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滞血瘀型痛经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20例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使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和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105/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95/110)(P0.05);治疗1个月、3个月两组血清PGF_(2α)水平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1个月及3个月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痛经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显著缓解痛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膈下逐瘀汤联合揿针穴位埋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韶关市中医院妇科门诊的气滞血瘀型PD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味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对照组A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对照组B采用单纯中药口服法(药物组成同治疗组),对照组C采用单纯揿针穴位埋针(取穴同治疗组)。四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医证候积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  相似文献   

3.
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9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96例,治愈60例,好转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7%。作者从中、西医不同理论对痛经的病机和中医治疗痛经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蔡氏痛经贴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蔡氏痛经贴发热贴组(热贴组)、蔡氏痛经贴常温贴组(常温贴组)、发热贴组,各30例,分别于气海、关元、三阴交穴予以蔡氏发热贴、蔡氏常温贴、发热贴(不含药)敷贴治疗。月经周期前3天开始使用,连续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结果热贴组和常温贴组患者小腹疼痛减轻较发热贴组显著(P〈0.01),且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患者小腹疼痛减轻越明显(P〈0.001)。结论蔡氏痛经贴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联合消炎痛栓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疗效。[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消炎痛栓,直肠给药,轻轻塞入肛门约2cm处,1枚/次,1次/d,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使用。治疗组60例膈下逐瘀汤[乌药、没药、川芎、红花、枳壳、蒲黄(包煎)各6g,桃仁、延胡索、五灵脂、当归、赤芍各10g,制香附、炙甘草各9g],水煎300mL,经期前3d开始服用,2次/d,早晚温服,服用至月经结束;消炎痛栓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VAS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3个月经周期),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3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 67%;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3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4. 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VA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 0. 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消炎痛栓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山西中医》2011,27(2):18-19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服用膈下逐瘀加味汤。对照组34例,服用元胡止痛片。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95CI=80.6%-99.3%);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0.59%(95CI:52.5%~84.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7564,P=0.007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优于元胡止痛片,其收益为,OR=0.15(95%CI=0.03~0.73),NNT=4(95%CI=2.4~17.2)。  相似文献   

7.
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9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丽君 《中医药导报》2002,8(12):761-761
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 96例 ,治愈 6 0例 ,好转 2 8例 ,无效 8例 ,总有效率为 91.7%。作者从中、西医不同理论对痛经的病机和中医治疗痛经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9.
膈下逐瘀汤源出王清任《医林改错》,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积块、小儿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后世延用较多.近年来笔者用其加减治疗痛经23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膈下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7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痛经的74例患者予口服膈下逐瘀汤水煎剂,共服用3个月经周期。结果 74例中治愈30例,好转3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89%。结论中药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钟邦琴 《光明中医》2014,(6):1266-1267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患者采用膈下逐瘀汤口服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塞肛治疗,与同期仅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治疗的62例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9.0%(49/62),总有效率95.2%(59/62),对照组治愈率54.8%(34/62),总有效率93.5%(58/62),两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探讨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32例原发性痛经辩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胞宫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损型和阳虚内寒型,口服方用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川芎、白芍、延胡索、蒲黄、没药、桃仁、五灵脂、红花、甘草。结果:3个疗程以后治愈19例(59.4%),其中服药1个疗程治愈4例(12.5%),2个疗程治愈9例(28.1%),3个疗程治愈6例(18.8%);好转11例(34.4%);未愈2例(6.3%)。总有效率为93.7%。结论:用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兼顾健康教育、调畅情志,疗效可靠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3.
<正>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等。年轻女性容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可能与频繁性生活、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粘液机械防御功能较差有关~([1])。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针灸治疗妇科疾病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其在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笔者从事妇科  相似文献   

14.
膈下逐瘀汤源于王清任<医林改错>,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笔者自2006年2月以来,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56例,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膜样痛经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味与消炎痛治疗膜样痛经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中药膈下逐瘀汤加味与消炎痛.结果: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膜样痛经60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56例,总有效率42.85%,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膜样痛经的疗效显著优于消炎痛,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尤其青春期女子最为多见 ,目前 ,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笔者自 1994年以来用膈下逐瘀汤周期性治疗 10 0例疗效满意 ,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 ,年龄 15~ 2 0岁 6 6例 ,2 1~ 2 3岁 2 3例 ,2 4岁以上 11例。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5年。1 2 治疗方法 予膈下逐瘀汤 ,方剂 :酒当归 15 g、酒白芍15 g、丹皮 15 g、炒栀子 3g、酒黄芪 3g、炒白芥子 6 g、醋柴胡 3g、醋香附 3g、醋郁金 3g、醋延胡索 3g、生甘草 3g。用法 :每次月经来潮前 6d ,取 5剂 ,每日 1剂 ,水煎服 ,连续服用 3个…  相似文献   

17.
膈下逐瘀汤源出王清任《医林改错》。近年来我们用其加减治疗痛经23例,疗效颇佳。1一般资料23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44岁,病程短者7个月,长者达3年;原发性痛经14例,继发性痛经9例;行经前痛者6例,行经时痛者14例,行经后痛者3例。多伴有乳房胀痛,一些伴有恶心、呕吐,或前后二阴坠胀,胸闷、食少等症状。2治疗方法膈下逐瘀汤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牡丹皮、乌药、香附、甘草组成。乳房胀痛加玫瑰花、青皮;恶心、呕吐加吴茱萸、生姜、黄连;前后二阴坠胀加川楝子、柴胡;胸闷、食少加白术、茯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妈富隆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膈下逐瘀汤口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腔症状、体征、总主观症状的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各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膈下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8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以芬必得口服。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5.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率为36.5%,总有效率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明显优于口服芬必得胶囊,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6):741-74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膈下逐瘀汤对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患者痛经症状、前列腺素F_(2α)(PGF_(2α))的影响。方法:将184例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2例。两组均以膈下逐瘀汤加减口服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关元穴、神阙穴、三阴交穴中药穴位帖敷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于治疗前后使用PGF_(2α)水平、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行为疼痛测定表(BRS-6)、疼痛评定指数量表(PRI)、语言评价量表(VRS)、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疗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的PGF_(2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VAS、BRS-6量表评分在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PRI情感项、感觉项及总分均逐渐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治疗治疗组的VRS、NRS评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膈下逐瘀汤能有效改善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患者的痛经症状,并降低PGF_(2α)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