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为血液专科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慢性难治性ITP诊断条件如下:1)曾经用标准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2 mg·kg-1·d-1)治疗无效;2)血小板计数<30×109 L-1;3)ITP病程在6个月以上;4)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关于难治性ITP的治疗近年已有许多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达那唑联合环孢素A治疗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难治性ITP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给予达那唑300 mg/d,分3次口服;环孢素A 3~4 mg/(kg.d),分3次口服,联合应用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显效9例(45%),良效5例(25%),进步2例(10%),无效4例(20%),总有效率为80%。结论达那唑联合环孢素A能有效治疗成人难治性IT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10 8例ITP患者及 10 8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AIg (PAIgG、PAIgA、PAIgM) ,并计算三种指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①灵敏度 :PAIgG >PAIgM >PAIgA :PAIgG特异度 77 8%。②PAIgG在ITP组高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组 (P <0 0 5 )。③对 36例急性ITP患者不同血小板数量组间PAIgG分析 ,结果示血小板数量越低 ,PAIgG均值越高 ,0~ 10× 10 9/L组 ,10~ 30× 10 9/L组 ,30~ 80× 10 9/L组间PAIgG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④ 8例急性ITP患者治疗前后PAIgG明显高于普通ITP组 ,且伴有PAIgM升高。⑥低巨核细胞型ITP患者PAIgM均升高 ,治疗前后PAIgM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是ITP患者诊断、治疗反应的有用指标。难治性或低巨核细胞型ITP患者除有PAIgG升高外 ,均伴有PAIgM升高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因免疫异常所致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为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迄今关于慢性难治性ITP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综合有关资料诊断参考条件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A (CsA)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选择31例难治性ITP患者,采用CsA联合IVIG治疗,剂量分别为5 mg/ (kg·d)和0.4 g/ (kg· w).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总有效率为71.80.结论 CsA联合IVIG可作为难治性ITP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当采用泼尼松、达那唑、脾切除和免疫抑制剂等方法治疗无效,而临床出血严重,急需紧急提高血小板时,国内外现大多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治疗,使血小板数上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36例重症、难治性ITP,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6例均为住院患者,符合第二届全国血液学会议制订的ITP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7.
彭军 《临床荟萃》2014,29(10):1091-1094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性疾病,其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100×109/L,并且没有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明显诱因或基础疾病.目前难治性ITP的治疗十分棘手,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抑制血小板过度破坏和促进血小板生成是现代ITP治疗的主流思路.其中,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是近年来治疗难治性ITP的新方向.ITP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多样化,如何甄别ITP患者的发病机制并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将是今后关于ITP在临床与科研中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沈阳三生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和7例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1 0 μg/kg·d) ,动态监测注射后血小板生长情况。结果 肿瘤化疗组使用rhTP0 9d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 5 ) ,血小板恢复至10 0×10 9/L需19±9 4d ,较对照组2 4±6 .2d明显缩短。难治性ITP组显效6例,良好1例,总有效率10 0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TPO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及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严重减少有促进增生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以来自14家医院的32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18例,女203例,应用改良MAIPA试验双盲法检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抗-GPⅡb/Ⅲa和抗-GP Ⅰ b/Ⅸ),客观评价该试验在ITP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了解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浓度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以及地塞米松治疗后抗体浓度的变化.结果 抗-GPⅡb/Ⅲa、抗-GP Ⅰ b/Ⅸ、抗-GPⅡb/Ⅲa联合抗-GP Ⅰ b/Ⅸ诊断ITP的敏感性分别为39.75%、32.64%、55.23%,特异性分别为97.56%、93.94%、92.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94%、93.98%、95.6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5.71%、32.35%、41.53%,总有效率分别为54.51%、48.29%、64.80%;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阴性患者,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水平[吸光度(A)值]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激素治疗有效的ITP患者抗-GPⅡb/Ⅲa或(和)抗-GP Ⅰ b/Ⅸ转阴或抗体水平降低.结论 MAIPA试验对ITP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ITP患者的疗效也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IFP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雷公藤多甙、强的松治疗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 ,对 2 8例难治性ITP患儿进行雷公藤多甙联合强的松治疗 ,两者的剂量分别为 1mg/ (kg·d) ,分 3次口服及 0 .5mg/ (kg·d) ,每日晨顿服 ,疗程为 2个月。治疗期间进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骨髓检查及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结果显示 :随访 1年以上 ,9例治愈 ,7例显效 ,5例进步 ,7例无效 ,总有效率达 75 %。患者耐受治疗 ,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病例骨髓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增加 ,外周血血小板抗体下降。结论 :雷公藤多甙联合强的松治疗小儿难治性ITP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利妥昔单抗(375mg/m2,静脉输注,每周1次,连用4周)治疗31例难治性ITP患者.结果 10例获完全缓解(32.3%),13例获部分缓解(41.9%),5例微效(16.1%),3例无效(9.7%).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妥昔单抗可能是治疗难治性ITP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报告1例妊娠合并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处理过程,探讨难治性ITP的多学科治疗方法。方法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2月17日收治1例妊娠合并难治性ITP患者,提示机体处于低凝状态,经治疗无明显效果,于孕28周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后血小板自行逐渐回升。结果 患者为36岁妊娠女性,有血小板减少史10年未用药,怀孕以来血小板计数(PLT)逐渐降低,遂入院治疗。凝血功能检测提示患者处于低凝状态,给予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地塞米松治疗血小板减少、补铁治疗贫血,给予血浆置换,去除血液中抗体物质和炎症因子,以及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环孢素等,均无明显治疗效果。患者于孕28周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血小板自行逐渐回升;术后3个月PLT恢复为孕前水平。结论 ITP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难治性ITP的治疗需多学科联合,必要时考虑选择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3.
刘淑云  宋阳  刘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752-2752
2010-02-2010-12共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6例,通过细致的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0~53(平均32)岁.病程1~12 a.所有患者均符合ITP的诊断标准,均经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等治疗,表现为激素无效或激素依赖型.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均低于20×109/L,平均10× 109/L,经短暂内科治疗转肝胆外科.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治疗原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方法颇多,但尚有约20%难治性^[1]ITP病例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近年来我们应用达那唑治疗难治性IT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因此,抑制血小板破坏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同样,对慢性难治性ITP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环孢素)、免疫调节剂(球蛋白制剂、单克隆自身抗体)和去除破坏部位(切脾、脾放疗)等针对血小板破坏进行治疗的.近些年,随着对ITP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除血小板破坏外,血小板生成不足在ITP的发病中也起了重要作用[1].因此,作为慢性难治性ITP治疗的补充手段--促血小板生成制剂也一直足研究的热点,现对促血小板生成制剂的发展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观察到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在感染时或感染后其血小板计数有暂时性升高,这与以前大家认为对感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起恶化作用相反。作者并认为这一现象可能具有相当高的发生率,但因缺乏有关的临床表现而被忽视。例1、女,57岁。根据di Fino等诊断标准诊断为ITP。曾2次住院用强的松龙治疗,血小板计数从7×10~9/1上升至43×10~9/1。第二次住院1个月  相似文献   

17.
本科采用环孢菌素A(CsA)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2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6例RITP住院患者,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1].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16~53岁,平均30.5岁,平均病程11.6个月.治疗前血小板计数(5~32)×109/L,平均15.5×109 /L.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ITP的一线治疗药物仍为糖皮质激素,其有效率可达60%~90%,对于糖皮质激素疗效欠佳者可行脾切除术等。然而,难治性ITP的治疗目前仍十分棘手。2009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出血分级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ITP出血分级标准对123例ITP患者的424例次出血事件的评估,采用x2检验比较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的程度及时长的不同分组的严重出血(2级出血)发生率的关系.ITP患者依据血小板计数分成A组(20~30)×109/L、B组(10~20)×109/L和C组(0~10)×109/L,同时依据天数分成7组,共计21小组.结果 血小板减少≥4d的C组与B组的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的B组和A组的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3dPLT下降至≤20×109/L或>4d PLT下降至≤10×109/L时,容易发生严重出血,故可作为ITP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指征.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由于血小板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增加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虽然ITP诊断标准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