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恶性肿瘤细胞群内极少数具有无限自我更新潜能导致肿瘤发生和复发的细胞被称为肿瘤干细胞。研究证实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它们是恶性肿瘤发生和复发的根源。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干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表面抗原的识别,目前研究较多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表面抗原标志物有CD133和CD44以及其他一些标志物。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将使人们能够识别治疗的标靶,并将有可能使患者治愈。 相似文献
2.
景捷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1996,18(3):54-56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流式细胞术分析景捷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oftheheadandneck,SCCHN)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其颈后受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营养状况、免疫状态和治疗方案等多因素影响。通过对SCCHN...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全球第6大常见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包括口腔、口咽部、喉部及下咽部等多个部位的恶性肿瘤.HNSCC的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变、预后差,给患者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为临床诊治HNSCC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现对HNSCC的致病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范可尼贫血(FA)是一种以先天畸形、骨髓衰竭及高度肿瘤易感性为表现的隐性遗传病。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FA患者主要并发的实体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来源于非FA患者的散发肿瘤也与FA通路失活有关。近年来,FA通路分子机制的探索为学者研究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现就FA通路与HNSCC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检测和分析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变异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基因组变异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8例来源于头颈部不同位置的鳞状细胞癌细胞系进行细胞培养,收集分裂中期细胞,进行染色体G带染色,分析核型.并以4例来源于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4例对照组上皮细胞均表现为人正常染色体核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核型主要表现为大量复杂的染色体结构重排和数目改变.(1)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染色体核型主要表现为染色体成分/数目的丢失;(2)染色体/臂成分的失衡主要表现为:2q,3p,4,8p,9p,13,14,15,17,18,21,22染色体成分的缺失;及3q,7,8q,11q13,20染色体成分的增加;(3)大部分的染色体断裂点位于着丝粒区域. [结论]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染色体畸变是非任意性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染色体数目、结构的不断变异可能造成癌基因活化、扩增,抑癌基因的抑制和缺失;这种多基因改变的不断积累促进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8.
应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染色体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结构畸变。方法用秋水仙素、低渗液处理细胞,经冰醋酸膨胀及甲醇固定后,进行Giemsa染色,在油镜下观察细胞染色体,并对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OSCC的染色体众数为63~66,并存在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畸变,主要为染色体断裂及染色单体断裂。染色体数目异常有1、7、16、19、20号增加及6、9、10、18、21、22号丢失,结构重排主要累及1、2、4、11号等。结论OSCC的染色体变异研究有助于其相关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头颈部海绵状血管瘤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绵状血管瘤系头颈部常见的良性肿瘤。我们于1996年4月~1998年10月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20例 ,疗效良好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 ,女5例;年龄12~62岁 ,平均25岁。血管瘤2cm×2.5cm~8cm×7cm ;位于颈部6例 ,额部3例 ,舌部3例 ,颊部2例 ,腭部3例 ,唇部2例 ,口底部1例。2.治疗方法 :治疗前均行胸部X线透视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首次治疗时将平阳霉素4mg加0.9 %氯化钠注射液3ml、2%利多卡因1ml、地塞米松5mg混合溶解 ,然后用7号针直接刺… 相似文献
10.
11.
12.
淋巴管瘤以儿童多见 ,以往对此病的治疗主要选择手术切除。因淋巴管瘤包膜多不完整 ,难以手术根治 ,近年来受平阳霉素对血管瘤疗效较好的启发 ,Yuya等人提出用博莱霉素治疗淋巴管瘤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 ,我们用平阳霉素治疗了 2 0例患者 ,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特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了 2 0例病例 ,男女比例为 11∶9,最小年龄 9个月 ,最大年龄 32岁 ,80 %患者集中于 2~ 8岁。发病部位 :囊性淋巴管瘤好发于颈部共 7例 ;海绵状淋巴管瘤 10例 :其中颈部 3例 ,舌部 7例 ;毛细管性淋巴管瘤 3例 ,均发生于舌部… 相似文献
13.
《医学综述》2016,(1)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在人体肿瘤中常见,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分子医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和技术的发展,许多与HNSCC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被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是TP53和Notch,并且针对特异的突变靶点和信号通路进行的HNSCC靶向治疗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抑癌基因TP53、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CDKN2A)在HNSCC生长中具有负调控作用。Notch、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RAS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基因在HNSCC中出现高表达,它们通过激活突变、失活突变或表观遗传改变影响下游信号,与HNSCC的治疗密切相关。Notch基因更是有着抑癌和促癌的双重作用。此外,微RNA与HNSCC的发病也有关系。因此,深入研究HNSCC发病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和治疗靶点,将对HNSCC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HNSCC患者的临床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筛选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标本,寻找与HNSCC转移有高度相关性的基因。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技术,分别检测80例临床HNSCC标本,包括舌癌17例,口腔癌13例,口咽癌14例,下咽癌36例。结果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检测结果示... 相似文献
15.
16.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 (HNSCC)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80例HNSCC及 4 1例正常鳞状上皮标本中FHIT的表达。结果 :HN SCC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3.75 % (4 3/80 ) ,10 0 % (4 1/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HNSCC中 ,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FHIT的阳性率分别为 37.1% (13/35 )和 6 6 .7% (30 /4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HNSCC的发生、演进中FHIT起重要作用 ,FHIT的检测有助于HNSCC转移潜能的判定 相似文献
17.
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头颈部血管瘤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英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16(3):325-325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部及口腔等处。传统采用手术、硬化剂注射或激光、冷冻、同位素等方法治疗,但每种疗法都有其局限性和并发症[1],疗效不够理想,尤其是颜面、五官、头颈等暴露部位,容易造成疤痕,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平衡,我院采用平阳霉素瘤... 相似文献
18.
19.
方一 《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47(2):293-296,300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发生在头颅五官及颈部的恶性肿瘤,晚期预后较差,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早期诊断已成为提高预后的关键。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一种形式,可以调控抑癌、成瘤基因的表达而不改变其基因序列,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总结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常见DNA甲基化位点的研究,为理解其作用机制、寻找早期诊断标志物及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