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te Instability,MIN)在国内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发性情况并探讨其与散发性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关系。方法:彩和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显色等技术,选用位于4条染色体上的6个不同的微卫星位点,对6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病例进行了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结果:51.67%(31/60)的病例在1个或1个以上位点出现MIN,33.33%(20/60)的病例在2个或2个以上位点出现MIN,即RER+(Replication ERRORS pOSITIVE)。各位点在散发性结肠癌中的检出率不同,其顺序为P53(1),D18S363,NF1,D18S46,ANK1,APC(1)。在临病理参数上,RER+组和RER-组相比在肿瘤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局部淋巴结转移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广泛存在着MIN;RER+结直肠癌和RER-结直肠癌在临床病理参数上有着不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散发性结直肠癌中p53蛋白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IN)发生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微卫星DNA-PCR-银染色法检测67例散发性结直肠癌4条染色体上6个微卫星位点的MIN,应用SABC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 以2个或2个以上位点有MIN定义为复制误差阳性(PCR+),REP+率41.8%(28..67)。50例P53蛋白表达阳性60.67,74.6%)。REP+组P53蛋白阳  相似文献   

3.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对结直肠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MSI是林奇综合征的诊断标志物。同时由于MSI阳性的结直肠癌比阴性者表现出更好的预后,且对5-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不敏感,MSI同样成为结直肠癌的预后和预测化疗疗效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中的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法扩增微卫星位点BAT-25和BAT-26,将PCR扩增产物在荧光毛细管中进行电泳,以GenScan3.1软件扫描分析两个微卫星位点状况。结果112例SCRC患者中,BAT-25和BAT-26两个位点均阳性者14例,MSI-H发生率为12.5(14/112);BAT-25单位点阳性者4例,BAT-26单位点阳性者6例;两个位点均阴性者88例,MSS发生率为78.6。SCRC中MSI-H和MSS两组的比较显示:MSI-H者发病部位以近端结肠癌多见(P=0.034),组织学类型以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相对多见(P=0.023),分化程度以低分化癌多见(P=0.039),而MSI-H与MSS两者在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CRC中微卫星不稳定是一个常见的分子事件,微卫星不稳定的SCRC好发于右半结肠,具有低分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散发性微卫星不稳定性结直肠癌患者突变型P53基因(Mt-p5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hMLH1)和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hMSH2)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49例经手术切除的散发性结直肠癌(SRC)标本作为肠癌组,另收集距癌组织边缘10cm处的健康肠组织标本149例为健康组。采用PCR仪及遗传分析仪对肠癌组标本进行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组标本Mt-p53、bcl-2、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49例SRC标本中,位点D2S123 MSI阳性率为12. 1%,位点BAT26MSI阳性率为18. 1%,位点D17S261 MSI阳性率为10. 1%,位点D17S799 MSI阳性率为8. 1%。其中MSI-L为18例,MSI-H为22例,MSI总阳性率为26. 8%。149例肠癌组中Mt-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7. 1%(100例),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7. 9%(116例),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3. 2%(109例),h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1. 1%(106例)。149例健康组中Mt-p53、bcl-2、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为100. 0%(149例)。两组标本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MSI阳性标本及阴性标本中Mt-p53、bcl-2和h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MSI阳性标本及阴性标本中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RC的发生不仅与Mt-p53的失活和bcl-2的激活有关,还与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引发的MSI相关,是SRC新的重要发生机制。MSI与Mt-p53、bcl-2和hMSH2蛋白表达情况相关性不大,但部分MSI与hMLH1蛋白表达显著相关,其余MSI可能涉及其他MMR基因。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CR SSLP法对 5 6例大肠癌分别进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P16、P2 1WAF1/CIP1、P5 3、Rb以及PCNA的观测和D18S34、D17S799、D5S40 9、TCF 2、P5 3和Rb 6个碱基序列位点MSI检测。结果 大肠癌MSI总阳性率 44 .6 % ,其中 1个位点阳性 7例 ,≥ 2个位点阳性 18例 ,占32 .1%。MSI阳性 (MSI )大肠癌CyclinD1、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MSI阴性 (MSI-)大肠癌 ,而P2 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MSI-肿瘤组 (P <0 .0 5 ) ,MSI 大肠癌P16阳性率也较MSI-组略增高 ,MSI 和MSI-大肠癌Rb蛋白阳性表达率较接近。结论 P2 1蛋白过度表达对大肠癌MSI的发生可能具有较重要的促进作用 ,CyclinD1、P5 3蛋白表达减少或P16蛋白过度表达与大肠癌MSI的发生可能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性被认定为DNA错配修复缺陷的标志,但既往研究发现一个显著矛盾,即在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中,p53突变率较一般结直肠癌低.研究旨在确认该矛盾的存在并试图阐明其机制.方法 对180例散发结直肠癌采用高分辨率荧光标记微卫星分析法检测微卫星位点稳定性,PCR扩增直接测序检测p53突变.结果 微卫星不稳定性呈现修饰型和跳跃型两种变化.低频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均呈现修饰型而无跳跃型变化;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均检出了跳跃型变化,一部分也并存修饰型变化.微卫星不稳定与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53突变与肿瘤分化明显相关.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肿瘤未检出p53突变,而低频度微卫星不稳定肿瘤p53突变率较高.结论 低频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呈现的修饰型微卫星位点长度变化可能是DNA错配修复缺陷的表型;此表型与提高的碱基置换突变率有关.单纯DNA错配修复缺陷可能不足以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跳跃型变化,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真正原因仍有待阐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NHB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卫星状态、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及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选定结直肠癌差异表达预后相关目标基因。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7例结直肠癌患者蜡块组织, 制备组织芯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微卫星状态[错配修复(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均为阳性表达为错配修复完整(pMMR), 代表微卫星低度不稳定或微卫星稳定;若其中任何一个指标为阴性, 则判定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 代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和INHBA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分析INHBA与微卫星状态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从GEO数据库筛选出结直肠癌3个数据集:GSE110223(13个癌组织、13个癌旁组织)、GSE110224(17个癌组织、17个癌旁组织)、GSE113513(14个癌组织、14个癌旁组织), 筛选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差异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前50个基因, 经韦恩图分析3个数据集的交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与普通遗传性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检测,为临床筛检HNPCC家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家系(A组)和普通遗传性大肠癌诊断标准家系(B组)的先证者各20例,另选散发性大肠癌(C组)20例为对照组,用PCR-SSCP的方法对上述肿瘤标本进行MSI检测。结果:A、B、C3组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的发生率分别为55.0%(17/20)、40.0%(8/20)和10.0%(2/20),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H在A、B、C3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3.6、52.2和61.8岁,逐渐升高;右半结肠癌发生率分别为55.0%(11/20)、25.0%(5/20)和0,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5个位点中BAT26和BAT25的表达率最高,均为94.1%(16/17)。在MSI-H中,A组低分化腺癌占70.6%(12/17),明显高于B、C两组的4/8和1/2,P<0.05。结论:MSI与HNPCC的临床病理特征高度相关,该方法经济、易行,可作为HNPCC的筛检手段。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 近年来,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成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和预测化疗疗效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及指导结直肠癌的化疗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概念, 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性, 与各期结直肠癌氟尿嘧啶类药物疗效间相关性等方面对微卫星不稳定性在结直肠癌中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为临床上应用微卫星不稳定性指导结直肠癌治疗方面提供相关依据。 < /span >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中存在微卫星不稳定(MSI)和染色体不稳定(CIN)。微卫星不稳定指微卫星序列中重复单位的获得或丢失,多由于DNA错配修复系统改变所致。染色体不稳定包括整条染色体的获得或缺失,染色体易位、重排等,结直肠癌中常见有1p和8p的删除、17p和18q的杂合性缺失以及20q的扩增。两种类型的结直肠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在基因表达、疗效和预后等方面的差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在大肠重复癌与单发大肠癌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PCR SSLP法对 38例大肠重复癌患者的 5 1例癌灶及对照 35例单发大肠癌分别进行 5个碱基序列位点MSI检测。结果 大肠重复癌中复制错误 (RER)阳性率为 5 2 .9% (2 7/5 1) ,对照组为 17.1% (6 /35 )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χ2 =11.2 5 ,P <0 .0 1)。大肠重复癌组中 ,RER阳性与低分化、近端大肠密切关联。RER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年龄、性别、是否伴有转移、Dukes分期上未见异常。结论 MSI在大肠重复癌的发生上起着重要作用 ,MSI可作为预测大肠重复癌发生的有用标志 ,对MSI大肠癌患者应警惕多重癌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I)情况。方法 用6个微卫星位点检测PCR扩增所选位点PCR产物用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结果 60例大肠癌中,20例表现MI,其中11例为复制错误(RER)阳性。RER阳性与RER阴性大肠癌患者相比,发病年龄较年轻,一级亲属有恶性肿瘤病史者明显高于RER阴性,倾向位于结肠,呈浸润性生长,Ⅲ ̄Ⅳ期比例高。5例大肠癌伴大肠腺瘤病例中,4例腺瘤有MI。结论  相似文献   

14.
肾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ite instablility,MSI)在肾细胞癌中的表现及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用PCR方法分析34例肾细胞癌MSI表现;应用RT-PCR方法检测5种人类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在肾细胞癌和肾癌细胞系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用PCR-SSCP技术对15例肾细胞癌标本进行MMR基因hMLH1的19个外显子进行筛选,观察基因突变的情况;用PCR方法检查肾癌组织中TGF-βⅡ型受体(TGF-βRⅡ)基因和BAX基因移码突变的情况。结果 34例肾细胞癌中有15例(44.1%)表现为MSI,并多见于晚期肿瘤;15例表达MSI阳性肾癌标本中,3例hMLH1基因mRNA表达缺失,3例表达明显降低,但在正常对照及PCC949细胞系都表达5种MMR基因;PCR-SSCP筛检结果,15例MSI(+)细胞中3例显示异常电泳带型;40%(6/15)及27%(4/15)分别见TGF-βRⅡ基因及BAX基因移码突变,但不表现在MSI(-)肾肿瘤及正常细胞中。结论 肾细胞癌MSI与MMR基因表达有关,较高的突变率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与MSI有关。  相似文献   

15.
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D22S274位点杂合缺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崇治  裘国强  张放  贺林  彭志海 《肿瘤》2004,24(1):18-20
目的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LOH)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当一条等位基因已经异常的抑癌基因发生杂合缺失可导致肿瘤的形成.本实验通过对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D22S274位点杂合缺失情况作一研究,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微卫星DNA标记D22S274与83例结直肠癌病例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PCR反应.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男40例,女43例,年龄31至84岁,中位年龄66岁.PCR产物在ABI Prism 377自动荧光测序仪进行电泳3小时,以GeneScan3.1和Genotyper 2.1软件进行遗传位点扫描以及杂合缺失分析.LOH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被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22S274(22q13.32-13.33)位点的杂合缺失率34.04%.直肠癌的杂合缺失率为50%(9/18),高于近端结肠癌的12%(2/17)(P=0.018),远端结肠癌的杂合缺失率为42%(5/12)较近端结肠的杂合缺失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然而将远端结肠、直肠一起考虑,它们的杂合缺失率(14/30,47%)高于近端结肠(2/15,13%) (P=0.015),提示远端结肠、直肠癌与近端结肠癌发生机制可能有所不同.结论 22q13.32-13.33区域可能存在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Colorectal cancer (CRC) ranks third in terms of incidence and second in mortality worldwide. In CRC, the silencing of mismatch repair genes, including the mutL homolog 1 (hMLH1) has been linked to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the lengthening or shortening of microsatellite repeats. Very limited data have been presented so far on the link of hMLH1 methylation and MSI in Southeast Asia populations with sporadic CRC, and on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AIM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SI status and hMLH1 methylation in CRC Filipino patients.METHODSFifty-four sporadic CRC patients with complete clinical data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Genomic DNA from CRC tumor biopsies and their normal tissue counterparts were profiled for MSI by high resolution melting (HRM) analysis using the Bethesda Panel of Markers (BAT25, BAT26, D2S123, D5S346, and D17S250). hMLH1 methylation screening was performed using bisulfite conversion and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calculate their associations to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rvival relevance (Kaplan-Meier curves and the log-rank test).RESULTS hMLH1 methylation was observed in 9% and 35% of CRC and normal samples, respectively. Higher incidence of consistently methylated hMLH1 found in both normal and CRC was noticed for relation to location of tumor (P < 0.05). As for MSI status, D2S123 the most common unstable microsatellite and MSI-high (MSI-H) was the most common MSI profile, counted for 46% and 50% of normal and CRC tissues, respectively. The presence of MSI-low (MSI-L) and microsatellite stable (MSS) was 43% and 11% for normal, and 31% and 19% for CRC samples. The mean month of patients’ survival was shorter in patients whose normal and tumor tissues had methylated compared to those with unmethylated hMLH1 and with MSI-H compared to those with MSI-L/MSS (P < 0.05). This was supported b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Kaplan-Meier with log-rank analysis. This data indicated that hMLH1 methylation and high MSI status have prognostic value.CONCLUSIONThis study showe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MLH1 methylation and MSI status in sporadic CRC Filipino patients, especially in the normal part of the tumor.  相似文献   

17.
肝脏是结直肠癌转移的主要靶向器官,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肿瘤微环境、信号传导途径、染色体的异常、增殖与凋亡调控基因的异常等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重要的机制,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其机制能为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