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590-2591
了解术前米非司酮处理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处理,剂量为12.5mg/d,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肌瘤直径,手术时间、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前贫血状况改善明显于对照组,肌瘤直径缩小明显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米非司酮处理可改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贫血情况,减少肌瘤直径,缩短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为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瑞 《临床医学》2014,(4):81-8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选取9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最大肌瘤直径、剔除肌瘤数目、剔除肌瘤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及术后妊娠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但其肌瘤残留率略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且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妊娠率及复发率较为相近,因此,临床上应以患者子宫肌瘤的数目、大小、位置等为依据选择最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腹腔镜阻断子宫动脉后行肌瘤挖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72例,行腹腔镜下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后挖除子宫肌瘤,对照组100例,直接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2±24.1)min,手术出血量为(107.8±26.6)mL,而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8.1±18.7)min,手术出血量为(234.0±87.2)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中,研究组中97%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7%例术后出现肌瘤复发,对照组中85%患者临床症状缓解,24%例出现肌瘤复发,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阻断子宫动脉后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术后肌瘤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选择同期剖宫产患者151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抗生素应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手术时间有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相比,其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数、抗生素应用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肌瘤大小〈5cm组、5~8cm组和〉8cm组相比较,随肌瘤增大,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中出血量增多(P〈0.05);黏膜下肌瘤组与肌壁间肌瘤及浆膜下肌瘤组相比较,其手术时间无延长、术中出血量未增多(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的,但对较大的肌瘤应慎重剔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的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8月子宫肌瘤患者88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用序贯法偶数组为对照组,奇数组为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分别为(85.23±30.01)m in,(64.37±20.32)mL;(79.98±27.65)m in,(96.01±31.24)mL;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腹腔镜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阴式与腹腔镜下两种剔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需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阴式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4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阴式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医疗费用均少于腹腔镜组(P均〈0.01);而两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阴式组和腹腔镜组术后1个月时超声提示肌瘤残留分别为1例(1.79%)和2例(5.00%),12个月时超声提示复发分别是0例和1例(2.50%)。结论阴式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医疗费方面优于腹腔镜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的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相当,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7.
朱军义 《临床医学》2013,33(9):101-10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63例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63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瘤剔除个数、术后肌瘤残留、复发率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术后妊娠患者均未出现子宫破裂。结论腹腔镜子宫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于有保留生育能力意愿的患者,腹腔镜子宫剔除术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但腹腔镜子宫剔除术的肌瘤残留与开腹手术治疗相比,残留率较高,但术后短期复发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程卫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3):440-441,44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92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1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78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三组比较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最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式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多于阴式组和腹式组(P〈0.05),腹式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腹式组最长,术后病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和阴式组间剔除的肌瘤单个平均重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于腹式组(P〈0.05).[结论]不同途径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劣,且不能完全替代,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手术医生技能经验、医院的设备条件而定,选择最合适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本院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随访子宫肌瘤复发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率低、肌瘤复发率低、月经改善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再行肌瘤剔除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肌瘤复发率,明显缓解月经过多症状。  相似文献   

10.
戴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61-426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子宫肌瘤为手术指征的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行腹部横切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的一般情况。结果研究组2例患者术中因腹腔严重粘连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腹腔镜下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要时必须果断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醋酸亮丙瑞林对患者激素水平、月经及子宫肌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术前给予醋酸亮丙瑞林,再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月经情况、肌瘤体积及子宫肌瘤复发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使用醋酸亮丙瑞林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血清雌二醇含量均显著低于用药前,月经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显著小于用药前。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盆腔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醋酸亮丙瑞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改善月经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剔除肌瘤的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剔除肌瘤的最大直径、术后患者的平均最高体温、平均排气时间和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血肿形成。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剔除术都具有微创和保留生殖功能的特点,经阴道剔除术术中出血少,剔除肌瘤数目较多,但其术后并发症较腹腔镜高,且适应症较为局限。术前要仔细对患者进行评估,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改良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0例确诊为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患者行改良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通过手术时间、肌瘤数、子宫大小、术后肌瘤残留率等指标分析影响剔除的相关因素。结果:甲组、乙组与丙组比较,术前B超肌瘤数目与术中实际肌瘤数目符合率高,术后肌瘤残留率低,P<0.05,有统计学差异,甲组与乙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B超肌瘤数目大于6个时,手术时间、出血量、肌瘤残留率与B超肌瘤数目小于6个时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子宫大于等于孕12周时,出血量、肌瘤残留率与子宫小于孕12周时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大于等于孕12周时,手术时间与子宫小于孕12周以上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B超医生的水平、子宫肌瘤的数目及子宫的大小是影响改良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类型、大小及数目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240 min,平均(111.84±31.13)min;术中出血量30~600 ml,平均(88.28±81.01)ml;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随肌瘤增大而延长或增加.术后无不良反应.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子宫平滑肌瘤,所有病例术后1、3个月复诊,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月经正常.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理想的、安全有效的子宫肌瘤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剔除术在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使用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子宫剔除剔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肌瘤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瘤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发性子宫肌瘤治疗中采用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有效降低子宫肌瘤残留率,并显著降低术后1年的复发率,预后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uterine fibroids based on patient and fibroid characteristics in reproductive,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Material and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women with symptomatic uterine fibroid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procedures from 2010 to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Results: A total of 819 patients, of which 710 (86.6%) underwent endoscopic procedures. The mean age of women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LM) was 36.77?±?6.54 and hysteroscopic myomectomy (HSCM) was 43.10?±?10.26. The mean cumulative diameter of fibroids in the LM was 8.94?±?3.1 and 3.68?±?1.64?cm in the HSCM. Furthermore, LM and HCSM were performed when the mean diameter of the largest fibroid was up to 18.50 and 5.5?cm, respectively. The mean age of women in laparoscopic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 (LSH) was 46.02?±?6.13 and 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TLH) was 47.30?±?8.12. The mean cumulative diameter of fibroids in the LSH was greater than in the TLH, at 8.94?±?3.1 and 7.63?±?3.60?cm,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Uterus-preserving procedures are feasible, even if the largest fibroid diameter is more than 10?cm in LM and equal to 5.5?cm in HSCM. For pre-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TLH is the definitive treatment modality for uterine fibroids, and LSH represents an alternative to TLH.  相似文献   

17.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子宫形态的超声影像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肌瘤切除术后子宫声像图及血流信号的变化.方法 我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43例,对其中3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肌壁回声及血流信号的变化并记录图像.结果 术前子宫体积平均为(155.4±68.5)cm3,术后6个月内所有患者子宫体积呈进行性缩小趋势:术后7 d子宫体积平均为(75.3±25.8)cm3,缩小至术前的48.5%,术后1个月子宫体积平均为(56.8±28.9)cm3,缩小至术前的36.6%.13例(34.2%)的患者术后肌壁的相应部位出现了强弱不等的瘢痕回声,并在术后6个月特别是1个月内显著缩小;其他体积较小的肌壁间肌瘤、向外突出明显的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子宫形态恢复正常,瘢痕回声不明显.结论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所有患者子宫形态明显改善,体积明显缩小,部分患者留有强弱不等的瘢痕回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其中,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51例(观察组),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3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同时检测患者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窦状卵泡(AFC)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4.29±13.20)min,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中肌瘤剔除数分别为(105.39±32.04)ml、(17.40±2.31)h、(4.02±1.32)d和(6.02±1.32)个,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RP和IL-6分别为(25.20±5.32)mg/L和(38.04±10.11)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L-2为(46.13±13.1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FSH、LH及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和妊娠率分别为21.56%和54.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是安全有效的,患者应激反应小,对卵巢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升支阻断后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75例,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前行双侧子宫动脉升支阻断;对照组75例,以常规方法在腹腔镜下行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对性激素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P<0.05),肌瘤复发率及症状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恢复更快(P<0.05),两组患者术后性激素水平与术前基础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升支阻断后行肌瘤剔除能减少术中出血,降低肌瘤复发,缓解症状同时不影响患者的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孕妇与合并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产检并分娩的孕妇400例,其中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200例纳入A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孕妇200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受孕情况、分娩方式、胎儿窘迫(2.5%vs.3.5%)、低出生体重新生儿(2.5%vs.2.0%)、前置胎盘(0.5%vs.1.0%)、胎盘早剥(1.0%vs.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孕妇的胎膜早破(1.0%vs.8.5%)、早产(0.5%vs.9.5%)、产后出血率(0.5%vs.8.0%)、产后出血量(249.35±30.75 ml vs.352.41±26.98 ml)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子宫肌瘤数量、子宫肌瘤类型、盆腔粘连发生率(22.5%vs.1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孕妇的子宫肌瘤径线高于B组(72.65±5.39mm vs.57.69±7.98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预后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但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的胎儿发育与前者相比无显著差异;建议高龄且有生育要求的合并子宫肌瘤的女性,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和带瘤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