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使用美白化妆品致汞中毒并发肾脏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使用美白化妆品致汞中毒并发肾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资料、尿汞检测及治疗过程。
结果 14例患者均出现了蛋白尿、水肿, 伴有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 入院时尿汞水平25.1~128.5 μg/g Cr, 病理提示肾脏有病变。经过2~5个疗程的驱汞治疗以及糖皮质激素和保肾针治疗后, 总排汞量840~12 405 μg, 尿汞水平下降, 蛋白尿转阴, 白蛋白升至正常, 血脂降至正常, 神经系统症状完全缓解。患者使用美白化妆品的时间与驱汞治疗前的尿汞水平无相关性(P>0.05), 空白尿汞水平与患者驱汞总排出尿汞值存在正相关(r=0.785, P < 0.01)。
结论 使用伪劣美白化妆品会导致汞中毒, 以肾脏为主要靶器官。大部分汞中毒导致的肾脏损伤患者经驱汞治疗后可以康复。
  相似文献   

2.
4例汞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汞中毒患者的临床情况,了解由化妆品引起汞中毒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例由化妆品引起汞中毒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4例汞中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失眠、全身乏力等症状,毒物检测,随机尿汞平均0.186 μmoL/L,经对症和支持治疗,患者尿汞降至正常范围,自觉症状消失.结论 长期使用不合格化妆品可引起慢性乘中毒,因此应加大对美白化妆品质量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3.
化妆品是为了达到美容护肤修饰等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品,可因原料选择不当或生产环境不良使化妆品受到化学或微生物污染.我国已制订了化妆品中有害有毒物质卫生标准,国家规定化妆品中有中毒物质汞限量为1.0mg/kg.金属汞是化妆品中极易被污染的一种有毒重金属.金属汞在常温下以汞蒸汽形式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它也可经皮肤吸收在人体内蓄积,蓄积量可随着化妆品使用时间延长而增加.董胜璋在<环境卫生学>中提到,使用祛斑霜1年者发汞为7.48μg/g,2年者为15.77μg/g[1].  相似文献   

4.
慢性汞中毒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收治的36例慢性汞中毒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慢性汞中毒的中毒方式多样,中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临床症状依侵入途径也呈多样,最常见为类神经症状,其次为精神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再次为手抖、心悸、腰背四肢酸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皮疹等;检查一般可有晨尿汞或驱排后尿汞增高。结论:慢性汞中毒时依侵入途径的不同,临床症状的多种多样,而且临床症状与尿汞高低不平行。  相似文献   

5.
<正>美白祛斑化妆品中含有无机汞,汞具有肾毒性,进入人体后约80%蓄积于肾脏,肾脏是汞中毒最常累及靶器官[1]。我院2016—2020年共收治40例因使用美白祛斑化妆品致汞中毒的患者,经有效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该类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1.53(27~56)岁。其中有39例曾在其他医院就诊,仅1例通过媒体知晓使用祛斑霜可致汞中毒而直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6.
总结职业接触高浓度汞蒸气后急性中毒导致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2例患者接触汞蒸气后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血汞分别为135μg/L、260.7μg/L,尿汞分别为3 178.6μg/g Cr、2 999.4μg/g Cr,双肺弥漫性病变、严重低氧血症。临床给予二巯丙磺钠驱汞、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抗炎、无创正压通气、抗感染等治疗后,2例患者血汞、尿汞明显下降,双肺炎症吸收好转。对急性汞中毒导致间质性肺炎患者,除了尽早应用特效解毒剂外,早期、短程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的汞对使用者产生的皮肤和全身临床症状以及尿液和血液中生物标志物的改变情况。[方法]调查昆明市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使用者49例,根据化妆品中汞含量分为汞超标组(29例)和汞未超标组(20例),采用调查表和体检结合收集临床资料,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汞和尿汞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生化常规分析,取外周血采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情况。[结果]汞超标组与汞未超标组局部皮肤症状(P>0.05)和全身临床症状(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皮肤增白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汞超标组的化妆品汞含量最小值为1 737 mg/kg,最大值为196 342 mg/kg,中位数为11 374 mg/kg。使用汞超标化妆品者的尿汞值明显高于使用汞未超标化妆品者(P<0.01),其尿汞超标率达100%(29/29)。使用者尿汞值与化妆品汞含量值存在正相关性。两组使用者血液细胞分类计数和生化指标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汞超标组外周血细胞彗星试验细胞拖尾率(10.3%)高于汞未超标组(4.5%)(P<0.01)。[结论]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的汞可以导致使用者尿汞升高,汞在体内慢性蓄积可能导致DNA损伤,但对局部皮肤未显示明显的毒性作用,也未引起和汞相关的全身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慢性汞中毒患者脑脊液汞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慢性汞中毒患者脑脊液汞含量的变化,探讨汞的神经毒性机制。方法选择9例慢性汞中毒患者作为中毒组,8例非汞接触患者为对照组,用碱性氯化亚锡还原-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4 h尿汞(U-Hg)和脑脊液汞(CSF-Hg)含量,用酸陸氯化亚锡还原-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同一天的血汞(B-Hg)含量;5例慢性汞中毒患者作驱汞前后B-Hg、U-Hg和CSF-Hg含量比较。结果中毒组B-Hg、U-Hg含量[(250.00±48.54)、(160.07±91.15)n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04±63.01)、(24.73±9.96)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CSF-Hg含量为(20.22±10.21) nmol/L,对照组CSF-Hg未检出。5例慢性汞中毒患者用二巯丙磺酸钠作2~3疗程驱汞治疗,B-Hg、U- HC、CSF-Hg含量治疗前分别为(258.00±48.68)、(141.02±63.74)和(22.60±7.14)nmol/L,治疗后明显下降,分别为(172.00±68.34)、(39.22±11.83)和(11.32±4.92)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毒组CSF-Hg含量与B-Hg含量有相关关系(P<0.05),与U-Hg含量无相关关系(P>0.05),但驱汞治疗后,CSF-Hg含量的下降与B-Hg、U-Hg含量下降的相关性均无统计。结论慢性汞中毒患者CSF-Hg含量随外周血汞升高而升高,但与U-Hg含量无关;而驱汞治疗后,B-Hg、U-Hg含量已正常,但CSF-Hg含量仍较高,其可能为引起慢性汞中毒患者神经行为功能改变和震颤等临床表现的基础物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化妆品所致汞中毒的特点及危害。
方法 对4例汞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化妆品所致汞中毒的中毒经过和临床特点。
结果 4例汞中毒患者面部外用化妆品可能为汞中毒的主要原因。汞中毒可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及肾脏损害,尿汞及驱汞后尿汞可作为"汞吸收"诊断的重要指标。
结论 非职业性汞中毒引起的临床症状更为隐匿,对不明原因的神经衰弱症候群、肾损害及肢体疼痛病例应注意询问美容美白产品接触史并进行尿汞检测,尽早明确诊断及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尿汞mg/L、μg/g Cr两种表达方式应用于汞中毒诊断及预防实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188名正常人(对照组)、1046名职业接触汞人员(试验组)随机尿样于聚乙烯塑料瓶中,用校正后的F732-Ⅴ型测汞仪、酸性氯化亚锡还原-冷原子荧光法测定尿总汞含量,用手工碱性苦味酸法检测尿液肌酐含量,尿汞结果分别以mg/L、μg/g Cr两种方式报告。结果对照组及试验组尿总汞含量两种表达结果均成正偏态分布,对照组尿汞mg/L的几何均数为0.00123、尿汞μg/g Cr的几何均数为0.96,两种报告方式的结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9967,P0.001);试验组尿汞mg/L的几何均数为0.00287、尿汞μg/g Cr的几何均数为2.42,两种报告方式的结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9935,P0.001)。以0.01 mg/L与4μg/g Cr为正常人参考值标准判断试验组检测结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0.01 mg/L为正常人参考值做标准判断结果的漏诊率较高;判断个体样本的测定值是否超过正常参考值或生物限值,以μg/g Cr方式报告尿汞含量更符合临床实际;但大样本调查研究,以mg/L、μg/g Cr两种方式报告得出的结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使用微波消解并运用仪器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铅、砷、汞含量.方法 采用一次性微波消解后分析3种元素.结果 在最佳条件下铅、砷、汞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5 μg/ml、0.293 6 μg/L和0.060 1 μg/L;加标回收率为92.52.0%,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化妆品中铅、砷、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对本市423例非汞接触的健康成人进行尿汞检测.结果尿汞的正常参考值<4.2μg/L,尿汞的肌酐校正参考值<0.43 μg/mmol.尿汞值的变化与年龄和性别无关,此正常参考值可作为上海地区惠慢性汞中毒诊断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化妆品致慢性汞中毒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讨论化妆品致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对因使用化妆品致慢性汞中毒2例进行分析。[结果]化妆品所致的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除可有一般慢性汞中毒的症状外,突出表现为以周身疼痛为主的,而感觉和运动障碍不明显的周围神经炎;在使用激素和神经营养药的同时,主要应给予驱汞治疗。[结论]长期使用含汞量超标的化妆品可导致汞中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监测福建省一般成年人群尿中镍、钴、锰水平,为镍、钴、锰中毒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2020年1月-2023年2月来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查体的一般成年人群中,选择47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钪(45Sc)作为在线内标物质,尿液样品经0.5%硝酸稀释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测定尿中镍、钴、锰水平。结果 该人群尿中镍的水平范围(P5~P95)为0.51~7.72 μg/L,尿中钴的水平范围(P5~P95)为0.04~1.12 μg/L,尿中锰的水平范围(P5~P95)为0.13~2.48 μg/L。女性尿中钴水平高于男性(Z=-2.293,P<0.05)。尿中镍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257,P<0.05)。结论 福建省一般成年人群尿中镍、钴、锰水平的几何均值分别为2.24、0.35、0.56 μg/L,可为一般成年人群镍、钴、锰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尿汞2种测定法评价及成都市尿汞本底值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修订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实施计划"提供实验室资料.方法 对尿汞酸性、碱性冷原子吸引测定2法进行方法学评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推荐的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和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作方法学评价实验,选择无汞作业史的健康人群做尿汞本底值调查.结果 碱性法线性范围050 μg/L,回收率100.68%,相对标准偏差(RSD)3.39%;酸性法线性范围0120 μg/L,回收率98.84%,相对标准偏差(RSD)3.43%;方法比较实验回归方程:y=0.782 0.346x,r=0.912 6.结论 2法各项性能指标均可接受,相关性较好,而碱性法操作简便、省时,更适用于临床.成都市尿汞本底值(95%上限)5.61 μg/L.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正常人群尿汞正常参考值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无汞接触史的健康成年男、女尿汞的正常参考值上限.方法收集某牛奶公司等单位职工中无汞接触史,经健康体检正常的成人男女一次性尿样;以某照明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汞作业接触者作对照组.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测定尿汞含量.结果正常人群尿汞含量95%上限值为7.00 μg/L;608例男女无汞接触史的健康成人尿汞含量基本接近,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汞作业接触者尿汞含量与正常人尿汞含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建议广东地区尿汞正常参考值上限为10.00 μg/L(50 nmol/L).  相似文献   

17.
健康人群尿汞本底值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地区非接触汞正常人群尿汞正常值.方法在上海、黑龙江、广东、四川等省市,收集非接触汞正常人群尿样共2 248例.样本采集采用随意尿,统一使用聚乙烯塑料瓶收集不少于25 ml的尿样,统一使用上海光华仪器厂生产的F732-G型测汞仪,测定方法采用尿中汞的酸性氯化亚锡还原-冷原子吸收法和尿中汞的碱性氯化亚锡还原-冷原子吸收法.并用肌酐和比重校正.采用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比重计测定比重.结果尿汞测定值呈偏态分布,采用对数转换成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用几何均数表示平均水平.酸性法和碱性法2种测定方法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男女间各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汞正常值95%上限为≤4.25μg/L(21.22 nmol/L),用肌酐校正后为3.724 5 μg/g Cr(18.38 mol/g Cr),比重校正后为4.45μg/L(22.50 nmol/L).结论建议尿汞正常参考值为≤5μg/L(25 mol/L),肌酐校正后为≤4 μg/L Cr(20nmol/Cr),比重校正后为≤5 μg/L(25 nmol/L).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化妆品中重金属铅和汞的含量及污染水平,随机抽取市场上销售的24件化妆品,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分别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铅和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其污染水平.结果显示,化妆品中铅和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431±12.514) mg/kg和(0.493±0.194)mg/kg.化妆品中铅含量的顺序为:防晒霜类>补水霜类>乳液类>粉底液类>祛斑霜类,汞含量的顺序为:防晒霜类>粉底液类>乳液类>祛斑霜类>补水霜类.24件化妆品中,汞含量均合格;有9件化妆品为铅轻度污染,且大多为中低档化妆品,合格率为62.5%.提示本次调查的24件化妆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铅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总结确诊为汞中毒的4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汞中毒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 对43例汞中毒患者的接触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职业性汞中毒均为金属汞以蒸气形式吸入,非职业性汞中毒主要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吸收。男性多因职业原因致中毒(占94.7%),而女性除职业原因中毒(占58.3%)外,还有美白祛斑化妆品汞中毒。临床表现多样,急性中毒主要以全身症状为主,部分有皮肤及呼吸道受损,而慢性中毒则以神经-精神障碍、口腔症状、关节肌肉痛为主。经驱汞治疗,患者尿汞浓度降低,临床症状日趋缓解,其中以神经精神症状改善最为明显。4例汞中毒相关肾病综合征患者经驱汞治疗后,水肿症状消失。19例汞中毒患者出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且吸烟组Hcy升高发生率高于不吸烟组(P < 0.01)。
结论 汞中毒患者应尽早经驱汞治疗,尽早戒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原因导致的非职业性汞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将北京朝阳医院2005—2009年收治的171例非职业性汞中毒住院患者按中毒原因分为环境污染组、使用化妆品组和使用偏方组,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在171例患者中,环境污染组34例,使用化妆品组90例,使用偏方组47例。各组患者主要出现神经衰弱症候群、消化道症状、周围神经损害和肾脏损害。与环境污染组相比,使用偏方组烦燥、恶心及水肿表现明显;与使用化妆品组相比,使用偏方组烦燥、口腔异味、食欲下降、恶心、腹痛、牙龈肿胀和水肿等症状体征明显,蛋白尿和尿β2微球蛋白升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偏方组患者驱汞治疗前空白尿汞值较其他两组高(P〈0.05),以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治疗疗程长于其他两组。[结论]不同原因所致非职业性汞中毒的临床特点不同;使用偏方中毒患者临床表现较重,尿汞含量高,所需驱汞疗程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