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暨市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1994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98年按《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监测巩固技术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血防查螺工作。春季查螺17个乡(镇),229个行政村,查螺投工4 273个,查螺 470 962框(每框 0.11m2),查螺面积 2 100 770m2,其中在城关镇宅山村和木桥村查到了钉螺,共查到3个有螺点,钉螺面积5 160 m3。现将螺情报告如下。1钉螺分布的特点1.1钉螺以灌溉渠道向河塘延伸有螺的马湖引水渠道上通三都镇马湖电灌站,渠道长 1800 m,下与排畈江相通…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浙江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转入监测巩固阶段的全少血防现状,提出今后防治对策。方法:以1996-2000年螺情、病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防治策略和措施。结果:防治现状为查螺投工减少,有螺面积连年上升,但未发现阳性钉螺;有螺环境复杂,灭螺难度大,钉螺再现率高;未发现新感染和急性感染病人,但传染源并非完全清除。建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为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巩固血防成果,应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部门间职责、血防队伍的建设、健康教育、科学研究、流动人口查治病等。结论:浙江省虽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但该病流行的潜在因素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传播潜在风险,为血吸虫病巩固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在嘉兴市秀洲区设立固定或流动血吸虫病监测点,对历史有螺环境、现有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开展螺情调查;应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开展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员血吸虫感染调查。采用螺笼饲养法,观察输入性钉螺在秀洲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捕捉野外保虫宿主,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2013–2015年嘉兴市秀洲区累计查螺面积540.14 hm2,查出有螺面积1.65 hm2,有螺环境以旱地为主,未检测到感染性钉螺,未监测到外来钉螺输入。3年内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员共开展血吸虫病查病7 668人·次,未查到本地新感染病人(畜),查出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3例。现场钉螺生存、繁殖模拟实验显示,输入性钉螺可以产卵与繁殖;野外保虫宿主调查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动物。结论 嘉兴市秀洲区仍有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和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存在,应重点做好本地钉螺和输入性传染源监测与管理,以降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4.
金华市属山丘型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 ,经长期反复防治 ,取得了很大成绩。经上级考核 ,于 1995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并转入巩固监测阶段。现将 2 0 0 0年血防工作情况报告如下。1 查灭螺  2 0 0 0年全市 8个流行县 (市、区 )的 76个乡(镇 ) 719个行政村 (其中 6个非流行村 )开展了春秋季查灭螺工作 ,共计查螺投工 15 6 37工日 ,查螺面积 6 76 .979万 m2。婺城、金华、兰溪、义乌、东阳 5个县 (市、区 )、2 5个乡 (镇 )、76个行政村查出钉螺 ,计 2 41个螺点 ,有螺面积 2 1.80万 m2。其中 ,金华县江东镇新查出有螺面积 130 5 0 m2。有螺面积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了解2013年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委) 水文局职工血吸虫病现状及工作区螺情, 为该行业血吸虫病防治 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06-2013年长江委水文局职工的血防体检资料, 了解该单位职工血吸虫病患病情况及肝 实质损害情况。同时, 对下属水文站工作区进行钉螺调查。结果 结果 2013年长江委水文局参加血防体检的职工有1 393 人, 其中慢性血吸虫病患者197人, 患病率为14.14%, 无新增病例和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生。肝实质分类为0、 Ⅰ、 Ⅱ、 Ⅲ级 者分别占28.9%、 67.0%、 3.05%和1.02%。共在24处工作区查螺, 捕获钉螺71只, 其中活螺39只, 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 结 论 论 长江委水文系统职工血吸虫病患病率仍较高, 应坚持开展监测查病和疫区工作站的查灭螺工作。  相似文献   

6.
葛洲坝库区血吸虫病流行区有 2处 ,即长江南岸点军区点军乡的紫阳村 (葛洲坝库区右岸 )和长江北岸伍家区伍家乡的共联村。钉螺分布以长江小支流为主。两处疫区总人数40 0 0余人 ,钉螺面积为 5 9hm2 ,累计病人 2 94例 ,病牛 185头。 198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为巩固血防成果 ,1985— 1999年对原疫区和输入性钉螺及血吸虫病人进行了系统的监测 ,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1.1 螺情监测 采取每 2年 (轮流 )查螺查病 1次。对原疫区紫阳村和共联村的 16个组 ,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 ( 4、5月和 10、11月 ) ,组织血防专业队伍 ,按 5 - 10 m等距…  相似文献   

7.
绩溪县原为山丘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经40余年的综合防治,于1993年通过省组织的考核组考核,达到了部颁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为巩固血防成果,于1994-1996年开展了血吸虫病监测。方法与结果1螺情监测1.1以专业人员的主动监测为主,对连续无螺10年及10年以上的村,每隔4年作一次螺情调查,5年轮查一遍;连续无螺大于3年但不满10年的村,每隔2年作一次螺情调查,3车轮查一遍;近3年仍有钉螺分布的村,对其历史螺区每年普查一次。3年累计查螺20717017m2,查出有螺村5个,螺点5处,面积9979m2,其中4处螺点面积8064m2,是在4个无螺不满3年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传播潜在风险,为血吸虫病巩固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在嘉兴市秀洲区设立固定或流动血吸虫病监测点,对历史有螺环境、现有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开展螺情调查;应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开展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员血吸虫感染调查。采用螺笼饲养法,观察输入性钉螺在秀洲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捕捉野外保虫宿主,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2013–2015年嘉兴市秀洲区累计查螺面积540.14 hm2,查出有螺面积1.65 hm2,有螺环境以旱地为主,未检测到感染性钉螺,未监测到外来钉螺输入。3年内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员共开展血吸虫病查病7 668人·次,未查到本地新感染病人(畜),查出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3例。现场钉螺生存、繁殖模拟实验显示,输入性钉螺可以产卵与繁殖;野外保虫宿主调查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动物。结论 嘉兴市秀洲区仍有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和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存在,应重点做好本地钉螺和输入性传染源监测与管理,以降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9.
黄山市徽州区位于安徽省南部,辖区人口10万,有7个乡镇、1个街道,51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其中3个乡镇31个行政村为血防区,有人口6.5万.经过数十年防治,1991年全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转入巩固监测,1997~2010年相继在多个历史有螺村发现残存钉螺回升.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钉螺监测1997~2010年,采取“春查秋会”血防工作机制,“专业人员+村级血防员”联合查螺进行螺情监测.专业人员由市血防所组织,从全市7个区县血防站抽取业务骨干组成调查组进行钉螺调查.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曾是全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之一 ,历史累计钉螺面积高达 4.1 3× 1 0 8m2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于 1 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嗣后 ,血防工作全面转入监测阶段。但近年来 ,螺情出现了较大反复。现将近 5年钉螺复现情况报道如下。1 方法1 .1 钉螺调查 每年由市血防部门年初统一制订查螺业务技术方案 ,下发各地执行。近 5年来 ,每年的查螺方案均规定 :凡近 5年内查到钉螺的乡 (镇 ) ,在春季应对 5年内有螺村进行普查 ,秋季应对 5年内螺点扩大范围进行复查 ;对这些乡 (镇 )的其余村 ,春季应普查 1 /2左右的应查面积。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