的经验 ,归纳总结如下。1 追溯渊源广阅诸家温病学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内经》中就有“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和民疠温病”的记载 ,《难经》亦云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这些论述虽然较为简单 ,但为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内经》、《难经》、《伤寒论》阐明“伤寒”一词的本原涵义。指出“伤寒”一词,是“冬伤于寒”的简称,既不是外感病的总称,也不是泛指感受四时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并且指明伤寒为病的命名规律以及诊断依据。同时认为,用后人所立之新义诠释《伤寒论》的伤寒一词,似有不妥。  相似文献   

14.
伏寒化热历来是伏气温病的病因说明。文章对此提出了质疑,并重新分析了春温的基本病因病机,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内涵进行了发掘和阐述,认为"冬伤于寒"即伤于藏精,阴亏阳旺,内热蕴滞,遂成春温。在此基础上主张不要一味从外感六淫角度去认识温病,要重视人体内部阴阳失衡的状况以及引起这些变化(如阴虚阳旺)的一切因素,如房劳、熬夜、烦劳等。这种主张不仅对研究温病治疗有利,而且对疾病预防、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春温忌汗”语出叶桂《三时伏气外感篇·风温》(温热经纬·卷三)。叶氏自注云:“……风温肺病,治在上焦,夫春温忌汗,初病投剂,宜用辛凉。”细玩叶桂之语,所谓“春温”,系指“春令大热,外感时邪而病”,“感而即发之春温”,实属风温;与“冬受寒邪不即病,至春而伏气发热”之春温迥异(伤寒指掌·邵仙根按)。所谓忌汗”,系指风温初起,邪在肺卫,忌用麻黄等辛温之品,  相似文献   

16.
<正> 温病、热病、伤寒,在《内经》时代指的是同类疾患,属时令病。“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紊问·热论》)热病二字,就证状而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生气通天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素问·热论》),进一步说明温病和暑病都在伤寒范围之内,不过发病时间有异而已。《难经》继承了这一学说,系统地归纳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苦各不同。”张机《伤寒杂病论》也提到中风、伤寒、温病、风温的名称和证状。总之,它们认为伤寒义广,不仅指伤寒证,并包括其他不同病种,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宋时,对伤寒、温病看法,基本不出上面所论,仍据《内经》“体若燔炭,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问答     
问:温病有哪些病名? 答:温病的病名历代医家各有所论,互不统一,可谓琐碎,繁杂,五花八门,为后世医者造成混乱。仅就清代几位著名的温病学家所论来看: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开篇即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瘟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共九种。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又增加了若干种:在“仲案湿温篇”中收入“湿家之为病”等条。在《仲景疫病篇》中增加了阳毒,阴毒,百合病,孤惑等病。雷少逸在《时病论》中则按四时六气所伤来列病。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相似文献   

18.
1病因、病位、病机的探讨膜原之词首见《内经·疟论》,其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吴又可《温疫论》首揭湿秽时疫之病“邪伏膜原”之旨,其云:“邪自口鼻而入,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所谓横连募原是也.”其后,温病学家续畅其意,如叶天士云:“时令湿热之气,触自口鼻”则“募原先病”,由募原分布三焦;薛生白云:“湿热之邪……邪由上受,……病多归膜原”,“湿热阻遏膜原”;俞根初云:“所伏之邪,在膜原则……病多湿温”,何连臣云:“凡湿火疟……其邪必伏于膜原.”.  相似文献   

19.
“伏邪”又称“伏气”,顾其名,思其义,就是人感受了大自然中某一种邪气侵袭后,未即发病,潜伏于体内,逾时发病的叫“伏邪”。按伏邪之名,在医藉中最早见于蒋问斋《医略》。柳宝诒云:“伏邪之名,从前未经道及,自蒋问斋煌煌然著伏邪之名,而伏温一证,始昭然大白于天下。”。吴又可虽已先道及“伏邪”,是指瘟疫之邪而言,与温病之“伏邪”名同而实异。“伏气”之名,仲景言之最早,《伤寒论·平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当须脉之。”此“伏气”病名之嚆矢。追溯其名之由来,源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为温病病因学说的源头,也是“伏邪”学说的理论渊  相似文献   

20.
《内经》对湿热之邪的性质、致病特点、病邪转化及兼夹、病症表现及治则均进行了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湿热理论的基础。《内经》认为热属阳邪,其性炎上,易扰神明,易耗阴津,易生风动血;湿属阴邪,湿邪具有重浊、趋下的致病特点,与脾关系密切。二邪可以从外而感,也可以自内而生,可以兼夹为病,也可以“随气而化”。湿热病的治疗大法为热者寒之、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等。《内经》为后世湿热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