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5例出血热患者(重型11例,中型4例)肾组织人白细胞相关抗原-2(HLA-DR),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淋巴细胞相关抗原(LFA-1)表达,以及CD4+,CD8+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与单纯缺血性患者肾活检组织进行比较。结果:(1)出血热患者肾小管HLA-DR,ICAM-1表达显著增多,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2)出血热患者肾间质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细胞以CD8+占优势,伴有ICAM-1,LFA-1等活性因子的高表达;(3)急性肾小管坏死与出血热患者肾小管间质改变相比,单纯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肾髓质没有HLA-DR,ICAM-1表达增强,炎细胞浸润亦缺乏与出血热类似的改变。结论:由病毒感染诱发的肾小管间质局部免疫活化,可能是导致出血热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彦仿  徐志凯 《医学争鸣》1993,14(6):401-404
作用胶体金标记兔流行出血热病毒多克隆抗体直接免疫金银法及抗病毒蛋白单克隆抗体LV48A核蛋白MABL133的多重PAP法观察了流行性出血热尸检的胸腺,脾脏及淋巴结,结果淋巴组织中胸腺上皮,脾及淋巴结的窦壁细胞,游离的单核巨噬细胞病毒抗原呈强阳性,胸腺及其它部位的淋巴细胞胸浆呈环状或点状阳性,淋巴组织明显萎缩,淋巴细胞减少,淋巴滤泡少见,末见生发中心,有的淋巴细胞核浓缩崩解,但不见大片梗死样环死。  相似文献   

3.
4.
5.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李洪华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原性疾病。典型病例临床上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密切观察各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对预后甚为重要。1临床资料本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  相似文献   

6.
7.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肝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3例EHF患者的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重型及危重型患者肝脏的损害(ALT、SB及白蛋门)较轻型、中型患者有显著性差异;(2)死亡组肝脏的损害(ALT、SB)显著重于存活组(P值分别为0.000;0.000);(3)肝脏的损害(ALT)与患者的临床类型、年龄、血小板、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肌酐密切相关。结论 EHF患者并发肝脏损害较普遍,以轻、中度肝脏损害多见,而且与患者的临床类型、年龄、血小板、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及预后密切相关。病情愈重者,肝脏损害愈严重。因此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动态观察肝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肝脏损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元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二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EHF,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epidemichemorrhagicfever);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koreanhemorrhag—icfever);在苏联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hemorrhagicne—phrosonephritis);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但我国现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失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龙邦  杨为松 《医学争鸣》1990,11(3):207-2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肝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3例EHF患者的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重型及危重型患者肝脏的损害(ALT、SB及白蛋白)较轻型、中型患者有显著性差异;(2)死亡组肝脏的损害(ALT、SB)显著重于存活组(P值分别为0.000;0.000);(3)肝脏的损害(ALT)与患者的临床类型、年龄、血小板、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肌酐密切相关.结论 EHF患者并发肝脏损害较普遍,以轻、中度肝脏损害多见,而且与患者的临床类型、年龄、血小板、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及预后密切相关.病情愈重者,肝脏损害愈严重.因此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动态观察肝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hemorrhagicfcver ,EHF)是一组以发热、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它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 (Hantavirus)。关于病毒性出血热的分类 ,尚无统一认识。目前世界各国或地区所发现的出血热均有两个特征 :一是病析体均为病毒 ,并具有传染性 :二是以高热 ,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抗体的不同检测法初探谭天祚,杭长寿,张全福,霍子威邯邢冶金矿山局总医院病理科(05600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抗体,免疫金银染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法为了探讨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  相似文献   

14.
俞蕾  韩红 《海南医学》2003,14(3):45-45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 ,可以造成机体多脏器损害。其中一部分病例可出现心脏损害。现对我院1996、1— 2 0 0 2、1共收入院治疗的 98例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 ,并对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脏损害的病理基础进行讨论。1 材料和方法本组 9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为 6 3例 ,女性为 35例。年龄为 14— 6 9岁之间。诊断依据 :1)病人全部来自疫源地 ,2 )临床根据流行性出血热的抗体 (+)达 10 0 % ,3)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 ,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于入院后全部检查心电图。2 结果在流行性出血热中心肌损害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的误诊原因分析(摘要)张美兰隋淑珍临床资料我院误诊98例及文献报道的422例,共计52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男381例,女139例;年龄20~65岁。误诊为呼吸道感染的171例,占32.9%;急性胃肠道感染52例,占10.0%;...  相似文献   

16.
吴瑞芬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078-1079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继发心脏损害的诊治特点。方法对118例EHF继发心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8例EHF患者在血电解质正常情况下心电图均表现有窦性心动过缓,99例患者未应用提高心率药物,在病毒唑及皮质激素基础上均恢复正常窦律。结论EHFV侵袭心脏主要累及右心房窦房结附近心肌组织,导致缓慢型心律失常;早期、足量的激素应用,不仅能迅速减轻右心房附近的窦房结的出血、水肿,还能提高心脏电活动的兴奋性及传导性。  相似文献   

17.
对少尿期和多尿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3例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腺苷脱氨酶(ADA)的检测和植物血凝素(PHA)的皮肤反应试验,结果少尿期患者普遍有ADA增高,PHA皮肤反应较正常低下,多尿期ADA活性和PHA皮肤反应均较正常低下。  相似文献   

18.
对305例确诊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了肝功能检查,异常者251例(82.29%),主要为血清 ALT 升高(82.29%)及血清白蛋白降低(71.8%)。发热期肝功能异常者为74.55%,休克期96.77%,少尿期91.95%。绝大岁数病例进入恢复期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未恢复者则与既往乙型病毒性肝炎有关。肝功能损害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对死亡8例肝穿及1例尸检肝组织光镜检查证实有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上述结果表明出血热患者普遍存在出血热肝炎。  相似文献   

19.
吴云 《华夏医学》2000,13(6):735-736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1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 5 2 5例 ,其中有 5 7例 HBs Ag阳性 ,占同期住院人数10 .86 %。现将本组病例肝脏损害及 HBs Ag滴度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7例患者全部符合 1986年全国 EHF会议拟定诊断及分期、分型标准 ,并经血清学特异抗体检查证实。男 39例 ,女 18例 ;年龄 19~ 6 2岁 ,平均 42 .3岁。临床分型 :轻型 14例 ,中型 2 4例 ,重型 16例 ,危重型 3例。 5 7例中有2 7例否认有肝炎病史 ,2 1例曾有肝炎病史 ,有 8例有慢性肝炎病史 ,有 1例诊断为肝硬化。 35例在发热…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 (EHF)患者的血小板 (PLt)在各期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我院检验科测定了 34例EHF患者各期的PLt的变化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检察对象 :EHF患者 34例 ,符合卫生部1987年的诊断标准 ,并经ELISA法检测EHF—Ab而确诊。其中男 2 7例 ,女 7例 ,年龄 15~ 65岁。正常对照组为 10 0例健康体检者 ,男 80例 ,女 2 0例 ,年龄 17~ 62岁[1] 。1 2 方法 :采静脉血 1 0ml加入盛有 2 0 μ1EDTA·K2 的硅化试管中 ,于 2小时内在COULTERAC·T10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PLt。全套试剂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