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影  陈志强  金玲  王梅  廖伟 《重庆医学》2018,(17):2290-2293,2297
目的 证实儿童过敏性哮喘患者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可能通过影响Th17/Treg分化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参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方法 选取该科室门诊5岁以上初次诊断为过敏性哮喘的患儿共33例,3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肺功能、皮肤点刺试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留取静脉血栓测Th17细胞及Treg数目,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静脉血和诱导痰液检测IDO代谢产物色氨酸及犬尿氨酸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存在显著的Th17/Treg失衡;IL-17、IL-6水平显著升高,TGF-8、IL-10水平显著降低;IDO水平明显降低,其水平与Th17/Treg比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IDO可能是Th17细胞向Treg转换的分子“开关”,在哮喘发病中起潜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反复喘息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哮喘发病风险的关系,以帮助对反复喘息患儿中哮喘高危儿童的筛检。方法选取100例反复喘息患儿为病例组,6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纳库仑一氧化氮分析仪检测FeNO,同时计算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哮喘预测指数(API),比较FeNO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API等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喘息患儿之间的差异性。结果幼儿期组和学龄前期组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FeNO检测值和阳性检出率高于同年龄段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幼儿期组和学龄前期组两组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学龄前期组FeNO水平、FeNO阳性检出率和API阳性率高于幼儿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PI阳性反复喘息患儿的FeNO水平高于API阴性反复喘息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期组FeNO阳性患儿中的API阳性检出率高于幼儿期FeNO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期反复喘息患儿较幼儿期患儿有更高的哮喘罹患风险,FeNO测定可作为一项早期筛检学龄前期反复喘息患儿中哮喘高危儿童的良好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检测在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05~2014-12间在我院确诊的6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0例的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FeNO浓度以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同时评定FeNO情况与哮喘控制测试( ACT)的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健康对照组人群的FeNO浓度明显低于观察组FeNO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同时,健康对照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也明显少于观察组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且通过测定FeNO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进行诊断时患者的阳性率依次是95.38%、81.54%。同时,哮喘患者的FeNO情况和ACT的评分之间呈现负相关,(r=-0.33,P<0.05)。结论 FeNO检测能够有效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骨膜蛋白水平的变化,阐明其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65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骨膜蛋白、IgE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外周血中骨膜蛋白、IgE和ECP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FeNO均明显升高(P<0.05),FEV1% pred和FEV1/FVC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采用血清骨膜蛋白水平诊断哮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8(P=0.02),骨膜蛋白水平诊断哮喘界点为80.89 μg·L-1(95% CI:0.570~0.766),灵敏度为29.23%,特异度为92.00%;骨膜蛋白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FeNO呈正相关关系(r=0.519,P=0.019;r=0.602,P=0.008)。结论:哮喘患儿血清中骨膜蛋白水平升高,骨膜蛋白可以作为初步排查儿童哮喘的指标,抑制Th2介导的炎性反应过程是治疗哮喘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痰液诱导的方法对治疗前后痰液的嗜酸性细胞进行计数,并记录呼气峰流速(PEFR).结果六味地黄丸不但可以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还可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4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表型分为单纯COPD组46例和ACOS者(42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研究对象FeNO、诱导痰细胞计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分析ACOS患者FeNO水平与诱导痰细胞计数、hs-CRP、IL-8、TNF-α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研究对象之间性别构成、体重、身高与吸烟量无统计学差异。与单纯COPD组进行比较,ACOS组患者FeNO水平与痰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或增多(P<0.05);痰细胞总数、hs-CRP、IL-8与TNF-α则没有统计学差异。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OS组FeNO水平、痰细胞总数、痰嗜酸粒细胞计数、hs-CRP、IL-8与TNF-α均明显增高或增多(P<0.05);单纯COPD组痰细胞总数、hs-CRP、IL-8及TNF-α均明显增多或增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FeNO与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则没有统计学差异。ACOS组患者FeNO与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387,P<0.05;与痰细胞总数、FEV1%、FEV1/FVC%、及血清hs-CRP、IL-8、TNF-α之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r=0.264,0.286,0.301,0.238,0.203,0.226,均P>0.05。结论:ACOS患者的气道炎症与嗜酸粒细胞有一定关系。FeNO检测从一定程度反映了ACOS患者的气道炎症,能够从COPD人群中识别出ACOS患者。  相似文献   

7.
金芬华  杜俊华  戴元荣  吴立琴 《浙江医学》2016,38(17):1401-1404,1409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探讨其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诱导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血清总IgE(TIgE)及哮喘控制试验(ACT)评分等指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呼吸内科门诊的哮喘患者99例(观察组)及门诊健康体检者90例(对照组),采用NIOXMINO分析仪、德国JeagerMasterScreen系列肺功能仪、SYSME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及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入选者FeNO水平、肺功能、外周血EOS百分比及TIgE;应用光学显微镜做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测诱导痰EOS百分比;应用ACT评分表评估哮喘控制程度。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FeNO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eNO水平、诱导痰及外周血EOS百分比和TIgE均高于对照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FeNO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ACT评分均无相关性(r=0.004、-0.195,均P>0.05),与血EOS百分比、TIgE、诱导痰EOS百分比均呈正相关(r=0.315、0.305、0.473,均P<0.01)。结论哮喘患者FeNO水平明显升高,可反映哮喘患者气道炎症水平,尤其是EOS炎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se,IDO)与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之间的相关性及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哮喘组,每组8只.哮喘组以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激发小鼠建立哮喘模型,无创肺功能仪检测气道反应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分析,ELISA检测BALF中INF-y、IL-4、IL-10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IDO和Foxp3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DO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占CD4+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哮喘组小鼠气道反应性、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IL-4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NF-γ与IL-10浓度、IDO和Foxp3的mRNA表达、IDO蛋白表达、Treg占CD4+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哮喘组IDO与Foxp3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19,r=0.807,P<0.05),对照组与哮喘组IDO蛋白表达与Treg占CD4+细胞的百分率呈正相关(r =0.783,r=0.765,P<0.05).结论 哮喘小鼠IDO和Foxp3表达降低,Treg数量减少,且IDO蛋白表达与Treg占CD4+细胞的百分率呈正相关,表明IDO与Treg相互调节,打破免疫耐受,诱导哮喘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但关于AR患者下气道炎症国内仍缺乏研究。文中评估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上、下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水平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选取80名正常人(对照组)和101名单纯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AR组)行鼻灌洗及诱导痰涂片计数嗜酸性粒细胞个数。AR组鼻灌洗液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AR组鼻灌洗液与诱导痰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较对照组为高(P<0.01),AR组鼻灌洗液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之间存在相关性(r=0.31,P<0.01)。结论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上、下气道嗜酸性炎症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0-13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病程严重程度与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浆硫化氢(H2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疾病诊断指南进行分度,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分别18、23、29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诱导痰计数,计算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比,并抽取血液测定血浆H2S水平,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以及研究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占比及血浆H2S水平,对三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H2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随着疾病程度加重,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占比逐渐升高,而血浆H2S水平逐渐降低;哮喘患者血浆H2S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比之间呈负相关;血浆H2S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比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比升高,血浆H2S水平降低,随着病程的逐渐加重,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比会逐渐升高,血浆H2S水平将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肺功能与FeNO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我科室收治的1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患儿给予常规支气管哮喘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主要包括了建立相关档案,进行相关教育知识宣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FeNO与肺功能的变化、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CV、FEV1、FEV1/FCV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FCV、FEV1、FEV1/FCV值,观察组患儿的FeNO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FeNO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满意度(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哮喘儿童规范化的治疗过程中,患儿肺功能值逐渐增加,FeNO的水平值逐渐下降,其具有这广泛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学龄前哮喘儿童不同控制阶段气道高反应性指标(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指标)、呼出一氧化氮(FeNO)与哮喘控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该院儿科门诊确诊的哮喘儿童74例,体检检查肺功能及FeNO的儿童25例作为对照,年龄3~5岁,根据2016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标准分为3组:控制组(n=26)、非控制组(n=48)及对照组(n=25),收集所有入组患儿FeNO及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指标呼吸道总阻力(R5)、中心呼吸道阻力(R20)、周边呼吸道阻力(R5-20)、电抗面积(AX)、周边弹性阻力(X5)、响应频率(Fres)等数据,分析3组间FeNO、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值及其相关性.结果 (1)非控制组FeNO检测值(34.00±18.17)明显高于控制组(20.23±11.07)及对照组(28.00±17.30)(P<0.05).非控制组AX检测值(37.29±15.27)明显高于控制组(30.17±9.50)(P<0.05).(2)控制组R20与FeNO呈弱负相关(P<0.05),非控制组、对照组R20与FeNO无相关性(P>0.05).非控制组、控制组及对照组FeNO与R5、R5-20、AX、X5、Fres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学龄前哮喘儿童FeNO可反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控制,不能反映气道高反应性;FeNO与脉冲振荡肺功能指标(气道高反应性指标AX等)联合使用更能精确判断哮喘是否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CVA患儿75例(CVA组)、健康儿童25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对照组儿童及CVA组患儿治疗前后的FeNO水平及肺功能,对CVA组患儿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评估特异质情况,分析CVA患儿特异质严重程度与FeN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CVA组的FeNO水平高于治疗后水平和对照组(P<0.05),第 1秒最大呼气量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后水平和对照组(P<0.05).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呈特异质共55例(73.3%),非特异质共20例(26.7%).治疗前,特异质CVA患儿的FeNO水平高于非特异质CVA患儿(P<0.05),CVA患儿特异质严重程度与FeNO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FeNO水平与CVA患儿的特异质及其严重程度关系密切,FeNO水平检测有助于儿童CVA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7、IL‐22和IL‐10在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过敏性哮喘患者40例(哮喘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培养上清中IL‐17、IL‐22和IL‐10的表达;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Ig E的水平,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率;IL‐17、IL‐22和IL‐10与哮喘严重程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组血清中IgE的水平及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外周血IL‐17、IL‐2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严重程度与IL‐17、IL‐22水平呈正相关(P<0.01),而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 P<0.05)。结论 IL‐17、IL‐22和IL‐10在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动态监测其变化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及肺炎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水平及其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EOS)和第1秒用力呼出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哮喘患儿共62例。其中,急性发作期患儿33例,缓解期患儿29例。同时收集肺炎患儿21例,健康对照组21例;哮喘组、肺炎组及对照组分别测定FeNO,EOS及FEV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哮喘急性发作组FeNO,EOS水平分别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FEV1%水平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哮喘缓解组FeNO和EOS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FEV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FeNO,EOS及FEV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哮喘患儿FeNO水平与EOS呈正相关(r=0.68,P<0.05),FeNO水平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18,P>0.05),EOS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04,P>0.05)。⑤哮喘患儿中FeNO阳性率为82.26%,EOS阳性率为62.90%,FEV1%阳性率为41.94%(χ2=21.49,P<0.05)。结论哮喘患儿FeNO水平可反映哮喘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且敏感性较EOS高。哮喘患者中FeNO与EOS有相关性。 FeNO和EOS可用来协助鉴别过敏性炎症和普通感染。  相似文献   

16.
吴奎  王彦  陈章  周宏  肖贞良 《重庆医学》2015,(8):1041-1043
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呼出气NO(FeNO)水平与气道炎症水平的关系,以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并探讨其水平变化与气道炎症水平的关系。方法经支气管激发试验确诊的C V A患者14例,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吸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其引起FEV1降低20%的乙酰甲胆碱浓度(PC20 FEV1)、FeNO水平、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量及比例。结果 FeN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与PC20 FEV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经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6个月后气道反应性逐渐下降,其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亦显著下降。结论CVA患者FeNO水平显著升高,且此变化与患者气道炎症水平显著相关,而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制剂(ICS/LABA)治疗后,其水平显著下降,提示FeNO也许可以作为CVA患者气道炎症控制水平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激素抵抗型哮喘(SRA)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与其外周静脉血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D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FEV1% ≤75%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SRA患者13例、激素敏感型哮喘(SSA)患者107例.治疗前填写ACQ5量表,行肺功能检查,记录白天、夜间症状评分,检测诱导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S-EOS%、B-EOS%、S-NEU%、B-NEU%)及外周静脉血ADF的表达水平.所有患者均给予足量(40 mg/d)、足疗程(2周)泼尼松龙口服治疗,治疗后再行肺功能、外周血ADF水平检测.比较治疗前后SRA组与SSA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并分析ADF水平与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等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SRA组与SSA组ACQ5评分、白天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S-EOS%、B-NEU%、B-E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RA组S-NEU%显著高于SSA组(P<0.05).治疗前,SRA组与SSA组FEV1%、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SA组FEV1%、PEF%均明显升高(P<0.05),而SRA组FEV1%、PEF%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SRA组患者AD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SA组(P<0.05).治疗后SSA组ADF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SRA组患者ADF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外周血ADF表达水平与B-EOS%、B-NEU%、S-EOS%均无明显相关性(r=0.27、0.09、-0.23,P=0.20、0.68、0.31).治疗前外周血ADF表达水平与△FEV 1%呈负相关,而与S-NEU%及△PEF%呈正相关(r=-0.40、0.41、0.39,P=0.03、0.02、0.04).结论 ADF水平与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相关,ADF水平可能作为SRA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疗效差异以及对不同严重程度气道炎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监测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初次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就诊且明确诊断为哮喘的5~14岁哮喘患儿101例,分别给予吸入布地奈德、口服孟鲁司特钠,通过治疗前后FeNO检测、肺功能检查的改变,比较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对儿童哮喘控制治疗的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上述两种药物对处于不同FeNO水平的哮喘儿童的治疗效果。结果 吸入布地奈德组与口服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前后FeNO水平显著下降(P<0.0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提高(P<0.01);在FeNO水平增高的哮喘患儿中,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组FeNO水平的降低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提高比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组明显(P<0.05);在FeNO水平正常的哮喘患儿中,吸入布地奈德组和口服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提高(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FeNO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吸入布地奈德组治疗后FeNO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均能有效治疗儿童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动态随访FeNO水平,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情况和指导哮喘治疗药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