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提高锁骨下静脉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7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常规组按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法置管。改进组改变进针点及进针角度。即将原穿刺方法锁骨上路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改进为锁骨下缘内侧3/5与外侧1/5之间交界处;将原进针角度30°~40°,穿刺成功后与皮肤成角30°改为<15°,进入锁骨后针栓下压使针头向上紧贴锁骨进针。结果:改良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2.5%,无1例出现气胸,常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5%(P<0.05)。结论:改良组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玲  陆世颖  李家燕 《广西医学》2002,24(5):737-739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但在血管穿刺进针角度时多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针尖与皮肤呈 2 0°角〔1〕。穿刺容易失败 ,使血管遭到破坏 ,常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 ,给治疗带来困难。为了提高患者血管穿刺成功率和使用率。笔者 1999~ 2 0 0 1年选择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 80例符合条件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用常规静脉穿刺法 )及观察组 (针尖与皮肤呈 4 0°角 )进针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 ,皆为每周血液透析 2次 ,穿刺部…  相似文献   

3.
韦桂莲  莫玉珍  邱妮 《右江医学》2012,40(2):223-224
目的比较不同进针角度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抽血化验240例病人进行分组,将单日采血者设为对照组(120例),采用传统进针法,双日采血者设为观察组(120例),采用针尖斜面向左60°~70°角直刺进针法。对比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尖斜面向左60°~70°角直刺血管法静脉采血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4.
静脉给药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给药方法 ,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穿刺前扎止血带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 1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了寻找扎止血带的最佳时间 ,对 118例静脉输液病人进行观察。1 临床资料选择门诊输液病人 118例 ,静脉穿刺 2 35例次。将 11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5 8例 ;年龄 10~ 5 0岁。对照组 6 0例 ;年龄 8~ 5 0岁。均连续输液 2天 ,静脉穿刺部位为手背静脉 ,环境湿度为 8~ 2 0℃ ,专人操作 ,均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结果 :观察组 5 8例 ,扎止血带至穿刺时间 40~ 12 0秒之间 ,平均 76 .88± 1.11秒 ,穿刺 12 0例次。对…  相似文献   

5.
四肢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既让病人在接受静脉穿刺治疗时减轻痛感 ,又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我们对进针角度与手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力学平行四边形法则 ,利用夹角与刺激面成反比 ,即夹角越大 ,刺激面越小的原理 ,采用四肢静脉穿刺针尖斜面与皮肤成 45°角 ,不仅易进针 ,而且进针时病人疼痛明显减轻并提高了穿刺成功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 1996年 6月~ 1998年 6月 ,共收治病人 2万例。将全部病例分为两组 :观察组 1万例 :采用四肢部位静脉穿刺进针为 2 0°角。对照组 1万例 ,采用四肢部位静脉穿刺进针为 45°角。1.2 方法 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位前路颈内静脉穿刺时多大进针角度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方法:选取针与皮肤(冠状面)成30°、45°、60°三种角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高位前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时30°进针总成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45°、60°进针,并发症少于45°、60°。结论:30°进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宁  周晓娥 《吉林医学》2011,(35):7613-7614
目的:探讨记号笔定位法采集肘静脉血的效果。方法:将400名被采血对象肥胖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常规组按照常规法采集血标本;观察组操作者以手指摆明静脉走向,用记号笔沿静脉走向划一记号,常规消毒后,以左手握被采血者手臂,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针头和皮肤成20°夹角,自记号笔标记处由浅至深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见血后抽动活塞,抽血至所需量。结果: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记号笔定位法采集肘静脉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雷军荣  李辉  王周勤  罗永康  谢飞  黄蕾 《医学争鸣》2001,22(23):2157-2157
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8- 0 7/2 0 0 0 - 12使用 V型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 5 1(男 32 ,女 19)例 ,年龄 14~ 6 2 (平均 38)岁 .每例使用 8~ 32次 .选择颈内静脉留置 V型导管 ,患者仰卧位 ,消毒铺巾后取胸锁乳突肌与喉结水平线交点处为穿刺点 ,摸到颈内动脉后向内推开 ,以 10 g· L- 1 利多卡因 5 m L浸润麻醉 ,30°~ 45°进针 ,穿次针逐层探入颈内静脉 ,如有静脉回血即拔出针芯 ,插入引导钢丝 ,拔出穿刺针 ,沿引导钢丝放入导管 ,深入血管约 10~ 15 cm ,拔出钢丝 ,肝素盐水封管 ,皮肤缝合一针固定导管 ,伤口包扎 .透析时仅需与透析管道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探索更为安全简便的深静脉置管途径,我们于1998年1月~1999年8月进行了经中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46例,成功率98%,效果满意。与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低位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相比,有适应症多,并发症少的优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12例,年龄20~78岁。右侧置管40例,左侧6例,平均置管时间10±35天,置管失败1例,成功率98%。12 穿刺点选择及置管方法:病人平卧,头过伸,下颌旋向对侧45°~55°。穿刺点选择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所形成的三角形顶点上方15~20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减轻长期化疗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观察组50例穿刺时用5号半头皮钢针以≤15角度选择手背静脉进针,不使用止血带,手自然放松;对照组50例选用7号头皮钢针,选择手背静脉,按常规穿刺方法进针,比较两组间一针穿刺成功率和静滴过程中外渗现象.结果 观察组穿刺一针成功率为47例,占94%,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40例,占80%.结论 采用小针头小角度进针,不使用止血带,手自然放松,一针穿刺成功率可明显提高,而且静滴过程中外渗现象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1.
对提高静脉穿刺质量监控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欣欣 《四川医学》2001,22(12):1195-1195
我院消化科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采取多种形式 ,对临床静脉一针成功率进行了质量监控 ,使静脉穿刺成功明显提高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采用对静脉穿刺的质量监控 ,共有8976例。其中男 5 984例 ,女 2 992例 ,年龄 13~ 94岁。1.2 质量监控方式 :全科统一按照护理部督导小组制定的操作质量标准。1.2 .1 由护士长及护理组长组成质量监控小组 ,对静脉穿刺进行跟班考核 ,随机抽查静脉穿刺质量 ,不定期、不定时地进行督导 ,统计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对护士的穿刺质量进行抽查、考核。随时向病人了解护士的穿刺质量 ,…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分成两组传统组和实验组。传统组选择穿刺角度15°~30°,而实验组选择40°~60°。结果:两组方法穿刺疼痛调查发现,增大穿刺角度可减轻患者穿刺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穿刺选择40°~60°的角度进针可减轻患者疼痛,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廖伟琼  叶华清  黄秀明 《吉林医学》2012,(36):8034-803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头皮静脉穿刺方法临床效果,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将200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穿刺方法:在拟进血管处后0.3 cm以5°~15°的角度进针,进针后大压平角度,稍上抬针柄挑血管,见回血后再平推针梗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对照组穿刺方法:采用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比较两组的回血率与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穿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组所采用的穿刺方法,能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回血率与穿刺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黄宇  冯桂秀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102-3103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方法:选取360例患儿,年龄0~3岁,随机分成对照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和观察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大于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采血。结论:选用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采血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长行为对病儿输液穿刺成功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对我科输液室 1 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72 6例婴幼儿静脉输液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72 6例病儿中 ,男 41 6例 ,女 31 0例 ;1岁以内 2 92例 ,1~2岁 2 2 1例 ,大于 2岁而小于 3岁 1 34例 ;其中家长积极配合者 564例 ,一次穿刺成功 536例 ,穿刺成功率 95 % ,而家长不配合或配合不好者 1 62例 ,一次穿刺成功 1 2 9例 ,成功率80 % .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38.81 ,P <0 .0 1 )。穿刺部位在头部者 454例 ,在足部者 2 72例。1 .2…  相似文献   

16.
盛雪峰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212-212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12月对321例久病患者行静脉穿刺,其中男198例,女123例;年龄35~45岁15例,45~60岁72例,60~70岁128例,70岁以上106例,平均63.5岁,患病时间0.5~1年35例,1~3年75例,3~6年120例,6年以上91例,每年住2次院的148例,住院3~4次162例,长期住院11例,每次住院输液≥18天,一针成功率94%。  相似文献   

17.
麦淑贞  黄美莲 《右江医学》2001,29(3):274-274
目的 :报道婴幼儿两种静脉穿刺法成功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婴幼儿分为两组 ,每组 60例 ,第 1组用生理盐水作引液 ,针头与静脉成 15°角穿刺 ,第 2组不用引液 ,针头与静脉成 2 0°角穿刺。结果 :第 1组成功率为 80 .0 0 % ,第 2组成功率为 5 8.3 3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生理盐水为引液以 15°角进针可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 (HD)2001~2003年共 120例患者 , 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 (针尖与皮肤呈 20度角 )与 45度角穿刺 , 并对 2其不同角度穿刺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与引起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20例均为每周血液透析 2~3次,穿刺部位皆选成熟的动 静脉内瘘 , 使用时间相似。随机分为两组 : 对照组 (针尖与皮肤呈 20度角进针 )和观察组 (针尖与皮肤呈 45度角进针 )各 60例, 两组分别穿刺 1200例次 ,。观察组 /对照组 :年龄(46士 6. 7 )岁 /(32士 5. 8)岁 , 男 32例 ,女 28例…  相似文献   

1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2):197-199
目的:研究单手送管法在提高婴幼儿静脉留置针一针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8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婴幼儿按照输液号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双手送管法,观察组采用单手送管法。比较两组患儿在留置针静脉穿刺中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一针穿刺成功率(85.00%)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单手送管法提高了婴幼儿的静脉留置针一针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6个月~1.5岁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比较2组小儿一针穿刺成功率以及留置针的有效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音乐干预能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延长留置时间,有利于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