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年-2003年收治的30例腹壁会阴切口内异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中,腹壁内异症患者22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EP切口内异症8例。均有典型周期性腹痛,肿块,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未有复发。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本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结合B超可正确诊断。彻底手术是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剖宫产腹壁切口与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29例剖宫产腹壁切口与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中,腹壁内异症患者26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侧切口内异症3例。均有典型周期性腹痛、肿块;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原因属医源性种植,重在预防;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只要病灶彻底清除,术后不需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会阴、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和处理. 方法 对我院1997~2008年收治的14例会阴、腹壁内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14例均诊断正确.4例会阴内异症均有会阴撕裂或侧切史,10例腹壁切口内异症均有剖宫产史.发病潜伏期,30岁以前多在1年以内,30岁以上多在1年以上.会阴内异症完整切除3例,腹壁内异症完整切除10例,随访1~5年无复发. 结论 根据典型的病史和体检,可以对会阴、腹壁内异症做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4.
王俊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55-56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例会阴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特点。结果:20例会阴切口瘢痕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都有会阴切开史,均有典型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会阴瘢痕疼痛并触及痛性肿块。结论:子宫内膜种植是主要发病机制,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可正确诊断,彻底手术是惟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我院1993-2008年收治的14例会阴内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14例均有会阴撕裂或侧切史,诊断正确。会阴内异症完整切除13例,随访2~5年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和体检,可以对会阴内异症做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章兴凤 《河北医学》2010,16(8):965-966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0例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壁切口内异症7例,会阴切口内异症3例。结果:全部病例行病灶切除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良性疾病,发生在与子宫内膜有接触的手术切口部位,切除病灶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梁艳楠  刘颖  贾慧贤 《黑龙江医学》2008,32(12):933-933
目的探讨分娩后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2000-2006年间,收治的20例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所有病例均有典型周期性局部疼痛、肿块,术前能够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无复发。结论局限性子宫内膜细胞移植,是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典型症状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伴肿块,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彻底手术是惟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尽量减少或避免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壁与会阴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21例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共3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35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典型的手术瘢痕周期性疼痛、肿块,行手术治疗疗效好,无复发。结论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主要的发病机制。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便可诊断。最佳治疗方法是彻底手术切除。发病早期便予及时切除。需注意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累及肛门括约肌的患者可辅以药物治疗,避免术中损伤。  相似文献   

9.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1年12月至2000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盆腔外子宫内异症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盆腔外子宫内异症(18例腹壁、4例会阴部位)发病平均年龄34.5岁。19/22例(86.36%)腹壁及会阴部位肿块在月经期明显增大及疼痛加重,全部病例行病灶切除。结论:盆腔外子宫内异症一旦发病应积极的手术切除,如果病灶较大术后可应用治疗子宫内异症药物3-6个月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我院1995~2007年收治的10例会阴内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诊1~8年。结果会阴内异症占我院同期内异症的0.64%,我院会阴内异症发生率为0.95/万。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10例均诊断正确。除1例外,均有会阴撕裂或侧切史;发病潜伏期为28岁以前多在1年以内,30岁以上多在1年以上,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会阴内异症病灶完整切除10例,随诊6个月~7年,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和身体检查,可以对会阴切口内异症做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8例腹壁及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可发生于会阴侧切术后也可发生于无手术史者。结论:腹壁及会阴子宫内膜异位均有较典型临床表现,结合B超并详细询问病史应不致误诊;手术切除病灶为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范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X):122-12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995~2005年期间,我科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本病主要的发病原因,切口部位有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性肿块为主要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手术切除病灶均有效。结论: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手术切除病灶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HB  Zhu L  Lang JH  Liu ZF  Sun DW  Leng JH  Fan QB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7):1181-1183
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0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诊0.5—13年。结果会阴内异症占院内同期内异症的0.32%,阴道分娩发生会阴内异症为0.0065%,发病潜伏期为4个月至13年。会阴内异症均表现为会阴伤口的周期性、痛性结节,CA125值无明显升高,病灶完整切除者可达到治愈。5例(16.7%)患者合并盆腔内异症。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可做出正确的诊断,会阴内异症可合并盆腔内异症存在,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未累及肛门括约肌的患者由于手术可完整切除,复发率低于累及肛门括约肌的病例,是否累及肛门括约肌的术前评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诊治。方法对我院1982~2001年间收治的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我院同期收治内异症病例的1.73%;发病潜伏期介于术后1~8年;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诊1例复发。结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检查能对腹壁切口内异症正确诊断,并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刘仕秀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00-101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部位大多数在盆腔,但也有发生在腹壁手术切口处,手术切口瘢痕内异症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不同于盆腔内异症,现将我院5年来诊治的7例腹壁切口内异症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瑞 《中原医刊》2006,33(4):40-40
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11例会阴内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诊0.5~10年。结果子宫内膜移位种植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与月经周期同步,周期性疼痛、发作性肿块,为其主要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单用药物治疗一般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应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结论手术切除移位病灶是治疗本症的首选方法,预防本症的关键是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上。  相似文献   

17.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 ,分布范围很广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逐步上升。笔者对本科室 1982年 8月~ 2 0 0 2年 8月收检 16例腹壁内异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发病机制。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 2 9.92± 7.5 8岁 (2 2~ 39岁 )。16例曾有剖宫产手术史 ,术后 4~ 16月发现腹壁切口处肿块。月经期肿块增大伴疼痛 ,月经期过后肿块缩小 ,疼痛消失。1.2 检查方法  16例标本经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苏木精 -伊红染色 ,光学显微镜观察。1.3 结果 在光镜下均可见到典型或分化较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例腹壁切口内异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本症主要发病原因,与月经周期同步,周期性发作的肿块或肿块在月经期增大是主要临床特点.药物治疗效果差,以手术切除为主.结论 手术切除病灶是首选治疗方案,预防关键是尽量避免子宫内膜散落于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9.
李淑敏  孙桂平 《中原医刊》2005,32(18):59-60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生部位大多数在盆腔,发生在腹壁切口瘢痕处的内异症是继盆腔手术如子宫切开术、剖宫产术后。会阴侧切瘢痕处的内异症是继足月分娩后。两者均是子宫内膜直接移植所致。患者表现为瘢痕部位包块和腹痛,常在月经期加重,诊断和治疗不同于盆腔内异症,现将我院12年间7例切口内异症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凤琴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6,26(5):376-376,378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脐部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有剖宫产史或会阴撕裂或会阴侧切史。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均诊断正确。随诊6个月~7年,均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病史及体征,可对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作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