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碱性磷酸酶基因是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的重要标志。在C3H10T1/2细胞中,全反式维甲酸可通过核受体上调小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与MAPK通路无关。目的:从染色体结构调控方面揭示全反式维甲酸上调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10-6mol/L全反式维甲酸处理C3H10T1/2细胞0,1,6,12h,DNA酶Ⅰ超敏感实验确定全反式维甲酸调控区域的位置,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验全反式维甲酸处理细胞后一系列转录相关因子与全反式维甲酸调控区域结合的量效关系以及时相分布。结果与结论:DNA聚合酶Ⅰ超敏感实验表明,小鼠碱性磷酸酶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520bp附近为潜在的全反式维甲酸调控区域;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全反式维甲酸对小鼠碱性磷酸酶的上调作用是通过一系列转录相关因子的时序性共同作用来实现。表明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小鼠碱性磷酸酶基因转录的过程中伴随着染色质重构和组蛋白的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骨肉瘤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处理细胞增殖和分化对人骨肉瘤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1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解放军骨科中心骨肿瘤研究所完成。以1&;#215;10^-6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处理人骨肉瘤OS-9901细胞为试验组,对照组细胞不加全反式维甲酸处理。观察维甲酸对骨肉瘤细胞诱导分化向良性细胞发展的作用。①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四唑盐检测。②用药后细胞形态的变化,以显微镜观察。③骨肿瘤较为特异性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变化,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④用药对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表达增高促进骨肿瘤细胞的增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⑤细胞的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⑥计算成瘤率,并对试验组与对照组肿瘤体积大小进行比较,采用裸鼠移植瘤试验。结果:①全反式维甲酸处理第2天对人骨肉瘤OS-9901细胞生长的平均抑制率为25.2%,第4天达到51.7%,第6天为68.4%。②显微镜下可见处理后的细胞生长及形态有明显改变,增殖缓慢,生长差,数量减少,分裂像少见。③碱性磷酸酶和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减少。④透射电镜下出现处理后细胞膜绒毛减少,胞核光滑无切迹,核浆比例下降等良性分化改变。⑤各组肿瘤的成瘤率均为100%,成瘤期对照组约为7d,实验组约为10d,用药组瘤细胞核浆比例较对照组减小,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和大片的坏死区,显示有明显抑制增值和向良性转变倾向。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有抑制骨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良性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处理细胞增殖和分化对人骨肉瘤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1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解放军骨科中心骨肿瘤研究所完成。以1×10-6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处理人骨肉瘤OS-9901细胞为试验组,对照组细胞不加全反式维甲酸处理。观察维甲酸对骨肉瘤细胞诱导分化向良性细胞发展的作用。①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四唑盐检测。②用药后细胞形态的变化,以显微镜观察。③骨肿瘤较为特异性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变化,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④用药对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表达增高促进骨肿瘤细胞的增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⑤细胞的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⑥计算成瘤率,并对试验组与对照组肿瘤体积大小进行比较,采用裸鼠移植瘤试验。结果:①全反式维甲酸处理第2天对人骨肉瘤OS-9901细胞生长的平均抑制率为25.2%,第4天达到51.7%,第6天为68.4%。②显微镜下可见处理后的细胞生长及形态有明显改变,增殖缓慢,生长差,数量减少,分裂像少见。③碱性磷酸酶和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减少。④透射电镜下出现处理后细胞膜绒毛减少,胞核光滑无切迹,核浆比例下降等良性分化改变。⑤各组肿瘤的成瘤率均为100%,成瘤期对照组约为7d,实验组约为10d,用药组瘤细胞核浆比例较对照组减小,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和大片的坏死区,显示有明显抑制增值和向良性转变倾向。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有抑制骨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良性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癌基因iASPP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其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序列有转录因子GATA-2的假定结合位点,GATA-2在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GATA-2对iASPP的转录调控作用。首先检测了部分白血病细胞系中iASPP和GATA-2蛋白的表达,然后构建带有GATA-2开放读码框的真核表达载体与带有iASPP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000 bp至下游500 bp序列中GATA-2假定结合位点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共转染HEK293和CV-1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并对荧光素酶活性上调的结合位点区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白血病细胞系中iASPP高表达的细胞大多存在GATA-2的高表达;GATA-2对iASPP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当pCMV5-GATA2转染剂量上升至100 ng时,iASPP荧光素酶活性在HEK293细胞中上调到2倍;此转录激活作用在CV-1细胞中尤为显著,荧光素酶活性上调可达6.7。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证实GATA-2与iASPP转录起始区nt-361~-334有特异性结合。结论:转录因子GATA-2可以与iASPP的转录调控区结合,并促进iASPP基因转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磷酸酶1(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MKP-1)调控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转录活性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肥胖小鼠模型肝脏FXR和MKP-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免疫共沉淀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讨MKP-1调控FXR转录活性的作用。结果:肥胖小鼠的肝脏组织中,FXR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MKP-1的表达则显著增加(P<0.05);免疫共沉淀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KP-1与FXR间存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MKP-1过表达后,可抑制FXR的转录活性(P<0.05),而干扰MKP-1的表达则可上调其转录活性(P<0.05)。结论:MKP-1可能作为FXR的辅抑制因子,从而参与肝脏糖脂代谢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维甲酸和地塞米松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诱导影响,探讨二者联合诱导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可能性和适当条件,使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诱导得以优化,从而为临床治疗骨缺损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3在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体外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②用不同的诱导剂将其向类成骨细胞诱导。实验分非诱导组(用DMEM培养基培养),地塞米松诱导组(培养基中加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维甲酸诱导组(培养基中加入维甲酸),地塞米松与维甲酸联合诱导组(培养基中加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和维甲酸)。③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对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于第4,6,8,10,12天定量检测其分泌的碱性磷酸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原代和传代培养时不同组别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情况:地塞米松诱导组细胞形态向类成骨细胞转化,维甲酸诱导组细胞与神经干细胞类似,地塞米松与维甲酸联合诱导组细胞与地塞米松诱导组细胞形态变化大体一致,但细胞更饱满,多角形细胞比例更高,部分区域细胞呈现漩涡状分布。②各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非诱导组碱性磷酸酶表达量低,随时间略有增加;地塞米松诱导组碱性磷酸酶表达呈曲线升高[6,8,10,12d依次为(265.9±47.3),(445.4±69.4),(650.3±52.0),(703.6±62.5)nkat/L];维甲酸诱导组基本无碱性磷酸酶表达;地塞米松与维甲酸联合诱导组碱性磷酸酶表达趋势与地塞米松诱导组相似,但绝对值有所增高[6,8,10,12d依次为(355.4±62.2),(631.3±84.4),(925.0±69.0),(1039.5±85.2)nkat/L]。③各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Ⅰ型胶原结果:地塞米松诱导组和地塞米松、维甲酸联合诱导组检测Ⅰ型胶原结果发现胞浆内可见大量棕黄色颗粒,非诱导组与维甲酸诱导组为阴性。结论:适当浓度地塞米松可成功的将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维甲酸与地塞米松联合诱导可使成骨能力进一步加强,表现为碱性磷酸酶表达明显增高,并表达Ⅰ型胶原,具体浓度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维甲酸和地塞米松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诱导影响,探讨二者联合诱导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可能性和适当条件,使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诱导得以优化,从而为临床治疗骨缺损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3在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体外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②用不同的诱导剂将其向类成骨细胞诱导。实验分非诱导组(用DMEM培养基培养),地塞米松诱导组(培养基中加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维甲酸诱导组(培养基中加入维甲酸),地塞米松与维甲酸联合诱导组(培养基中加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和维甲酸)。③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对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于第4,6,8,10,12天定量检测其分泌的碱性磷酸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原代和传代培养时不同组别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情况:地塞米松诱导组细胞形态向类成骨细胞转化,维甲酸诱导组细胞与神经干细胞类似,地塞米松与维甲酸联合诱导组细胞与地塞米松诱导组细胞形态变化大体一致,但细胞更饱满,多角形细胞比例更高,部分区域细胞呈现漩涡状分布。②各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非诱导组碱性磷酸酶表达量低,随时间略有增加;地塞米松诱导组碱性磷酸酶表达呈曲线升高[6,8.10,12d依次为(265.9&;#177;47.3),(445.4&;#177;69.4),(650.3&;#177;52.0),(703.6&;#177;62.5)nkat/L];维甲酸诱导组基本无碱性磷酸酶表达;地塞米松与维甲酸联合诱导组碱性磷酸酶表达趋势与地塞米松诱导组相似,但绝对值有所增高[6,8,10,12d依次为(355.4&;#177;62.2),(631.3&;#177;84.4),(925.0-69.0),(1039.5&;#177;85.2)nkat/L]。(固各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Ⅰ型胶原结果:地塞米松诱导组和地塞米松、维甲酸联合诱导组检测Ⅰ型胶原结果发现胞浆内可见大量棕黄色颗粒,非诱导组与维甲酸诱导组为阴性。结论:适当浓度地塞米松可成功的将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维甲酸与地塞米松联合诱导可使成骨能力进一步加强,表现为碱性磷酸酶表达明显增高,并表达Ⅰ型胶原,具体浓度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Rig-g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分化过程中rig-g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进一步阐明ATRA在APL细胞分化中的信号转导网络,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蛋白质免疫共沉淀试验以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试验等对直接启动rig-g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NB4细胞中,STAT2、IRF-9和IRF-1均能够被ATRA诱导表达,但表达时相有所不同。STAT2和IRF-9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并与rig-g基因启动子上的序列结合,激活rig-g基因的表达。IRF-1单独也能激活含rig-g基因启动子的报告基因,但是C/EBPα能强烈抑制IRF-1的这种转录激活作用。结论:在维甲酸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ATRA首先诱导IRF-1的表达;随着C/EBPα的逐渐下调,IRF1-继而又进一步使细胞内的IRF-9和STAT2的蛋白水平上升。IRF-9和STAT2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是直接诱导rig-g基因表达最基本的转录因子。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网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以往研究已证明胚胎干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但诱导时间较长,大部分需要1个月左右.目的:体外联合应用激活素A、全反式维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烟酰胺4种生长因子,观察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设计:细胞观察实验.单位:上海市内分泌及代谢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材料:实验于2004-10/2006-02在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完成.清洁级孕12.5~14.5d龄昆明小白鼠2只,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号2004A034,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小鼠胚胎干细胞株由法国里昂CNRSUMR5641实验室张昌贤教授提供.激活素A为R&D公司产品;全反式维甲酸,烟酰胺由Sigma公司提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由Gibco公司提供.方法:取孕鼠胚胎,除去头部和内脏,将剩余组织剪碎,胰酶消化后制备细胞悬液,取上层离心重悬,按3×108L-1接种培养,传2~3代时作为滋养层细胞.将鼠胚胎干细胞接种到新鲜滋养层上,加入含白血病抑制因子的knockout 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两三天后按1:3~1:6传代,当细胞与细胞之间分开时加入含血清的培养液终止消化,离心弃上清,制成单细胞悬液按2.5×104密度接种,加入不含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培养液,24~48h后收集形成的胚胎体,铺于Matrigel铺底的培养皿中.胚胎体贴壁后,在含有100μg/L激活素的10% FBS/DMEM中培养24h,再将培液换为10% FBS/DMEM培养6~8h作为间隔,然后把分化的胚胎体在含10-6mol/L全反式维甲酸的10% FBS/DMEM中培养24h,在含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10% FBS/DMEM中培养3~5d,在含N2、 B27、1μg/L层粘连蛋白、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mmol/L烟酰胺的DMEM/F12培液中培养3~5d.诱导结束后,采用双硫腙染色、免疫荧光染色、RT-PCR检测分化细胞胰岛素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1]胚胎干细胞的诱导情况.[2]双硫腙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3]RT-PCR检测.结果:[1]滋养层上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呈集落状态贴壁生长,集落边缘清晰,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明显.胚胎体形成后转至matrigel板上2d即贴壁.激活素A和全反式维甲酸间歇诱导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液中的细胞大部分变为上皮细胞样;经含N2、B27、层粘连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烟酰胺的DMEM/F12培液作用后,细胞形成小的簇状结构.[2]诱导生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经双硫腙染色呈暗红色,免疫荧光染色呈红色,均为阳性反应.[3]经激活素A、全反式维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烟酰胺四种生长因子诱导2周后,分化细胞不表达Insulin 1mRNA,表达Insulin 2, Pdx1, Nkx6.1, Nkx2.2, PP, LAPP, Glutt2, Somastatin, Hnf3 β及Neuro D mRNA.结论:体外联合应用激活素A、全反式维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烟酰胺4种生长因子,能够将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且诱导时间缩短至2周.  相似文献   

10.
背景:Dlxin 1可与成骨相关转录因子Dlx、Msx家族成员相互作用调节其转录活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C3H10T 1/2)向成骨细胞分化.目的:对C3H10T 1/2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Dlxin 1基因的表达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调控机制进行初探.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分子水平实验,于2007-03/10在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C3H10T 1/2细胞为ATCC产品,骨形态发生蛋白2为自产,DH5α为自备.方法: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用双荧光报告载体系统搜寻Dlxin 1的上游启动子元件,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对其精确定位.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中Dlxin 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②pGL3-Dlxin 1系列缺失突变报告载体荧光活性及启动子片段与C3H10T 1/2细胞核蛋白的结合能力检测.结果:在转录水平上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以诱导Dlxin 1基因表达上调;Dlxin 1启动子基础活性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活性调控区域均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943~-728 bp之间;EMSA证实,-758~-748 bp这一片段是调控核心区域.结论:转录因子通过与Dlxin 1启动子上游TATA box结合来调控Dlxin 1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11.
12.
本研究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以及对HL-60增殖的影响。HL-60细胞分为4组:未经ATRA处理的对照组、与hucMSC细胞共培养的hucMSC组,经ATRA处理的ATRA组以及经ATRA处理并与hucMSC细胞共培养的ATRA+hucMSC组。在规定时间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对照组和hucMSC组HL-60细胞增殖情况;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NBT阳性细胞;应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c-myc基因表达水平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表面标志以比较各组中HL-60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表明:共培养体系中hucMSC细胞能抑制HL-60的增殖,hucMSC∶HL-60为1∶1时,48小时时p0.05,72小时时p0.01;hucMSC∶HL-60为1∶5时,72小时时p0.05。在2μmol/LATRA的刺激下,ATRA+huc-MSC组与ATRA组相比,出现更多具有中性粒细胞形态的HL-60细胞和更高的NBT阳性率(p0.05);ATRA+hucMSC组中HL-60细胞c-myc基因表达更低(p0.05);ATRA+hucMSC组中HL-60细胞CD11b的表达更高(48小时p0.05,72小时p0.01)。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HL-60增殖并且增强ATRA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白血病t(8;21)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融合癌蛋白AML1-ETO在2、9、19号3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水平的结合位点分布,从而探索其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异常的转录调控模式,为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以及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与高通量的基因芯片相结合的ChIP-on-chip技术,使用覆盖上述3条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组信息的瓦式基因芯片,在具有t(8;21)染色体易位的Kasumi细胞株上展开研究。实验分为抗ETO特异抗体组和随机打断基因组DNA对照组。通过MAT方法分析ETO抗体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富集片段;应用CEAS分析工具分析富集片段在基因组上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方法挖掘其中潜藏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ETO抗体组在2、9、19号染色体上共得到富集片段588条,这些片段在基因组的定位分布特征如下:5.96%位于基因启动子区域,5.49%位于基因外显子区域,48.86%位于增强子区域,37.35%位于基因内含子区域,1.27%位于即时下游区域,0.87%位于3'UTR,0.2%位于5'UTR。进一步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参与代谢调节、细胞增殖、信号传导等功能的模块在AML1-ETO的潜在靶基因中富集。结论:AML1-ETO融合蛋白在基因组上的结合位点过半分布在经典转录因子结合区域(启动子、5'UTR和增强子),其余近半分布在非经典的区域,其下游调控的分子网络广泛涉及多种重要功能通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人类脐血造血干细胞(HSC)向淋巴系祖细胞(CFU—TL)分化过程中hoxc4、hoxc6基因表达的情况,并且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和/或全反式维甲酸(ATRA)进行干扰,在基因水平探讨HCMV感染导致脐血CFU—TL损伤的机制。采用体外定向培养CFU—TL,经MTT法检测后,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经人HCMV和/或ATRA处理的人脐血CFU—TL中hoxc4、hoxc6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HCMV—AD169滴度为10^6蚀斑形成单位(PFU)/ml,按0.1ml 10^5 PFU/ml接种培养体系。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病毒处理组、维甲酸处理组hox04、hoxc6基因均在增殖分化的第3天少量表达,第7天表达最强烈(P〈0.05),第12天表达明显下降。各组中hoxc4基因表达量高于hoxc6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维甲酸组(6×10^-8 mol/L)的hoxc4、hoxc6基因表达上调(P〈0.05),而病毒处理组hoxc4、hoxc6基因表达下调(P〈0.05)。结论:hoxc4与hoxc6基因在脐血CFU—TL中各组呈现规律的表达,提示hoxc4、hoxc6均与淋巴系造血有密切的相关性。HCMV能使hoxc4、hoxc6基因表达下调.提示HCMV致造血细胞损害可能与hoxc4、hoxc6基因表达异常有关。ATRA能显著上调hoxc4、hoxc6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向红系定向增殖分化过程进行干预后hoxb2、hoxb4基因表达的影响。取12例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断脐后的胎盘段脐血,采用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及FQ—RT—PCR方法.以6×10μmol/L的ATRA干预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向红系定向增殖分化的过程,进而检测空白对照组、ATRA组在培养的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红系祖细胞hoxb2、hoxb4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本实验各组的hoxb2、hoxb4基因在第3天时开始少量表达,在第7天表达明显升高,而在第10天表达最强烈。在空白对照组中,第3天、第7天、第10天hoxb4基因相对表达量较hoxb2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ATRA组Hoxb2、Hoxb4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hoxb2、hoxb4基因在脐血HSC向红系定向增殖分化过程中(体外)均有表达,说明hoxb2、hoxb4均与红系造血有相关性,且与hoxb2相比,可能hoxb4与红系造血相关性较大;6×10μmol/L的ATRA能显著上调正常红系祖细胞hoxb2、hoxb4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背景:如何提高全反式维甲酸疗效、稳定性和降低毒副作用是临床治疗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近年来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为材料,通过乳化包囊等分散技术将药物制备成微粒分散体系,用作缓释、控释注射剂的研究日益增多。目的:研制全反式维甲酸-聚酸酐长效缓释微球肿瘤治疗剂,观察其体内外全反式维甲酸经时缓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剂-扩散溶剂挥发法制备全反式维甲酸-聚酸酐长效缓释微球肿瘤治疗剂,扫描电镜检测微球外观及微球粒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内外释药量。结果与结论:所制微球治疗剂光滑圆整,大小均一,平均粒径(154.42±26.76)nm,载药率(16.5±1.45)%,包封率(87.84±4.79)%;体外释放实验证明该微球治疗剂可持续释放全反式维甲酸约50d,将其肌肉注射到大耳白兔体内,可稳定缓释全反式维甲酸近45d。结果表明该微球治疗剂载药量及包封率均较高,体内外释药平稳并且具有明显的长效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初治APLl4例均接受ATRA联合As2O3方案治疗,ATRA25mg/m^2/d,分2—3次口服;As2O3 10mg/m^2/d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持续3—4h,1次/d,观察CR率,CR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4例患者完全缓解(CR)13例,死亡1例,CR率92.9%,达CR时26-45d,平均30.1d。结论ATRA联合As2O3治疗初治APL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能缩短达CR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DNaseⅠ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中符合多发性肌炎( PM)/皮肌炎( DM)诊断标准的6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48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辐射状酶扩散法测定血浆Ⅰ型脱氧核糖核酸酶( DNaseⅠ)活性,并与患者血清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在DNaseⅠ活性受损的患者血浆中添加外源性DNaseⅠ和微球菌核酸酶( MNase),进一步分析DNaseⅠ活性受损的原因。结果 DNaseⅠ活性在PM/DM组为(0.3353±0.1894)U/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5441±0.2536)U/ml,P<0.0001]。36例DNaseⅠ活性显著受损的患者血浆中添加外源性重组DNaseⅠ后,11例患者的血浆不能明显恢复DNaseⅠ活性,而添加MNase后,患者血浆对底物dsDNA的降解完全恢复,说明这些患者血浆中存在DNaseⅠ的特异性抑制剂。相关性分析提示DNaseⅠ活性与血清球蛋白( r=0.366, P=0.005)和IgG ( r=0.322, P=0.012)呈正相关。结论 PM/DM患者血浆DNaseⅠ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部分PM/DM患者血浆中存在DNaseⅠ的特异性抑制剂;DNaseⅠ的活性受损可能在PM/DM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