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朋瑞  陈华茜  杨涛  赵黎  李蓬 《临床荟萃》2022,37(12):1094-1098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水平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eous arteriovenous fistule, AVF)成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国药东风总医院肾脏内科住院并行AVF成形术患者108例,收集患者AVF成形术前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双上肢动静脉彩色超声及术后2月桡动脉-头静脉瘘彩色超声。依据内瘘成熟情况分为AVF成熟组与AVF成熟不良组,分析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及影像学资料对AVF成熟的影响。结果 与AVF成熟不良组比较,AVF成熟组年龄较小、合并糖尿病占比较少、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占比较少,血清iPTH、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头静脉内径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敏C反应蛋白、头静脉内径均是影响AVF成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高敏C反应蛋白、头静脉内径均是AVF成熟的独立危险因素。iPTH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动静脉内瘘成熟前使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疗疗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有人将血管通路称之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血液透析护士是维护透析患者生命线的第一使者。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静脉内瘘14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静脉内瘘14例分析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512026)张魁正,张世豪,廖秀珍对于慢性晚末期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维持良好的动静脉内瘘尤为重要。我们从1995年8月至11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4例血透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进行了观测分...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较好的替代治疗方法,有效的血管通路可以减少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1997年NKF—DOQI血管通路工作组建议,尽量用自身动静脉建立内瘘,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因为这种通路通畅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操作方便,医疗费用低,尤以桡动脉和头静脉进行吻合制成永久性内瘘(AVF)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通道。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3月-2002年10月间42例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现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例CRF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因等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同期维持血液透析的25例CRF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女性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机率高于男性。血栓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血肿(2.1±0.7)次/月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机率较高。结论:CRF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过低,过度超滤和不适当的穿刺易导致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从社会、心理、生理、饮食上进行护理,指导患者保护好动-静脉内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动-静脉内瘘无闭塞,使用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透析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患病由于多年,反复动、静脉血管穿刺,血管损坏的机会较常人多,有部分患者多次因动-静脉内瘘闭塞而反复手术,有因为反复穿刺,血管假性动脉瘤形成,或由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较差,或静脉太细,或血管解剖异于常人,动脉和静脉相距较远,无法行直接动、静脉血管吻合术,或者虽然患者血管内瘘吻合良好,但是血流量不足,不能满足正常的血液透析的需要等等这类情况,对于这类患者如果要作直接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则可能需要有一些替代的血管.  相似文献   

8.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患病由于多年,反复动、静脉血管穿刺,血管损坏的机会较常人多,有部分患者多次因动一静脉内瘘闭塞而反复手术,有因为反复穿刺,血管假性动脉瘤形成,或由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较差,或静脉太细,或血管解剖异于常人,动脉和静脉相距较远,无法行直接动、静脉血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宽谱治疗仪促进血液透析患者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效果。方法:将5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处于内瘘养成期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予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指导,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宽谱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第28天头静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初次使用内瘘时间,初次透析血流量,初次透析血肿发生率及透析2周后血流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头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均较术前改善,且术后研究组头静脉血管内径及每分钟血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初次使用内瘘时间明显提前,血流量明显改善,初次透析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宽谱治疗仪对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常耀武  李劼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1):994-995
目的探讨钛轮钉建立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本院2006年至2008年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施行动静脉内瘘手术24例,采用钛轮钉端端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体会。结果钛轮钉端端吻合建立的动静脉内瘘成功率100%,无1例出现动脉瘤、肢端缺血性坏死、低流量、感觉异常、功能受限、局部肿胀等并发症。结论钛轮钉建立动静脉内瘘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流量满意,效果良好,手术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自1989年11月~1991年11月我中心为慢肾长期血透病人作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97例次,为保证病人长期血透顺利进行收到一定效果,现将资料分析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红外线照射对慢性肾衰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7~ 5 5岁 ,平均 (45 .1± 7.3)岁 ;原发性病为慢性肾炎 2 1例 ,高血压肾病 3例 ,慢性肾盂肾炎 2例 ,糖尿病肾病 2例 ,急进性肾炎 1例 ,狼疮性肾炎1例 ;于腕上 2~ 3cm桡侧行动静脉内瘘术 ,左侧2 4例 ,右侧 6例 ;术后 2~ 4周 ,透析中最大血流量(16 0 .0 0± 5 .96 )ml/min ,内瘘口血流多普勒测值(10 8.81± 12 .5 9)ml/min。采用自贡产TDP -J治疗器 ,局部照射 ,距离30~ 4 0cm ,时间 2 0min ,每日 2次 ,连续 15d为 1个疗程。照射期间保持血压和心功能稳定 ,并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采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建立血管通路的128例慢胜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包括术前准备、具体显微手术方式、术后管理及并发症处理等。结果术毕内瘘通畅率100%,术后1周内瘘闭塞1例(0.78%);术后3周首次穿刺血流量〉200ml/min 112例,150—200ml/min 11例,〈150ml/min5例;术后6周全组血流量均〉200ml/min;术后3年内内瘘闭塞9例(7.03%)。结论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制作简便,远期通畅率高,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上肢的血管储备,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首选。充分术前准备,运用改良显微外科缝合技术及严格术后管理,是保证内瘘成功和长期通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日间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日间手术病房行前臂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的27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患者经肾内科或肾移植科确诊终末期肾病,愿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转诊至血透通路专病门诊。完善术前检查,除外手术禁忌后,在日间手术住院系统内登记预约手术。当日日间病房手术结束后,患者在日间病房观察1 h,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医师确认患者可以出院后,安排患者出院。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入手术间至离开手术间),日间病房住院时间(进入日间病房至离开日间病房),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内瘘成熟率。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5. 6 min。患者日间病房住院时间为199. 0 min。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3个月,初次内瘘患者共24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术后2周闭塞1例;随访至术后3个月时,未能成熟3例,初次成熟率为79. 2%(19/24)。再次内瘘手术修复患者4例,手术成功率为100%(4/4)。结论前臂自体动静内瘘日间手术模式是安全的,无严重并发症,且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血透中血压降低不同的补液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在临床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四川省广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4例,其中行常规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者37例(对照组),高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者37例(高位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造瘘成功率、术后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成熟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高位组一次性造瘘成功率、内瘘血流量、kt/V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血液透析中采用高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较常规动静脉造瘘具有更高的造瘘成功率、尿素清除效果及内瘘血流量,并且造瘘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显著提高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及如何提高其发育成熟质量。方法:将内瘘术患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按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术前术后加强护理,口服通瘘汤,并加用神灯(TDP)于切口以上前壁局部照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液透析初次使用时间及1个月时的内瘘血液时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且内瘘1个月内无栓塞,对照组有2例出现栓塞,结论:应用中药结合TDP照射以及术前术后良好的护理措施具有提高内瘘发育成熟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影响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内瘘手术后存活情况以及影响内瘘成熟的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390例患者内瘘手术动静脉直径和动脉开窗长度、动脉增厚、原发病等因素对内瘘成熟的影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90例患者共计413例次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其中370次初次瘘,再次瘘43例次。手术共有43例次(10.4%)内瘘失败。包括术后未成熟的共34例次,另外有8例次是在使用一定时间(6~12个月)后失功能。其中22例是经彩色多普勒证实为血栓形成。内瘘失败与年龄、性别、动静脉内径、以及吻合部位和术后是否抗凝无关,与糖尿病和动脉增厚,动脉吻合口大小有关。糖尿病(OR=2.72,95%CI:1.18-6.28,P=0.019)及吻合口大小(OR=0.12,95%CI:0.02-0.62,P=0.011)是内瘘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静脉内瘘失败的发生率为10.4%。血栓形成是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动静脉内瘘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内瘘吻合口直径及糖尿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对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患者60例,按透析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1周按术后常规护理行握拳锻炼,每次3~5 min。术后2周对照组采用握力器进行锻炼,每次5~10 s,3~5 min/组,10~20组/d。观察组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按相同的频次进行锻炼。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第4周时头静脉血管直径、血流量内瘘成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4周,两组内痿成熟率、头静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头静脉血流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内瘘成熟时间分别为(5.83±0.43)周和(7.73±0.54)周。Log-rank生存分析显示8周后,观察组未成熟率为20%,对照组为43.3%,观察组成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内萎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进行有计划的功能锻炼能提高内瘘早期成熟率。  相似文献   

20.
吕利敏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1):1200-1201
目的探讨8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11月至2009年06月行的87例次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情况。结果头静脉-桡动脉吻合术及贵要静脉-桡动脉吻合术常见的并发症以内瘘闭塞为主,共发生13例次,内瘘闭塞率占14.9%。结论87例动静脉内瘘术后早期失败其原因多与手术操作、血管纤细及扩张不充分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导致内瘘血栓形成及内瘘闭塞。因此提高手术操作技术,预防血栓形成是防止发生血管闭塞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