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F-FDG PET显像在鼻咽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鼻咽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5例鼻咽癌PET与同期CT、MRI、骨ECT诊断结果比较分析,全部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35例鼻咽癌PET与临床和CT、MRI、骨ECT诊断相符31例(88.6%),诊断不符4例(11.4%),其中真阴性2例和假阴性2例,1例ECT疑为多处骨转移,PET未发现核素浓聚改变,随访排除了骨转移;1例MRI疑为复发,PET未发现核素浓聚改变,病理及随访排除了复发;1例CT诊断肝转移,1例MRI诊断桥脑转移,PET均未发现核素浓聚改变.PET检测出CT、MRI和ECT未发现的转移灶6例(17.1%).结论:18F-FDG PET对鼻咽癌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在诊断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方面优于CT和MRI;诊断肝、脑转移有假阴性表现,提示PET应结合CT、MRI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PET)在头颈部癌瘤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37例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疑复发行FDG PET显像(19例全身显像,18例局部显像),其中34例同期行CT或MRI检查,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37例患者中FDG PET显像阳性25例,其中3例假阳性;阴性12例,其中假阴性2例。FDG PET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1.7%、76.9%和86.5%,CT或MRI检查的分别为68.2%、75.0%和61.8%。在19例FDG PET全身显像中,11例除头颈FDG异常浓聚外,6例还发现有远地转移。结论:评价头颈部癌瘤复发,FDG PET比CT或MRI有更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FDG PET显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核医学影像诊断技术--FDG 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随诊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2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12~18个月同期行FDG PET和CT、MRI检查,并采用双盲法将PDG PET与CT和MRI结果进行比较,其中6例经活检病理证实,余6例经CT动态观察10个月后确诊。结果 9例CT和MRI未见肿瘤复发,PET显示其中3例有局灶性FDG代谢明显增高病变,2例CT和MRI提示肿瘤复发,FDG PET均显示局部病变有放射性摄取浓聚;该5例FDG摄取浓聚的病变处均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肿瘤复发。另1例MRI提示鼻咽癌颅内转移,而FDG PET诊断为放射治疗后脑损伤,后经CT随访证实。结论 与CT和MRI检查相比,FDG 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的早期定性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若结合CT和MRI多种影像结果分析,更能提供局部病变结构与代谢改变的复合信息,尤其对局部复发病灶精确的适形放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FDG PET判断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病灶残留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Chen YR  Gu MX  Li WX  Pan Y 《癌症》2002,21(6):651-653
背景与目的:18F-2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判断恶性肿瘤治疗后病灶残留上的应用是放射肿瘤学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旨在探讨FDG PET显像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肿瘤残留中的应用。方法:25例鼻咽癌放疗后,临床疑咽肿瘤残留,均行FDG PET显像,显像时间为放疗后2-6个月,其中23例同期行CT检查,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5例患者中FDG PET显像阳性18例,其中4例假阳性,阴性7例,其中2例假阴性,FDG PET显像的准确率为76.0%(19/25),CT检查的准确率为52.2%(12/23),11例CT未见鼻咽肿瘤残留,FDG PET显示其中2例有鼻咽局部FDG异常浓聚;7例CT诊为肿瘤残留,FDG PET均显示局部病变有FDG异常浓聚,5例CT未能确定残留,PET显示3例FDG异常浓聚,12例FDG异常浓聚的病变处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肿瘤残留。结论:判断鼻咽癌放疗后鼻咽肿瘤残留,FDG PET比CT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17例恶性肿瘤18氟脱氧葡萄糖PET显像假阴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假阴性患者的FDG摄取特点、影响因素,分析PET/CT检查中CT对其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行PET/CT检查者中,^18F-FDGPET为阴性的17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PET图像进行视觉观察和半定量分析,并与CT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例肝癌患者病理证实为高分化型肝细胞肝癌,其中1例有两处病灶,一处病灶FDG摄取、平扫CT密度较周围正常肝组织低下,另一处病灶FDG摄取、平扫CT均为阴性;后行增强CT显示在动脉期两处病灶均明显强化。1例胃印戒细胞癌伴右侧附件转移患者,1例腹壁、大网膜转移性腺癌患者,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1例前列腺癌患者(高分化型)的^18F—FDGPET诊断受消化道正常生理性FDG摄取或泌尿系统FDG滞留的影响。3例转移癌病变直径≤1cm,其中2例的原发病灶FDG摄取明显增高,1例原发病灶^18F—FDGPET及CT诊断为阴性。68.8%原发肿瘤、66.7%转移肿瘤在平扫CT上显示异常密度,并精确定位;而31.2%原发肿瘤、33.3%转移肿瘤病变^18 F—FDGPET及CT诊断均为阴性。结论恶性肿瘤^18F—FDGPET假阴性与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病灶大小有关;结合CT或重视PET显像方法可减少恶性肿瘤^18F—FDGPET假阴性。  相似文献   

6.
^18F—FDG标准摄取值诊断鼻咽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显像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受检者行^18F—FDG PET显像并计算鼻咽部SUV,以SUV≥2.5作为阳性结果,其中35例患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最后诊断根据病理检查确诊。结果:^18F—FDG PET SUV诊断原发性鼻咽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5%,阳性预测值为80%,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性为85.4%,低分化鳞癌与未分化癌的S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86,P=0.007,鼻咽癌、鼻咽炎症和非鼻咽病变SUV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85,P=0.000,而鼻咽癌与鼻咽炎症的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结论:^18F-FDG PET SUV诊断鼻咽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在鼻咽癌的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Mo HY  Zhang F  Hong MH  Fan W  Zheng L  Min HQ 《癌症》2002,21(3):323-325
背景与目的:核素骨显像结合临床骨痛症状常用于诊断鼻咽癌骨转移,但无骨痛初治鼻咽癌患者核素骨显像阳性率的报道罕见。本文探讨无骨痛初治鼻咽癌患者全身核素骨显像阳性率及对此类患者的处理。方法:对住院的104例无骨痛初治鼻咽癌患者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按显像结果分为两组,一组骨显像见异常代谢浓聚灶,并行薄层骨算法CT扫描了解情况20例。另一组未见异常84例。随诊6-30个月。结果:19.2%(20例)患者核素骨显像见异常代谢浓聚灶。薄层骨算法CT扫描1例骨质破坏,2例骨质退行性变,余无异常。但在随诊中本组有11例在6-10个朋内出现骨痛,复查骨显像浓聚灶较前增大。81.8%(84例)核素骨显像阴性的患者有9例在随诊的4-20月内出现骨痛,复查骨显像出现新的代谢浓聚灶。两组患者骨转移30个月内发生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骨痛初治鼻咽癌患者全身核素骨显像阳性率为19.2%。骨转移发生率高于阴性组患者。此类患者的骨显像阳性浓聚灶两段诱导化疗不能减少骨痛的发生。因此对此类患者不需行常规则化疗,可结合临床选择随诊。CT扫描不能鉴别骨显像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8.
PET/CT与MRI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诊断和N分期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GY  Hu WH  Liu LZ  Wu HB  Gao YH  Li L  Pan Y  Wang QS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5):381-384
目的 比较PET/CT与MRI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诊断和N分期中的作用。方法116例鼻咽癌患者于治疗前行PET/CT和MRI检查。依据随访结果比较PET/CT和MRI在淋巴结转移诊断和N分期中的作用。结果116例患者的614个淋巴结的随访结果显示,阳性340个,阴性274个。PET/CT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2%、98.2%和95.4%,而MRI分别为88.8%、91.2%和89.9%,两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1992年福州分期,109例(94.0%)的PET/CT分期正确,103例(88.8%)的MRI分期正确;按UICC分期,108例(93.1%)的PET/CT分期正确,100例(86.2%)的MRI分期正确。结论PET/CT判断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和N分期较MRI准确,但对炎性增生、大面积坏死淋巴结,或直径小于PET空间分辨率的转移淋巴结应警惕其假阳性和假阴性判断。  相似文献   

9.
18 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PET)全身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中的作用。方法:对29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行EDG PET全身显像,并与临床随诊、组织活检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9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FDG PET发现可疑原发灶15例,其中13例为病理结果所证实,2例病理结果为阴性,FDG PET对原发灶的检出率为44.8%(13/29)。FDG PET全身显像另外检检出淋巴结转移和远地转移灶26个,CT和MRI只检出13个。14例FDG PET未确定原发灶者,经随访3-13个月,死亡率42.9%(6/14)。13例FDG PET确定原发灶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经随访2-13个月,死亡率为15.4%(2/13)。结论:FDG PET全身显像对原发灶不明转移癌原发灶的确定、临床分期、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的改善均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Chen YR  Li WX  Lin YR  Chen LH 《癌症》2004,23(10):1210-1212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治疗后残留的判断靠CT或MRI有时是很困难的,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这方面的应用是放射肿瘤学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 PET在判断脑胶质瘤手术后并放疗后肿瘤残留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脑胶质瘤手术后并放疗后临床疑肿瘤残留患者同期行18F-FDG PET和CT/MRI检查,最后诊断结合手术后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3例患者中18F-FDGPET显像阳性12例,阴性11例,其中3例为假阴性.9例CT/MRI未能确定肿瘤残留,PET显示其中7例FDG异常浓聚,2例FDG摄取缺损;8例CT/MRI诊断为肿瘤残留者PET显示FDG异常浓聚.18F-FDG PET显像检查的准确率为87.0%(20/23),而CT/MRI检查的准确率为60.9%(14/23),前者准确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18F-FDG PET在判断脑胶质瘤手术后并放疗后的脑损伤和肿瘤残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CT和MRI能更好的提供解剖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肿瘤显像与^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价值。方法43例肿瘤患者,其中28例经其他检查或随访证实为骨转移,15例证实无骨转移。2周对患者内行^18F—FDGPET和^99Tc^m-MDP显像,比较分析两种显像结果。结果28例肿瘤骨转移患者中,^18F—FDG PET阳性26例,^99Tc^m-MDP阳性27例,灵敏度分别为92.9%(26/28)、96.4%(27/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无骨转移患者中,PET阴性14例,MDP阴性8例,特异度分别为93.3%(14/15)、53.3%(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检测骨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93.0%(40/43)、81.4%(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8F—FDGPET诊断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与^99Tc^m-MDP显像相近,但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对^99Tc^m-MDP骨显像阴性、单一病灶及可疑骨转移患者,进一步行^18F—FDG PET显像,可起到信息互补、明确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8F-FDG PET显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显像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以及临床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3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全身^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显像,并与外科手术或内镜活检病理结果和CT检查结果对照。结果:46倒患者中PET显像食管部位均有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经病理确诊,46处食管浓聚灶均为食管癌原发病灶。其中28例为单发病灶,2例为食管多发灶,其余16例除食管原发病灶外,还有其他部位32个病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远处转移病灶。与46例PET显像前CT结果相比较,PET共检出食管部位恶性病灶46例,检出率为100.0%,而CT仪检出34例,检出率为73.9%。46例中确诊有其他部位转移者18例,PET检出18例,检出率为100.0%,而PET显像前CT仅检出6例,检出率为33.3%。27例手术治疗者PET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一致,而常规检查对食管癌临床分期高估5例,低估12例,PET显像改变了这1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结论:^18F-FDG-PET显像对食管癌的诊断、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分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305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是肺癌最常见转移部位之一,可引起疼痛、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拟探讨骨扫描、MRI、CT、X线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诊断价值,骨转移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6年我组连续诊治的561例晚期NSCLC的骨扫描检查,并与MRI、CT、X线检查骨转移方法对比。结果561例骨扫描中阳性455例,155例经临床排除骨转移,300例经临床、MRI/CT/X线证实或病理等证实为骨转移,假阴性5例,共305例骨转移。骨扫描总敏感性为98.36%,特异性为39.45%,准确度为71.48%。305例骨转移患者中有症状者138例,无症状者144例(47.21o.4),未记载者23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转移在周围扁骨,骨磷治疗,无症状为有益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骨扫描对于肺癌骨转移筛查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核素骨扫描可成为肺癌分期检查的筛查手段。骨扫描的不典型阳性病灶。可辅以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带有低剂量定位CT系统的SPECT对肺癌诊断和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GE-Millennium VG with Hawkeye成像仪对高分辨CT不能确诊的48例可疑肺癌患者进行了^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评价其对肺部原发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同时,对24例NSCLC患者术中摘取的74个淋巴结在相应淋巴结区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病灶与病灶对比,评价其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显示,有40例患者出现了肺部异常FDG摄取情况。根据形态及核素摄取特征,^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正确检出恶性病变34例,排除恶性病变6例,出现假阳性6例和假阴性2例,对原发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50.0%和83.3%;同时,在4例患者中检出了CT未发现的、发生于肾上腺和骨的肺外转移。恶性肿瘤对FDG的摄取明显高于良性肿瘤,且鳞癌高于腺癌。在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淋巴结区与淋巴结区的对比显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7.9%、90.9%和82.4%;而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之间的比较显示,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1、5%、81、8%和70.8%。结论使用带有低剂量定位CT系统的SPECT行^18F—FDG显像,对肺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及肺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对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上其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CT、MRI和PET-CT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 Y  Zhao C  Xie CM  Lu LX  Sun Y  Han F  Wu HB  Cui NJ  Zeng ZY  Lu TX 《癌症》2006,25(5):521-525
背景与目的:目前,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诊断标准尚存在争议;^18FDG-PET-CT近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拟对比CT、MRI和^18FDG-PET-CT检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合临床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和^18FDG-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8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3例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0天内以同一固定体位,完成增强CT、MRI和PET-CT扫描检查。以横断面图像上咽后间隙内最大径≥4mm的独立肿大结节、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作为CT/MRI诊断咽后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判定标准;肿大咽后淋巴结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明显高于周围组织且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2.5为^18FDG-PET-CT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治疗后咽后淋巴结的消退情况,比较三者对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差异及诊断价值。结果:CT、MRI和PET-CT对53例患者106侧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39.6%(42/106)、45.3%(48/106)、20.8%(22/106),CT和MRI显著高于PET-CT(P〈0.01);CT稍低于MRI.但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T和MRI检出最大径0.4~0.9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分别有27例和31例.但PET-CT仅检出5例;其中MRI检出最大径≤0.4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7例,CT检出4例,PET-CT均未见放射性浓集。最大径≥1.0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CT、MRI和PET-CT分别检出12、14和13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诊,1例最大径为1.0cm(合并坏死)和1例最大径1.5cm的咽后淋巴结在治疗后6个月内消退,其余均在放疗后3个月内消退。结论: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诊断.MRI较CT并无明显优势。对最大径〈1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的检出率明显低于CT或MRI。对并发坏死或横径≤0.5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以最大径〉10.4cm作为CT/MRI诊断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阳性标准较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18F-FDG SPECT显像在孤立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显像在孤立肺结节(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7月至2004年12月其间.应用具有PET/CT功能的SPECT显像技术对32名孤立性肺结节病例进行^18F—FDG检查,同时行CT检查,两者的结果均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从而评价^18F—FDG SPECT显像的诊断价值。结果:32例病例中病灶直径大下2cm的为17例,小于2cm的为15例。SPECT对于病灶大了2cm的敏感性100%.特异性60%,准确性88%,阳性预测值86%.阴性预测值100%.病灶小于2cm的敏感性88%,特异性86%.准确性87%.阳性预测值88%,阴性预测值86%.阳性似然比6.13.阴性似然比0.15。CT的敏感性60%,特异性41%,准确性53%,阳性预删值63%.阴性预测值38%.结论:^18F-FDG SPECT显像在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并且对于直径大于2cm的病灶有更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18FDG—PET诊断卵巢癌治疗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对54例临床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进行了^18FDG—PET全身及腹部成像、CT、血清CA125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4例临床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中,病理组织学证实肿瘤复发35例。^18FDG—PET检查39/54例显示阳性;CT常规影像检查28/54例阳性;29/54例血清CA125升高。PET、CT、及血清CA125监测卵巢癌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0%、78.95%和92.59%;74.29%、89.47%和79.63%;80.oo%、94.74%和85.19%。PET对检测卵巢癌复发和转移诊断的阳性率高于血清CA125和CT。PET—CT联合、PET联合CA125、CT联合CA125、PET—CT联合CA125监测卵巢癌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0%、73.68%和90.74%;100.00%、73.68%和90.74%;80.00%、89.47%和83.33%;100.00%、68.42%和88.89%。结论^18FDG—PET全身显像作为无创伤性检查技术,能及时探测到复发或扩散肿瘤的代谢变化,可以为卵巢癌术后随访提供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hPE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疑复发而行^18F-FDG hPET显像,21例患者同期行cT或MRI检查。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l例患者中^18F-FDG hPET显像阳性17例,其中1例假阳性;阴性4例,其中假阴性1例。^18F-FDG hPE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1%、75%、90.5%、94.1%:cT或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0%、66.7%、61.9%、81.8%。结论:评价放化疗后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18F-FDG hPET显像比CT或MR1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对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靶区的定义有较高价值,费用低于PET,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MRI、增强CT和PET-CT对鼻咽癌颅底侵犯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MRI、增强CT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对鼻咽癌颅底侵犯的诊断价值,为鉴别诊断鼻咽癌病灶是否有颅底侵犯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57例鼻烟癌患者同时行鼻咽MRI、增强CT和PET—CT,3种检查均在20d内完成。以组织病理学或至少6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为诊断病灶性质的标准,比较这3种方法诊断鼻咽癌颅底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及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结果:增强CT、MRI和PET-CT诊断鼻咽癌颅底侵犯的敏感度分别为68.18%、84.09%和97.67%;特异度分别为76.92%、69.23%和57.14%;准确度分别为70.18%、80.70%和87.72%;PPV分别为90.90%、90.24%和87.50%;NPV分别为41.67%、56.25%和88.89%。PET—CT在敏感度方面较增强CT和MRI有明显优势(P〈0.05),准确度和NPV等方面优于增强CT(P〈0.05),其NPV也优于MRI。结论:在3种影像学方法中,PET—CT对初治鼻咽癌患者颅底是否累及的判定可能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双探头带符合线路SPECT仪^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和^99m 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病灶的探测效果。方法各种恶性肿瘤患者37例,分别行^18F—FDG胸腹部显像和^99m Tc—MDP全身骨显像。比较脊柱、肋骨和骨盆等部位骨骼的病变情况。结果^18F-FDG显像和^99mTc—MDP显像共发现骨骼病灶130处,其中^18F—FDG显像共发现121处(93.1%),^99mTc—MDP显像共发现120处(92.3%),两者共同发现114处(87.7%);仅^18F—FDG显像发现而^99mTc—MDP显像未发现有11处,仅^99mTc—MDP显像发现而^18F—FDG显像未发现有10处。37例患者中,两种方法共检出有骨转移者24例,其中^18F—FDG显像发现23例,^99mTc—MDP显像发现2z例,^18F-FDG显像和^99mTc—MDP显像完全相符有15例,不符有9例。^18F—FDG显像发现有远处转移者32例。结论^18F—FDG双探头符合显像与^99mTc-MDP显像在探测恶性肿瘤骨转移病灶上具有相同的敏感性,但两者在某些病灶的探查上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