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单肺通气在胸内手术的应用。方法 肺与食道癌手术各12例。胸内主要手术步骤应用单肺通气,监测MAP、PaO2、PaCO2、SaO2、PetCO2等。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结果 肺叶切除单肺通气PaO2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aCO2上升,差异无显著性(P〉0.05)。食道癌切除单肺通气PaO2下降(P〈0.05).结论 胸内手术单肺通气虽可致低氧血症;但注意缩短单肺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习服高原的移居者从高原(3500~3700m)返平原(10m)前后动脉血气、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凝血及抗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高移者在从高原返回平原的30天内:(1)PaO2、SaO2、和O2COnt显著升高,除了PaCO2仍略高外,余均接近平原世居者水平;(2)RBC、Hb、Hct和全血比粘度逐渐降低;(3)TXB2和β-血小板球蛋白均降低至平原世居者水平;(4)心率减慢,每搏指数增加,心脏指数增加,平均动脉压降低;(5)右下肺动脉干宽度减小。上述改变可能与高移者脱离高原低氧环境返回平原后的脱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蒸气吸入性损伤犬模型,比较常频喷射通气(NFJV)和高原喷射通气(HFJV)的通气效率。结果表明:(1)与HFJV比较,NFJV时的气道压峰值显著升高(P<0.01);(2)与HFJV比较,NFJV时的P_AO_2显著下降(P<0.05),PaCO_2显著升高(P<0.01);(3)与HFJV比较,NFJV时的心输出量(CO)、氧供量(DO_2)和氧耗量(VO_2)均显著减少(分别减少14%、20%和24%,P<0.05或P<0.01),而PaO_2、SaO_2、P_(A-a)O_2、PaO_2/F_1O_2、PvO_2、SvO_2和氧摄取率(ERO_2)均无明显变化。提示,NFJV与HFJV比较,前者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和CO_2潴留,且对循环和组织氧合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卢建华 《广州医药》1998,29(5):26-27
对45例因重度中毒而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使用HFJV治疗,通过两处不同通气方式治疗前后PaO2、PaCO2比较。结果显示:HFJV能迅速改善急性中毒而致呼吸衰竭病人的低氧血症,高频通气时间超过1小时会引起CO2潴留,常频与高频交替通气可避免CO2潴留。  相似文献   

5.
对31例具有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分析不同方面的机械负荷,结果显示:吸气流量峰值(PIF)、吸气肺活量(IVC)、第一秒用力吸气量(FIV1)、50%IVC时的吸气流量(FIF50%)、总比气道传导率(SGaw)与CO2分压(PaCO2)有密切相关性。进一步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出:PIF预测PaCO2的方程为:PaCO2=79.83-0.41PIP%Pred,以上结果表明:吸气相气流受阻在导致COPD患者CO2潴留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慢阻肺(COPD)患者低氧及高二氧化碳通气应答检测,探究COPD患者吸氧时通气量及血气变化的机理。方法:11例COPD患者,采用Rebuck和Campbell及Read重复呼吸法检测低氧和高二氧化碳通气应答斜率,并随机让患者室内空气呼吸和吸氧(100%O2)呼吸各15min,观测每分通气量(VE),二氧化碳产生量(VCD2)生理死腔/潮气量(VD/VT)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吸氧时PaC  相似文献   

7.
魏平  施斌 《河北医学》2000,6(1):34-36
目的:比较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与压力支持通气(PSV)对于慢阻肺伴(CO2潴留患者辅助通气的疗效;方法:对24例COPD急性发作期伴CO2潴留病人,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均神均清楚,有自主呼吸,分别测定相同气道压力,两种模式的分种通气量(VC),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气分析(PH、PaCO2、PaO2),心率(HR)、血压(BPS、BPd),结果:BIPAP通气模式在VE、RR、Pa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PaETCO2的变化和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来评价单肺通气(OLV)时监测PETCO2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开胸手术的患者,分别于双肺通气(TLV)20min、OLV5min,15min,30min,60min测PETCO2与PaCO2的价值,计算PaETCO2,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OLV时不同时段的PETCO2比TLV时增大(P〈0.05),PETCO2与PaCO2相  相似文献   

9.
单肺通气犬呼气末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荣信  丁雄  郑忠欣  吉俭 《广西医学》2000,22(5):970-971
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OLV)期间呼气款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关系。方法:以5只成年犬为实验动物,制造单肺通气模型,连续监测9种单肺通气模式下的PetCO2T PaCO2。结果:PetCO2和PaCO2之间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而用多元相关方法分析两者间无显著相关性(P〉0.1)结论:认为在OLV期间,PetCO2受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早期机械通气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支持对待重型颅脑损治疗作用临床意义。方法:将49例患者(GCS≤5)随机分成A组:即刻使用机械通气支持20例;B组: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衰竭时才使用机械通气支持29例,进行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PaO2、RR、PaCO2、SaO2)及两组间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B组29例有24例出现呼吸(以Ⅱ型为主)使用了呼吸机。A、B两组机械通气前后PaO2、RR、PaCO2、SaO2等指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手术中血气及脉搏氧饱和度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胸腔镜手术时单肺通气对血气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对20例胸腔镜手术病人在术前、插管后10min、肺萎陷后15、30、60min及张肺后30min连续监测血气、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tCO2)。结果:SpO2PaO2、SaO2在插管后明显升高(P〈0.001),有肺萎陷30、60min时较术前低(P〈0.01)。结论: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有引起低氧血症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藏族高原适应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原适应是指人类或动物在高原生活数千年至数万年而自然选择所获得的适应,具有遗传学基础。藏族是世界上居住高原时间最长,并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能力最佳的民族。以往的研究发现,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群的氧摄取、传递及利用能力明显高于移居人群和南、北美洲的久居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高频喷射呼吸机常频通气的应用,可进一步改善肺内气体交换,本研究评价常频通气对呼吸衰竭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31例无自主呼吸的患者,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持续、常频、控制呼吸,通气频率16~20次/min,持续通气时间12~72h。结果:通气1h后PaO2(15.92±2.50)kPa,PaCO2(5.90±0.76)kPa;通气24h后PaO2(14.76±3.21)kPa,PaCO2(6.11±0.84)kPa。在Ⅱ型呼吸衰竭,常频与高频通气交替应用比单用高频通气辅助呼吸,其提高血氧分压的疗效优越(P<0.001),且可防止高碳酸血症。结论:合理选用常频通气,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鼻( 面) 罩持续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6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 O P D)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31 例,用 Bi P A P 呼吸机经鼻( 面) 罩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31 例,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Pa O2 迅速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 0 .01) ; Pa C O2 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结论 合理应用 B I P A P 呼吸机通气治疗可迅速纠正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15.
对20例正常人、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及2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慢阻肺呼衰)患者进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比研究,并与死腔气量/潮气容积(VD/VT)和气道阻力(Raw)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组及慢阻肺组PaCO2和PetCO2间无明显差异(P>0.05),PetCO2可反映PaCO2变化。慢阻肺呼衰者PaCO2和PetCO2间有明显差异,其中PetCO2较PaCO2低,平均相差达2.13kPa±1.26kPa(P<0.01)。故在慢阻肺呼衰时PetCO2不能反映PaCO2变化,此时如以PetCO2来估计PaCO2是不可靠的。慢阻肺呼衰时PaCO2-PetCO2之差异与VD/VT(r=0.81,P<0.01)和Raw相关(r=0.42,P<0.05)。  相似文献   

16.
杨毅  邱海波 《铁道医学》1998,26(4):257-258
目的 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2例需要辅助通气的危重患者予PSV和SIMV、观察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峰值压力(PI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人机对抗情况.结果 MV、VT、f、PaCO2、PaO2、HR、SaO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2例需要辅助通气的危重患者予PSV和SIMV、观察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峰值压力(PI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人机对抗情况。结果MV、VT、f、Pa-CO2、PaO2、HR、SaO2,MAP在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PSV时PIP明显降低,人机对抗少(P<0.01)。结论PSV优于SIMV。  相似文献   

18.
BiPAP30在治疗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时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PaCO2>93kPa,并出现神志改变的患者12例(年龄649±101岁),进行面(鼻)罩压力支持通气治疗。结果:应用较高的压力支持水平(IPAP266±24cmH2O)可使应用原型号(BiPAP20)呼吸机效果欠佳的患者通气明显改善。PaCO2下降(1185±12vs8715kPa,P<005),PaO2升高(78±17vs168±23P<005),呼吸肌疲劳改善,症状减轻,减少建立人工气道的可能性。在BiPAP高压力水平通气早期,建议用面罩通气,保证气道的通畅性;较长时间应用时尚须注意加强湿化,定期调整参数并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七氟醚对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的影响,随机选择开胸手术30例,观察三种浓度(0.5,1.0,1.5MAC)七氟醚麻醉单肺通气后肺内分流(Qs/Qt)及氧分压(PaO2)的变化。结果显示:单肺通气后患者的Qs/Qt显著增加,PaO2明显下降;在1.5MC内,其变化程度与七氟醚浓度无明显关系。说明七氟醚对HPV虽有抑制作用,但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其抑制程度不随七氟醚浓度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探讨BiPAP面罩式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Ⅱ型呼吸衰竭(呼衰)治疗中的价值。②方法观察21例COPD并呼衰病人应用BiPAP面罩式无创通气治疗2d后,血气(PaO2,PaCO2和pH值)分析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与同期病情相似的21例呼衰进行常规综合治疗病人及22例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结果作比较。③结果治疗前3组病人的PaO2,PaCO2和pH值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BiPAP组和插管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3项血气指标改善显著(t=2.500~10.231,P<0.05,0.01),病人症状减轻或缓解;插管组较BiPAP组血气改善更明显(t=2.802~3.630,P均<0.01);对照组仅低氧血症和紫绀得到改善(t=5.565,P<0.001)。④结论BiPAP面罩式无创通气可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衰病人的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但对极危重病人应用要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