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胶原海绵对牙科创面止血及伤口修复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2004-03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研究所和口腔科完成。首先用Ⅰ型胶原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壳聚糖配制成混合物,冷冻干燥成复合胶原海绵备用。收治60例错牙合畸型患者需行牙齿对称减数进行正畸治疗,共计对称拔除双尖牙212颗、磨牙14颗。左侧为实验组牙槽窝置入复合胶原海绵,右侧为对照组置入医用明胶海绵。记录拔牙创面止血时间,观察术后2,7d拔牙面创愈合情况。结果60例236颗牙拔除后的止血时间,实验组(45.9±12.8)s,对照组(89.0±16.4)s。实验组2d拔牙创面愈合78例(66%)、7d拔牙创面愈合117例(98%);对照组2d拔牙创面愈合25例(21%)、7d拔牙创面愈合95例(79%)。实验组创面愈合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胶原海绵的止血效果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明显优于明胶海绵。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4047-4048
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 FGF)治疗牙科创面止血及伤口修复愈合的效果。选取拔牙的阻生牙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阻生牙拔除术,对照组给予无菌棉球止血,观察组给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创面止血及伤口修复愈合情况。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感染、干槽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3、7d伤口修复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拔牙后止血效果较好,且能预防感染、干槽症发生,加快拔牙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背景:生肌玉红胶原海绵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胶原海绵对兔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在新西兰白兔背部制造3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别以生肌玉红胶原海绵、贝复剂(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生理盐水修复。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检测创面修复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血红素氧化酶1、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与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与贝复剂、生理盐水比较,生肌玉红胶原海绵可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P<0.05),增加创面血红素氧化酶1、转化生子因子β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P<0.05),提高创面愈合率(P<0.05),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0.05)。证实生肌玉红胶原海绵能够促进创面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创面血红素氧化酶1、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增加成纤维细胞等创面修复细胞。  相似文献   

4.
生肌玉红胶原海绵修复创面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婷婷  熊猛  周勇  姚昶 《中国临床康复》2011,(29):5367-5370
背景:生肌玉红胶原海绵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胶原海绵对兔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在新西兰白兔背部制造3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别以生肌玉红胶原海绵、贝复剂(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生理盐水修复。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检测创面修复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血红素氧化酶1、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与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与贝复剂、生理盐水比较,生肌玉红胶原海绵可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P〈0.05),增加创面血红素氧化酶1、转化生子因子β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P〈0.05),提高创面愈合率(P〈0.05),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0.05)。证实生肌玉红胶原海绵能够促进创面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创面血红素氧化酶1、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增加成纤维细胞等创面修复细胞。  相似文献   

5.
背景:大量的体内和体外实验已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不同组织和细胞具有广泛作用,可加快创面愈合进程.目的:观察基因枪转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效果和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完全随机设计,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军烧伤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SD清洁级大鼠,体质量200-250 g,雌雄不拘.方法:将天然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重组优化,以pCI-neo为载体构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I-neo-bFGF,并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细胞,转染后以dot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利用基因枪技术对SD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模型进行转基因,以转染pCI-neo-bFGF为实验组,以转染空载体pCI-neo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在转基因后24 h,48 h,96 h,7d,10d和14d测定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和胶原酶Ⅰ水平,评价创面愈合情况.结果:重组构建的pCI-neo-bFGF经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细胞,dot blot和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构建的pCI-neo-bFGF表达载体可表达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荧光显微镜下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天然基因表达;基因枪转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00±1.31)d,对照组为(14.75±1.28)d,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羟脯氨酸及胶原酶Ⅰ水平均于基因枪转染后48h即伤后第5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一定水平后维持,实验组各时间点羟脯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转基因后48 h和96 h胶原酶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因枪转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增加创面愈合期间组织羟脯氪酸和胶原酶Ⅰ水平,加快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进程.  相似文献   

6.
胶原蛋白海绵在多种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在不同类型创面上有无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56例患有不同类型创面的患者,用胶原蛋白海绵敷贴于取皮区、Ⅱ度烧伤、慢性溃疡创面上或填塞于压疮所致的窦道的底部为实验组.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愈合的经过、愈合的时间,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4例取皮区创面使用胶原蛋白海绵的愈合时间是(2.86&;#177;0.86)d,对照组为(4.14&;#177;0.86)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愈合时间是(6.75&;#177;1.39)d.对照组为(10.63&;#177;1.19)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肉芽创面、慢性溃疡创面、压疮创面总显效率83.3%,总有效率100%;组织病理:对照组肉芽组织中可见较多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簇及扩张的新生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周围有散在新生的纤维母细胞。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形成,胶原纤维排列无序,部分融合。实验组早期及中期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的时期较对照组早,胶原纤维的产生增加,排列更有序。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对创面修复及愈合,加速肉芽组织的生长、促进慢性溃疡和压疮创面生长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进行。选取。1999/2003在本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3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降血糖+抗感染+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局部换药)16例,对照组(降血糖+抗感染)1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过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治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62%)(X^2=4.96,P&;lt;0.05);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创面愈合时间[(29.34&;#177;1.46)d]明显比对照组[(38.23&;#177;2.87)d]缩短(f=11.06,P&;lt;0.05)。两组均无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应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碘仿海绵用于预防拔牙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采用明胶海绵加碘仿预防拔牙术后出血、疼痛、肿胀、感染及干槽症等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82例1704颗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拔牙均采用局部麻醉,拔除患牙后将牙槽窝搔刮干净.实验组待牙槽窝内有血液充塞后.填塞碘仿明胶海绵;对照组除不填塞仿明胶海绵外,其余同实验组,观察疗效采用双盲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拔牙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明胶海绵加碘仿预防拔牙术后并发症疗效稳定,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减少瘢痕的作用。方法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2000-01/2004-11住院的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480例,将因无经济条件不能接受治疗的240例设为对照组,治疗组240例。治疗组入院后,创面清创,喷洒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于创面,150AU/cm^2创面,给药1次/d,至创面痊愈。对照组创面清创后,用碘伏纱布或油纱半暴露创面。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3个月愈合后皮肤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426例。治疗组较对照组提前1周愈合,3个月瘢痕增生少。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使深Ⅱ度创面提前愈合、减少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中药复合海绵敷料对大鼠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用中药复合海绵敷料覆盖创面,阳性对照组用海绵基质覆盖创面,阴性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处理。分别于治疗后第3d、7d、14d观察大鼠创面愈合情况,测定创面面积并取创面做病理分析;治疗后第3d、7d测创面炎症积分。结果:治疗后第7d、14d,实验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1.32±0.08)%]、[(90.44±0.07)%]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60.66±0.09)%]、[(81.03±0.04)%]和阴性对照组[(50.01±0.10)%]、[(71.65±0.10)%](P0.05);治疗后第3d、7d,实验组创面炎症积分分别为(3.20±0.42)分、(1.70±0.48)分,阳性对照组为(4.18±0.60)分、(2.55±0.52)分,阴性对照组为(5.67±0.50)分、(3.89±0.33)分,实验组与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型中药复合海绵敷料对大鼠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能够干预创面炎症反应,适宜作为创伤修复敷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胶原海绵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手术创面分别使用胶原海绵(观察组)和明胶海绵(对照组)两种敷料进行压迫止血.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胶原海绵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创面的出血量、出血时间、术后1~3d的引流量,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为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更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 患者,女,28岁,于2007年5月就诊口腔科门诊,在局麻下行右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术中置一块快康止血海绵于拔除创面止血。伤口愈合良好,术后六天拆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于深度褥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褥疮45例处,其中Ⅱ期褥疮19例处、Ⅲ期21例处、Ⅳ期5例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喷洒于褥疮创面,结合微波治疗;对照组用抗生素药液湿敷,予红外线局部照射,观察创面修复情况及愈合速度。[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速度为0.1mm/d~0.3mm/d,对照组为0.07mm/d~0.15m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于深度褥疮的治疗,疮面愈合效果好于传统的抗生素湿敷及红外线照射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效能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创面愈合和组织修复及促进骨再生的能力,并有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易操作的特性,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应用广泛。
  目的:将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植入下颌阻生牙拔除后牙槽窝,评价其预防干槽症的效果。
  方法:纳入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患者160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2组,试验组在拔除阻生牙后放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照组不放任何材料任其自行愈合,拔牙后3 d,5 d和1周门诊复诊观察干槽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槽症的发病率。
  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有1例干槽症发生,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有10例干槽症发生,发生率为12.5%。两组干槽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拔牙后牙槽窝内可见肉芽组织,拔牙窝缩小,充满新生肉芽组织,比对照组早一两天。患者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均未发生过敏、组织增生等局部及全身反应。说明下颌阻生牙拔牙后局部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干槽症的发病有预防作用,能加快拔牙创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压迫方式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局部渗血的效果,为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止血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将385例置入PICC导管的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90例和对照组195例。两组均置入PICC导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为穿刺点放置明胶海绵贴敷透明敷料,对照组为置管术后折叠无菌纱布成长方体压迫穿刺点后贴上透明敷料。观察两组局部止血效果。结果 24 h内实验组局部渗血85例,渗血率为45%。对照组局部渗血112例,渗血率为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海绵止血优于纱布用于PICC置管后压迫方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大鼠创面感染模型探讨肛周脓肿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创面感染模型模拟肛周脓肿疾病,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计数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分析创面愈合机制,最终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大鼠7 d后创面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数及成纤维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122,P=0.000;t=1.926,P=0.035),14 d后新生毛细血管数及成纤维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93,P=0.000;t=1.916,P=0.036)。实验组在造模7 d、14 d后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33,P=0.000;t=31.594,P=0.000)。造模后3 d、7 d、14 d实验组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EG2)、组胺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03,P=0.000)。结论创面的愈合有赖于新生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形成,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达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创面床准备”方案局部处理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将“创面床准备”理论引入糖尿病足部溃疡局部处理的实践效果,并与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00-01/2005—01收治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57例,在系统的内科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①实验组(n=30):采用“创面床准备”方案进行创面处理,创面演进过程均依据其创基颜色特征相对划分为黑、黄、红、粉四期,黑期和黄期主要任务是清创、调节创面的“湿性平衡”,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红期和粉期则主要是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适宜的敷料保护和促进新生的肉芽组织以及上皮的增殖,在红期可选择自愈或合适的手术方式修复创面。②对照组(n=27):采用传统的皮维碘纱、生理盐水湿纱布、凡士林纱布等进行创面处理。观察两组创面分期间演进情况.手术方式及其Ⅰ期修复率、平均住院时间等;各期创面组织标本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黄期和红期标本胶原纤维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粉期创面标本β1整合素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皮基底层增生活跃细胞数量。 结果:57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分期间演进速度实验组比对照组快(P〈0.05),实验组各期间的演进表现出类似于急性创面愈合过程、对照组这些改变则相对不明显或较慢。②实验组自愈合时间、总的手术Ⅰ期修复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38.2&;#177;24.3)d比(50.4&;#177;26.1)d;81%比46%;(34.4&;#177;27.1)d比(53.2&;#177;36.9)d;P〈0.05]。③实验组黄期Ⅰ,Ⅲ型胶原总含量及Ⅰ型胶原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红期Ⅰ型胶原含量高于黄期及对照组红期(P〈0.Ol,0.05)。④实验组粉期表皮基底层增生活跃细胞数量高于两对照组[(85.3&;#177;5.7)%,(36.6&;#177;9.3)%,P〈0.01]. 结论:在全面评估和系统的内科治疗基础上,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床准备”方案具确实的临床价值:能促进较小创面较快自愈,经过创面床准备后的红期是理想的手术时机,在此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进一步加快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进型胶原蛋白即刻植入小鼠拔牙窝后对拔牙术后止血、材料降解以及拔牙窝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①随机表法将48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三组,每组16只,腹腔注射1. 5%戊巴比妥溶液麻醉后,拔除右上颌中切牙,实验组植入改进型胶原蛋白海绵,对照组植入传统型胶原蛋白海绵,空白对照组无特殊处理;②通过沾取三组拔牙后创口渗血,称重并比较三组术后出血量;③于术后第1、2、4、6周,观察三组大体拔牙伤口愈合情况,同时取上颌骨组织,常规组织学切片,Masson染色,观察拔牙窝内胶原蛋白海绵降解、残留植入物大小、植入部位组织学反应、炎性反应、周围组织长入和修复情况。结果改进型胶原蛋白海绵组出血量为0. 010863±0. 007085 g,低于空白对照组0. 038513±0. 022848 g(P 0. 05),传统型止血海绵组出血量为0. 017025±0. 008925 g,也低于空白对照组(P 0. 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发现,不同胶原蛋白海绵单独植入拔牙窝后促进拔牙创早期于愈合和后期的骨量形成的效果都优于空白对照,改进型蛋白胶原海绵组拔牙后胶原的降解较快、骨形成的速度优于传统型胶原蛋白海绵组。结论改进型胶原蛋白海绵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更好的促进拔牙创口的愈合和骨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修复的作用已经受到关注。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创伤性溃疡的修复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设计:分组对比观察。 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对象:选择2004-03/05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皮肤创伤性溃疡患者40例,排除糖尿病及全身感染者,创伤性溃疡均位于小腿。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 干预措施:试验组20例用无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对照组20例用无菌凡士林油纱布。更换敷料1次/d,至刨面愈合止。全身和局部均不使用影响创面生长的药品。于换药1,2,3周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创面分泌物分为:无、少量、中量及多量;创面边缘反应分为:无、轻度、中度及重度)记录创面愈合后的色素沉着及瘢痕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过程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共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试验组3周内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f95%(19/20),55%(11/20),r=8.533,P〈0.05]试验组创面分泌物及创周炎性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创面;两组创面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及瘢痕。 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海绵可促进刨伤性溃疡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且无瘢痕及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方便、无刺激的理想敷料。  相似文献   

20.
复方壳多糖人工皮肤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证明复方壳多糖人工皮肤在体促进创面愈合能力,为该人工皮肤应用于临床尤其是覆盖感染创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雄性大鼠24只,每只背部做全层皮肤缺损创面2个,每个创面涂1&;#215;10^5克隆形成单位(colony foming unit,CFU)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创面大鼠模型,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6个创面,将复方壳多糖人工皮肤和复方胶原凝胶人工皮肤分别覆盖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上,空白对照组无覆盖,通过细菌学、病理、免疫组化检查,了解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好,空白对照组差,实验组创面感染轻、创面收缩好,24h痂下细菌计量实验组为(8.09&;#177;2.51)&;#215;10^4CFU/g,明显少于对照组(5.91&;#177;2.51)&;#215;10^5CFU/g和空白对照组(5.55&;#177;2.18)&;#215;10^7CFU/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创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实验组炎性细胞浸润少,愈合最快最好,对照组有炎性细胞浸润,空白对照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和渗出、出血、坏死;肌动蛋白免疫组化表明,实验组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染色强阳性,对照组散在阳性,空白对照组染色阴性。结论:复方壳多糖人工皮肤有抗菌、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其作用优于复方胶原凝胶人工皮肤,是理想的创面覆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