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对自编的军人心理健康能力量表(mental health 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army-men,MHAQA)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考察该量表的概念、成分和结构是否合理.方法 采用军人心理健康能力量表,对全军整群分层抽样的9 005名军人进行测评,收回有效问卷7 590份,将测评数据随机分为两组(利用EXCEL产生随机数排序分组),每组样本量均为3 795名,1组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1组用Amos 21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后用总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①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7个共同因素,这些共同因素与原先编制的构念及题项相符,7个共同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49.168%;②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军人心理健康能力量表的一阶7因素模型各项指标基本满足拟合优度模型条件,表示修订后的军人心理健康能力量表在结构上是合理的;③通过信效度分析发现:该量表各因素有较高的信效度.结论 军人心理健康能力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能够对军人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正卫勤动员是指为满足武装力量完成军事任务对卫生勤务保障需要,组织调动军民卫生勤务保障力量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1]。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搞好卫勤动员,对于提高部队的持续行动能力、保证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至关重要。1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动员的主要特点1.1非战争军事行动突然紧急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事发突然、节奏变化快、处置时间短,要求卫勤保障与部队行动同步进行。因此,卫勤动员必须立足于"快",做到快速判断与决策,快速发出动员指令,快速组织卫勤保障部门展开工作,快速建立应急医疗机构,快速组织医疗人员和药品物资开赴事发地区。在行动前,要有科学完备的应急动员预案,为动员实施做足准备;在行动过程中,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情 相似文献
3.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地震、洪水、雪灾、核化生事故等灾害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非战争军事行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已成为军队卫勤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作为军队卫勤工作者,我们有幸参加了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救治任务,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军队卫勤人员能力培养途径。方法着眼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特点,探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队卫勤人员能力培养及注意事项。结果通过灾害医学教育、卫生防疫教育、信息技能教育提升军队卫勤人员的卫勤机动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心理救援能力、装备使用能力和联合指挥能力。结论军队卫勤人员要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与规律,坚持以任务保障为牵引,立足实际,全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非战争军事行动模块化药材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构建非战争军事行动模块化药材保障体系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现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伤病分布和用药资料,按照模块化原理,应用系统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药材需求分为一般需求、特殊需求和补充需求,构建模块化药材保障体系.结果 依据卫勤保障任务和卫生减员分析,构建了4大类32种基本模块的模块化药材保障框架体系;在分析非战争军事行动药品耗材消耗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的7种非战争军事行动样式,提出了相应的卫勤保障药品耗材目录;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药材保障的实际需要,完成了模块化药材保障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结论 经模拟测试,非战争军事行动模块化药材保障辅助决策系统能够提高药材保障的效率,增强灵活性和适应性,是实现精确化药材保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我卫训队奉命开赴都江堰和太平寺开设野战兵站,担负抗震救灾任务。经过这次抗震救灾,我们对卫生员训练队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现将获得的几点启示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大军事行动中飞行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职业人群中 ,军事飞行员特别是战斗机飞行员的心理卫生状况与其职业活动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是军事卫生保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了解重大军事行动中我军飞行员的心理卫生状态 ,我们对参加某项军事活动的飞行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调查对象为参加某项重大军事活动的军事飞行人员 ,分群随机抽样决定调查部队 ,群内所有人员全部参加。应答者平均年龄为 3 5.2岁 ( 2 5~ 51岁 ) ,调查时间为军事活动前半个月。二、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1]及飞行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 ,统一时间 ,集中测试 ,要求受… 相似文献
8.
2008年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心)人员相继参与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和奥运安保等多项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卫生防疫工作。上述防疫任务具有准备时间短、潜在疫情严重、保障面广等特点,对参加人员和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抗击冰灾时,中心迅速派员全程参与广州火车站附近区域的卫生防疫工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心迅速抽组人员成立了军区抗震救灾防疫队,在灾区开展工作80天;奥运安保任务特殊,要求队员时时保持战备状态。 相似文献
9.
11.
介绍了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原解放军第309医院)图书馆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医学信息服务工作的做法,提出了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如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制定应急服务预案,加紧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民康医学》2015,(20)
目的:探讨住院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认知方式特征。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认知方式问卷对196名住院军人和202名地方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住院军人同地方患者比较,强迫、人际敏感和焦虑因子高于地方患者,躯体化和敌对因子低于地方患者(P<0.05或0.01);2住院军人消极应对、神经质(N)和认知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地方患者,而精神质(P)和客观支持得分明显低于地方患者(P<0.05或0.01);3回归分析显示,SCL-90总分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客观支持、认知方式、消极应对和病种。结论:住院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同地方患者有一定差别,具备军人独有的特征,主要受应对方式、认知方式、社会支持以及疾病种类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近些年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任务增加的现状,分析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医学信息资源存在的问题,如资源分散、信息针对性不强等,提出了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的建议和具体方法,以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空军军人焦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空军1696名军人进行团体测试,将焦虑得分与一般人群的比较;以性别、年龄和工种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进行焦虑与心理健康、个性和应对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空军男性和女性军人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一般人群(P<0.01);②空军军人焦虑的发展特点:女性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存在年龄差异(P<0.05),其中,"<20岁"组与"20~24岁"组间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质焦虑得分在"<20岁"组与"≥25岁"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工种之间,只有焦虑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③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积极应对得分和SCL-90总均分对军人的焦虑水平有直接效应,而EPQ的N,E,P和消极应对得分对军人的焦虑水平具有间接效应.结论:空军军人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且具有性别、年龄和工种特征;空军军人的焦虑与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和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原驻训官兵作业疲劳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WRFFQ)、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在高原驻训3个月后的465名官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①高原驻训官兵作业疲劳总均分为(36.32±11.52).②高原驻训官兵作业疲劳与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37、0.465、0.402、0.404,P<0.01).③作业疲劳高分组在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④心理应激、特质焦虑和睡眠质量可以有效预测驻训官兵的作业疲劳状况,总解释量为46.1%.结论 高原驻训官兵的作业疲劳状况与心理应激、睡眠质量和特质焦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海军某部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海军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CL-90和EPQ(成人)问卷,随机抽取了海军某舰队官兵165名为样本进行测试。结果海军某部官兵的SCL-90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正常人的常模(P<0·01),强迫与敌对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躯体化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其中,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11.80%,主要表现为敌对、强迫、焦虑、偏执等症状;SCL-90因子分与军龄呈负相关,与EPQ中P以及N分量表分呈正相关,与L和E分量表分呈负相关。结论部分海军官兵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身症状,可能与军龄以及某些人格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