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各类重型肝炎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建立血液回路,平均每例病人进行2次,最多4次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治疗后继续注意观察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经处理全部缓解。结论:综合全面地预防与应对,有效提高血浆置换术治疗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郑丽娇  何丽 《全科护理》2014,(3):213-21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病人血浆置换术中超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分析176例重型肝炎病人所做407例次血浆置换治疗中超早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407次血浆置换治疗中超早期发生不良反应141例次,其中血压下降120例次,发生率为85.1%;过敏反应17例次,发生率为12.0%;灌流器凝固1例次,发生率为0.7%;低钙血症2次,发生率为1.5%;留置管出血1例次,发生率为0.7%。[结论]周密的护理观察是及时发现并防治血浆置换中不良反应的关键措施之一;严密监测、严格操作、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人工肝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向巧君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87-2388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中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0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3例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回顾性调查分析对照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均给予护肝、对症、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及常规护理;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型肝炎患者43例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全面评估、心理疏导、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等措施.[结果]干预组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的实施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中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的产生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100例重型肝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68例,实验组32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血浆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找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100例患者好转出院83例,恶化死亡8例,病情无明显好转自动出院9例.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术治疗中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血浆置换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20例重型肝炎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治疗,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病情及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血浆置换可以有效地清除重型肝炎患者体内的有毒物质,减轻肝脏负担,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同时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对减轻患者的心身压力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病人血液灌流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使用日本生产Plasauto-IQ血浆分离机,选择HA230树脂型血液灌流器进行治疗。结果:15例重型肝炎病人经血液灌流合并药物治疗,除1例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死亡外,其余14例病人均好转出院。结论:药物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是保证血液灌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伍倩琪 《护理研究》2005,19(10):859-860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病人血浆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总结分析14例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术的护理。[结果]治愈1例,好转出院8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饮食指导和伤口护理以及手术过程中合理使用药物是血浆置换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伍倩琪 《护理研究》2005,19(5):859-860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病人血浆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总结分析14例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术的护理。[结果]治愈1例,好转出院8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饮食指导和伤口护理以及手术过程中合理使用药物是血浆置换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56例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行保肝、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28.6%),好转19例(33.9%),无效21例(37.5%);对照组治愈18例(27.7%),好转10例(15.4%),无效37例(56.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肝、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0例重症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并给予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本组150例患者行血浆置换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清胆红素降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其中治愈出院38例,病情好转82例,自动出院21例,死亡9例。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各种准备,术中给予管路护理、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可提高人工肝治疗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0年4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2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病情观察和并发症处理、术后穿刺部位的护理及饮食管理是保证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朱华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25-4925
目的总结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及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50例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好转46例,死亡4例。血浆置换72例次,出现不良反应10例次。结论对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和并发症处理、术后置管护理是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42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138次置换,比较置换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内毒素等指标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置换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总胆红素、转氨酶、总胆汁酸、内毒素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浆白蛋白较置换前升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结论血浆置换能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全面的术前准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及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与护理,有助于保证血浆置换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用北京伟力新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WLXGX-888型伟力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对59例重型肝炎患者行93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同型血浆3~4L。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患者的心理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穿刺处及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记录,对重型肝炎病人的恢复起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常见不良反应。【方法】本院180例重症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90例采取护肝降酶及防治并发症等内科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常见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治疗组中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治疗组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PTA);胆碱酯酶(Ch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治疗组中各型肝炎治疗有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有效率96.29%,慢加急性重型肝炎91.17%,慢性重型肝炎66.66%,急性重型肝炎35.71%,各类患者疗效差异明显。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和皮疹、四肢痉挛、鼻腔出血、肢体麻木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重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尤其对亚急性重型肝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王崇慧 《护理研究》2010,24(7):1830-1831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重型肝炎病人在护肝、降酶、退黄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缺乏、腹胀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病人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较治疗前下降(P〈0.01),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慢性重型肝炎早期疗效明显优于中期(P〈0.01),且病人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提高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行保肝、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28.6%),好转19例(33.9%),无效21例(37.5%);对照组治愈18例(27.7%),好转10例(15.4%),无效37例(56.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肝、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重型肝炎病人在护肝、降酶、退黄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缺乏、腹胀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病人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较治疗前下降(P<0.01),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慢性重型肝炎早期疗效明显优于中期(P<0.01),且病人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提高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价值。方法:用北京伟力888人工肝支持系统,对15例重型肝炎患者均行2次以上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同型新鲜血浆2000-3000ml。结果:15例患者通过支持治疗,8例存活(其中3例肝功能基本正常),4例自动退院,3例死亡。结论: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患儿行血浆置换术提供全程护理,减少不良反应。[方法]对4例患儿行血浆置换术。术前准备充足,家属积极配合,为患儿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取得患儿信任,降低患儿恐惧感;术中严密观察;术后回访,着重健康教育。[结果]4例患儿均成功行血浆置换术,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全程护理有利于缓解家属焦虑,减轻患儿恐惧心理,为治疗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