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李珣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6):90-90
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需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与全身放疗,放疗、化疗预处理使患者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受到极度损害,为防止由此产生的严重感染,患者需入住空气层流病房及全环境保护。面对陌生的环境及预处理期间的严重毒副反应,患者对手术会产生恐惧感:我们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近年来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移植物排斥、造血恢复延迟、免疫重建缓慢而增加感染及早期移植相关死亡,以及供、受体组织不相容引发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成为了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作为造血微环境重要组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由于其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可进行体外扩增、具有多分化潜能、促进造血和具有免疫调节能力等优点,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以下就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对1例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的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施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获得成功,护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中缓解骨痛症状,预防病理性骨折;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体温、血压,血常规、肝肾功结果回报,环孢霉素A血药浓度;及时有效控制感染,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并配合医生处理各种并发症,尤其GVHD是此次护理的重点。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护理顺利完成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其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初用于治疗部分血液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目前已成功地用于血液病以外多种恶性疾病的治疗。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护理工作的护士除了要具备有关的基本知识之外,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重点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意义、适应证、移植过程各阶段的并发症及其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白血病、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骨髓造血重建状况并比较两者间的差异。方法:30例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分成两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自体移植组)15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异体移植组)15例。在移植35日后,患者无感染、发热,白细胞数上升至1.5×109/L时进行骨髓穿刺,观察骨髓增生状况,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的重建以及巨核细胞系统生成状况。结果:自体移植组与异体移植组患者比较,骨髓增生的恢复程度和粒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比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自体移植组有4例、异体移植组有2例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未达到正常比例范围,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巨核细胞虽有增生,但是数量少或甚少,而且血小板的增殖速度均较其它系统缓慢;异体移植组有4例淋巴细胞系统增生较慢,而自体移植组有1例增生较慢,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及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系统重建状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最初用于治疗部分血液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目前已成功地用于血液病以外多种恶性疾病的治疗。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护理工作的护士除了要具备有关的基本知识之外,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重点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意义、适应证、移植过程各阶段的并发症及其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特别是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的发展与规模的增加,患者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问题日渐凸显.目前,对于allo-HSCT术后CNS并发症的病因分析,主要集中在感染、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免疫反应、脑血管事件及原发肿瘤浸润等方面.本文拟就allo-HSCT术后CNS并发症病因的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分析2014年3月~2015年1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9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在这19例患者中,死亡6人,转回病患当地医院继续治疗4人,转回病房继续治疗9人。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死亡率很高,辅助有效的护理是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病理、自然史.方法总结合并HBV感染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0例,其乙型肝炎发病时临床和肝组织病理资料.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采用速率法,血清总胆红素(TBIL)采用终点比色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采用酶免疫测定(EIA),HBV DNA定量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其中8例进行了肝组织活检.结果 (1)5例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5例患者有乙型肝炎家族史,4例患者有HBV暴露史.(2)移植前10例患者肝功能指标包括ALT、TBIL、GGT均正常,而在乙型肝炎发作时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3)移植前受者的乙型肝炎免疫性检测为1例患者 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1例患者抗-HBs阳性、抗-HBc阳性;3例患者仅抗-HBc阳性;4例患者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1例患者仅抗-HBs阳性.(4)3例患者肝脏病理学诊断为纤维化瘀胆性肝炎,4例患者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1例患者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5)在随访终点时,5例患者死于重型肝炎,1例患者死于肺炎,3例患者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1例患者痊愈.结论 (1)HSCT术后乙型肝炎患者常有乙型肝炎病史、乙型肝炎家族史或HBV暴露史.(2)HSCT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自然史不同于正常免疫状态的乙型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10.
【】 目的 探讨改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进食障碍的对策。方法 对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进食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进食障碍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积极的对症处理、护理干预、心理疏导有助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层流病房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况与心理护理的经验。方法对53例人住层流病房进行移植的患者于人住时、预处理后和出层流病房时分别应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对进行心理护理。结果53例患者入层流病房时SDS及SAS评分分别为(0.406±0.063)和(33.570±6.741)分,预处理后分别为(0.512±0.125)和(42.700±9.7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出层流病房时SDS及SAS评分分别为(0.439±0.094)和(34.47±6.764)分,明显低于预处理后(P〈0.01)。结论实施个体化的有效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移植患者在层流病房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是移植成功的重要保障;有效沟通及医患互动是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腹部超声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腹部超声特点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对51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腹腔脏器声像图变化.结果 同移植前比较,患者在移植后发生弥漫性肝实质损害、肝静脉纤细、胆囊壁增厚、胆汁淤积、脾体积缩小、肠蠕动异常及腹水等一系列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肝大小、肾实质损害、脾内部回声及胰腺变化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常发生一系列腹腔脏器超声特征性变化,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能为移植相关并发症早期诊断提供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平衡膳食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将4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随机分为平衡膳食组24例和普通膳食组23例.平衡膳食组按照"食品交换份法",5种食品按照比例份数搭配配餐,普通膳食组按照患者的习惯进餐,不实施干预.比较2组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 在平衡膳食组,患者体质量、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7个指标在移植后90 d与移植后3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8.5,-4.7,-4.2,-10.2,-3.9,-14.1和-80.9),P<0.01;在普通膳食组,仅有体质量、血小板和前白蛋白3个指标在移植后90 d与移植后3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4.5,-4.6和-14.9),P<0.01.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平衡膳食有利于造血的全面恢复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非清髓预处理建立猕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模型,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单倍体相合移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健康、单倍体相合的猕猴亲子配对,受非清髓性预处理用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 ^60Co(200cGy)全身照射 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用环孢菌素A、霉酚酸酯、抗CD25单抗。实验分为单纯造血干细胞(HSC)移植组和HSC联合MSC移植组;检测供受体嵌合水平,观察造血恢复、GVHD等情况。结果单倍体相合的子代猕猴采用非清髓预处理方案,可获稳定植入?比较了单纯非清髓HSC移植组和HSC联合MSC移植组的造血恢复,发现造血恢复时间主要与嵌合状态有关;MSC可促进植入;相同条件下,HSC联合MSC移植组更容易形成供受混合嵌合;GVHD的发生率低。结论成功建立了猕猴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HSCT的模型,非清髓HSCT联合MSC可能在单倍体相合移植中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不同肛周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不同肛周护理方法的满意度及成效。方法将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入住传统移植病房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入住有全自动无水箱坐便器卫生间的新型无菌病房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例肛周护理方法满意度及肛周感染发生率。结果人住新型无菌病房患者实施改进的肛周护理方法满意度〉95%,两组患者的肛周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住有全自动无水箱坐便器卫生问的新型无菌病房的患者应用改进的肛周护理方法既能满足患者人性化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能有效预防肛周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的安全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纤维连接蛋白-血小板生成素(FN-TPO)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支持脐血造血干细胞植入的能力。方法将20只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经亚致死剂量射线辐射后随机分为实验组(n=5):FN-TPO基因修饰的骨髓MSCs联合脐血单个核细胞(CB-MNC)组共移植;对照组:包括单纯CB-MNC移植组(n=5)、CB-MNC联合未修饰骨髓MSCs共移植组(n=5)和仅输入不含血清的IMDM培养基的空白对照组。细胞移植后,持续观察各组小鼠4周,记录一般情况及生存率;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辐射前,辐射后细胞移植前,细胞移植后2 d及1、2、3、4周)的小鼠外周血常规来反映小鼠造血系统恢复情况;4周后以流式细胞术和PCR等检测移植后小鼠体内的人源细胞的整合情况。结果辐射前、辐射后细胞移植前、移植后2 d及移植2周后各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均无明显差别;细胞移植1周,实验组小鼠外周血WBC、RBC、Hb和Plt分别为(0.83±0.15)×109/L、(9.84±0.36)×1012/L、147.50±4.80 g/L和(198.75±71.14)×109/L,均较对照组为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小鼠外周血常规变化比较平稳。移植4周各组动物生存率,基因修饰和未修饰MSCs联合CB-MNC共移植组较单纯CB-MNC移植组明显为高(80%VS40%);存活下来的细胞移植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均检测到人源性CD45+细胞,实验组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人CD45+细胞比例(%)分别为:8.15±1.72和2.28±0.57,与单纯CB-MNC移植组的3.93±1.28和0.82±0.06相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移植后4周存活小鼠体内人beta-actin基因表达情况显示:小鼠外周血、骨髓及心、肝、脾、脑、肺等重要脏器基因组DNA中有人beta-actin基因存在。结论FN-TPO基因修饰的骨髓MSCs能够更有效的支持脐血造血干细胞植入。  相似文献   

17.
扩增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重建SCID小鼠造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lt3 配基(FL) 、Tpo、SCF等细胞因子组合对人脐血干/ 祖细胞的扩增及自我更新能力的维持作用。方法 用FL+ Tpo+ SCF+IL6 +IL3+ GCSF组合,体外扩增脐血CD34 + 细胞14天,将其移植给亚致死剂量照射的SCID小鼠。结果 扩增的脐血造血细胞可顺利植入SCID小鼠并重建造血,18 只小鼠移植后存活6 周的有8 只,其骨髓中仍可检测到人的造血细胞,死亡率56 % ,与对照组( 死亡率100%) 比较,χ2 =10.08,P<0.01。结论 FL+ Tpo+ SCF+IL6 +IL3 + GCSF组合在有效扩增造血细胞的同时可保留造血干/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及造血重建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致敏血清对造血干细胞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致敏血清或正常血清与供鼠C57BL/6骨髓细胞在体外孵育,洗涤后回输到经照射后的BALB/c小鼠,观察移植后受体鼠的生存情况并进行植入情况分析.检测经孵育后骨髓细胞与羊抗鼠IgG二抗结合情况,并分析孵育后骨髓细胞AnnexinV凋亡表达.结果 骨髓移植后,接受经致敏血清孵育骨髓细胞的10只受鼠中7只于10 d左右死于骨髓衰竭,而接受正常血清孵育骨髓细胞的受鼠能长期存活.植入分析表明,接受致敏血清孵育骨髓细胞的受鼠在移植后其血常规及骨髓细胞随时间推移进行性下降,且供鼠细胞的嵌合百分比也进行性减少.经致敏血清或正常血清孵育的骨髓细胞与羊抗鼠IgG二抗结合百分比分别为(90.3±5.1)%和(5.2±2.4)%,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凋亡检测中发现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致敏血清能明显降低造血干细胞的植入能力,致敏血清中的抗体能与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结合,但不能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注 (GPBSCI)作为一种早期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高危白血病患者同胞配型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接受了G-CSF动员的预防性GPBSCI。allo-HSCT前患者的诊断包括2例Ph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次完全缓解(ALL-CR1),1例ALL-CR2,1例ALL合并顽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复发,1例AML合并CNSL,1例 AML-CR3,4例进展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幼稚细胞增多型(MDS-RAEB)。结果 12例患者共接受了16次GPBSCI,其中移植后90天( 90天)前接受 GPBSCI 5次,输注的单个核细胞(MNC)及CD3 细胞中位数分别为1.00(0.95-1.24)×108/kg和 0.53(0.39-0.63)×108/kg。 90天后接受GPBSCI 11次,输注两类细胞中位数分别为2.27(1.00- 4.30)×108/kg和1.15(0.55-2.10)×108/kg。输注后4例患者发生了Ⅰ或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例患者发生Ⅲ度急性GVHD。7例患者发生了慢性GVHD,其中4例为广泛型。2例患者未发生输注相关GVHD。未观察到GPBSCI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中位随访563(415-728)d,12 例高危白血病患者中有10例无病存活,2例死于白血病复发。结论预防性GPBSCI可以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相关不良反应小,可能成为改善高危白血病allo-HSCT预后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供、受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受者HBV血清学标志变化及对临床结果 的影响.方法 对2002年9月至2008年11月79例alloHSCT治疗前供、受者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移植前供、受者HBV感染对受者预后无明显影响.②HBsAg阳性组患者20例,13例(65.0%)出现HBV激活,时间为移植后1(0.5~10)个月,9例(45.0%)并发乙肝相关肝炎.③HBsAg阴性组患者35例,4例(11.4%)移植后HBsAg转为阳性,即出现乙肝血清学转换.其中1例伴随严重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④HBsAg阳性组患者移植后出现HBV激活及移植后100 d内肝功能损害的比例均明显高于HBsAg阴性组患者(P<0.05).⑤2例(10.0%)HBsAg阳性患者在移植后清除体内HBV,其供者乙肝血清学标志均为HBsAb阳性.结论 供、受者HBV感染不是allo-HSCT的禁忌证;HBsAg阳性是移植后发生HBV激活的高危因素,对于这类患者应进行规范性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HBcAb/HBeAb阳性患者移植后可能出现乙肝血清学转换,在免疫抑制剂减量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其乙肝血清学标志变化;alloHSCT可以通过过继免疫治疗清除患者体内H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