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小云  刘惠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17-4219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胎龄胎儿身长孕周均值时间段增长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根据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身长均值和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身长均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孕28~31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初生儿身长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身长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1.4 cm;在孕32~44周胎龄段,深圳初生儿身长孕周均值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身长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增加0.5 cm,t检验,P<0.01、<0.05占大多数。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与女身长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2周男低于女、孕30周男女均值相同外,其余的15个孕周都是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8 cm。经t检验,P<0.01、<0.05占多数。结论: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孕32~44周胎龄段的身长孕周均值比1986年中国15城市身长孕周均值有显著的提高。我国不同胎龄胎儿身长发育均值明显受到籍贯因素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又存在明显的时间段(19年间隔)增长趋势规律。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在孕28~44周胎龄段,身长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规律。  相似文献   

2.
黄小云  刘惠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776-5777
目的:探索中国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时间段增长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综合分析比较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调查数据。结果:在孕29~32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初生儿胸围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胸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7 cm;在孕33~44周胎龄段,深圳初生儿胸围孕周均值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胸围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和P<0.05占大多数。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与女胸围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2、33周男低于女、孕30、34周男女均值相同外,其余13个孕周均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和P<0.05。结论:在孕33~44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胸围孕周均值显著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胸围孕周均值。中国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的时间段(1986~2005年)增长趋势。不同胎龄胎儿胸围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黄小云  刘惠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701-4703
目的:探索我国不同胎龄胎儿体重孕周均值时间段增长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根据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体重均值和刘惠龙等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体重均值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在孕28~36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孕周体重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16 kg;在孕37~44周胎龄段,深圳孕周体重均值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增加0.06 kg;t检验,P<0.01、<0.05占大多数。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性体重孕周均值明显高于女性,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16 kg。经t检验,P<0.01、<0.05占多数。结论: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孕37~44周胎龄段的体重孕周均值比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体重孕周均值有显著的提高。我国不同胎龄胎儿体重孕周均值明显受到籍贯因素的影响,存在北部省份均值高南部省份均值低的地区性差异,又存在明显的时间段(19年间隔)增长趋势规律。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在孕28~44周胎龄段,宫内体重孕周均值存在非常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规律。  相似文献   

4.
黄小云  刘惠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72-5174
目的:探索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时间段增长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根据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刘惠龙等2005年深圳市不同胎龄初生儿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在孕28~30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坐高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2 cm;在孕31~44周胎龄段,深圳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增加0.5 cm,t检验,P<0.01、P<0.05占大多数。2005年深圳市不同性别不同胎龄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0、32、33、43周男低于女、孕31周男女均值相同外,其余的12个孕周都是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P<0.05占多数。结论:在孕31~44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市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坐高孕周均值比1986年中国15城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有显著的提高。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的时间段(1986~2005年)增长趋势规律。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孕26~44周初生儿头围与胸围比值关系,探索初生儿胎内体格发育规律。方法:引用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头围、胸围均值和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头围、胸围均值,研究孕26~44周初生儿头围与胸围比值关系。结果:2005年深圳孕26~28周初生儿平均头围均值为26.3cm、胸围均值为24.3cm,头围与胸围的比值为1.08:1;孕37周头围均值为32.9cm、胸围均值为32.2cm,比值为1.02:1;孕41周头围均值为34.1cm、胸围均值为33.4cm,比值为1.02:1;孕44周头围均值为34.9cm、胸围均值为33.7cm,比值为1.04:1。结论:头围与胸围的比值与孕周大小有关,孕周越小比值越大,随着孕周增大比值不断变小;孕26~37周是头围发育的快速增长期,显示了脑部优先发育的生长规律,男性头围发育明显快于女性;孕37~43周是头围与胸围的均衡发育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定不同胎龄正常足月新生儿体格生长均值,为足月新生儿生长评价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2013-2015年在深圳两家医院完成了16 388例不同胎龄新生儿体重、身长、顶臀长(坐高)、头围、胸围现场测量,用以制定不同胎龄正常足月新生儿体格生长均值。结果制定了国内首个区分男女性别2015年深圳正常足月新生儿(男、女,全人群)出生体重、身长、顶臀长(坐高)、头围、胸围(孕37~41周)每个孕周均值和标准差,以及总平均均值和标准差。正常足月新生儿(孕37~41周)每个孕周上述5项生长均值存在显著男高女低性别差异,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5年与2005年比较,深圳正常足月新生儿(孕37~41周)每个孕周上述5项生长均值存在时间段(2005-2015)增长趋势,t检验,P0.001~P0.05(占2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5年深圳不同胎龄正常足月新生儿体重、身长、顶臀长、头围、胸围5项均值孕周差异有显著性、男女性别差异有显著性,上述5项孕周均值时间段(2005-2015)增长趋势显著;使用正常足月新生儿(孕37~41周)孕周均值评价新生儿出生时生长状况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新生儿身长胸围相关指数,为胎儿生长发育评价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抽样实况调查方法,2005-2006年在深圳本院完成了8 357例不同胎龄新生儿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五项生长发育现场测量,制定身长胸围相关指数。结果 1)制定了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孕28~44周)新生儿(男+女、男、女)身长胸围指数(body length-chest circumference index,BCI)、维尔维克指数(Ververck index,VI)、艾里斯曼指数(Elisma index,EI)孕周均数±标准差。三项身长胸围指数都随胎龄增加而增大,显示了胎龄增加人体丰满度和胸廓充实度不断提高。2)BCI、VI值显示了男低女高的性别差异,揭示了男性丰满度比女性低。EI值孕34周前男性小于女性,孕35周后男性大于女性。3)2005年深圳与1986年中国15城市比较,孕35~43周新生儿BCI值孕周均数有显著提高,存在明显时间段增长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胎龄新生儿BCI、VI、EI孕周均数都随胎龄增加而增大,人体丰满度和胸廓的发育也不断提高;男性丰满度和胸廓的发育低于女性。BCI指数存在明显的时间段增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孕26~44周初生儿坐高与身长比值关系,探索初生儿胎内体格发育规律。方法:引用《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研究》和《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现状》两篇文章的坐高、身长均值数据,研究比值规律。结果:孕28~44周坐高与身长的比率是67.0%~68.0%,(身长-坐高)/身长的比率是31.9%~33.5%,(身长-坐高)/坐高的比率是46.0%~49.0%;2005年深圳调查数据和1986年中国15城市调查数据呈现基本一致规律。结论:坐高、身长、(身长-坐高)三者之间的比值相当恒定,三者的均值呈现均衡增长的规律,三者的比值不受孕周大小和胎儿体格发育增长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惠龙  黄小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203-2207
目的:制定孕26~45周初生儿体格发育衡量均值,探讨初生儿宫内体格发育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测量方法按中国0~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结果:孕26~28周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平均均值分别为1.23 kg、38.4、26.8、26.3、24.3 cm,孕37周时均值分别为2.93 kg、49.2、33.2、32.9、32.2 cm,后者分别是前者的2.38倍、1.28倍、1.24倍、1.25倍、1.32倍,均值最大值出现在孕41周分别为3.42 kg、51.0、34.3、34.1、33.4 cm。在孕28周至孕37周期间,平均每个孕周体重增长值为0.19 kg,平均每个孕周体重增长率为9%,是体重快速增长期;在孕38周至孕41周是体重发育缓慢增长期,平均每个孕周增长值为0.12 kg,孕周增长率平均为3.8%;结论:初生儿宫内体格发育与胎龄密切相关,胎龄越小,孕周均值增长率越大,胎龄越大,孕周均值增长率越小;随着胎龄增加孕周均值不断增长,孕41周出现均值最大值,之后均值的增长平缓,逐渐变为负增长。初生儿宫内发育均值存在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形成差异的孕期是:身长和头围均值从孕27周起、体重均值从孕29周起、坐高均值从孕34周起、胸围均值从孕35周起显示了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定不同胎龄单胎新生儿克托莱指数,为评价深圳新生儿出生时身体的匀称性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2013年4月-2015年9月在深圳两家医院整群抽样,完成16 887例(男9 418例,女7 469例)不同胎龄单胎新生儿体重、身长、顶臀长、头围、胸围现场测量,用以制定不同胎龄单胎新生儿克托莱指数。 结果 制定了2015年深圳胎龄27~42周单胎新生儿(男、女、性别混合)三分组的克托莱指数(Quetelet Index, QI)均数及其3rd~97th百分位曲线。男、女新生儿的QI数值在胎龄27周最低,随着胎龄增加QI数值不断增大,胎龄42周QI数值最大。胎龄27~42周每个孕周男性QI 的50th曲线数值都高于女性,增加值范围1.17~1.83,胎龄35~41周增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8.85,P<0.01~<0.001)。 结论 深圳不同胎龄单胎新生儿QI值随胎龄增加指数值不断增大,提示胎龄增大人体密度和充实度不断提高。QI存在男高女低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和评价铜陵市城区新生儿体格发育状况。方法:对532名(男286名,女246名)新生儿按《中国0~6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实施方案》测量方法进行调查检测。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数据采用X±S统计方法,并与我国15个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身长值、头围值、胸围值相比较。结果显示:(1)35~42W新生儿体格发育4项指标大多高于15个城市标准;(2)孕40W前4项指标增值均值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3)小于胎龄儿男为19例,占6.6%,女为20例,占8.1%;大于胎龄儿男为46例,占16.1%,女为16例,占6.5%。因此得出结论,铜陵市城区胎儿发育状况良好,符合胎儿生长的一般规律,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管理质量,降低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和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深圳初生儿体格发育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惠龙  黄小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2058-2061
目的:探讨初生儿体格发育影响因素及宫内体格发育的规律。方法:采用横段面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测量方法为按中国0~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对初生儿体格发育有影响的因素全面调查、归类分析该因素与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的关系。结果: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与产妇及配偶的体型、体质、民族、籍贯、合并内科病以及产次、胎龄、胎次密切相关,最关键是胎龄。体格发育均值随孕天(孕周)递增,均值高峰在孕41周;产次影响非常明显,发育均值随产次递增,第4~5产发育均值最高。结论:初生儿体格发育最关键是胎龄,体格发育均值随孕天递增,均值高峰在孕41周;产次影响非常明显,第1产初生儿发育均值最低,发育均值随产次递增,第4~5产发育均值最高。广西籍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最低,其次是贵州籍、广东籍、深圳籍;东北三省和浙江籍、江苏籍体格发育均值水平最高,籍贯因素是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直接的、显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胎儿(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与母亲分娩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2005-2006年在深圳市保安区妇幼保健院调查了8141例不同胎龄胎儿(初生儿)体格发育状况,按母亲分娩年龄(≤18岁至≥39岁的每1岁)分组制定初生儿(胎儿)体格发育均值。结果初生儿(胎儿)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都随着母亲分娩年龄增大呈现有规律的递增现象;≤23岁生育者,其分娩的初生儿(胎儿)上述5项发育均值明显24岁以后生育者;24~33岁,其分娩的初生儿生长发育均值随母亲分娩年龄增大而增长,生长发育均值稳定并处于较高水平,是母亲最佳生育年龄段。34岁以后,上述5项生长发育均值开始下降或大幅波动,生长发育均值不稳定。18~20岁、21~23岁、24~29岁、30~34岁、35~44岁年龄段分组的初生儿生长发育均值存在递增规律,χ2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全部组)。结论母亲分娩年龄在24~33岁,其初生儿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5项生长发育均值处于较高水平,是母亲最佳生育年龄段。母亲分娩年龄是胎儿宫内体格发育均值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刘惠龙  黄小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472-2474
目的:为研究21世纪初生儿体格发育状况,制定2005年深圳地区初生儿体格发育衡量均值,并与其它城市比较。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直接观测法,按1975年中国0~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结果:①2005年深圳地区总平均正常足月初生儿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男性为3.34kg、50.7cm、34.1cm、33.9cm、33.2cm;女性为3.24kg、50.3cm、33.9cm、33.6cm、33.0cm;男婴比女婴分别增加0.1kg、0.4cm、0.2cm、0.3cm、0.2cm,P<0.01。②2005年深圳户口正常足月初生儿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男性为3.33kg、50.6cm、34.0cm、33.9cm、33.2cm;女性为3.25kg、50.2cm、33.9cm、33.7cm、33.0cm。③2005年深圳籍贯正常足月初生儿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男性为3.25kg、50.4cm、33.8cm、33.8cm、33.1cm;女性为3.23kg、50.2cm、33.8cm、33.5cm、33.0cm。结论:①2005年深圳地区总平均足月初生儿男婴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比1995年九市城区增加0.04kg、0.3cm、0.2cm、-0.4cm、0.5cm,P<0.01;女婴均值比1995年九市城区增加0.04kg、0.5cm、0.4cm、-0.3cm、0.4cm,P<0.01。②深圳暂住人口和深圳地区总平均的男女体格发育五项均值完全相同;深圳户口部分均值略低于深圳地区总平均;深圳籍贯男女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明显低于深圳地区总平均均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胎龄别新生儿出生头围百分位数修匀曲线。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及顺义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1月1日-2011年1月21日间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体格指标的标准化测量,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采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法(LMS)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头围百分位数进行修匀,得到修匀后的参考曲线,并与1986-1987年中国15市新生儿体格发育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5 201例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纳入分析,获得了顺义区新生儿胎龄别出生头围的修匀曲线。37~41周的胎龄别出生头围,男婴比女婴的头围大0.3~0.4cm,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测得的胎龄别出生头围均低于1986-1987年中国15市新生儿体格发育调查结果。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北京市顺义区胎龄别新生儿出生头围百分位数修匀长曲线,为该地区及其它类似地区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提供了较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惠龙  黄小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411-2413
目的:为研究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与产次的关系,探索初生儿胎内体格发育的规律。方法:采用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按1975年中国0~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对初生儿体格发育进行调查,分析产次与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的关系。结果:2005年深圳正常足月儿(男+女)总平均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为(3.30±0.4)kg、(50.5±1.7)cm、(34.0±0.9)cm、(33.8±1.1)cm、(33.1±1.2)cm;正常足月第1产(男+女)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为(3.25±0.4)kg、(50.4±1.7)cm、(33.9±0.9)cm、(33.7±1.0)cm、(33.0±1.1)cm;正常足月第5产(男+女)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为(3.52±0.3)kg、(51.2±1.0)cm、(34.4±0.9)cm、(34.2±1.1)cm、(33.7±1.2)cm;正常足月第2产(男+女)、第3产(男+女)、第4产(男+女)、第5产(男+女)体重均值依次比第1产(男+女)增加了0.11 kg、0.07 kg、0.16 kg、0.27 kg;身长依次增加了0.3 cm、0.3 cm、0.5 cm、0.8 cm;坐高依次增加了0.2 cm、0.1 cm、0.4 cm、0.5 cm;头围依次增加了0.2 cm、0.1 cm、0.3 cm、0.5 cm;胸围依次增加了0.2 cm、0.1 cm、0.2 cm、0.7 cm。结论:产次对正常足月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的影响非常明显,第1产初生儿发育均值最低,发育均值随产次递增,第5产发育均值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定初产与经产新生儿宫内生长胸围曲线,研究宫内生长潜力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调查方法,2013年4月-2015年9月在深圳市两家医院完成了16 852例(男9 396例,女7 456例)胎龄28~42周活产单胎新生儿体格生长现场测量。按初产儿和经产儿分类制定新生儿宫内生长胸围曲线。曲线拟合应用Lambda Mu Sigma(LMS)方法。 结果 经产儿胸围50th百分位曲线形态和增长趋势与初产儿胸围曲线完全一致,两者呈现均衡规律的增长趋势。经产儿每个胎龄的胸围50th曲线值都大于初产儿曲线:胎龄28~36周,经产儿比初产儿胸围增加0.1~0.2 cm。胎龄37~42周,经产儿比初产儿胸围均值增加0.2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4.80,P<0.01~<0.001)。 结论 经产新生儿胸围宫内生长水平高于初产新生儿。分娩产次是胎儿宫内生长潜力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深圳地区初生儿体格发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1世纪初生儿体格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制定2003年深圳地区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方法采用随机的时间段整群取样调查方法,按1975年中国0~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执行。结果2003年深圳地区正常足月初生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均值男性为335kg、5070cm、346cm、331cm;女性为325kg、503cm、343cm、327cm,男婴比女婴增加01kg、04cm、03cm、04cm,P<001。男婴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均值比1995年九市城区增加了005kg、03cm、03cm、04cm,P<001、<005;比1985年增加了014kg、05cm、07cm、08cm,P<001。女婴比1995年九市城区增加了005kg、05cm、04cm、01cm,P<005、<001;比1985年增加了013kg、07cm、08cm、05cm,P<001。结论影响初生儿体格发育的最关键因素是胎龄,均值高峰在41周;产次的影响非常明显,第1产发育均值最低,随着产次的递增,第4~5产均值最高;2003年深圳地区初生儿发育均值比1995年九市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不同胎龄壮汉族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汉族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发育的规律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 1985年全国 0~ 7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 ,于 2 0 0 1年 6月 1日~ 11月 30日在广西南宁地区 12个县 (市 )的 4 5个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对新生儿进行出生体重、身长前瞻性的调查。结果 :广西壮、汉族男、女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均值显著低于 WHO、国内 1985年的标准 ;其性别及胎龄间的差异极其显著 (男 >女 ,胎龄大 >胎龄小 ) ,4 0~ 4 3周胎龄新生儿的 WAZ、HAZ值接近 WHO标准中位数 Z分值。双亲为壮族与双亲为汉族男、女婴出生身长均值、男婴出生体重同性别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分别为5 .346、 4 .894、 3.4 19,P均小于 0 .0 1。壮族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于汉族 (χ2 =2 3.5 5 ,P<0 .0 1) ,其巨大儿发生率低于汉族 (χ2= 33.6 4 ,P<0 .0 1)。结论 :早期胎儿营养不良是广西农村壮族新生儿体格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 ,加强孕产期营养管理 ,促进胎儿发育 ,是提高新生儿体格发育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汉族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发育的规律,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1985年全国0~7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于2001年6月1日~11月30日在广西南宁地区12个县(市)的45个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对新生儿进行出生体重、身长前瞻性的调查.结果广西壮、汉族男、女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均值显著低于WHO、国内1985年的标准;其性别及胎龄间的差异极其显著(男>女,胎龄大>胎龄小),40~43周胎龄新生儿的WAZ、HAZ值接近WHO标准中位数Z分值.双亲为壮族与双亲为汉族男、女婴出生身长均值、男婴出生体重同性别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分别为5.346、4.894、3.419,P均小于0.01.壮族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于汉族(x2=23.55,P<0.01),其巨大儿发生率低于汉族(x2=33.64,P<0.01).结论早期胎儿营养不良是广西农村壮族新生儿体格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加强孕产期营养管理,促进胎儿发育,是提高新生儿体格发育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