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宋广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16):58-59
目的:探究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中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医院EICU就诊的80例急诊重症患者其VAP发生状况,将发生VAP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将未发生VAP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如下几项因素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1)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日;(2)采取了侵入性操作;(3)有制酸剂使用史;(4)有胃管/鼻饲管留置史;(5)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6)APACHEⅡ评分≥18分。结论:VAP发病的高危因素有许多,急诊科应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预防,以免VAP给患者身体机能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之前的急诊治疗效果被抵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85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VAP而分为病例组(n=65)和对照组(n=12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VAP发病率为35.1%;V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OR=3.015)、侵入性操作(OR=3.166)、留置胃管(OR=4.757)、制酸剂(OR=4.211)、COPD(OR=4.125)、APACHEⅡ评分(OR=2.366)。结论:EICU进行机械通气具有较高的VAP发病率,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高危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入科时无肺部感染且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表格记录每例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及与死亡的关系。结果 93例患者中,VAP组42例,发生率为45.2%,死亡27例,死亡率为64.3%;未发生VAP组死亡18例,死亡率为3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昏迷、糖皮质激素使用、制酸剂使用和鼻胃管留置均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或否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在VAP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与死亡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机械通气尤其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严密监测,加强护理,规范侵入性操作,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特点以及发病危险因素,为预防VAP和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8年6月-2009年5月确诊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学分析,并以单因素分析评价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VAP患者所有痰标本培养后共分离出82株病原菌.其中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69.51%;其他病原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5.61%)和真菌(4.88%);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乙酸钙鲍氏复合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乙酸钙鲍氏复合不动杆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77.8%,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机械通气时间>5 d,年龄>65岁,曾使用抑酸剂以及白蛋白<30 g/L均为VAP发牛的危险因素.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ICU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MRSA为VAP重要的病原菌,应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对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实行重点监控并积极避免. 相似文献
5.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调查分析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对2008年2-12月在综合ICU住院并行机械通气的233例患者发生VAP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33例患者中发生VAP72例,感染率为30.9%;VAP发生率:住ICU时间>7d者为51.9%(56/108),机械通气时间>14d者为68.6%(24/35).气管切开、留置胃管者的VAP发生率与气管未切开、未留置胃管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糖皮质激素、制酸剂及昏迷者与未使用者及未昏迷者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ICU VAP的高发生率与多种临床因素,如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有关.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目标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及其特点.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07年12月-2008年11月ICU患者VAP发病情况进行监测,用临床肺部感染状况评分系统(CPIS)相关资料的收集,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 VAP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44.53‰,经ASIS法计算后,VAP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76.38‰;VAP患者死亡率为60.23%,带管时间与年龄在死亡和存活的VAP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必须加强呼吸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重视对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监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97例VAP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病原菌33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1%,革兰阳性菌占27.9%,真菌占3.0%;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33.3%)、金黄色葡萄球菌(20.4%)、鲍氏不动杆菌(16.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5%)、大肠埃希菌(6.0%);药敏结果显示这几类菌株的多药耐药现象严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等,革兰阳性菌除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比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严重。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呈多药耐药,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耐药性监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方法:目标性监测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NICU收治的564名危重新生儿VAP的发生率,并对VAP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病原菌进行考察分析。结果:564名危重新生儿中VAP患儿共211例,VAP发生率为37.4%;共使用呼吸机天数958天,日感染率为22.0%。与目标性监测前(2007~2010年)相比,VAP发生率及日感染率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MV)时间及插管次数均影响VAP的发生率。结论:经目标性监测,掌握VAP的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35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的发病率为18.8%;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占65.6%,革兰阳性菌25.4%,真菌9.0%;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7d、应用制酸药物、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用及留置胃管是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分布及细菌耐药趋势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设计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表,对医院2007-2008年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机械通气>48 h的10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目标监测。结果 106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4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45.3%,48例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8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8株,占78.16%,居前3位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19株,占21.84%,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革兰阴性杆菌构成比前3位的病原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较为敏感,而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氨苄西林;占革兰阳性菌构成比前3位的病原菌对氨苄西林严重耐药,但对万古霉素敏感度高。结论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常见病原菌耐药趋势呈多态性变化,不动杆菌属的医院肺部感染已经日趋严重;监测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耐药趋势变化对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水平和预防或延迟重症监护患者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为有效预防与控制ICU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2月于我院ICU住院治疗的380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因素分析。[结果]38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29.47%;不同基础疾病院内感染发生率不同,其中以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54.46%,其次为泌尿道及消化道;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关系密切。[结论]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明确ICU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利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28例严重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erane Oxygenation,ECMO)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严重呼吸、循环衰竭患者采用颈内静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或股静脉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进行ECMO技术救治;护理上注意监测血气、血液动力学、活化凝血时间等指标,观察和调整血流速、呼吸机参数,做好氧合器及管道的管理,同时加强原发病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28例患者均能于辅助治疗后停机拔除动、静脉插管。停机后继续机械通气治疗和肺外器官功能支持治疗。6例分别于ECMO停机后4、5、8天死于严重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3天后死于肺大出血,4例7天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于原发病5例,感染2例,12例痊愈出院。结论 ECMO是救治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的最终治疗手段之一,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ECMO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APN排班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革传统护理排班模式,探讨APN排班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方法不增加护士人数,除办公班、治疗班、电脑班、机动班共计护士4人外,其余护士18人(分为6个小组,每组3人)都进入APN排班:即A班(8:00~15:30);P班(15:00~22:30);N班(22:00~8:30),按各时间段工作量安排护士人力。结果 APN排班中护士交接班占用的护理时间减少52m in(p<0.01);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96%上升至99%,各项护理绩效考核名列前茅。结论实施APN排班能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特征和相关因素,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19例ICU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17,24%,常见感染部位前5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50.9l%、上呼吸道感染20.00%、泌尿道感染9.09r‰、胃肠遭感染7.27%、血液感染5,45%;分离出病原菌29株,革兰阴性菌占62.07%;居前3位的是假单胞菌31.03%、金黄色葡萄球菌20.69%、不动杆菌17,24%;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使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留ICU时间长。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索和常见医院感染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自来水供应已解决的驻川某部营区部队及周围居民中对116例腹泻病病例进行调查,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水平分析。结果;饭前不常洗手,便后不常洗手,生吃瓜果不常洗,个人着装欠佳等不良习惯,为腹泻病的腾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95,3.87,7.84和3.95。结论;在自来水供应已解决了营区部队加强个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 相似文献
16.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2013,52(4):421-432
Premature birth of a defective infant challenges personal and family integrity, and immediate intervention is optimal in reaching a positive outcome. The G. Case exemplifies many aspects of crisis theory; worker intervention was built around them. As the G. family struggled with the impact of a severely damaged infant, a broad range of worker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parents' strengths and personal backgrounds, was required.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 in effecting a positive resolution. This article details the events endured by the G. family,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y experienced them during their baby's first 3 weeks of lif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较完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模式。方法按照筛查模式的不同分为"眼科中心模式"(Ⅰ组)和"NICU模式"(Ⅱ组),登记比较两种筛查模式下的筛查率及筛查完成率。结果眼科中心模式中符合筛查标准的病例662例,其中至少接受一次筛查的患儿239例,筛查率为36.10%,按照要求完成筛查的患儿38例,筛查完成率为5.74%;NICU模式中符合筛查标准的病例490例,其中至少接受一次筛查的患儿171例,筛查率为34.90%,按照要求完成筛查的患儿79例,筛查完成率为16.12%。两种筛查模式共发现ROP患儿25例,ROP的发生率为6.10%。结论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中心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模式较为完善,可以有效地提高ROP的筛查完成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ICU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归因系数分析。[方法]100例心脏手术病人,采用VSH睡眠质量评分表(Verran and Snyder-Halpern,VSH)和采用改良的ICU环境应激因素评分表(ICUESS)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手术前2d比较,VSH8项指标中睡眠中断、睡眠长度、睡眠潜伏期、睡眠深度、达到休息的程度、醒来方式、主观感觉睡眠质量ICU中的得分均比手术前高(P﹤0.01)。睡眠干扰因素评分表中有14项对睡眠有影响(回归系数﹥1),影响睡眠的因素(回归系数)依次为口渴;鼻腔或口腔内有管道,感到不舒服;没有穿衣服,隐私被暴露;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双手被固定不能随意地挪动;不知道手术是否顺利完成;思念亲人等。[结论]心脏外科ICU病人的睡眠质量差,护理人员应给于充分重视;影响睡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大部分可以通过护理模式的改变来解除或缓解。 相似文献
19.
广义相对危险度模型在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江苏海门原发性肝癌有关危险因素的作用关系进行了的研究。应用广义相对危险度模型来拟合数据资料,评判何种模型为佳。结果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饮沟塘水、家族肝癌史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三者间存在协同作用,其似一种偏向于相乘的结构。在研究多因素间相互作用时,有必要探讨资料符合什么模型结构。不同模型间数量上的差异对病因学的解释和公共卫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5,(8):92-93
目的口腔定植细菌是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观察不同气管插管前口腔护理方法对患者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的影响,揭示其预防早发性VAP的机制。方法将入住ICU的152名患者随机分为A(49例)、B(51例)、C(52例)三组,分别为洗必泰口腔清洁组、牙刷刷牙组及联合干预组,观察各组早发性VAP发生率、ICU住院天数及死亡率。结果早发性VAP的发生率C组低于A、B组,差异显著(p<0.05);ICU住院天数C组最短,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C组低于A、B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前予洗必泰口腔擦洗联合刷牙清洁口腔可以降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