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到院单位就诊患者中HIV的感染状况,分析其感染途径及分布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血清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再行胶体硒检测法复检。结果 42198例血清标本经筛查,复检试验,结果 108例阳性,占0.26%。结论对HIV高危人群和可能经医源性途径传播或感染HIV的患者进行常规HIV抗体检测,是尽早发现HIV感染并防止其医源性传播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艾滋病筛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中的临床价值,为完善疾控中心HIV检测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具有艾滋病高危感染风险而在疾控中心接受艾滋病筛查的75例HIV自愿咨询检测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对HIV抗体进行检测,比较2种检测方法对艾滋病高危受检者HIV抗体的筛查结果,并针对HIV抗体阳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75例HIV自愿咨询检测者中,经酶联免疫吸附法初筛阳性共13例,经胶体金法初筛阳性共9例,2种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酶联免疫吸附法对HIV抗体初筛阳性的灵敏度、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均高于胶体金法(P <0.05),酶联免疫吸附法与胶体金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用于艾滋病高危风险人群HIV抗体筛查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提高初筛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是诊断艾滋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唯一方法,为及时发现潜在的HIV感染者发挥重要作用[1]。目前我国HIV抗体检测的流程为筛查、复检、补充试验,过程复杂、检测周期长、费用高。本文通过分析2008—2019年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HIV抗体筛查和WB检测的结果,查找二者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抗体的阈值,并探讨不同S/CO范围内HIV检测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雪敏  徐智贤  王志苏  刘福宝 《河北医药》2013,35(16):2505-2506
在不同人群中开展HIV抗体的筛查检测,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邢台市已在献血员、医疗机构术前及其他就诊者、公安司法机关被监管人员、男男同性恋、自愿咨询检测等人群中开展常规性HIV抗体检测。对于初筛试验呈阳性反应的样品进行复检和确认试验。在相关的检测中,出现了许多HIV抗体不确定结果,为此回顾分析了邢台市2009至2012年HIV抗体人群筛查的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官渡区HIV抗体筛查试验中出现假阳性的重点人群及原因。方法对2009~2012年本筛查实验室常规检测筛查阳性标本以及辖区内检测点送检的筛查阳性标本与确证试验反馈结果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筛查阳性与确证阳性总体符合率较低为84.47%。婚检、孕产妇、术前检测3类人群HIV抗体筛查假阳性高,婚检人群较高。结论现有技术无法避免HIV抗体筛查假阳性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进行HIV抗体筛查的2500例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将初筛试验中的5例(0.2%)阳性标本送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予以确认,分析整个ELISA法检测的过程,从标本来源、试剂、样本、操作过程入手。结果 5例初筛HIV抗体阳性的标本经确认只有1例为HIV抗体阳性,经分析发现,在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整个过程中影响因素涉及到各个环节,主要有:标本、试剂、温度、人员操作技术等因素,因此规范操作,选择和准备好试剂,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结论在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初筛试验中,要消除操作环节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地避免筛查中假阳性或者假阴性出现,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本艾滋病确证实验室2007~2015年检测的我市507例HIV抗体待确证样品的WB试验的阳性、阴性、不确定结果分析,了解我市艾滋病流行现状HIV感染者人群分布,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特点提出更加合理的处理方法,对阴性结果分析查找造成筛查假阳性的原因。方法:对初筛阳性血清用双ELISA或ELISA和胶体金试验复检,任一复检试验阳性的血清再用WB试验确证,对确证试验结果不确定者进行随访复检。结果:507例样本经WB确证397份HIV-1抗体阳性,不确定45份,阴性65份。397例确证试验阳性标本经流行病学调查79.8%(317/397)是经男男性行为传播。45例WB不确定样本中要集中在孕产妇占33.3%(15/45)献血员占22.2%(10/45)VCT占20%(9/45),在随访的25例被检测中有3例明确高危行为者随访4复检进展为WB确证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在WB结果阴性的65的样本,采用ELISA+胶体金或双ELISA复检73.8%(48/65)结果为一阴一阳,并且ELISA的S/CO值在1~6之间。结论:性接触传播尤其是男男性接触者(MSM)是我市报告HIV/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不确定样品主要集中在孕妇及献血员及VCT人群多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在低流行人群尤其孕产妇HIV抗体不确定样本最终以阴性转归为主;胶体金和ELISA复检可排除大部分初筛假阳性,但两种复检试验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初筛实验室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选用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质量稳定的试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快速筛查HIV抗体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用胶体金法快速筛查测试对象口腔黏膜渗出液中HIV抗体,与ELISA法检测相同测试对象血样HIV抗体作对照。结果本组研究对象150例,用胶体金法快速筛查其口腔黏膜渗出液样本的HIV抗体,阴性127例(阴性率84.7%),阳性23例(阳性率15.3%);再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浆标本的HIV抗体,阴性129例(阴性率86.0%),阳性21例(阳性率14.0%),二者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胶体金法检测人类口腔黏膜渗出液样本作为快速筛查HIV抗体是可行的,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经多年的检测实践和试剂评估结果证明,在种类繁多的HIV筛查试剂中,仍然缺乏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能与酶免试剂媲美的不同原理的艾滋病检测试剂。这对提高HIV检测质量无疑是一大缺陷。因此,寻求一种设计原理不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符合HIV筛查和复检试剂要求的艾滋病检测试剂,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对化学发光酶免疫试剂与ELISA试剂检测HIV抗体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HIV抗体筛查ELISA方法检测HIV抗体试验阳性与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结果,探讨两种方法检测HIV抗体的差异。方法对6291例筛查样本用ELISA方法检测,将41例复测结果为阳性样本的结果与WB法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ELISA检测的S/CO值变化与WB确证结果的关系。结果41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经免疫印迹确证试验,阳性有12例(均为HIV-1抗体阳性),阴性13例,结果不确定的16例。确认为阳性标本的S/CO平均值为22.8;不确定的标本S/CO值平均为10.7;阴性的标本S/CO值平均为8.7。在阳性标本中,p55条带出现的频率最低为47.1%,p51条带为58.3%,其它均达到75%以上,其中gpl60、p24达到100%;不确定标本中,gpl60条带出现的几率最高,达62.5%,p24条带次之,达37.5%。结论筛查试验存在假阳性结果,HIV抗体结果的报告必须以确认结果为准。高S/CO值预示HIV抗体阳性的可能性较大,而较低的S/CO值时HIV抗体阴性及不确定的可能性较大。WB确认方法在不确定标本检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可通过检测HIV特异性抗体、抗原核酸或病毒分离培养加以确定。常规使用的标准诊断项目是血清学抗体检测。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试验、复检试验和确认试验3个部分。我院属肿瘤专科医院,来我院就诊者多以卡波肉瘤、淋巴瘤、颈部肿物等为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孕妇分娩婴儿的HIV感染、死亡及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针对在2006年10月至2009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市、县发现的194名HIV阳性孕妇分娩婴儿在1~18个月开展生长发育监测,同时分别在1、4和18个月提供HIV DNA检测和HIV抗体筛查,记录并分析婴儿HIV感染、死亡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HIV阳性孕妇分娩婴儿194名,179名有确定早期诊断结果的婴儿中,早期诊断HIV阳性13名,其中11名抗体检测阳性,2名死于早产和肺炎没有抗体检测结果;早期诊断HIV阴性中163名抗体检测阴性,3名没有抗体检测结果。10名没有确定早期诊断结果的婴儿中,6名抗体阴性,4名没有抗体检测结果。5名没有早期诊断结果的婴儿中,1名抗体检测阳性,4名没有抗体检测结果早期诊断与抗体检测一致率为100%。194名婴儿合计死亡7名,其中HIV早期诊断和抗体检测均阳性1例,2例早期诊断阳性抗体未测,1名早期诊断阴性抗体检测未做,3例早期诊断和抗体检测均未做,排除HIV阳性婴儿中失访的2例,HIV阳性婴儿病死率为2/11,早期诊断HIV阴性婴儿中排除失访4名,无一名婴儿死亡。HIV阳性孕妇分娩婴儿生长发育指标明显低于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颁布的标准。结论为HIV阳性孕产分娩婴儿提供HIV早期诊断是尽早发现婴儿HIV感染的可行、有效方法;HIV阳性孕妇分娩婴儿生长发育指标明显低于WHO标准,应加强监测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硒标法作为HIV(1 2)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阳性的标本送确证试验室作确证试验前进行一步筛查的实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取2000年以来本中心ELISA检测初筛阴性、阳性标本与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雅培DETERMINFHIV1/2试剂盒(硒标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硒标法检测抗-HIV(1 2)与HIV(1 2)抗体确证试验(WB)法之间有着很好的一致性。结论硒标法可作为艾滋病抗体确证试验检测前,初步筛查的另一原理的试剂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了解盐城市盐都区性病门诊就诊者、性罪错者、娱乐场所女性工作者、吸毒者、自愿咨询检测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的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述特定人群血清HIV抗体和梅毒螺旋体(TP)抗体。若抗-HIV为阳性按要求复检和送省疾控中心确诊;TP抗体阳性血清作TPPA以确定梅毒感染,并作TRUST检测。结果共检测特定人群407例,未发现抗-HIV阳性者;检出TP抗体阳性33例,经TPPA确定为梅毒感染者32例(7.86%),而吸毒人员、性罪错人员和性病门诊就诊者的感染率则分别高达50.00%、30.77%和15.22%,其中TRUST阳性17例,滴度分别为1:1~1:32。结论该地区特定人群中梅毒感染率较高,应经常对重点人群进行主动监测;同时,仍应继续加强HIV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998年10月~2005年10月惠州市自愿无偿献血者进行的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严防输血传播HIV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确认由广东省艾滋病检测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结果共检测166894人次自愿无偿献血者HIV抗体,确认阳性13例,不确定1例,阳性率为0.084‰结论自愿无偿献血者中有HIV感染者,且比例逐年增加,要进一步加强血液安全管理措施,严格筛查自愿无偿献血者,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EB病毒VCA-IgA和Rta-IgG抗体在筛查鼻咽癌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201例体检人群的血清,将血清统一编号后,依序列测定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所有人检测VCA-IgA抗体,将VCA-IgA抗体阳性的193例血清再进行Rta-IgG抗体的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比较血清学检查结果中VCA-IgA抗体单项阳性与VCA-IgA和Rta-IgG抗体双项阳性鼻咽癌检出情况,评价联合检测EB病毒抗体在筛查鼻咽癌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这193例VCA-IgA抗体阳性血清中,Rta-IgG抗体阳性32例。依照血清号查找其体检结果,VCA-IgA抗体阳性中有鼻咽癌4例,VCA-IgA和Rta-IgG抗体双阳性中有鼻咽癌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序列测定获得的双项阳性血清中筛查到的鼻咽癌比率高于单项VCA-IgA阳性血清。联合VCA-IgA和Rta-IgG更适用于鼻咽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樊璐  傅颖媛 《江西医药》2011,46(9):853-855
目的比较第3代HIV抗体检测试剂、第4代HIV(1+2)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及HIV核酸检测试剂的检测效果。方法分别用无偿献血者血标本、国家参考品、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样本、抗-HIV质控血清考评4种ELISA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精密度、符合率及最低检测限;对经ELISA初筛合格的血标本进行NAT筛查。结果 4种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IV初复检,特异性分别为99.92%,99.86%,99.87%,99.91%,灵敏度均为100%;检测国家参考品的符合率均达到国家要求;检测室间质评样本的符合率均达100%;国产试剂D对质控品检测的灵敏度较弱;2010年NAT检测未发现HIV RNA阳性标本。结论 4种ELISA国产、进口试剂对HIV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没有显著性差异;目前本中心NAT检测尚未检出HIV窗口期标本。  相似文献   

18.
蔡炜  吕建业  王娜 《淮海医药》2005,23(4):303-303
目的调查分析我市外出务工者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HIV抗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梅毒抗体。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结果在2137名被检者中,检出抗HIV可疑阳性3例,抗梅毒抗体阳性22例,淋球菌阳性16例,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46例。结论外出务工者是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同献血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寻找出献血者的HIV感染高危人群,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传播,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本站接收的无偿献血者58621例次的血液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并针对其中的不同人群进行检测结果的比较。结果无偿献血者初检阳性率为0.0665%(39/58621),复检阳性率为0.0478%(28/58621);男性阳性率为0.0494%(18/36458),女性阳性率为0.0451%(10/22163);复检确认阳性的28例次均是首次献血者。不同性别、首次与非首次献血的HIV复检确认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务员、医务工作者、在校学生人群中均无HIV抗体阳性者;其他人群HIV抗体检出的阳性率由低到高排序分别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地务农者、其他人员、外来流动人口。结论血站人员应加强对HIV感染高危人群的HIV抗体检测,同时鼓励首次献血人群再次献血,有利于增加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浅谈HIV抗体筛查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V抗体筛查实验室(下称筛查室)是我国近年来为贯彻落实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规划,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采供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机构体系中建立的专门检测HIV抗体机构,是我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其主要职能是承担辖区内HIV抗体筛查,负责将HIV抗体筛查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