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肪肝中医证型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将27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析,筛选出频率最高的四种中医证型与性别、脂肪肝程度及BMI等因素比较其相关性。结果:武汉地区临床患者中以肝郁脾虚及肝肾阴虚型最为多见,且脾虚湿阻型中男性多于女性且脂肪肝程度较轻(P〈0.01);肝郁脾虚型女性多于男性且以轻度及中度脂肪肝多见(P〈0.05);超重、肥胖发病率、体重指数均值比较,各型脂肪肝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中医证型与性别及脂肪肝程度有相关性,与超重、肥胖发病率、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患者发病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相关客观指标的检测,探讨慢性咽炎中医辨证分型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发病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合格的受试对象102例(包含肺肾阴虚、脾胃虚弱、痰凝血瘀等证型各30例和脾肾阳虚证型12例),记录所选对象发病的各种相关因素如饮食嗜好、生活职业环境、全身疾病、生活习惯等以及对咽部微生物、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和平均病程的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4组证型的年龄和平均病程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而性别、职业、户籍的X2检验结果显示4组证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辛辣"、"生冷"、"熬夜"统计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煎炸"、"吸烟"、"饮酒"、"失眠"、"劳累"以及一些相关环境因素和情志因素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是否患有"扁桃体炎"、"龋齿"、"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疾病的不同慢性咽炎人群中,证型分布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组证型患者咽拭子培养结果和免疫4项中的免疫球蛋白IgA、IgE、IgM、lgG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咽炎中医各证型与年龄、病程、辛辣或生冷饮食习惯、熬夜生活习惯、邻近器官或全身疾病等发病因素有相关性,而与性剐、户籍、职业、工作及生活环境(如粉尘污染、不良气体刺激及种类、长期空调密闭环境)、煎炸饮食、烟酒嗜好、生活习惯(如失眠、劳累等)、情志因素(如抑郁、急躁、恼怒、紧张等)、咽拭子培养结果、免疫4项各指标等发病因素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永州地区脂肪肝中医证型特点分布的分析,为临床辩证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统一的量化表格,对永州地区550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中医证候,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永州地区脂肪肝的主要证型。结果:肝郁脾虚患者在所有550例脂肪肝患者中比例最大,占115例(20.9%);其次是痰湿困脾,占96例(17.5%);第三位的是肝肾阴虚,占88例(16.0%);第四位的是气滞血瘀,占85例(15.5%);第五位的是脾肾阳虚,占81例(14.7%);第六位的是阴虚阳亢,占75例(13.6%)。10例患者因症状不典型,属无法分类病样本。结论:永州地区脂肪肝主要中医证型:肝郁脾虚、痰湿困脾、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脾肾阳虚、阴虚阳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中医四诊资料,分析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性别、年龄、病程、主要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中医证型以湿热郁蒸证多见,其次是肺脾湿热证,毒热动风证最少。3种证型患儿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热动风证多见于男性患儿,肺脾湿热证多见于发病后5~6 d,湿热郁蒸证多见于发病后5~7 d,毒热动风证多见于发病后7~8 d。3种证型患儿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证型患儿感染病原体的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脾湿热证以感染CoxA16为主,而湿热郁蒸、毒热动风证以感染EV71为主。毒热动风证患儿白细胞计数、血糖、肌酸激酶-MB、血清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脾湿热证和湿热郁蒸证患儿(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与性别、病程及主要实验室指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济南地区健康人群体检中脂肪肝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济南地区脂肪肝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2005年济南地区机关、企事业425个单位的15.36万人进行健康体检,按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并进行肝脏B超检查和血脂测定,按不同年龄分5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者脂肪肝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发生率27.10%,女性为21.89%,总发生率为25.16%。超重和肥胖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济南地区脂肪肝发生率较高,超重、肥胖及高TC、高TG是引发脂肪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病人主要中医证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0例糖尿病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采集病人年龄、性别、体质量等一般资料和望闻问切四诊信息,经专家辨证分型,分析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频次、频率分布,对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肾病病人中医证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中医证侯分布以气阴两虚证(29.23%)、脾肾阳虚证(20.77%)、阴虚燥热证(16.92%)、肝肾阴虚证(13.85%)为主。各中医证型分布频率为: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虚燥热证>肝肾阴虚证>脾肾气虚证>瘀毒互结证>阴阳两虚证。不同性别、是否久坐、有无家族史的糖尿病肾病病人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及有无吸烟史和饮酒史糖尿病肾病病人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病人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和饮酒史是气阴两虚证的危险性因素(P<0.05~P<0.01),年龄、饮酒史是脾肾阳虚证的危险因素(P<0.01),体质量指数是阴虚燥热证的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相关因素分析,为规范该病中医证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对中日友好医院和东直门医院的门诊及住院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及相关检查,观察该病的中医症候特点,寻找中医辨证规律,分析其与年龄、高血压、动态血压及各种合并疾病等的相关性。结果: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发病隐匿,以坐立位时头晕、乏力、活动能力下降等症候最为常见;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73.0%)、脾肾阳虚(12.7%)、阴阳两虚(7.1%),其中气阴两虚又多兼血瘀、痰湿。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60~69岁26例(20.6%),70~79岁35例(27.8%),80~90岁54例(42.9%),>90岁11例(8.7%)。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多见,最常见合并高血压(82例,65.1%)和脑梗(80例,63.5%)。78例完成动态血压监测,非勺型血压占绝大多数(72例,92.3%)。结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是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证型,老年体位性低血压与年龄、高血压、脑梗塞、动态血压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酒和肥胖人数的增多,脂肪肝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对人们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应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为了解我院教职员工脂肪肝患病情况的相关因素,对我院2003~2004年度247名体检职工的资料进行分析及对47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及中医辨证特点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脂肪肝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161例健康体检的结果进行分析,体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代谢指标检验和肝脏B超检查。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161例中脂肪肝患病率为22.05%,男性27.79%,女性12.44%。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6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P〈0.001),60岁以后患病率有所下降,但女性高于男性(P〉0.05)。②脂肪肝组除HDL-C外,年龄、BMI、腰围、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LDL—C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G、腰围、空腹血糖、BMI、舒张压、LDL-C、年龄和性别等指标与脂肪肝密切相关。结论健康人群脂肪肝患病率高,男性高于女性,高脂血症、超重及肥胖、糖代谢紊乱、高血压、年龄、男性等为脂肪肝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叶子  陈晓菲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8):187-190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型、体质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21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殖道感染、人工流产、焦虑抑郁、被动吸烟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肾虚血热证、脾肾两虚证、瘀血内阻证、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和质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生殖道感染、人工流产、焦虑抑郁、被动吸烟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生殖道感染、人工流产、焦虑抑郁、被动吸烟均是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型、体质分布特点明显,并与生殖道感染、人工流产、焦虑抑郁、被动吸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超声分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2012年体检过程中500例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按轻、中、重分为3组,同时请我院有经验的中医师,根据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痰瘀阻络3型,探讨脂肪肝患者超声分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轻度脂肪肝以肝郁气滞型最常见,中度脂肪肝以痰湿内阻型为主,重度脂肪肝以痰瘀阻络型为主。结论将超声检查引入脂肪肝的中医辨证中,使辨证的内容更加丰富,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患者108例(干预组),并与对照组(脂必妥)治疗脂肪肝患者54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ALT,GGT,TG,TC等各项指标,分析中医药干预性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对降低患者的血脂、血清转氨酶均有明显的作用,两组比较P<0.05,干预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筛选脂肪肝患者52例及健康对照组15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并与对照组作胰岛素敏感性比较,并进一步对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中医辨证分型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脂肪肝各证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2)肝郁气滞型、痰浊内阻型、气血瘀阻型3型之间的胰岛素敏感性比较,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肝肾亏虚型比较胰岛素敏感性均显著降低,肝肾亏虚型与健康对照组最接近;(3)胰岛素敏感性与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是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脂肪肝CT与B超表现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的角度对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此进行的一系列探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探讨分析脂肪肝发病的中医病因及病机。脂肪肝属中医学的"胁痛""痰浊""痞满""积聚"等范畴,其发病多与酒食过度、情志不遂、贪逸少劳、先天禀赋、药毒、疫毒伤肝等诸多因素有关,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水湿不化,滋生痰浊,气滞血瘀,其病位在肝,涉及脾胃胆肾诸脏,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与气滞、痰湿、血瘀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宁夏汉族与少数民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liver,NAFLD)患病情况及其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2月就诊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的137例血清病毒肝炎标志物阴性、无饮酒嗜好的PCOS患者,按肝脏B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无脂肪肝组(N-NAFLD),比较组间各项临床、生化、代谢指标。结果 (1)PCOS患者中NAFLD发生率为34.31%;不同民族、婚育状况患者NAFL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患者NAFLD发生率62.96%(34/54)显著高于非肥胖患者15.6%(13/83),χ2=32.48,P<0.01。(2)NAFLD组年龄、不孕年限、BMI、睾酮、空腹胰岛素(FINS)、服糖2h胰岛素(2h-INS)、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脂(CHOL)、谷丙、谷草转氨酶(AST、ALT)显著高于N-NAFLD组(t=3.49、2.54、6.81、3.27、4.483、.85、4.52、3.47、2.55、3.68、4.33,P<0.05);肥胖、肝功能异常、高睾酮血症、高TG、低HDL血症、空腹及服糖2h高胰岛素血症NAFLD组显著高于N-NAFLD组(χ2=32.48、25.051、0.70、19.68、8.91、20.47、14.23,P<0.01)。(3)NAFLD中肝功能异常者占31.91%(15/47),其年龄、睾酮、TG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t=2.65、2.09、2.65,P<0.05)。结论 (1)PCOS患者NAFLD发生率34.31%;肥胖、胰岛素抵抗、高TG、高睾酮、高龄是PCOS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年龄增加、高睾酮、高TG与NAFLD病情进展有关。对所有PCOS包括未婚者,尤其是肥胖患者,均应注意肝脏B超检查,以便及早发现NAFLD,及时干预预防或延缓肝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体检中心8009例健康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各年龄组脂肪肝的患病率;并按有无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比较两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均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试图研究部队在职干部中,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各项代谢异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之间的联系。方法:202名身体健康职员人选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无过量饮酒史,无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的证据。脂肪肝的诊断根据腹部超声结果判定.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参照美国国家胆同醇教育计划ATPⅢ标准。结果:共发现NAFLD68例。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6.3%(33/202)。在代谢综合征涉及的各项代谢异常中,高腰围(OR=3.512,95%CI1.831~6.737,P〈0.001)和高甘油三酯血症(OR=4.012,95%CI2.295—8.481,P〈0.001)是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证实在部队在职干部中,代谢综合征与NAFLD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人群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探讨与体重指数、血脂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防治NAFLD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以2011年1~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60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同分型与体重指数、血脂的关系。结果:NAFLD人群从中医各证型分布来看,以肝郁脾虚证最多见,肝肾亏虚证最少;痰瘀互结型和湿热内蕴型的肥胖率最高,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脂指标统计来看,各组TG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以痰瘀互结型升高显著;TC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以肝肾亏虚型升高显著;LDL-C的升高主要集中在肝郁脾虚组中;HDL-C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AFLD辨证分型与体重指数关系密切,与TG、TC、LDL-C关系亦密切,此可为中西医结合防治NAFLD提供客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