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跳骤停是指各种急性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失去有效的供血能力,意味着机体开始进入临床死亡[1].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针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与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相比,CPCR不仅能促进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的恢复,更重要的是促进脑复苏,使患者恢复社会行为能力[2].临床过程中,大部分心脏骤停最早都是由护理人员发现的,所以CPCR急救中的护理配合显得十分必要.一般先采取CPR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抢救,尽快恢复循环和呼吸功能,并同时进行脑功能的保护,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并不断更新CPCR有关知识与技术,以最有效的方式实施复苏[3].  相似文献   

2.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最强,危害程度最大,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1-2].如何在坍塌、埋压的废墟内对心脏呼吸骤停伤员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是从事地震医学救援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地震时伤者所处的地域环境、时令气候、不同对象、复杂伤情、救治条件等诸多差别,给医学救援工作增大了心肺复苏的难度.如何遵循地震灾害后救援的规律,针对心脏呼吸骤停伤者的不同类型[3],寻求一条因地、因人、因情、因器、因时而异的差异化心肺复苏途径,对于地震救援中科学实施心肺复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对心脏性猝死高危病人家庭成员的心肺复苏(CPR)培训方法,提高心脏性猝死高危病人家庭成员心肺复苏能力。[方法]采取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猝死高危病人家庭成员150人作为观察组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培训采取两级培训的方法,即先对社区医生,再由社区医生对家庭成员进行培训;将社区公众130人作为对照组,直接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分别对两组培训前、培训后即刻、培训后半年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培训后即刻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先对社区医生进行CPR培训,再由社区医生对猝死高危病人家属进行一对一个体CPR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心脏性猝死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用的最初急救处理,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及体外除颤三大基本要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虽然CPR对心搏呼吸骤停的临床救治提供了帮助,但迄今为止,大量报道表明,院外复苏成功率仍<2%.导致其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有:复苏过程中胸外按压有效时间短、旁观者操作心肺复苏率低、指南所指基础生命支持过于复杂以及室颤延迟后对最初除颤无反应等[1].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与心肺复苏后心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搏骤停因其具有严重的社会经济学影响,一直以来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随着复苏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提高,对此类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CPR)和高级生命支持后,其中有20%~40%的患者可以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但仍有高达50%~70%的ROSC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1-2].经常令临床医师们感到失望的是,据统计,院内或院外成功复苏患者的最终生存率仅30%左右[3-5].上述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心搏骤停患者易罹患心搏骤停综合征中的两大特征性损害,即CPR后心肌功能障碍及CPR后脑损伤[6],其中,CPR后心肌功能障碍因其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导致复苏后早期高病死率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6.
1960年美国的三位麻醉科医生Kouwenhoven,Knickerbocker和Jude报道了心搏骤停的手术患者经过胸外心脏按压后获救[1].随后不久,在马里兰州医学协会的年会上,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被合二为一,作为最新的心肺复苏(CPR)方法介绍给大家.到1962年,直流电单相波除颤技术被报道成功用于室颤患者的抢救[2].由此,现代心肺复苏得以确立,而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和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生命得以被挽救.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反思,50年的复苏经验,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心搏骤停时进行规范的心肺复苏(CPR)非常重要,超长CPR确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1].临床研究也证明,在抢救过程中合理应用中药可促进患者心脑功能的恢复[2].本科近日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对1例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历时2 h超长CPR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一系列人工呼吸循环支持措施,包括胸外按压、除颤、人工辅助通气等.这些必要的、可能挽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也存在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的风险.现有研究显示,心肺复苏相关性损伤的总发生率在21%~65%之间[1],多位于颈胸部[2].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一系列人工呼吸循环支持措施,包括胸外按压、除颤、人工辅助通气等.这些必要的、可能挽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也存在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的风险.现有研究显示,心肺复苏相关性损伤的总发生率在21%~65%之间[1],多位于颈胸部[2].  相似文献   

10.
现代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历经50余年的实践,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 率虽有提高,但生存出院率仍不理想[1-2].完善和发掘CPR的适宜技术与方法,以求提高CPR患者的生存率,是心肺复苏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中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协作组从临床CPR实际需求出发,弥补传统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缺陷,达成了经腹部提压进行CPR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序贯性气道开放对紧急心肺复苏及其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呼吸、心搏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其存活率为5%~60%,复苏成功率的提高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实施合理的心肺复苏(CPR),包括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建立循环及抢救药物的使用.气管插管作为CPR开放气道切实可行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存在插管困难的患者,有时需反复插管、费时颇长,无形中耽误了时间,且操作过程中有时较难与胸外心脏按压相协调.自《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中提出手法-简易球囊通气能达到同样通气效果后,我们尝试在心肺复苏开放气道过程中,规范化地对院内患者采用手法-简易球囊通气,待心跳恢复后再行气管插管术(序贯性气道开放术),并探讨序贯性气道开放是否能更合理地协调与胸外心脏按压的交互作用,以期提高CPR的成功率及对复苏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项Meta分析[1]结果提示,发生心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的患者中,最终只有7.6%存活出院.通常患者家属最有可能目击心搏骤停的发生[2],且其更愿意现场为其心搏骤停的家属实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但大部分SCA目击者大多缺少生命支持的知识[3-4],也未接受过CPR培训[5],无法为心搏骤停者实施现场救治.而填补此类缺憾的有效方法是接报急救信息的调度员通过电话指导目击者现场实施心肺复苏,即调度员利用包括音频、视频设施辅助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dispatcher-assisted telephone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CPR).此外,某些非专业人员虽经过CPR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淡忘,一些国家还研发了存储于手机的CPR视频提示动画[6-9].本文将T-CPR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神经元胞浆中,神经元损伤时NSE逸出,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和外周血液,测定血清NSE含量可以了解神经元损伤程度.心搏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25%~50%能够恢复自主循环,但出院率只有2%~14%,主要是因顽固性脑损伤[1].本研究通过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NSE含量变化,在临床上早期评估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4.
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神经元胞浆中,神经元损伤时NSE逸出,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和外周血液,测定血清NSE含量可以了解神经元损伤程度.心搏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25%~50%能够恢复自主循环,但出院率只有2%~14%,主要是因顽固性脑损伤[1].本研究通过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NSE含量变化,在临床上早期评估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现代心肺复苏(CPR)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50多年的发展,CPR技术水平日臻完善.然而,CPR尤其是脑复苏的现状仍不能令人满意.在CPR后存活的患者中,80%都经历了不同时间的昏迷,其中40%的患者进入了持续植物状态,仅1%~8%的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能够无神经损害出院[1].  相似文献   

16.
现代心肺复苏(CPR)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50多年的发展,CPR技术水平日臻完善.然而,CPR尤其是脑复苏的现状仍不能令人满意.在CPR后存活的患者中,80%都经历了不同时间的昏迷,其中40%的患者进入了持续植物状态,仅1%~8%的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能够无神经损害出院[1].  相似文献   

17.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有效措施,除及时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通气和电除颤外,药物复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维持生命器官的灌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本院在标准CPR的基础上,同时使用血管加压素及胺碘酮联合应用救治心跳骤停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急诊医务人员心肺复苏(CPR)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跳骤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复苏患者自主循环(ROSC)恢复率不断提高,可达40%~60%[1].但是,心跳骤停后,机体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神经、内分泌、血管活性物质都发生了剧烈改变,组织器官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机体有可能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出现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 multipi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PR.MODS).CPR患者发生PR.MODS,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出院率只维持在2%~22%的水平[2-5].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心肺复苏患者在心脏骤停时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进一步测定淋巴细胞亚群也有明显变化,即随着复苏成功有一从抑制到上调的动态演变的过程.对该现象深入研究或许对预测ROSC,MODS的发生,探讨PR·MODS发病机制、病情演变及治疗,对提高复苏的最终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一定的意义[6].  相似文献   

19.
心脏骤停(CA)是最严重的心脏急症之一,无论是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其病死率都非常高。在临床上,许多CA患者经过心肺复苏(CPR)治疗后心搏恢复,但是存活率并不是很高。CA不仅可以引起心、脑、肺等器质性损伤,同时也可以引起肾脏的损伤。本文主要研究CA对肾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肾脏早期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腹部提压法对心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不论是指南推荐还是临床中对心搏骤停常采用的复苏方法是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法(STD-CPR),但该方法的复苏成功率并不理想,且易引发胸肋骨骨折、重要器官损伤等并发症[1 2],在多发胸肋骨骨折造成“连枷胸”或有开放性胸外伤时,STD-CPR可能加重原有损伤.因此,国内外学者在心肺复苏(CPR)的作用机制和方法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提出多种新的复苏方法[3-8].本研究中通过比较腹部提压法和STD-CPR对心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腹部提压法的复苏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旨在探讨一种新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