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肠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心理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胃肠动力紊乱及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有关IBS结肠动力异常的研究较多,但IBS与小肠运动功能相关关系的研究国内尚少见报道。本研究观察IBS患者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及胃肠通过时间的变化,客观评价IBS  相似文献   

2.
俞星  王承党 《胃肠病学》2012,17(11):689-69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腹痛或腹部不适是其主要症状,亦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认为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异常是IBS发生的主要机制。本文就IBS腹痛的发生机制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BS)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节之间的联系尚未明确。此文分别从神经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系统异常三个方面介绍该网络在IB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该病发病率高,影响范围广,但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往提出的肠道运动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脑肠作用、免疫异常等难以全面解释IBS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肠道神经、免疫、内分泌等是一个网络调控的整体,IBS的发生与该网络调控异常关系密切。本文就IBS与精神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异常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黏膜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是消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IB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黏膜是机体接触外环境最大的部位,拥有丰富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等感觉细胞,IBS患者肠道黏膜的变化对研究IBS的发病机制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对近年IBS与肠黏膜异常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IBS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内脏敏感性增高、中枢痛觉异常可能参与发病过程。抗抑郁药物可改善IBS患者腹痛、腹部不适、精神障碍、排便异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抗抑郁药物治疗IB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肠道动力学和内脏感觉异常的胃肠功能性疾病 ,是指一组包括有排便习惯改变 (腹泻 /便秘 )、粪便性状异常 (稀便、黏液便 /硬结便 )、腹痛及腹胀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 ,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尽管该病不危及人的生命 ,但却可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作与生活 ,降低生活质量。I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可能与肠道感染、胃肠动力紊乱、内脏感觉异常及精神心理改变等有关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目前对IBS的认识尚不很清楚 ,不同个体的表现也可能不完全一致 ,因而为IBS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炜  孟环 《胃肠病学》2007,12(5):317-31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与肠道动力学和内脏感觉异常有关的功能性疾病,是指一组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黏液便或硬结便)、腹痛、腹胀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IBS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西方国家约10%以上的人群患有IBS,在我国IBS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1/4-1/3。了解和掌握其药物应用和治疗进展对提高IBS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IBS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肠道动力异常, 内脏高敏感性为IBS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本文对IBS的多种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李延青  左秀丽 《胃肠病学》2004,9(5):306-30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包括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的肠功能障碍综合征,因其缺乏明显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表现.病因和发病机制不甚清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近年来,IBS患者内脏感觉异常这一病理生理改变受到广泛关注。为深入了解内脏感觉异常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一种可以客观评价IBS患者感觉传人通路和大脑信息处理过程的新技术——脑诱发电位(cerebral evoked potentials,CEP)应运而生。CEP系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给予适当刺激后,在脑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本病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内脏敏感性,胃肠动力,脑-肠轴功能等的改变有关.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是一种参与脑-肠轴改变的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调控胃肠分泌,肠蠕动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5-HT的合成,释放及其相应受体的变化均参与了IBS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5-HT及其受体参与IBS肠道动力异常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李蒙  吕宾 《胃肠病学》2013,(11):697-70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腹痛或腹部不适是其主要症状,亦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IBS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缺乏有效的诊治手段。目前,诸多研究表明免疫异常与IBS发病相关,本文就IBS与免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治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胃肠功能紊乱性疾患。其病因复杂,现有研究认为与精神、心理、饮食、感染、药物等关系密切。其发病机理亦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脑肠轴作用、免疫异常、胃肠激素与神经肽作用、肠道动力学异常、性激素水平变化[1]有关。国内外较一致的观点认为IBS是在特殊的基质基础上,以精神、免疫、内分泌系统为中介,以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为扳机而触发的心身疾病,被公认为了解得最差的疾病之一。IBS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而无特异性,用解剖、生化或组织学检查结果难以解释,故…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不能用任何结构异常或生化异常来解释。过去曾被称之谓“过敏性结肠”、“易激结肠”或“黏液性结肠炎”等,现规范统称之谓“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1]。这是一种发病率高,时常影响终生的胃肠道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年龄增长伴随IBS发病率减低(可能和老年人痛觉改变有关),但1BS始终是老年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JP  Song ZY  Xu Y  Zhang YM  Shen RH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7):587-590
目的 分析伴焦虑抑郁和无焦虑抑郁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别,探讨IBS患者的睡眠特征.方法 采用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IBS患者(145例)及健康体检志愿者(59例)进行问卷调查,再根据焦虑或抑郁评分对IBS患者分为无焦虑抑郁亚组和伴焦虑抑郁亚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SAS、SDS量表中,IBS组的SAS粗分、SDS粗分及SAS粗分阳性率均比健康对照组高(29.43±15.24比26.10±11.55,31.29±13.32比26.51±13.91,12.41%比3.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DS粗分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量表中,IBS组及无焦虑抑郁IBS亚组在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3个因子及PSQI总分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焦虑抑郁的IBS亚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等6个因子和PSQI总分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焦虑抑郁的IBS亚组在所有7个因子和PSQI总分均比无焦虑抑郁的IBS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S患者存在睡眠异常,主要表现在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3个因子和PSQI总分异常,这些因子的异常独立于患者的情绪障碍,但情绪障碍会加重IBS患者的睡眠异常.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获取浙江省肠易激综合征(IBS)就诊人群的有关流行病学和生活质量资料,并评价汉化版生活质量量表(SF-36)在IBS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同期收集浙江省IBS患者。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症状问卷量表和SF-36。结果:(1)IBS性别和发病年龄构成与普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高中和中专以上学历、在科研部门及国家机关工作者在IBS人群的构成显著高于普通人群。(2)IBS患者除了常见的结肠症状外,常诉有其他的结肠外症状,并常合并有一定的社会心理状况异常。(3)IBS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活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和躯体疼痛等维度生活质量下降最为明显。(4)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IBS患者生活质量与杭州市普通人群相比,除生理功能外,其余7个维度积分均有显著下降。结论:IBS的发病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相关。IB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文版SF-36可用于中国IBS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腹痛、腹部不适与排便相关,伴有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1],缺乏可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IBS症状呈慢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罗马Ⅲ标准将.IBS分为便秘型(IBS-c)、腹泻型(IBs-D)、混合型和不定型4种亚型,临床上以.IBS-D、IBS-c常见.IBS的发病可能与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感染后炎症、脑.肠轴功能异常、遗传和环境因素以及精神心理障碍等有关,动力异常一直被认为是IBS病理生理机制的主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黎明  刘玉兰 《胃肠病学》2005,10(4):236-237
国外有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可合并存在,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中,符合IBS罗马Ⅱ诊断标准者高达70%,本研究旨在观察国人GERD与下消化道功能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潘国宗 《胃肠病学》2006,11(6):321-32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异常为特征的肠功能紊乱.属常见病。但由于其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明了,对本病的防治缺乏足够有效的方法。过去一直认为本病是一种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动力紊乱或内脏感觉异常。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病因。1997年.英国学者Neal等对54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了观察.报道感染后6个月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为25%.致病细菌主要为弯曲茵(64.1%)和沙门茵(30.5%),提出了感染后IBS(postinfective IBS,PI—IBS)的概念。但这仅限于西方国家的研究。印度学者对伴有溶组织阿米巴肠道感染的IBS患者进行观察.鉴于根除阿米巴不能降低IBS症状的积分.因而推论感染与IBS不具有相关性闭。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脑-肠互动异常为核心的功能性肠病,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IBS与应激密切相关,患者多合并急慢性应激状态与精神障碍共病。应激通过塑造内脏高敏感性、促进肠道低度炎症和干扰肠道菌群等机制参与IBS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应激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临床干预方法作一概述,为IBS的预防、治疗和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