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慢性炎症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在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按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30例(BMI≥25kg/m2)和非肥胖组30例(BMI<25kg/m2),在40例无糖尿病对照组中按BMI分为肥胖组20例和非肥胖组20例,分别测定4组外周血的C反应蛋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都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且肥胖者高于非肥胖者。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比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2.
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仇颖  刘艳梅 《吉林医学》2006,27(11):1324-132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血白细胞(WBC)计数变化,观察2型糖尿病与炎性标记物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急性时相反应,CRP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雪玲  尧春茂 《广东医学》2006,27(6):895-896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浓度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31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对照。采用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为(11.34±2.01)mg/L,对照组为(5.40±1.33)mg/L,糖尿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C反应蛋白和2型糖尿病存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临床应用前景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胰岛素抵抗(IR)以及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76例,分为2组:T2DM非IR组(DM1组)36例,T2DM伴IR组(DM2组)40例,并选择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分别测定CRP.结果:T2DM1、T2DM2组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DM2组的血清CRP水平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CRP介导的炎性反应与T2DM的IR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陈建林 《海南医学》2007,18(1):9-10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肥胖和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81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和非肥胖2组,肥胖组40例,非肥胖组41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肥胖组较非肥胖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s-CRP与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炎症反应可能在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CRP可能是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炎症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0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7例不同时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肾病(DN)组52例,早期DN组24例,临床DN组21例)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并与40例健康人作对比分析。结果:无DN组、早期DN组及临床DN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DN组,临床DN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无DN组,(P〈0.01);临床DN组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早期DN组(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肾病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2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名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将组间的CRP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糖尿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DN、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与EDN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CRP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1)。结论:CRP水平在T2DM组和并发DN组中逐渐增高,表明其可能是T2DM和DN发生的危险因素,CRP与糖尿病及其血管慢性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9.
胡婕  刘悦 《中国乡村医生》2007,9(11):114-114
目的:研究在血糖控制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给予4种不同治疗方案,12周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将110例病人分4组。给予4种不同治疗方法,分别是:磺脲类和双胍、阿卡波唐;格列美脲联合罗格列酮;格列美脲联合睡前中效胰岛素;短效、中效胰岛素联合治疗。结果:短效、中效胰岛素联合治疗可迅速改善HbA1C1.3±1.4%(P〈0.0005),应用磺脲类和双胍、阿卡波唐也显示HbA1C降低(P〈0.05)。尽管这两个组,血糖水平有改善,而对CRP水平无减少。应用格列美脲联合罗格列酮在治疗12周后,CRP水平明显降低2.6(3.9)mg/L(P〈0.05)。结论:数据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的快速改善并不能导致炎症标志物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李汩 《中华医护杂志》2007,4(5):403-40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他DM)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胰岛素抵抗(IR)关系。方法 测定120例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hsCRP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等指标,并测量血压、体质量、身高、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以HOMA-IR〉2.5为IR的标准,将入选T2DM患者分为IR组(n=44)和非IR组(n=76),对两组的血清hsCRP与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R组的血清hsCRP明显高于非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3.631);IR组血清hsCRP与BMI、FBG、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IR组的血清hsCRP只与FBG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HOMA.IR是hsCRP独立预期因子p〈0.001(F=22.8),可解释其变异的25%。结论 hsCRP与T2DM的IR发生密切相关,hsCRP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IR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与肥胖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根据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1650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低减(IGT)和糖尿病(DM)人群的肥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我省肥胖(BMI≥27)患病率为7.9%,BMI大于25,少于30人群,DM和IGT患病率是正常体重的倍和2.5倍。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指数、腰臂围比均是IGT,DM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重指数增加可增加糖尿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CRP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受试者精确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步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糖尿病组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无论是糖尿病组还是对照组,肥胖者的CRP水平与非肥胖者的CRP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CRP与BMI(r=0.191,P=0.009)FINS(r=0.146,P=0.049)FPG(r=0.132,P=0.046)IR(r=0.140,P=0.045)TG(r=0.212,P=0.003)CH(r=0.263,P=0.002)均有相关性。结论:CRP可能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之间相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脂联素(APN)、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的对照组41例,分析两组人群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APN和CRP,测定IMT,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糖尿病组TG、LDL-C、FPG、CRP、FINS、IM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与BMI、FPG、FINS、HOMA-IR、TC、TG、LDL~C、CRP呈正相关(P<0.01),而与APN呈负相关(P<0.01),其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组IMT与胰岛素抵抗的增加、糖脂代谢紊乱及CRP的升高与APN降低有关,提示血清脂联素和CRP水平是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免疫比浊法检测正常对照组(30名)、单纯糖尿病组(32例)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1例)血浆Hcy和CRP水平,观察其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血浆Hcy和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纯糖尿病组Hcy和CRP均显著低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cy和CRP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浆Hcy 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减轻体质量、控制血糖、纠正脂代谢紊乱、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血压等综合治疗可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T2DM)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6例糖尿病患者和55例正常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及各项实验室指标,采用NycoCard单人份检测试剂盒定量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糖尿病患者hs-CRP、WBC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单因素比较,T2DM组的年龄、FBG、2hPBG、HbA1c、TG、TC、BUN及MA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和Hs-CRP均与FBG2、hPBG、HbA1c呈正相关,与IBIL及HDL-C呈负相关,WBC和Hs-CRP互有相关关系;病程、HbA1c、LDL-C、HDL-C是影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常规检测血清CRP、WBC有助于对T2DM及其血管并发症未来风险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6.
尤巧英  李成江 《浙江医学》2004,26(7):492-49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对120名T2DM患者和50名健康人用颗粒增强免疫沉淀法测定超敏CRP(usCRP)及用高敏感B型超声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再根据所测usCRP水平将T2DM组分为低usCRP组(0~3mg/dl)80例,高usCRP组(3~10mg/dl)40例.结果高usCRP组较低usCRP组及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平均IMT明显增厚(P<0.01),颈动脉斑块率也增高(P<0.01).在T2DM组,pe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与血清usCRP水平、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r=0.53、0.282,P<0.01、0.05);以IMT为应变量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变量usCRP被选入模型,usCRP的偏回归系数b为0.036,P<0.001.结论 CRP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提示CRP可能是导致T2DM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引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将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与对照组。应用免疫放射法测定两组间hs-CRP水平。结果发现MCI患者hs-CRP水平显著增加。结论hs-CRP水平与MCI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法及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3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50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TG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TG含量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TG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提示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的检测有助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5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0 mg/g),B组24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0 mg/g),分别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A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与超敏C-反应蛋白有密切关系,慢性炎症反应的强度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