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种植义齿已逐渐成为牙列缺损或缺失的常规修复方式,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种植系统众多,在临床应用效果上各有特点。目的:观察经双重酸蚀或Nano Tite表面处理的3i种植系统对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修复效果。方法:95例患者植入双重酸蚀的OSSEOTITE种植体150枚(植入后1~3个月行永久修复),植入Nano Tite种植体7枚(植入后1个月行永久修复)。随访观察24个月,行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157枚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体根周未见X射线透射区;随访期内,所有种植体均未见松动、脱落,留存率100%,成功率100%,无种植体宿主不良反应。提示经双重酸蚀或Nano Tite表面处理的种植体有利于引导成骨细胞趋化,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背景:作为非潜入式种植系统的代表,Straumann种植系统较潜入式种植系统操作简单、无需二次手术,更易被患者接受.目的:观察经喷砂酸蚀表面处理的非潜入式种植体Straumann种植系统对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07-06/2009-06就诊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种植中心使用Straumann种植系统修复的患者124例,排除全身及局部禁忌证,依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常规术式、即刻种植、引导骨再生技术、不翻瓣种植等方案植入218枚种植体,随访观察3~24个月.依照Albrektsson等的口腔种植评价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218枚种植体均未见松动、脱落和植入体根周X射线透射区,留存率100%,成功率100%,患者满意度高.经大颗粒喷砂后酸蚀处理的种植体表面粗糙度更有利于引导成骨细胞趋化,加速骨结合.提示Straumann种植体是一种临床操作方便、疗效满意的非潜入式种植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在牙即刻种植术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直径与牙根相近植体,使用Bio-Oss M颗粒以术区新鲜血或生理盐水浸湿植入骨缺损处,覆以Bio-Oss M胶原膜。结果种植体植入后,8例患者的牙龈黏骨膜瓣均正常愈合,仅1例患者牙龈黏骨膜瓣设计覆盖范围稍小,术后2周时创口有部分裂开,种植体颈部及胶原膜暴露,但无植骨材料暴露、脱落。结论引导骨再生技术与具有促进骨修复性再生的生长因子及具有骨诱导作用的复合材料结合应用,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牙缺失修复中采用即刻种植倾斜种植体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50例牙缺失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A组与B组。A组25例接受延期种植牙修复,B组25例接受即刻种植倾斜种植体修复。评估两组种植体修复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种植体稳定系数(ISQ)、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指数(mSBI)、改良出血指数(mSBI)、探诊深度(PD)、红色美学评分(PES)、白色美学指数评分(WES),统计两组种植体留存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修复成功21例(84.00%),B组修复成功23例(92.00%),两组修复成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ISQ指数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ISQ指数均较治疗后1个月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mPLI、mSBI指数及PD、PES、WES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mPLI、mSBI指数及PD均比治疗后1个月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PES、WES评分均较治疗后1个月提高,且B组高于A组(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00%)与A组(16.00%)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即刻种植倾斜种植体与延期种植牙修复在牙缺失修复中应用均能够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但即刻种植获得的美学效果更佳,且更利于维持牙周组织健康,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抽取70例出现牙列缺损或缺失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Anthogyr种植系统治疗。治疗组患者牙列缺损或缺失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Anthogyr种植系统对出现牙列缺损或缺失症状的患者进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党骅 《临床医学》2013,33(9):111-112
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即刻种植30枚Straumann、Dentium种植体,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烤瓷冠修复后,进行随访观察1~5年。结果 30枚种植体均达到良好骨愈合,随访期间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能有效修复种植体周围及与牙槽窝间隙的骨缺损,为即刻种植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纳入2003-05/2006-05沈阳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临床种植患者84例,男47例,女37例。总计172例种植体,用BLB种植系统为患者进行即刻种植或延期种植,BLB柱状种植体为北京莱顿公司(中国荷兰合资,国内生产)提供,该种植体为等径柱状,纯钛制成,表面为羟基磷灰石涂层(荷兰)。术后3~6个月进行上部牙冠固定修复,临床随诊观察1~3年。评价BLB种植系统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对84例患者,172例种植体植入及临床观察种植体成功率96.5%,种植体周围牙槽骨水平吸收≤0.2mm/年。种植体基台松动旋转4例,烤瓷冠中央固位螺丝松动17例,烤瓷冠崩瓷5例,种植牙龈炎1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D打印复合型种植导板在游离端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游离端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种植导板,观察组采用3D打印复合型种植导板.比较两组种植体尖部及颈部的偏离值,美观、满意度及舒适度评分...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797-799
目的观察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美学修复的临床特点及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5例牙病患者。均接收即刻种植即刻临时冠修复处理。观察种植体成功率,并评估周围牙龈附着表现,半年后给予永久冠修复。结果愈合期内种植体脱落1枚,余者在修复1年后均可见骨结合,效果满意。种植前后PIS指数以及改良红色美学指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美学修复容易受到多种因素限制,从而对软组织美学效果以及种植体成功率产生不良影响,但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评价以修复为中心的简易种植模板种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2年种植科种植修复治疗患者159例,术前在模型上用直径2.0 mm蜡线确定植体位置方向,然后铺自凝塑料制作带有植入道的模板,术中应用模板指导手术,术后通过X线片检查及修复时在模型上观察基台的位置方向以检验种植体的三维位置方向是否合适。结果 268枚植体的位置、方向比较理想,均达到术前设计。修复后随访检查并进行满意度调查,159例患者中,156例对修复效果感觉满意,2例重新修复后感觉满意,1例对修复效果表示勉强可以接受。结论以修复为中心的简易种植模板对牙种植手术引导效果好,能准确地确定种植体的位置方向,为种植后期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种植远期成功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患者主观感觉舒适、咀嚼效率高,对种植手术接纳程度高,利于种植手术的普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9084 颗种植体的临床观察分析,评价CDIC 系统种植体植入效果.方法 收集1987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4215 例,随访观察3 ~18 年,观察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种植部位及方法,牙龈和牙周状况,X 线平片表现.结果 4108 例患者中男2319 例,女1789 例,年龄22 ~70 岁,平均42.5 岁.上下后牙区植入5021 颗种植体,上前牙区植入3374 颗种植体,下前牙区植入689 颗种植体.上颌窦内提升(经牙槽嵴顶冲顶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796 例,组织引导再生植骨同期种植1863 例,早期失败15 颗,均为修复后咀嚼食物不慎致种植体松动,5 年无松动脱落,8 年脱落74 颗,10 年脱落72 颗.结论 CDIC 系统临床应用操作简便,植入效果良好,10 年存留率96.6%.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13-115
探析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92例,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钛膜修复膜行引导骨再生,观察组患者采取海奥口腔修复膜行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骨高度、成骨厚度、修复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种植骨高度和成骨厚度分别为(2.52±0.34)mm和(2.67±0.58)mm,数据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01±0.29)mm和(2.22±0.37)mm(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修复手术中,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能够提高患者修复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有利于促进骨和植骨的发育,临床疗效显著,适合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口腔种植学的发展,口腔种植修复是否成功主要考虑三项基本内容,患者对美学和功能方面的要求及医生对骨结合的长期稳定性要求。口腔种植的基础是种植体与受体者牙槽骨结合,只有牙槽骨与种植体牢固的结合,才能满足种植体上部修复体稳定恢复缺失牙齿功能,其关建就是种植体的形态、材料、表面处理和受体者骨的骨量和骨质。随着纳米技术、骨移植材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他们在口腔种植基础研究中的大量应用,口腔种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此,将提高种植体与骨结合稳定性的基础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翻瓣上颌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接诊的行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翻瓣即刻种植修复治疗,试验组行不翻瓣即刻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牙槽骨吸收情况、种植体成活率、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38-2039
研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牙种植再生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钛膜组采用钛膜进行骨再生引导,口腔修复膜组采用口腔修复膜材料进行骨再生引导。比较两组患者牙种植再生成功率;治疗1w植骨厚度、骨厚度;患者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口腔修复膜组患者牙种植再生成功率高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组治疗1周植骨厚度、骨厚度大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组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植骨厚度、骨厚度,减少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牙种植再生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即刻牙种植关闭创口时,由于顶端附着龈的缺损,常用唇侧黏骨膜瓣滑行、自体游离龈组织移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法等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处理.但目前的研究仅限于临床病例报道,缺少相关动物实验的研究证据.目的:建立即刻种植动物模型,分析唇侧黏骨膜瓣滑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自体游离龈组织移植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法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全麻后拔除下颌双侧第二、四前磨牙,即刻植入BLB种植体.根据手术方式分为4组,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自体游离龈瓣移植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组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组.3个月后,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自体游离龈瓣移植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组行二期手术;2周后烤瓷冠修复,负荷1个月后处死动物,制作带牙周组织的硬组织磨片并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手术前、后均测量各组的龈沟探诊深度、牙龈指数、附着龈宽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所有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均愈合良好.种植体一软组织界面可以形成和天然牙周类似的结合上皮结构.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由于破坏了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解剖结构,修复效果较差;自体游离龈瓣移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法可有效关闭软组织创口,不影响周围软组织形态;所有组龈沟探诊深度术前后无明显变化,所有组负荷1个月后的牙龈指数均高于术前(P<0.05),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负荷1月后附着龈宽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结果表明即刻种植同期进行适当的软组织处理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种植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背景: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直接影响着种植义齿的长期稳定及美观,除了过度负荷及病理性炎症两大因素外,种植体结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目的:综述种植体结构设计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关系。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数据、SCI 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种植体结构设计及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implant design,marginal bone loss,bone loss, bone defect”,中文检索词为“种植体设计;边缘骨吸收;骨吸收;骨缺损”。排除本综述无关及重复性研究的文献,最后按纳入标准筛选43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在口腔种植治疗中,避免种植体边缘骨是能确保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及美学修复效果基本要求,优化种植体形态结构设计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有极大的影响。故种植修复时应尽量考虑到以下因素:合理匹配种植体的尺寸,不同种植体选择合理的颈部设计,一体式种植体,基台设计及种植体-基台连接等。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证实尼古丁会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红细胞的活性。 目的:检测尼古丁对表面喷砂或酸蚀处理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及骨保护素、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每天2次背部皮下注射2 mg/kg尼古丁,对照组对应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周后在两组大鼠胫骨近干骺端分别植入表面喷砂或酸蚀处理的钛种植体,实验组继续皮下注射尼古丁,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种植后第2,4周对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行CT、X射线、荧光定量PCR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结合程度及骨保护素和骨形成蛋白2表达明显下降(P 〈0.05)。在尼古丁作用下,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组骨保护素和骨形成蛋白2表达、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组骨保护素表达均随时间变化明显下调(P 〈0.05),并且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组植入2周时骨形成蛋白2表达高于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组(P 〈0.05);X射线与CT结果提示,尼古丁干预对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周围新生骨形成量和新生骨矿化程度的影响明显小于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两种种植体周围成骨细胞的数量与活性随时间变化均降低,但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组效果好于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3D打印技术辅助下口腔种植修复对前牙缺失患者种植体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前牙缺失患者52例(68颗)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33颗)和3D组(35颗),每组26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口腔种植修复方法,3D组患者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种植牙修复。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感。种植体稳定系数(ISQ)评估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种植体稳定性。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种植体存活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时间推移,VAS评分逐渐减小(P<0.05)。3D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3D组患者种植体存活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3D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ISQ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发生牙齿松动、牙周脓肿和牙龈炎等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种植牙修复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传统平台与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在上颌单个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上颌单个前牙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种植体连接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32例,传统平台连接种植体)和转换组(32例,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转换组的近中、远中种植体边缘垂直骨吸收量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治疗后,转换组的前牙功能各项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后,转换组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菌斑指数(PLI)评分及附着丧失(AL)、牙周探诊深度(PD)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转换组的白色美学指数(WES)、红色美学指数(PES)、修复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颌单个前牙种植修复的种植体连接中,平台转换较传统平台具有更佳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