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脑血管闭塞或堵塞后,该血管供血区血液灌注不足而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性软化或坏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称[1]。其中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溶栓、抗凝、介入、手术治疗等。  相似文献   

2.
王昆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633-634
目的研究使用抗凝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办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使用抗凝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用药观察、康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进行总结并分析效果。结果在经过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共有26例患者基本痊愈,17例患者显著进步,15例患者进步,有效率达到93.5%。结论在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综合护理以及心理疏导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抗凝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采用抗凝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预防褥疮及尿路感染等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并分析效果。结果经抗凝治疗和精心综合护理后,本组基本痊愈23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12例,总有效率为92.6%。结论适时心理疏导、严密观察病情及积极的综合护理,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PICC静脉血栓保留导管抗凝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探寻和总结静脉血栓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9例PICC静脉血栓保留导管患者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术肢的功能活动指导、局部的症状及体征的观察,出血倾向的预防,监测凝血功能,密切观察肺栓塞的发生等的护理措施。结果:9例PICC静脉血栓保留导管抗凝治疗后血栓溶解,无发生并发症,结论:留置PICC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后,既往多采用拔除导管方法,现采用保留导管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结合相应的观察和护理措施,静脉血栓溶解。避免患者重复置管带来的痛苦和费用的增加,不能按原治疗计划进行的缺点,达到了既抗凝又继续按原计划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降纤酶是单一成份的蛋白水解酶制剂,具有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粘稠度,抗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抗凝治疗对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抗凝抗聚集治疗组和单用抗聚集治疗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联合药物组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再梗死几率较小,并发症减少,致残率、致死率较对照组低。结论联合用药有助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再发梗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凝治疗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独组各35例,单独组患者仅采用抗血小板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抗凝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组[80.00%(28/35)相比60.00%(2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90 d后,联合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指数均优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凝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贺军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10-111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溶栓及抗凝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根据16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护理规定,分别给予护理。结果:16例肺栓塞患者经过抗凝治疗及护理,治愈13例,2例转其他医院治疗,1例放弃治疗。结论:肺栓塞患者抗凝护理的规范化、科学合理化将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张玉芬 《华夏医药》2006,1(3):210-21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亚洲国家脑梗死发病率普遍高于西方国家。我国是脑梗死病人高发地区,目前患病人数已超过100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人,每年死亡者达100多万,在存活者中,约25%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其中重度致残高达40%以上。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溶解血栓,再通闭塞的脑血管,及时恢复缺血脑组织的供血,从而挽救缺血脑组织,减少或避免脑功能的缺损。目前我国已经批准将溶栓治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血栓或栓子阻塞动脉血管致该动脉供应区的脑组织软化、坏死而产生的相应脑损害症状,因此早期使用溶栓药物,重建缺血区循环,减轻脑神经细胞及其功能损害,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已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巴曲酶是新型强力单成分溶血栓微循环治疗剂,具有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基质等作用[1]。我科于2008年1月-2008年11月应用巴曲酶(商品名东菱迪芙,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急性脑梗死3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后微循环障碍和血管损伤造成的脑梗死,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和预后,且急性脑梗死24h内CT扫描多数不能显示,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尽早诊治非常重要。现对我科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出现的46例外伤后脑梗死患者进行总结,将其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7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2例)和对照组(n=80例)。治疗组应用尿激酶100 U加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静脉滴完,随后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IU,2次/d,共用10 d,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20 ml及普通胰岛素6 U;对照组仅应用同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及胰岛素。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组第3天、7天、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率76.1%,总有效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45%,72.5%),治疗组有轻度皮肤、黏膜及泌尿系出血,无颅内出血发生,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病人应用栓体舒(rt-PA)静脉内溶栓,继之静脉给予肝素抗凝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用药时护理观察做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61~65岁。既往均无消化道溃疡及其他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出、凝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能使尿激酶尽快地、更直接地作用于脑梗死部位,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共采用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8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内科脑梗死患者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0.5ml(或低分子肝素钙1ml,脐周腹部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7d。结果总有效率为90.0%。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护理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注射操作并重。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应用尿激酶对3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溶栓治疗后脑梗死基本治愈46.88%,显著进步37.5%,进步9.38%,总有效率93.75%,无死亡。认为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实施有效的观察,可提高脑血管再通率,从而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张倩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184-185
目的 探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我科的住院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急性18例肌力从0级增加至3级以上,言语恢复,生活基本自理.恢复期75例自觉症状全部消失,记忆力明显增加;显效:急性7例肌力从0级增加至2级以上,言语基本恢复,生活部分能自理.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如皮肤潮红、咽喉发干、头晕、心慌、脉搏快等.停药后即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本组护理观察体会到,在给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做到良好心理护理及昏迷护理,应用药物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药物浓度,以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纯巴曲酶、低分子肝素以及二者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入院1周内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降纤组、抗凝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2例;降纤组于入院第1、3、5天内分别予巴曲酶10单位、5单位、5单位;抗凝组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一共10d;联合治疗组于入院第1、3、5天内分别予巴曲酶10单位、5单位、5单位,第6天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一共5d;各组均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1次/d、同时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40mg和吡拉西坦8g,均1次/d,治疗10d;对照组仅采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1次/d、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40mg和吡拉西坦8g,均1次/d,治疗10d;治疗前和治疗10d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比较疗效。结果 10d后联合治疗组较降纤组、抗凝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巴曲酶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后遗症较多,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及护理~([1])。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但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2])。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20例脑梗死患者,对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