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全国有公认的道地药材200多种,是常用中药材种类的1/5,而其产量、产值及用量则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道地药材在中医药理论体系及中医临床用药、中药材生产和经营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对道地药材的研究非常必要,故此,笔者仅就道地药材的研究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地药材研究20年概论   总被引:23,自引:18,他引:23  
近20年来,我国道地药材研究取得了3个方面的主要进展:一是发掘和整理了道地药材本草资料,初步理清了道地药材形成的历史原因和规律;二是建立了一系列道地药材鉴定与评价方法,初步赋予道地药材现代科学内涵,推动了中药鉴定学和生药学发展;三是铺垫和推动了中药材GAP生产发展,促进中药材优质高产高效发展,促进农民创收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是,当今道地药材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道地药材品种和产地的认证认可、道地药材商品规格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与加工等将是今后道地药材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基石,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药材的代表。由于近年来中药产业发展迅速,药材生产环节对道地性和规范性坚守不够,出现了不少质量问题。道地性和生产规范性是中药材质量属性形成的关键,强化道地性和规范生产(人工种植/养殖或野生抚育)操作,并建立与之相关的体现重要质量属性的标准,进而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促进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道地药材品质评价缺少客观明确的方法和标准,使得道地药材“道地难辨”;道地性与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常因缺少客观品质指征而陷入“有目标,无指标”及“循环论证”的怪圈,难以揭示道地药材品质形成的生态环境因子.作者提出以道地药材品质评价方法和标准为突破口,从效入手,以效定质,以质论环,建立以“效-质-环”为研究路径的中药材道地性评价(道地药材品质生态学研究)思路和模式,以期为揭示影响道地药材品质形成的生态环境主导因子;建立道地药材临床合理应用剂量换算机制;阐明中药材道地性的现代科学内涵,解决制约道地药材生产发展与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道地药材产地溯源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道地药材极具中医药特色,是公认的品质优良的药材。古籍的记载及现代研究均认为,产地是道地药材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道地药材盲目引种导致的质量下降,生产及销售等环节可能存在的伪劣药材,增加了中药材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中药材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影响了中药材市场出口海外,更威胁到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中药材可溯源系统,提供便捷的药材流通环节信息记录以及追溯功能。该文综述了道地药材可溯源的多种技术方法,并提出基于二维码及网络数据库建立道地药材溯源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岭南药材道地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宝贵财富,而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体系的物质基础,在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地药材是传统公认的在最佳生长环境和地区生长的临床应用质优效佳的中药材。中药材的道地性研究是保证药材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的关键,同时更是关系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我国岭南地区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终年炎热多雨,地热、水热资源丰富。岭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多种本土药材,岭南民众运用本土药材治疗和预防疾病由来已久。该研究从影响中药材道地性的生态环境、遗传特征、历史文化、中药临床和产地加工5个方面对岭南药材进行综述,同时提出今后道地性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以期为中药材道地性评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道地药材是指在特定产区生长、品质优良、药效独特的药材品种,是传统的中医中药学中控制中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综合判定标准.道地药材作为专有名词始见于明朝太医院院判刘文泰所著<本草品汇精要>,该书在很多药材的产地项下都标明了道地产区.如附子为"道地梓州蜀中",千金子为"道地广州"等.说明"道地药材"一词在明朝就已流传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方法分析中药材产地加工在道地药材道地性形成、产业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状况三个方面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论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产地加工是道地药材的道地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道地药材体系的形成与产业的发展。结论二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发展道地药材时要重视产地加工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道地药材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药材的精髓。道地药材是古今人们评价中药品质的独特综合性指标,但关于道地药材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并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难以阐述药材道地性的内涵。道地药材的质优效佳是实现中药材现代化的保障和依托,因此加强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对道地药材的溯源、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材道地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中药材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国际贸易历史悠久,进口药材是中医临床调剂和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增强,中药工业飞速发展,国内对中药材需求量逐年增加,进口药材需求强劲。本研究通过分析进口药材市场现状、标准及管理办法现状,提出在国外发展道地药材生产的必要性,指出发展原产国道地药材基地的可行性,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为原产国发展道地药材基地进行系统论证,为保证进口优质药材供应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整理明清时期中医古籍文献,进一步探讨失眠的病名、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用药。从失眠病证的中医认识沿革来看,起于先秦两汉时期,发展于宋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许多明清医家吸取前人医学经验,结合个人临证实践,编写大量医学著作,其中对失眠病证的认识也更加系统化、完善化。  相似文献   

12.
败酱和墓头回均为传统中药材,市售基原和入药部位混杂,为探究败酱和墓头回基原与入药部位的沿革与变迁,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有关败酱和墓头回的记载,进行系统整理。发现明代之前败酱来源于败酱属开黄花植物的"根",明清时期败酱来源于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的"带根全草";明代时墓头回开始药用,来源于败酱属开黄花植物的"根",其基原与明代之前败酱基原相同,均为败酱属开黄花的植物。因此应把墓头回并入败酱之类,以败酱属植物败酱P.scabiosaefolia和异叶败酱P.heterophylla的"根"与其"地上部分"作为败酱正品来源。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阅读明清时期相关医学著作中有关刺络泻血疗法的部分以及参考CNKI中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索明清时期各大医家在刺络泻血工具、刺络泻血部位、出血量、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的特色。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的总结相对欠缺。本文主要对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概述,认为明清时期各医家在刺络泻血疗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中各有其特色,为后世刺络泻血疗法的临床应用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知识传承体系中,医虽列为方技之属,医家社会地位并不高,但因其本身承载有祛疾保健功能,使这门技术承载了更多"道"的成分,故"医虽小技,近乎道""医乃大道"等论述较多,尤其在古医籍序跋中含有大量关于医者入门之道、临床实践技能养成之道、医家职业自律之道的论述,但是这些内容分散在大量的古籍文献中,一直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挖掘。鉴于此,笔者以明清医籍序跋为对象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旨在为中医药知识传承规律的再认识、人才培养路径的再思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地区中药资源生长丰富,极具地方特色,民间中草药应用广泛。台湾地区医疗以西医医院为主,中医在医疗比例中占比不高。本研究浅析了台湾地区中药资源的特色及现状、中医资源的特色及现状,深入了解台湾地区中医药资源,促进基于浓缩中药制剂、地方特色草药的新药研究和开发,进一步推动两岸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古籍中罕有关于“胰腺”的明确记载,缺乏直观、系统的理论论述。本文试图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典籍所记载内容的分析,结合现代解剖学相关理论,梳理中医学对胰腺实体解剖的认识过程。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中医学对胰腺实体解剖的认识具有阶段性:①先秦两汉时期,存在胰腺实体解剖,但并非认为胰腺是脏器;②唐宋时期,胰腺实体解剖更加清晰,在医学上胰腺附属于脾,并非为独立的脏器;③明清时期,胰腺实体解剖明确,部分医家以独立脏器论之,出现“脾”、“胰”之争。中医学理论缺少对胰腺的单独论述,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多为“胰属脾”,线性归属以脾笼统代之略显单薄,不利于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笔者认为胰腺藏象应独立于脾单独讨论,现代解剖学对胰腺命名同一,形态结构清楚,位置描述明确,可直接补充进中医学胰腺藏象(藏)理论中,为完善胰腺藏象理论搭建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传统医药学的兴起和药物(药材)品种的交流、贸易进行有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旨在初步探讨我国各主要时期(春秋至明清)使用传统进口(药材)的品种和国间交流、贸易概况,以及2 000多年来进口药材的总数(去掉重复和存疑品种);找出进口药材的特点;筛选出可供开发"丝绸之路"和尽快能制订质量标准的品种。得到了如下结果:1秦汉时期为发展初期;宋金元时期是发展鼎盛期;明清时期是发展衰退期;2文献记载历代进口药物(药材)品种最多的时期是宋代,达300余种。去掉重复和存疑品种后,该文认为有依据可信的应在230~250余种,还有40余种不知为何物,或是异名,或是加工品,暂称"存疑品种";3药用部分不同于汉族所用中药,以树脂类、果实种子类最多,根和根茎类较少,矿物药比动物药多;4进口药材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历史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国家和地域。最终,该文初步弄清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进口药物(药材)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相关学术研究及产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附子为回阳救逆之要药,也是著名的有毒中药。为了确保附子的疗效和安全用药,多以加工品的形式入药。历代医家对附子加工方式的记载多不相同,且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记载的附子加工方式与古代本草所记载的也存在差异。该文回溯核查汉代至民国时期的本草著作,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附子加工方法内容加以归纳整理。结果表明,历史上附子的加工方法和入药方式随着朝代的变迁发生改变,且古今加工方法存在差异。唐代之前附子加工多为炮和浸法,唐代至明代期间多为炮、浸、煮和炒法,清代主要为浸和煮法,现代加工方法为煮和浸结合。附子在唐代之前多以整枚和劈破的方式入药,而现代入药方式多采用切片。不同的加工方法对附子的毒性影响很大,建议对古今附子加工方法开展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陈岩  李金龙  梁倩倩  施杞  王拥军 《世界中医药》2014,9(6):693-695,698
中医痰瘀相关学说萌芽于先秦,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在中医经典理论痰与瘀血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发挥、发展而形成的。本文从痰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痰瘀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进行本草考证研究,对经典名方中桂类药材的释名、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变迁进行了考证。经考证可知,桂类药材最早以"箘桂"和"牡桂"之名,分2种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其中箘桂经历"囷桂-箘桂-筒桂-菌桂"的演变,南北朝后增添了一种半卷多脂的"桂",但三者用时罕有分别。桂枝、肉桂之名至唐代才出现,均以嫩枝皮且去外层栓皮为佳,并多以"桂心"之名入药;宋元以来桂的药用部位逐渐分开,肉桂为桂的枝皮或小树干皮,嫩枝皮则为桂枝,再嫩者为柳桂,宋代将前朝称谓统一为"桂枝";明清后肉桂为干皮入药,嫩枝则为桂枝;近代以来《中国药典》规定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嫩枝条,肉桂为其干燥树皮。从历代所记载的植物形态及其附图,结合历代所述的产地分布情况,历代入药主流植物应为肉桂C.cassia,但还有其他肉桂组植物各地亦做桂入药,如浙江桂(浙樟)C.chekiangensis、钝叶桂C.bejolghota、川桂C.wilsonii等,历代多从植物形态与药材性状不同,综合加以区分不同类别。历代产地记载多为今我国广东、广西及越南等地,并奉为道地。桂类药材采收炮制的方法古今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