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资料与方法:1.受试病例80例均系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均符合CCMD-2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分配原再分成合并组及单用氯丙嗪两组,每组40例。年龄,合并组16~54岁,平均30.05岁;单用氯丙嗪组19~59岁,平均  相似文献   

2.
氯丙嗪致皮肤局限性水肿12例报告桂林地区人民医院范喜瑛报道1991年7月~1993年7月,我们在工作中发现12例氯丙嗪所致皮肤局限性水肿,占同期住院受氯丙嗪治疗病例的0.88%。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19~51岁,平均31岁。精神分裂症8例,分裂样...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19岁,因精神分裂症住院。以往无心血管疾患史。体检心、肺无异常,血压正常,胸透无特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给予氯丙嗪200mg/日后增至300mg/日,加三氟拉嗪10mg/日,用药1周因锥体外系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4岁,以“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于1990年2月2日第二次住院。住院后,用氯丙嗪合并氟哌啶醇快速疗法治疗,当氯丙嗪用至200mg,氟哌啶醇20mg时,出现表情呆滞,肌张力增强、僵直、大小便失禁。立即停用上述药物,用神经细胞活化剂。12天后症状逐渐缓解,3月8日患者出现兴奋  相似文献   

5.
48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院 48例死亡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院 1993年 3月~ 1997年 3月 4年期间共死亡 5 3例 ,剔除资料不全者 5例 ,共调查 48例。其中男 37例 ,女 11例 ;年龄 2 1~ 91岁 ,平均 (5 3.5± 3.4)岁 ;住院时间 36天~ 42年 ,平均 12年 ;诊断精神分裂症 32例 ,情感性精神障碍 5例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5例 ,人格障碍 2例 ,精神发育迟滞2例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例 ,诊断未定 1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 :按氯丙嗪等效日量计算 ,<30 0 mg19例 ,30 0~ 5 0 0 m g10例 ,>5 0 0 mg8例 ;剂量范围为 5 0~ 10 0 0 mg/d。用药品种有氯…  相似文献   

6.
兹将4年来观察安坦中毒10例小结如下。资料一般资料男4例,女6例。年龄为20~30岁2例,31~40岁1例,40岁以上7例(最大56岁)。精神分裂症9例,老年性精神病1例。8例用氯丙嗪(最高日量为600mg),1例服三氟拉嗪(30~40mg/日),1例用奋乃静(16~18mg/日)。  相似文献   

7.
复习国内外有关资料,单用氯氮平引起恶性症状群(NMS)的报告较少见,下面把我院所遇到2例报告如下:例1陈某,女性,33岁,因疑人迫害,自语自笑8年,神志不清,肌肉强直12小时于1990年6月18日第5次住院,诊断:(1)精神分裂症(同前4次),(2)恶性症状群?最先两次住院用过舒必利、氯丙嗪、氟哌啶醇等治疗达痊愈,第4次住院用过氯氮平(最大量300mg/日)。出院后继用氯氮平(300mg/日)维持治疗。1990年6  相似文献   

8.
21岁男性,因患精神分裂症于1985年10月22日住院,用氯丙嗪和三氟拉嗪治疗,86年1月4日痊愈出院。继服氯丙嗪日量200mg/天及三氟拉嗪20mg/天维持治疗。87年7月4日晨起自觉四肢无力,肌肉轻度疼  相似文献   

9.
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观察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对 34例该类病人进行了观察 ,报道如下。1 资料1 1 对象 :共 34例 ,均为本院住院病人 ,其中 ,男 2 1例、女 13例 ,年龄 2 9~ 6 2岁 ,平均年龄 (38± 9 18)岁 ;病程 5~ 2 0年 ,平均(10 0 5±3 2 )年。入选标准 :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 (CCMD Ⅱ R)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②曾用过至少 3种化学结构不同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每种治疗均在 6周以上 ,剂量相当于氯丙嗪 5 0 0mg/d以上 ,但无明显效果 ;③总病程 5年以上 ;④阳性和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0.
锂治疗对心电图和血清电解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982年8月~1984年1月我科住院病人使用碳酸锂治疗50例的心电图和血清钠、钾观察结果。 对象和方法 对口服碳酸锂(上海黄河制药厂生产,0.25g/片)治疗,能配合心电图检查的病人,治疗前检查心电图(常规9个导联)和血清钠钾测定。本组病例均为首次锂治疗,其中男性42例,女性8例。20~30岁37例;31~50岁8例;51~60岁5例。按DSM-Ⅲ标准诊断为躁郁症躁狂型35例,抑郁症1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13例,精神分裂症伴有躁狂症状1例。治疗中10~15天复查一次。血清锂、钠、钾用英国CORNING450型火焰光度计测定。住院观察时间2~3个月。 本组病例因病情需要,住院初期(7天左右)合并氯丙嗪(100~200mg/日)治疗3例,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拟胆硷药新斯的明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肌无力6例报道如下,供大家参考: 例1 男,44岁,1980年4月9日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入院后采用氯丙嗪300~500mg/日及安坦6mg/日治疗83天,先后合并氟哌啶醇10mg/日,治疗8天;三氟拉嗪15mg/日治疗6天,精神症状基本  相似文献   

12.
170例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 170例同期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6 8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4~ 81岁 ,平均( 5 6 .2 9± 3.6 9)岁 ;病程 14天~ 47年 ;平均 ( 2 0 .10± 3.38)年 ;住院时间 2天~ 2 2年 ,平均 ( 11.5 8± 1.87)年 ;住院次数 1~ 2 3次 ,平均 ( 6 .2 4± 1.34)次 ;诊断精神分裂症 130例 (占死亡病例的76 .47% ) ,情感性障碍 2 0例 ( 2 .94% ) ,反应性精神病 4例( 2 .35 % ) ,癫痫性精神障碍 2例 ( 1.18% ) ,肺心病所致精神障碍3例 ( 1.76 % ) ,肝豆状核变性 3例 ( 1.76 % ) ,高血压合并精神…  相似文献   

13.
抗精神病药物致癫痫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神病药物致癫痫25例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16~42岁,平均24.6岁。诊断:精神分裂症22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3例。既往有脑外伤,脑炎史3例。 1.服药种类、剂量、时间与癫痫发作关系:氯氮平14例、癫痫出现时药量75~600mg/d,平均450mg/d,服药1~54天,平均18天;氯丙嗪4例,剂量225~650mg/d,平均431mg/d,服药5~64天,平均26天;丙咪嗪3例,剂量150~250mg/d,平均200mg/d,服药10~21天,平均16天;泰尔登2例,剂量均为500mg/d,分别服药13及15天;奋乃静1例,剂量36mg/d,服药25天;阿密替林1例,剂量300mg/d,服药14天。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氯氮平引起癫痫大发作报道较少,现将我院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24岁,因自语自笑、行为紊乱1年首次住院。既往身体健康、无脑外伤、高热惊厥和癫痫病史,无癫痫家族史、体检无异常发现,诊断精神分裂症。用氯丙嗪治疗275mg/日,1月后出现皮疹,渐停氯丙嗪。换用氯氮平治疗,每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5例男性非抑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些患者连续12周作血清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所选择的这5例患者,在情绪状态和行为方面是逐周变化最大的。他们的年龄分别为69、61、37、68和60岁。分别住院45、42、18、47和39年。其中4例符合DSM-Ⅲ精神分裂症残留亚型诊断标准。例2既符合DSM-Ⅲ精神分裂症残留亚型的诊断标准,同时又伴有癫癎大发作5年。例1服氯甲噻唑1500mg/日;例2服苯妥英钠150mg/日和mianserin 90mg/日;例3服氯丙嗪450mg/日和普环啶15mg/日;例4服氯丙嗪3O0mg/日;例5服硝基安定每晚5mg。每周测DST1次连续3个月。每次11:30pm服地塞米松1mg,次日4pm和11:30pm分别抽血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皮质醇总量。如果在4pm或11:30pm有一次血浆皮质醇浓度等于或超过4μg/dl,被  相似文献   

16.
我们试用大剂量心得安治疗久治不愈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及治疗方法 选择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久治不愈患者30例。全为女性。年龄为20~61岁,平均34岁。病程2年~30年,平均11.7年。其中,青春型7例,偏执型10例,紧张型3例,未定型9例,儿童期精神分裂症1例;大都系单用心得安治疗,对5例急性患者并用冬眠灵100~200mg/日。以病例自我对比  相似文献   

17.
现报告1例氯丙嗪所致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女性,56岁。患精神分裂症7年余,既往无心血管疾患,无严重躯体疾病。1988年1月入院后即用氯丙嗪治疗每日75mg,逐渐增加到375mg/日。服药第8天,诉述头晕  相似文献   

18.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仍是当前精神病学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自1978年我们对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其中精神分裂症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对象:本组手术对象是合肥市精神病医院因反复住院难治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20~40岁,平均为32.9岁;病期5~26年,平均12.8年;住院次数最短3次,最长12次,平均6.1次。  相似文献   

19.
氯丙嗪引起嗜酸性细胞增多并不多见。我院于1988年收治1例因服用氯丙嗪而引起血嗜酸性细胞明显增多,报告如下: 患者男23岁,因失眠、紧张、兴奋等2月余,于1988年3月30日来我院住院。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精神状态:病人有紧张、兴奋、思维联想障碍,幻觉等症状。胸透、心电图、肝功能、血、大小便常规等均正常。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以氯丙嗪单项治疗。开始剂量300mg/日,渐增至450mg/日,50天后  相似文献   

20.
氯氮平与氯丙嗪治疗后脑电图改变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独使用氯氮平或氯丙嗪治疗共105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脑电图作对照观察,诊断皆符合CCMD—2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氯氮平及氯丙嗪两治疗组。均排除癫痫和脑外伤史,近2年来未作过电抽搐治疗,治疗前均未用过或已停用精神药物3个月以上。氯氮平组85例,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19~59岁,平均34.67±11.44岁;病程5月~28年。氯丙嗪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8~56岁,平均33.59±10.13岁;病程4月~27年。药物剂量:氯氮平250~400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