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好的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维持性血透患的生活质量。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尤其是较痛苦的维持性血透患,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帮助患适应现状,稳定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医护人员是最好的施教。我们对31例维持性血透患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显。维持性血透病人心理变化很明显,尤其是年轻人,认为以后离不开透析机,往往变得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失望、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心理变化,他们不愿与人交往,严重时有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透病人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各种因素,以便使病人更好地控制干体重。方法:将35例维持血透的病人按体重增加了7.5%为界线分成两组进行比较,观察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经济状况、家庭关心程度,病人态度,康复情况,心血管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间在平均年龄,平均透析时间,平均血红蛋白、病人态度、心血管并发症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于维持性血透病人应更着重于对年轻,透析时间长、对待疾病态度消极的病人进行限水及疾病知识教育,使其更地控制干体重,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报道12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辅以清热解毒、行瘀通便的中药治疗,认为以大黄为主的中药对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病人可适当减少血透次数.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92年开展血透以来,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合并脑血管意外8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共113例,并发脑血管意外者共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50~63岁,平均5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肾小动脉硬化肾病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房腔径及左室部分结构的影响.方法:观察6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与40例正常人以及37例维持性血透血压正常者和28例血压升高者的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65例尿毒症透析病人心脏各房室腔径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维持性血透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肌质量(LVM)均有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LAD、IVST、LVPWT、LVM与血压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是维持性血透病人左房扩大、左室肥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尿毒症患者死亡原因及防治以期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维持性血透死亡病例。结果:慢性心衰、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是维持性血透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分别占50%、15.6%、9.3%。结论:控制高血压、治疗心衰、预防并治疗消化道出血,可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风险因素及预防。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1月以上死亡的慢肾衰患者41例及30例在院接受维持性血透患者为对照进行分析。结果心脏原因死亡18例,脑血管意外死亡8例,感染死亡12例,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P〈0.001),平均血透时间短于对照组,血透期间体重增长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因感染而死亡的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死亡组(P〈0.001)。结论实验中心脏原因、肺部感染、脑血管意外为慢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最主要死亡原因,高龄、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和左心室肥厚是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透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透析患者的高血压、贫血、钙磷代谢及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达到临床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简单碳酸氢盐血液透析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分析6年余采用简单血透的10912人次的各种医学并发症和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远期疗效.结果急性医学并发症简单血透血压下降、不适、头晕、腹痛、肌痉挛发生率高于进口容控机血透(P<0.01),而头痛相反(P<0.05).技术并发症共发生9例,发生率为0.82‰,均未造成严重后果.远期效果简单血透病人贫血状况明显好转,高血压发生率呈逐降的趋势.3种含氮小分子代谢产物透析后明显下降.结论简单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既适合于尿毒症病人长期维持性血透,也便于床旁血透抢救危重病人.  相似文献   

9.
15例维持性血透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九江医学》2002,17(4):234-235
高血压是维持性血透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维持性血透高血压患者对疾病和自我保健知识的认识,我们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透析治疗至少半年以上的住院及门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4~73岁。按病因分类:……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方法,而血管通路的建立又是进行血透的必需条件。其中,动静脉内瘘因具有出血少,易穿刺,流量大,可长期应用等优点而成为永久性血管通路。因此,对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被视为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共同保护。现将多年临床的内瘘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1年5月维持性血透患者中57例死亡患者的死因并与同期透析的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和感染是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透析间隙体重增长过多、营养不良、高血压是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建立个体化的充分透析治疗方案,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对患者进行血透知识的健康宣教是降低血透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膳食结构对长期血透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对4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并定期维持性血透治疗的病人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这两者关系。结果:经过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后的长期血透病人营养合理,营养状况良好,而未经饮食指导的病人则营养摄入不合理,营养状况较差。结论:经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的膳食结构合理配置对长期血透病人营养状况良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透患的临床特点及管理。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04年4月底~2004年8月初的60例老年维持性血透患的临床资料。结论:积极治疗老年维持性血透患的各种心血管并发症.加强营养管理.合理调节患的干体重,充分透析.及时、有效地积极治疗各种感染等,可提高老年血透患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TAFI与CRP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7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TAFI水平,并与慢性肾衰组(未血透)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TAFI与C反应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TAFI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肾衰组及正常对照组,并与C反应蛋白水平成正相关。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存在炎症、内皮功能损伤及纤溶抑制,可能与其心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HIV病毒在肾血透病人中的血液传播情况,为监测肾血透病人血液传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方法,选择昆明市四城区肾血透病人401例,自行设计问卷,进行一对一的个人访谈;抽取病人的血样5 mL,送省疾控中心实验室HIV抗体阳性筛查.结果在两个不同年龄男性组中(31~40岁或41~50岁),安全套使用率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与学历、年龄和职业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41.6%的病人接受过输血治疗,在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有15例携带HCV病毒;401例肾血透病人HIV实验室抗体阳性筛查阴性.结论肾血透病人仍有感染HCV/HIV风险存在,应针对血液暴露的风险进行用血安全的教育、促进安全套使用,建立监测与监督机制,减少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多数长效钙离子拮抗剂的抗高血压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血浆药物浓度,而透析后的此类药物的血浆浓度减少则可导致血压的急速升高。本试验研究了长效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在血透后的降压效果。方法20例慢性维持性血透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一项交叉试验。患者被指定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Smg/d)或硝苯地平缓释片(20-40mg/d)治疗,4wk以后,在病人接受血透治疗之日对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检测了其透析前和透析后血液标本中的血浆药物浓度。然后,让患者换服药物,再重复实施相同研究试验步骤。结果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患者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患者的血压波动呈显著差异。接受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患者的血压在血透后呈现快速增高现象,而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患者即使在血透后血压也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血浆药物浓度在血透后都显著减少。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并非依靠其在血浆中的分布达到其持续降压作用的。在血透后仍能发挥其平稳降压作用的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在这一类血透患者中起到满意的血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死亡的4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意外是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前3位的死亡原因。结论应高度重视血透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防治以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精神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星慧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140-141
目的寻找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并发精神异常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出现精神症状的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资料。结果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出现精神症状临床上以反应性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且在毒素蓄积、电解质紊乱等方面较其他尿毒症患者有明显差异。结论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并发精神异常与多因素有关,资料上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及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朱进华 《右江医学》2003,31(1):24-2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方法 :8例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维持性血透患者 ,在采用碳酸氢盐、聚砜膜每周 2次 ,每次 4~ 5小时血透的基础上 ,加用大黄苏打片 2~ 5片 ,每日 3次 ,治疗 2个月。结果 :8例患者血清白蛋白值均较治疗前上升 10 %以上 ,2例上升幅度超过 30 % ;所有患者血红蛋白上升幅度 10 %以上 ,3例超过 2 0 % ;干体重有3例轻度增加 ;食欲均有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达 10 0 %。结论 :大黄苏打片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疗效确切 ,且价格低廉 ,可作为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常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院近6年来急、慢性肾衰35例所作1244次血透进行分析和小结。急性6例中存活3例,病死率5O%;慢性组29例中,5例经血透而过渡到肾移植(迄今存活3年以上者1例)。及时选择血透时机,根据病情特点与需要交迭选用平板型或中空型透析器,对尿闭者,严格限制钠,水输入,血透时操作细致、技术熟练、观察严密、消毒严格等等,均为提高血透疗效的主要因素。本组对两种透析器的即时疗效与动静脉内、外瘘的优缺点加以比较和讨论,并重点讨论、分析了维持性血透中的意外、副反应与主要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方法。由于改进了消毒方法及其它一系列防治措施,近两年来减少了不少透析意外与并发症,如:甲醛反应、热源反应已不再发生、失衡综合征大大减少,其它意外也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