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观察T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SP)在妇产科临床技能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临床本科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妇产科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妇产科教学采用SP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的各项评分,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及得分点分析、实践技能考核、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教师及病人的评价、问卷调查.结果 教学结束后,实验组的技能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理论成绩,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及实践技能掌握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进入临床实习的适应性,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教学法结合SP能有效地提高临床本科生妇产科实践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标准化病人结合教学模具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330名学生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临床技能考核及期末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标准化病人结合教学模具对临床见习学生进行培养及临床技能训练能弥补目前临床实践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级康复专业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同时进行理论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6.93±8.11)分,对照组为(70.33±6.02)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学习的兴趣、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思维能力3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见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分别进行SP强化训练和常规教学训练.训练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同时,就教学情况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从业后接诊患者的自信心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理论考试结果显示,客观题成绩及知识点错误数,两组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学生的临床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知识点错误数低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的病史采集、妇科检查及产科检查等专科检查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尤其在医患沟通、临床思维方面,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实验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1个班作为实验组(n=48),1个班作为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综合实验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课在中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4级中医学专业2个班级100名学生,按照班级分为2组:对照组(即传统教学组:中医6班)和实验组(即微课教学组:中医2班),每组50人,通过期中测试、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总成绩、单项成绩对2组学生的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测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从而提高中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互动教学模式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06级护理专业4个班学生共210名.其中2班作为实验组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2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期中和期末对4班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93.08%的学生对互动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对照组65.28%的学生对传统教学法持肯定态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互动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标准化病人在西医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西医诊断学有效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扎实临床体格检查操作技能,提高病理体征识别能力。[方法]选中医本科2001级学生共193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践教学中实验组96例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对照组97例按传统诊断学实践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体格检查操作技能及病理体征识别能力考核结果及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但病历评分结果比较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标准化病人应用能提高学生体格检查操作技能和对心肺腹部病理体征识别的能力,但临床思维及疾病诊断能力的培养仍需后期教学强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昆明医科大学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两个班10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班52人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2班54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考试测评.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经过案例教学,98.08%的实验组学生从中有不同程度收获,了解案例教学特点(P<0.01)、认为有必要开展案例教学(P=0.01)和愿意选修案例研讨课(P=0.05)的学生显著增加.结论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护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作为我校本科护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药剂学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实施方案和教学效果。方法以实际教学任务为参照,按照药剂学知识点的层次关系,对原来以知识结构体系排列的药剂学课程内容进行重构,构建以职业实践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药剂学课程体系。以2011级药剂专业01班54名学生为观察组,药剂专业02班56名学生为对照组,分别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和常规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能力考核、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评价教学改革实践效果。结果除期中理论考试成绩外,观察组的期末、实习前理论考试成绩和期中、期末、实习前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常规教学法比较,项目化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技能掌握能力、主动操作意愿、团结协作能力和对实训教学的兴趣(P〈0.05)。结论构建项目化课程为主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并有效实施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药剂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中运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讨论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中的运用。方法 以在校的护理2005级学生1班3班为实验教学组,2班4班为对照组,运用传统考核模式和“标准化病人”分别进行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标准化病人”考核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护理工作的责任心和也增强了实验操作与临床结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自制乳腺囊肿模型训练法在超声引导穿刺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1~2班学生12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人.试验组采用自制乳腺囊肿模型训练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理论讲解,视频演示).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实践操作考核,比较自制乳腺囊肿模型训练法与传统教学方法 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践操作考核实验组操作步骤、囊腔抽吸效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 显示在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有利于自主思考、有利于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有利于临床思维能力和有利于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6个方面,实验组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自制乳腺囊肿模型训练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乳腺囊肿的穿刺技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元化的妇产科学实践教学模式.方法 抽取我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两个班作为对照组(n=80),另两个班作为实验组(n=88),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课间见习及病例分析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理论考试成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操作技能考核、课间见习及病例分析成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基本操作技能,有助于学生循证医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并能弥补临床见习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加强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护理技术教学改革,提高护理技术教学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卫生学校200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9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50人,对照组学生49人.在护理技术教学中,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情景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个班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实验组学生就情景式教学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理论考试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88.5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65.4分,实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操作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86.4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56.2分,实验组学生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0%的学生对情景式教学方法感兴趣.结论 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理技术教学中采用情景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护理技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以病人症状为出发点的专题临床教学改革成效,调查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认可度及实践信息反馈。方法在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以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8级医学本科2班42名学生为实验组,引入以病人症状为出发点的专题临床教学;以4班39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利用学生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2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调查发现实验组学生对该教学的认可度非常高,认为能够提高自学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而并不影响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结论以病人症状为出发点的专题临床教学切实可行。该教学方法不影响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且能显著提高其技能操作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口腔临床护理实训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49名口腔护理方向学生作为实验组;5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按PDCA循环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结果:实验组项目操作技能考核评分与学期综合技能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学习主动性、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临床护理课程实训教学中引入PDCA循环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147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对比两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技能,调查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的认可程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技能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70名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评价良好。结论 在《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教学中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缓解教学资源不足,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团队合作考核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一年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选择A班(101人)为实验组,采用团队合作考核法;B班(98人)为对照组,采用以个体为主的传统考核法。期末采用综合考核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优秀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操作技能、知识拓展能力和沟通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团队合作考核法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应用于呼吸科临床教学实践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012年两届我院实习生80名分为两组,2011年医学生为对照组,201 2年医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仍沿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把临床路径应用于教学,4周后运用盲法请第三方协助考核两组理论、操作技能.结果:医学生的笔试、操作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呼吸科临床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 oriented approach,POA)理论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在骨科护理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现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随机选择60名骨科护理临床实习生,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名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30名采取POA理论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实践考核错误统计、出科考核合格率、对带教教师的评价。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出科时,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护理实践和考核总分均高于入科前。其中实验组出科时理论知识、护理实践和考核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在学习新知识、总结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在实践考核中出现查体不熟练、无菌清创观念较差的错误率低于对照组护生(P<0.05);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技能水平、教学态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结论 POA理论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骨科带教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及学习能力,减少了实践考核中查体、清创方面的错误,学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