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机械通气中的肺功能监测,可利用呼吸机本身具备的肺功能自动监测装置和有关肺功能的仪器。肺功能监测用于机械通气可包括应用机械通气的肺功能指征,肺功能监测对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机械通气脱机的肺功能指征等。  相似文献   

3.
4.
麻醉中低频机械通气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
心脏瓣膜病变引起肺血管损害,到一定程度后引起肺功能减退。由于长期肺瘀血,造成肺小血管纤维化,严重影响肺通气换气功能。本文试图通过旁气流通气监测技术(sidestreamspirometry,SSS),了解心脏瓣膜置换前后及体外循环本身对肺顺应性及阻力...  相似文献   

6.
无创伤性机械通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背景 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实施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氧血症,也是麻醉医师遇到的最严重的挑战. 目的 近来研究表明OLV本身能够引起低氧血症和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因此,如何实施OLV时机械通气模式,降低肺内分流率(pulmonary shunt fraction,Qs/Qt)、预防低氧血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内容 综述提高吸入氧分数(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控制通气模式、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HFV)、潮气量(tidal volume,Vt)、反比通气、部分液体通气(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PLV)、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等通气模式,以及实施联合多种模式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趋向 综合运用多种预防OLV期间低氧血症的通气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应针对患者和手术情况制定OLV时机械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损伤肺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与肺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呼吸机引起的肺损伤 (Ventilator in ducedlunginjury ,VILI)是机械通气最重要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的0 5 %~ 39% ,过去认为VILI的产生与机械通气的高气道压有关 ,故称为气压伤 (Barotrauma)。近年的深入研究发现 ,引起VILI者中不一定都是高气道压 ,如肺容积过度扩张 ,即使无高气道压也可招致VILI,故有些学者主张应称为容积伤 (Volutrauma)。但如肺病变实质严重不均时 ,病变严重的肺泡尚未开放时 ,相对正常的肺泡已过度扩张 ,并随呼吸运动被反复牵拉 ,引起肺泡破…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的模式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自微机调控呼吸机问世以来,出现了不少新的通气模式,提高了机械支持通气的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的通气模式,并强调了对呼吸生理的了解是成功地应用机械支持通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机械通气与ARD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械通气、减轻肺损伤、改善氧合的某些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示尚需进行更细致的前瞻性对照研究,以决定ARDS的最佳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相似文献   

15.
肺顺应性与机械通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肺顺应性的基本概念。介绍急性呼衰时的肺顺应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强调机械通气治疗时应注意肺顺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气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在外科病人的预防性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科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病率各家报告虽高低不等(2.9%~70%)。但呼吸衰竭无疑已成为外科病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Watson统计1927~1970年围手术期间肺部并发症的死亡率为8~9%。随着对呼吸生理认识的提高,机械通气理论和技术的进展,临床呼吸治疗的效果不断提高,使重症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明显下降。自1966年Lefemine提出在心脏直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连枷胸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我院1999年1月-2005年3月符合连枷胸条件的43例患者,其中14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作为BiPAP组,另外29例患者采用的机械通气模式为常规的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作为IPPV组,比较两组的ICU住院时间、并发症、死亡率,以及24、48、72h的动脉血气中的PO2、PCO2与氧合指数。结果 BiPAP组中在ICU中治疗时间比IPPV组明显缩短,并发症、死亡率少于IPPV组。监测24、48、72h的血气分析,PO2、PCO2、PaO2/FiO2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连枷胸患者的治疗中,BiPAP的机械通气模式优于IPPV。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监测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呼吸道感染是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机械通气密切相关,发病率9.0%~60.0%[1],可使病人的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ICU对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179例病人进行病原学监测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