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建立软脉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制何首乌、白芍、黄芪和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酚酸B和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丹酚酸B进样量在9.442~47.210μg 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1.08;芍药苷进样量在10.653~53.265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1%,RSD%=0.69。结论本研究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软脉灵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进精芪双参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人参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改进后人参鉴别薄层色谱中特征斑点分离清晰,阴性无干扰;丹酚酸B在0.2~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60%。结论改进的人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及建立的丹酚酸B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和耐用性好,可用于精芪双参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妇得乐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妇得乐颗粒中的丹参、赤芍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丹参酮IIA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丹参、赤芍;丹参酮IIA在0.039μg~0.4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97.33%,RSD为1.6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对复方丹参胶囊质量标准有关项目的改进和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修订复方丹参胶囊中丹参酮IIA的鉴别项目,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①鉴别硅胶G薄层板;点样量:10μL;展开剂:环己烷-醋酸乙酯(17∶3);②含量测定:色谱柱:依利特Hypersil ODS色谱柱(5μm;250mm×4.6mm);柱温:25℃;流动相:乙腈-甲醇-(甲酸-水)[体积比1∶35∶64(1:59)];检测波长:286nm。结果:供试品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阴性无干扰;丹酚酸B在(0.122 9~0.737 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098 3X-1.421 1,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0.84%,RSD为1.88%。结论: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丹参酮IIA的鉴别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心可宁胶囊的质量标准,以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主要药味丹参、牛黄、蟾酥、红花、三七、人参须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丹参酚酸B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谱清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在0.144μg-1.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0](r=0.9997,n=6),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2.1%,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为完善心可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HPLC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丹参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同一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梯度洗脱的方式,60 min内在同一谱中完成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在0.006~0.01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收率为99.41%,RSD为0.92%;丹酚酸B在0.0192~0.2128 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收率为99.30%,RSD为0.89%。结论:HPLC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以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Venusil XBP C18(L)(4.6mm×250mm,5μm),丹酚酸B的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检测波长为286nm;丹参酮IIA的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检测波长为270nm。以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结果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分别在0.036 8~0.736μg和0.06~1.2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41%、1.28%(n=9);98.29%、1.21%(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无干扰,可用于复方丹参片的质量评价及丹参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益气复脉颗粒中芍药苷、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采用Hypersil Gold Aq RP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3 m L/min;芍药苷检测波长为230 nm,丹酚酸B检测波长286 nm,丹参酮ⅡA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芍药苷、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4.36~507.42 mg/L、17.40~362.48mg/L、0.97~20.18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 1、0.999 8、0.999 9;3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RSD值均小于3.00%。结论该方法准确性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益气复脉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脑清通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脑清通胶囊中的石菖蒲、山茱萸、枳实、甘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清通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了石菖蒲、山茱萸、枳实、甘草的特征斑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丹酚酸B在0.448-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报》2013,(10):1525-1527
目的:建立降黏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降黏胶囊中的丹参酮IIA、黄芪甲苷和水蛭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法对降黏胶囊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II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黄芪、水蛭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IIA在0.0640.304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为2.038%(n=6)。结论:建立的降黏胶囊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可行,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温心活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IE)对处方中的丹参、延胡索、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5u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紫外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TLC可检出丹参、延胡索、川芎的特征斑点;丹酚酸B在0.144~1.44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64%。结论:所选用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和完善风寒咳嗽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桑白皮进行定性鉴别,并用HPLC法对处方中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CAPCELLPAK 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专属性强;橙皮苷在0.25-1.5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3%。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重复性好,提高后的质量标准能更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定东田糖脉灵颗粒(黄连、红芪、生地、黄芩、姜黄)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和黄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1.76%。结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舒筋通络外用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对制剂中的当归、桂枝、独活、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明显地检出当归、桂枝、独活、大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大黄素、大黄酚含量之和为34.50~35.24mg/15g,大黄素在0.010~0.5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为0.93%(n=6);大黄酚在0.025~1.2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30%(n=6)。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舒筋通络外用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完善独活寄生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独活、秦艽、地黄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秦艽中的龙胆苦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可检出独活、秦艽、地黄的特征斑点;龙胆苦苷在0.6408~9.612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1%,RSD=1.3%,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独活寄生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栀子药材中栀子苷和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1.0%的冰乙酸水溶液-1.0%冰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8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栀子苷在3171-12685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98%,IKSD为0.33%;绿原酸在1.952-78.08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6%,1KSD为0.81%。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栀子药材中的栀子苷、绿原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骨宁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骨宁颗粒中白芍、葛根、威灵仙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填充剂: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分离清晰,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0.4028—2.0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6,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0.90%(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骨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瘀血痹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瘀血痹胶囊中威灵仙、当归、黄芪进行薄层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丹酚酸B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威灵仙、当归、黄芪的特征斑点。丹酚酸B在0.2188~2.188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1.8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够较好地控制瘀血痹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太白米中对-香豆酸的薄层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elch Materials C18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25:7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8 nm,柱温30℃。结果对-香豆酸在43.96~263.7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2%。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太白米中对-香豆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骨伤康复外洗颗粒中大黄总蒽醌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骨伤康复外洗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9nm波长处测定大黄总蒽醌的含量。结果:大黄素浓度在2.88~28.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0%,RSD=1.91%(n=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快速,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