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背景:激素的应用已经成为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的首要原因。目的:拟应用马血清与皮质醇激素联合制备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模型,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激素联合马血清组静脉注射马血清10mL/kg,3周后再次注射马血清6mL/kg,再2周后注射甲强龙45mg/kg,1次/d,连续5d。激素组注射甲强龙45mg/kg,1次/d,连续5d。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激素给予前及激素注射后1,3,7和14d检测定血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于激素注射后第2、4、8周行股骨头MRI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激素联合马血清组和激素组大白兔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分别于激素注射后1d和3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RI检测结果显示,激素联合马血清组大白兔股骨头于激素注射后第4周出现坏死信号;激素组第8周出现坏死信号。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激素联合马血清组大白兔于激素注射第4周时股骨头出现骨小梁部分变细、断裂,空骨陷窝增加;第8周骨小梁稀疏、破碎,脂肪细胞增大,空骨陷窝明显增大。激素组病理坏死程度各时段均较激素联合马血清组轻。结果表明,激素联合马血清方法可成功制备股骨头坏死早期模型。 相似文献
2.
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存在各种理论学说,脂质代谢异常是其中一种假说,但是脂质代谢如何参与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仍不清.目的:通过对激素性和酒精性骨股头坏死患者血脂改变及股骨头置换标本形态计量学观察分析,探讨脂质代谢改变在非创伤性骨坏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162例,包括酒精性骨股头坏死57例,激素性骨股头坏死63例,创伤性骨股头坏死42例,其国际骨循环分期为(ARCO)Ⅱ~Ⅳ期.患者入院后常规抽空腹静脉血行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检测.各组选取12例关节置换股骨头标本,股骨头冠状面正中剖开,在负重区和非负重区取材,对骨髓造血面积、脂肪细胞密度、脂肪细胞直径和脂肪细胞面积等行形态计量学观察.结果与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三酰甘油升高率显著高于激素性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P 〈 0.05).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率明显高于激素性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P 〈 0.05).与激素性骨坏死患者相比,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脂肪细胞面积和脂肪细胞直径大,但造血面积减小,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推测脂质代谢改变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晚期起重要调节作用,而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晚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存在各种理论学说,脂质代谢异常是其中一种假说,但是脂质代谢如何参与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仍不清.目的:通过对激素性和酒精性骨股头坏死患者血脂改变及股骨头置换标本形态计量学观察分析,探讨脂质代谢改变在非创伤性骨坏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162例,包括酒精性骨股头坏死57例,激素性骨股头坏死63例,创伤性骨股头坏死42例,其国际骨循环分期为(ARCO)Ⅱ~Ⅳ期.患者入院后常规抽空腹静脉血行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检测.各组选取12例关节置换股骨头标本,股骨头冠状面正中剖开,在负重区和非负重区取材,对骨髓造血面积、脂肪细胞密度、脂肪细胞直径和脂肪细胞面积等行形态计量学观察.结果与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三酰甘油升高率显著高于激素性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P < 0.05).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率明显高于激素性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P < 0.05).与激素性骨坏死患者相比,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脂肪细胞面积和脂肪细胞直径大,但造血面积减小,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推测脂质代谢改变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晚期起重要调节作用,而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晚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并评价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方法选择清洁级实验大鼠50只,按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只。实验组采用注射脂多糖及大剂量甲基强的松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对照组同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两组均观察6周后处死。比较两组大鼠活动情况指标,包括开场试验中活动平均速度、活动总距离及3 min内自主活动次数、最大抓力。分析两组大鼠生化指标变化,包括血清睾酮(T)、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观察两组组织病理学情况,包括骨小梁宽度、股骨头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占比、每视野下骨空泡陷窝数量及单位面积骨小梁内胶原含量。结果实验组大鼠开场试验中活动平均速度、活动总距离及3 min内自主活动次数、最大抓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T、TSH、ACTH、cAM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GM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骨小梁宽度、股骨头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占比、骨小梁内胶原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空泡陷窝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脂多糖及大剂量甲基强的松可成功诱导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5.
淫羊藿提取液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研究表明中药淫羊藿可以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淫羊藿提取液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初步效果.方法:清洁级SD成年雄性大鼠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后,分别给予0.4,0.2 g/mL淫羊藿提取液或生理盐水干预,并设立未造模的空白对照组.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液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的变化情况,解剖出股骨头并切片光镜下观察骨密度变化情况,计算空骨陷窝比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股骨头疏松,易于凿切,血脂升高,骨小梁变细、稀疏,空骨陷窝率增高,髓腔脂肪细胞增多;而淫羊藿高、低剂量组的上述病变情况有不同程度减低,以淫羊藿高剂量组病变程度最低.结果表明,淫羊藿提取液能够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流变因素,改善脂肪代谢紊乱,促进堆积脂肪代谢的作用;还能够促进体外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股骨头骨再生,改变股骨头内环境向好的方向转变,防治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为淫羊藿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已有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可对抗激素的作用,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活血化瘀法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10在福建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2.2kg,清洁级,由福建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购自上海市松江区松联实验动物场。桃红四物汤的组成成分为:桃仁、红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②实验方法:6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实验组54只。实验组采用贺氏造模法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6周后处死正常组和实验组各6只,确定造模成功。将造模剩余动物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激素对照组,每组21只:中药治疗组以桃红四物汤7mL/kg(浓度为0.75g/mL)灌胃治疗,1次/d,激素对照组以生理盐水7mL/kg灌胃治疗,1次/d。③实验评估:于治疗后1,2,4周进行股骨头组织病理学观察,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变化。结果:纳入新西兰大白兔60只,实验过程中因心脏、脑血管梗死死亡18只,进入结果分析42只。桃红四物汤灌胃治疗1,2,4周后,中药治疗组股骨头局部空骨陷窝数明显减少,与激素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增强,与激素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能促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体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明显减少股骨头局部空骨陷窝数,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这可能是活血化瘀法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细胞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兔股骨头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原因。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6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病研究所完成。健康雄性日本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12只,皮下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8mg/kg,1次/周。对照组6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32mL/kg,1次/周。取股骨头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苏丹Ⅲ染色,光镜下计量空缺骨陷窝数和脂肪分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股骨头各系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纳入兔18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死亡2只,进入结果分析16只。①光镜下两组兔股骨头空缺骨陷窝量的改变:实验组第4,8,12周股骨头软骨下区的皮质下骨小梁内空缺骨陷窝较对照组增多[(21.0&;#177;2.6)%比(12.0&;#177;1.8)%,(24.0&;#177;1.8)%比(12.0&;#177;1.3)%.(36.0&;#177;1.5)%比(13.0&;#177;2.1)%,P〈0.01];第8周和12周即可见到小片块状缺失骨细胞的区域。②光镜下两组之间股骨头脂肪细胞的改变:实验第8.12周实验组兔股骨头内脂肪细胞明显增大,骨陷窝内有被苏丹Ⅲ染成桔黄色的脂肪沉积,两组间均未见有脂肪栓子。两组间股骨头脂肪细胞大小变化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③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股骨头超微结构变化:股骨头各系细胞早期(轻者)胞浆和胞核内出现脂质堆积,晚期成骨细胞核膜碎裂染色质溶解,血管内皮细胞胞浆肿胀出现脂滴,毛细血管壁肿胀,质膜结构不完整,可见到明显的裂隙。脂肪细胞核内可见脂滴。小静脉常被异常肥大的脂肪细胞压迫,使管腔骤然变窄。结论: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股骨头各系细胞慢性缺血缺氧引起脂肪变性,晚期发生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8.
大剂量激素诱导建立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目前尚无能较好地反映激素诱导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变化过程的疾病模型,从而影响了对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观察.目的:通过给予兔大剂量地塞米松诱导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为临床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6/2005-08在安徽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3.0~3.2 kg.地塞米松由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规格5 g/L.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给予臀肌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d),对照组臀肌注射生理盐水2 mL/只,共6周.主要观察指标:于应用激素前后作血脂、凝血酶原时间检测,于2,4,6周行X射线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股骨头病理变化过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自第2周开始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三酰甘油水平从第1周起明显升高(P<0.01),凝血晦原时间从第2周起明显缩短(P<0.05),于第4周开始出现骨密度不均匀,6周时变化为股骨头软骨下区可见不规则的囊性透亮区,有局限性骨密度增高、硬化,关节间隙正常,骨小梁毛糙、变形,股骨干周围骨皮质变薄,2周时光镜下见骨髓腔内脂肪细胞明显增多、肥大,4周以后出现典型骨坏死;电镜观察坏死骨细胞经历了变性、坏死、溶解的病理过程.结论: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成功诱导建立了兔股骨头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旋转磁场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致病环节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机理。方法制备新西兰兔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予旋转磁场(由铋铁硼永磁体为磁源的恒定磁场以8Hz频率旋转、在其上方20cm形成直径60cm的半球形磁场、表面强度在0.32~0.60T之间)处理4周(处理1个月组)和8周(处理2个月组),通过X线片和组织切片观察股骨头内部结构变化,检测其血液黏稠度、胆固醇、甘油三脂以及髋关节腔压力等指标的变化,和相应的假处理1个月组、假处理2个月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经旋转磁场处理后,动物模型的股骨头X线片和组织切片均显示其骨小梁形态结构显著改善,同时血液黏稠度、胆固醇、甘油三脂和髋关节腔压力下降均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旋转磁场可以针对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环节,如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关节腔压力增高等多方面发挥调节作用,有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0.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是由于激素使用不当(长期小剂量或短期大剂量使用),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股骨头局部区域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为特征的疾病。随着激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激素引起的缺血性骨坏死已经成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但详细机理并不清楚,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分子、生化、基因等水平对其发病机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这些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治疗促进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骨修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并观察采用高压氧治疗前后股骨头形态及病理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3/07在郧阳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附属太和医院高压氧科及病理科,以及武汉大学医学院结构生物学实验中心完成。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模型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10mg/kg,对照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只,共6周。第7周起,模型组兔再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吸常压空气,1次/d,两周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实验前及实验后第2,4,6,8,10,12周股骨头形态及光镜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第6周透射电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股骨头骨质疏松,光镜下空骨陷窝数增多,脂肪细胞数增多,透射电镜股骨头部分骨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较多骨细胞已坏死溶解成碎片;8~12周骨小梁周围出现较稀疏的骨母细胞,骨髓中造血细胞增生明显、脂肪细胞减少。结论:①大剂量激素可导致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②高压氧治疗可促进骨修复。 相似文献
12.
背景:引起股骨头坏死最常见的非创伤性致病因素是激素的大量使用,尽管激素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关系密切,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的:通过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并检测脂质代谢指标,以探讨脂质代谢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20只健康日本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通过联合应用马血清和甲泼尼龙建立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开始注射甲泼尼龙针后第2,4,6,8周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于第2,4,6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只动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检查;于第8周,剩余动物行DR、CT检查后处死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实验组DR检查显示双侧骨密度降低,骨骺线不清,骨质网状结构模糊;CT显示骨质网状结构密度降低,呈点状分布,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骨骺线不清;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骨小梁结构不清,排列紊乱,骨髓内脂肪细胞增多,骨细胞缺失,血栓形成,肥大细胞增生,而对照组的DR、CT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未见明显异常.实验组造模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证实,联合应用马血清和激素可成功建立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脂质代谢紊乱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背景: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容易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药鹿茸具有骨生长因子,能促进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可能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治疗作用。目的:观察鹿茸粉对大鼠激素诱导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治疗组。1周2次臀部肌肉注射给予地塞米松(30mg/kg),连续6周。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按200,400,800mg/kg剂量灌胃鹿茸粉,每天1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治疗2个月后,测量大鼠血脂水平,取两侧股骨头测量骨密度、病理变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与结论:类固醇激素干预后,大鼠造成明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损伤,经过治疗后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大鼠损伤骨组织明显恢复,与模型组相比,骨密度增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股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上升。提示鹿茸粉能通过增加骨形成,改善脂肪代谢和增加血管形成来治疗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4.
背景: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容易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药鹿茸具有骨生长因子,能促进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可能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治疗作用.目的:观察鹿茸粉对大鼠激素诱导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 只雄性wistar 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治疗组.1 周2 次臀部肌肉注射给予地塞米松(30 mg/kg),连续6 周.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按200,400,800 mg/kg 剂量灌胃鹿茸粉,每天1 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治疗2 个月后,测量大鼠血脂水平,取两侧股骨头测量骨密度、病理变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与结论:类固醇激素干预后,大鼠造成明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损伤,经过治疗后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大鼠损伤骨组织明显恢复,与模型组相比,骨密度增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股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上升.提示鹿茸粉能通过增加骨形成,改善脂肪代谢和增加血管形成来治疗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5.
16.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阿托伐他汀干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家兔骨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证实,体外培养中他汀类药物可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同时可以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明显增多.目的:验证阿托伐他汀对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9/2008-11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完成.材料: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45只,体质量2.5~3.5 kg,雌雄不限.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5只.方法:模犁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应用液氮冷冻法建立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阿托伐他汀组于造模成功后2周开始用阿托伐他汀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于第4,8,12周每组随机各取5只动物处死,进行大体、X射线及组织学观察;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股骨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但阿托伐他汀组喂药后的第8,12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提高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加深和提高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4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X线(CR)、CT和MRI影像学改变,分析其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显示能力.结果 4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中,共计累及55个股骨头.X线平片诊断24个;CT诊断38个;MRI诊断50个.结论 X线平片难以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MRI"双线征"是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是本病相对最好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