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提高正畸支抗系统微螺钉种植体稳定性的关键在于种植前对局部骨质、骨量进行精确评估,但常规二维影像学检查,如根尖片、曲面断层摄影片、侧位头影测量片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目的: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多种图像重建技术在辅助微螺钉种植支抗植入中的不同特点及优势,以便精确指导微螺钉的种植,提高其稳定性。方法:种植前以多层螺旋CT对猪颅骨进行定位扫描及多种图像重建,通过多种图像联合应用初步观测种植区骨质骨量及解剖情况,然后利用计算机在影像上精确设计三维种植角度,根据影像信息制作隧道式手术模板指导种植32枚微螺钉支抗,种植后多层螺旋CT再次扫描重建,将种植前后多层螺旋CT设计及测量角度与术后解剖组织块实物测量角度作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32枚微螺钉种植情况满意,无伤及邻近牙根及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情况。种植前设计与种植后多层螺旋CT测量角度比较,以及种植后多层螺旋CT测量与实物测量角度比较,在轴位面及侧断面上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一致性极好。说明多层螺旋CT能够提供精确而丰富的影像信息,恰当选择合理应用能充分实现微螺钉种植影像学检查目的,从而为提高种植的成功率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辅助微种植体支抗植入的精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传统正畸支抗比较,骨性种植支抗解决疑难病例的矫治优势已逐步显现.但仍存在一定失败率.所以在种植前对种植区的骨质骨量做细致精确的评估并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是使用微螺钉作为高效正畸支抗的前提.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各种重建影像在术前评估种植区骨量的精确性,并探求其影响因素,以辅助提高微种植支抗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原始轴位像及多种重建影像精确设计种植角度后,在成熟普通猪头颅骨种植32枚纯钛微螺钉,术后分别测量多种影像上的微螺钉角度,并沿微螺钉走向测量局部牙槽突宽度.解剖猪颌骨,测量组织块牙槽突宽度及微螺钉角度.将多层螺旋CT多种影像线段和角度测量值分别与实物测量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多层螺旋CT二维平面及三维立体影像上的角度与线段测量值与实物相比较均一致性较好,但均略小于实测值.②原始轴位图像精确度最高,二维平面影像精确度高于三维立体影像.③角度测量值精确度高于线段.④无论二维平面或三维立体影像,轴位面影像精确度高于侧断面影像.提示多层螺旋CT图像可提供与实物大小基本接近1:1的精确信息,能够准确指导微种植体支抗手术,以辅助提高其稳定性;原始轴位图像与多层面重建中的侧断面图像在角度及线距测量上临床应用价值最大;MSCT放射线基准面选择影响侧断面放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凸中的应用。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6例手术矫正脊柱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术前行X线和MSCT检查、多平面和曲面重建(MPR/CPR)、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表面遮盖重建(3B—SSD)、四维重建(4D—angio)和容积再现技术(VRT)。术后分析螺钉与椎弓根、椎体的位置。评价MSCT不同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势。结果26例病人Cobb角(35°~128°),根据临床分型的不同,特发性17例,先天性5例,神经纤维瘤病型侧凸2例,其他2例。MPR/CPR可以从各个角度重组单个畸形椎体的冠状、矢状影像,是最方便实用的显示方法。3D—SSD可观察全脊柱影及侧弯的曲度,但缺乏对椎管内形态的显示;VRT可以全面显示,综合分析,对外科手术治疗很有价值;4D—angio可清晰评价脊柱侧凸的所有相关表现;MIP不适用对脊柱侧弯的评价。结论MSCT可一次性完成全脊柱扫描,后处理图像为脊柱侧凸患者准确、灵活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和确定植入物情况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空间结构信息,以便指导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4.
背景:提高微螺钉种植体作为"绝对正畸支抗"的成功率,需要多层螺旋CT精确的影像信息辅助种植前诊断并制定严谨的种植方案,如何将精确的影像信息有效地用于种植支抗手术,尚需高效可靠的工具与方法.目的:检验自行研制的放射检查模板及隧道式外科手术模板辅助种植体支抗种植的精确性,评价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采用透明牙合托作标记制作放射模板,以多层螺旋CT对猪颅骨定位扫描并重建,在多层螺旋CT影像上精确设计三维种植角度.根据角度数据信息制作隧道式手术模板,并种植32枚微螺钉支抗.种植后多层螺旋CT再次扫描重建,并解剖猪颅骨牙槽突.对种植前多层螺旋CT设计角度、种植后多层螺旋CT测量角度及种植后解剖组织块实物测量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32枚微螺钉种植情况满意,均未伤及邻近牙根及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种植前设计与种植后多层螺旋CT测量角度比较,种植前设计与实物测量角度比较,在轴位面及侧断面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且一致性极好.提示自行研制的放射模板及隧道式手术模板能高效、精确地引导种植支抗手术,可为提高种植的成功率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正常肾10例,正常输尿管7例,泌尿系疾病29例)泌尿系病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横断面图像进行重建.结果根据疾病和诊断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重建.MIP图像对肾动脉狭窄及全尿路显示有很好效果,MPR图像可用于显示各种占位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等,SSD和VRT图像适用于显示肾脏畸形、肾脏肿块、肾结石和输尿管变异等.结论对于不同的泌尿系疾病,采用不同的三维重建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19例患者行胸部增强扫描,对原始数据采用MIP、VRT及MPR技术对肺动脉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CT诊断肺动脉栓塞12例.病变累及肺动脉主干、肺叶动脉、肺段及亚段动脉共104支.结论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高,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并能为疗效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双排螺旋CT机,对36例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轴位扫描,将原始资料导入到工作站,并应用多种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36例三维重建图像均能清楚显示输尿管梗阻的部位、形态、周围情况以及病变上方输尿管、肾盂扩张程度,并均作出正确的影像学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全面直观地跟踪显示尿路全程,对诊断与鉴别诊断输尿管梗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技术条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无创性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目前CT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双源CT、低剂量双能量CT与256层螺旋CT扫描速度达到或接近0.30s,检查时间达到0.04s。提高了CT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满足在一个心动周期时相内获得重建冠状动脉技术需要。应用中仍然存在影响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如心率、重建图像质量、空间分辨率、冠状动脉狭窄与支架再狭窄评价与造影剂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错颌畸形矫正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错颌畸形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均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照组使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组使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分析和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矫正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对照组38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3例,有效率为89.5%;而治疗组42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23例,有效率为97.6%;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正畸中,使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肋骨骨折病患60例,对其施以X线平片、普通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分析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普通螺旋CT组诊断准确率91.67%、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诊断准确率98.33%,比X线平片组81.67%高,P<0.05。普通螺旋CT组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的骨折数检出情况优于X线平片组,P<0.05。普通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的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肋骨骨折中运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楚显示出肋骨病变的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的三维重建诊断阴性输尿管结石。方法20例KUB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不能确定输尿管结石及其部位,用CT扫描并应用MIP和SSD显示输尿管狭窄处和结石。结果20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CT扫描,并用最大密度投影和表面遮盖法重建,19例满意显示输尿管结石,1例输尿管下端炎症狭窄,未显示结石。这种方法还能鉴别输尿管结石和非结石性病变。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并用MIP和SSD能诊断传统检查方法不能显示的输尿管阴性结石,给临床提供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成人内耳结构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技术(VR)和最小密度投影+图像反转成像技术(MinIP+Invert)显示成人内耳结构的方法。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层厚0.625mm)、小视野(FOV=50~80mm)、密集重建(间隔0.25mm),对25例正常成人内耳分别进行VR、MinIP+Invert三维成像。结果:VR、MinIP+Invert三维成像均清楚显示了内耳的解剖结构,并可同时观察内耳道内神经束及出内耳道底的前庭神经、蜗神经和面神经。VR操作较复杂,图像立体感强;MinIP+Invert操作相对简单,尤其对耳蜗、前庭的三维显示简捷明了。结论:VR与MinIP+Invert三维成像相结合能全面准确地观察内耳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KARL-3D迭代重建及去金属伪影(MAC)重建技术在CT检查中去金属植入物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5例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患者的CT扫描数据,对扫描图像进行FBP常规重建、KARL-3D迭代重建及MAC重建。以金属伪影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作为感兴趣区(ROI),比较三组ROI的CT值、噪声值(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分。结果三组图像的CT值、SD、SNR、CNR和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D值(SD1与SD2)的排序为FBP组>KARL-3D迭代组>MAC组;余三项指标(SNR1,SNR2和CNR)排序均为FBP组相似文献   

14.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for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 (CAS) is to determine the intra-operative morphology and motion of soft-tissues. This information is prerequisite to the registration of multi-modal patient-specific data for enhancing the surgeon’s navigation capabilities by observing beyond exposed tissue surfaces and for providing intelligent control of robotic-assisted instruments.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 optical techniques are an increasingly attractive approach for in vivo 3D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ft-tissue surface geometr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ate-of-the-art methods for optical intra-operative 3D reconstruction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discusses the technical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towards clinical translation. With the recent paradigm shift of surgical practice towards MI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3D optical imaging, this is a timely discussion about technologies that could facilitate complex CAS procedures in dynamic and deformable anatomical regions.  相似文献   

15.
中央型肺癌MSCT三维重建、支气管镜及其病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央型肺癌(CLC)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支气管镜及其病理组织学表现,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方法82例CLC患者,经MSCT平扫、增强动静脉期扫描、二维多平面及曲面重建(MPR及CPR)、三维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镜重建(CTVE)检查后,经支气管镜及其病理检查证实,52例又经术后病理证实。并将MSCT诊断结果与支气管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82例CLC的手术分型:腔内结节型7例,环状狭窄型27例,偏心狭窄截断型48例。MPR及CPR、MIP、CTVE诊断结果与横断扫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VR差异则有显著性。MSCT三维重建诊断结果与支气管镜及其病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SCT三维重建能准确分型诊断CLC,评价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程度与范围,同支气管镜具有相同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多排CT快速发展,在常见多发的肺部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应用更加广泛,同时,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也明显增加。以往降低CT剂量主要通过优化扫描技术参数如调节管电流或管电压、增加螺距、自动曝光控制调节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已成为肺CT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滤波反投影技术与迭代重建技术的利弊及迭代重建算法目前在肺部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方法161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神经根型、动脉型、脊髓型、混合型和食管压迫型,分别为84例、40例、22例、13例和2例。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技术观察颈椎骨质增生情况、椎间孔大小、椎动脉和颈椎骨质增生的关系、骨性椎管狭窄的改变。结果84例神经根型中,发现椎间孔狭窄438处,其中C5-6和C6-7椎间孔狭窄占79.6%,椎间孔狭窄的成因有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体肥大、小关节突骨质增生、错位等;40例椎动脉型表现为骨赘压迫椎动脉(52.5%),导致椎动脉变细、粗细不均和椎动脉迂曲。22例脊髓型表现为颈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和颈椎间盘突出等。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能全面评价颈椎骨质增生及颈椎间盘退变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是颈椎病诊断较实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c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独立工作站上用MPR、SSD 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和三维图像.结果 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50例共82处骨盆骨折;MPR在发现骨折方面较MIP、SSD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范围、移位情况及术后内固定钉方面较MPR好.结论螺旋CT MPR、SSD及MIP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