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外周血中来源于骨髓的内皮祖细胞具有很高的增殖潜能,它能使血管损伤后内皮化的进程明显加速,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意义。本文综述了内皮祖细胞的研究概况和近年来关于内皮祖细胞促进损伤血管内膜修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内皮祖细胞与血管损伤后内膜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外周血中来源于骨髓的内皮祖细胞具有很高的增殖潜能,它能使血管损伤后内皮化的进程明显加速,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意义.本文综述了内皮祖细胞的研究概况和近年来关于内皮祖细胞促进损伤血管内膜修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皮祖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研究发现内皮祖细胞不仅参与胚胎期的血管生成,也存在于成体骨髓、外周血及脐血中。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刺激可动员骨髓内皮祖细胞进入外周血,参与缺血组织的血管重建和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过程。因此,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疾病、血管修复中具有广阔的临床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胚胎形成期,内皮祖细胞参与原始脉管结构形成的起始过程。在成人也存在血管内皮祖细胞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通常存在成人骨髓中,但可被细胞因子或血管生长因子动员进入外周循环,进入血管外组织而导致成人脉管形成。因此自体内皮祖细胞动员或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缺血性疾病和内皮损伤时治疗性再血管化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内皮祖细胞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目前发现成人体内存在EPCs,它可以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并整合到血管损伤部位,参与血管修复。最近文献显示:循环EPCs的数量和功能可以作为内皮损伤的标志;在肢体缺血、心肌梗塞和中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EPCs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的损害和再生对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十分重要,血循环中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有助于血管内皮的修复.局部缺血后,血管内皮祖细胞从骨髓动员到血液中,然后归巢到缺血组织处,在缺血处通过旁分泌生长因子或者渗入血管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祖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功能受到损害,包括动员、附着、迁移、增殖等一系列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损伤后大鼠骨髓和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员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背部皮肤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mg/kg)制造心肌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组[5、10、20、40及80mg/(kg.d)]。4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CD34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双阳性细胞数。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于M199培养基培养,FITC标记的异凝集素和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染色双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计数3个随机高倍视野数。阿托伐他汀灌胃3天后测定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各剂量组骨髓培养内皮祖细胞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其中40mg/(kg.d)组内皮祖细胞数量最多,较对照组增加了2.4倍(P<0.05),80mg/(kg.d)组与40mg/(kg.d)组比较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阿托伐他汀组外周血培养内皮祖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40mg/(kg.d)组增加最明显(P<0.05);心肌损伤后外周血CD3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较损伤前增加(P<0.05),其中80mg/(kg.d)组最明显,较对照组增加了4.18倍(P<0.05),40mg/(kg.d)组与80mg/(kg.d)组无统计学差异;阿托伐他汀各剂量组血清一氧化氮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中80mg/(kg.d)组增加最明显,并随剂量增加一氧化氮浓度增加。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骨髓动员、促进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迁移、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功能不良的一个机制可能是内皮祖细胞相对缺乏,难以修复血管损伤。内膜损伤与血管内狭窄有密切联系,因而内皮祖细胞在修复内膜、防治血管狭窄和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作用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内皮祖细胞是一类能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生后成人血管发生(vaseulogenesis)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骨髓刺激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是促进血管新生(neovascularization)的一种有效措施,因此对动员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内皮祖细胞(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存在于骨髓、外周血和脐血中,并参与出生后的血管发生过程.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刺激可动员骨髓EPC进入外周血,参与缺血组织的血管重建和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过程.血液循环中的EPC数量或质量下降是缺血性卒中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EPC移植有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内皮祖细胞作为内皮的前体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在成人受损血管的修复、新生血管发生/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多种伴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疾病都可引起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功能的变化.因此,内皮祖细胞功能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研究显示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内皮祖细胞的动员、迁移、归巢、分化、抗凋亡上发挥重要作用.现主要就内皮祖细胞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内皮祖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俊  王长谦 《心脏杂志》2005,17(4):388-390
近年来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在出生后新生血管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改善缺血肢体的血供、促进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及修复血管扩张后的内皮损伤、减少内膜增生;另外,它从骨髓至外周血的动员、迁移、归巢、分化等步骤的调节还涉及许多细胞因子和药物。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血管新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成年个体中与血管新生关系最为紧密的干细胞成分.1997年,Asahara等[1]首次分离并证实成年人外周血中存在着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祖细胞,并在体内证实了其生成血管的能力.EPcs的分离使我们认识到血管发生的新机制:即来源于骨髓的EPCs增殖、趋化、分化,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更新了传统意义上的出生后血管生成、血管损伤修复理论,并为缺血性疾病的研究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EPCs生物学特性和治疗作用的研究成为这一领域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干/祖细胞动员和归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最近的研究显示SDF-1在损伤动脉局部强表达,且在稳定性冠心病中其血浆浓度明显高于不稳定性患者.目的 探讨SDF-1是否参与血管损伤后的内皮祖细胞(EPC)动员.方法 采用0.35 mm直径的弹性导丝损伤小鼠左颈总动脉,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术后各时间点损伤动脉SDF-1α的表达变化;采用SDF-1α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测定术后各时间点外周血及骨髓SDF-1α浓度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后各时间点外周血EPC(Sca-1 VEGFR2 细胞)数量.给颈动脉损伤小鼠注射SDF-1α单克隆抗体,检测术后各时间点外周血EPC数量,及采用Evans blue染色和病理形态学分析检测14 d后损伤动脉的再内皮化面积和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 动脉损伤后1 d即可见损伤血管局部SDF-1α表达明显上调,3 d时达到高峰.外周血SDF-1α浓度在术后1 d明显升高,3 d时达到顶峰.而骨髓SDF-1α浓度在动脉损伤后明显下降,同时外周血EPC数量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在SDF-1α单克隆抗体注射组,仅术后1 d时外周血EPC数量轻度升高,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明显低于IgG1同型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未检测到外周血EPC数量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术后14 d SDF-1α单克隆抗体注射组损伤动脉再内皮化面积明显明显低于IgG1同型对照组(P<0.01),而新生内膜面积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DF-1参与介导血管损伤后的EPC动员,其介导动员的EPC参与调节动脉内膜损伤后的再内皮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血管生物学的发展又为治疗性血管再生增添了的新的内容:细胞介导的血管再生〔2〕。自从在成人的骨髓和外周血中发现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后,这一观念被迅速推广。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EPC不仅参与胚胎期的血管发育,也存在于成年机体的骨髓及外周血,在出生后的血管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移植体外扩增的EPC或新分离的成人骨髓干细胞可以有效地增强缺血组织的血管再生。骨髓、外周血、脐血可以提供大量的EPC ,因此,移植EPC将成为调节血管再生的有效战略。1  成熟个体中的血管EPC近来,EPC与血管再生的关系及…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膜损伤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或结构破坏,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腔内介入治疗损伤后可能出现新生内膜增生,引起管腔再狭窄等病理生理改变。血管内膜损伤后机体即启动内皮修复程序,包括自噬与细胞再生,后者在损伤范围较大时应重视。通过对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适当干预,促进骨髓多能干细胞的动员和定向分化,增加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其在受损内膜定植效率,同时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完成再内皮化,从而增强修复能力。现综述近年来关于血管内膜损伤后内皮修复与再生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存在于外周血的血管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的事实已被多方实验所证实,这为治疗心肌缺血开辟了新途径。本文主要就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内皮细胞的脱失和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突出特征。血管内皮祖细胞起源于骨髓,对于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损伤血管的复内皮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主要综述内皮祖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能够参与血管损伤修复,给再生医学治疗带来了希望。Asahara等[1]从人类外周血中分离出内皮前体细胞,发现这种细胞参与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多项研究证实,EPCs通过分化成新生内皮细胞替代损伤的血管内皮,参与血管损伤修复[2-3]。EPCs参与血管损伤修复过程涉及EPCs动员、迁移、分化等一系列过程,期间多种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调节此  相似文献   

20.
<正>脑梗死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1],超早期静脉溶栓可使闭塞血管再通,但由于时间窗过短,只有很少比例的患者能获得治疗。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可以从骨髓中动员到外周血并归巢到缺血区,通过旁分泌生长因子或直接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参与内皮修复和新血管形成,从而改善脑血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近年来在动物身上的EPCs移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