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外显子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利用ADx-ARMS?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检测214例未接受过Gefitinib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和21突变。   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45.8%(98/214),外显子18、19、20和21的突变率分别为0.93%(2/214)、22.0%(47/214)、2.3%(5/ 214)和20.6%(44/214)。另有2例19和21外显子双重突变。EGFR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的总突变率为50.3%(93/185)明显高于肺鳞状细胞癌17.2%(5/29)(P=0.001)。EGFR基因在女性患者中的突变率57.0%(57/100)高于男性36.0%(41/114)(P=0.002),EGFR基因在NSCLC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突变率(66.7%)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9.5%)(P < 0.05),但EGFR基因突变率与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中国肺癌尤其是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的较高突变率,EGFR外显子19、21突变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望成为评估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彩存  赵印敏  唐亮  高文 《肿瘤》2005,25(5):458-46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抽取80例手术切除肿瘤组织DNA,采用巢式PCR方法对编码EGFR基因的第18、19和21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用Chromas软件分析基因突变或缺失.结果21例肿瘤组织存在EGFR基因突变或缺失,发生率为26.25%,其中13例为EGFR第19外显子阅读框内多核苷酸的缺失,8例为第21外显子2 573位核苷酸点突变.这些突变均为杂合子型.肺腺癌突变率为42.10%(16/38),显著高于鳞癌的9.68%(3/31)和鳞腺混合癌的18.2%(2/11)(χ2=9.702,P <0.01);女性患者突变率为48.28%(14/29),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的13.73%(7/51)(χ2=11.4,P<0.01);不吸烟者突变率为40%(16/40),显著高于吸烟者的12.50%(5/40)(χ2=7.812,P<0.01).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TNM分期等因素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者性别和组织类型是影响EGFR突变的2个主要因素.结论NSCLC存在EGFR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其中以女性、腺癌和不吸烟患者突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基因突变的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标本中EGFR基因第18、19、20和21号外显子及Kras基因第2号外显子12和13密码子的突变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的突变率为46.1%(512/1 110),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7.1%(79/1110)。EGFR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女性、不吸烟和腺癌的患者,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第19和21号外显子,第18、19、20和21号外显子突变所占比例分别为3.3%(17/520)、46.0%(239/520)和5.0%(26/520)、45.8%(238/520)。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女性、不吸烟和腺癌的患者,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Kras基因突变的情况,有助于选择靶向治疗获益人群,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广西壮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 收集163例广西壮族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采用ARM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PCR扩增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及21的突变,进一步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与文献报道国内8个省、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63例NSCLC中共检出73例EGFR基因突变,EGFR突变阳性率为44.8%,显著高于文献报道国内8个省市的总体水平(30.O%)(P<0.05).其中,外显子19和21突变各占突变总数38.4%.腺癌和腺鳞癌突变发生率占突变总数的80.8%,女性EGFR基因突变率(57.7%)显著高于男性(38.7%)(P<0.05).结论 广西壮族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中国8个省、市的总体水平,其中以外显子19和21突变为多见.女性、腺癌和腺鳞癌患者是选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优势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RefractoryMutationSystem,ARMS)检测604例NSCLCs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的突变,同时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604例NSCLCs共检出242例EGFR基因突变(40.1%),其中外显子19和21L858R突变各占突变总数的50.0%(121/242)和45.5%(110/242);腺癌和腺鳞癌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6.0%(203/441)和49.1%(26/53);女性EGFR基因突变率(53.1%,119/224)显著高于男性(32.4%,123/380)。结论:广西南宁地区NSCLCs患者EGFR基因突变主要见于女性、腺癌和腺鳞癌,突变类型以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和外显子21的L858R突变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检测604例NSCLCs 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的突变,同时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604例NSCLCs共检出242例EGFR基因突变(40.1%),其中外显子19和21 L858R突变各占突变总数的 50.0%(121/242)和45.5%(110/242);腺癌和腺鳞癌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6.0%(203/441)和49.1%(26/53);女性EGFR基因突变率(53.1%,119/224)显著高于男性(32.4%,123/380)。结论:广西南宁地区NSCLCs患者EGFR基因突变主要见于女性、腺癌和腺鳞癌,突变类型以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和外显子21的L858R突变为主。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化疗前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理扬  黄媚娟  李伦  张瑜  卢铀 《肿瘤》2011,31(6):517-52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状况。方法:提取31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肿瘤组织标本中的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技术扩增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6例患者化疗前、后EGFR基因发生突变,其中4例为19号外显子发生缺失突变,2例为2l号外显子发生替代突变,且化疗前、后的突变状况一致。女性患者突变率(2/3)高于男性(4/28)(P=0.029),非吸烟者的突变率(4/9)高于吸烟者(2/22)(P=0.043)。结论:NSCLC组织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突变在化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扩增耐突变系统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NSCLC患者的病理切片,提取基因组DNA,分别使用EGFR外显子19和21突变检测试剂盒检测EGFR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0例肺癌组织中检出EGFR基因突变29例,基因突变检出率为41.4%,其中外显子19突变20例(69.0%),外显子21突变9例(31.0%);腺癌基因突变23例(79.3%),检出率为51.1%;鳞癌基因突变6例(20.7%),检出率为24.0%;肺泡癌基因突变4例(13.8%),检出率为66.7%.女性、不吸烟和肺腺癌患者的EGFR 2个外显子基因突变率均较高,P<0.01.结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主要表现为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女性、肺腺癌和不吸烟的患者多见.  相似文献   

9.
李睿  陈元  冷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20):1557-1560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突变,探讨突变特征及其在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6例手术切除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分别提取DNA,采用PCR法扩增编码EGFR基因的第18、19、20及21外显子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DNA测序及分析。结果:46例NSCLC中12例(26.1%)患者肺癌组织存在EGFR酪氨酸激酶结合域的体细胞突变;癌旁组织均未发现突变。12例突变中,9例(75.0%)19号外显子上发生缺失突变,3例(25.0%)21号外显子上发生替代突变。伴细支气管肺泡癌分化特征的肺腺癌突变率(7/9,77.8%)显著高于普通腺癌(5/23,21.7%)和鳞癌(0/12,0)的突变率,P<0.05;女性突变率(9/15,60%)显著高于男性(3/31,9.7%),P<0.05;不吸烟者突变率(9/20,45%)显著高于吸烟者(3/26,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内NSCLC患者存在EGFR突变,女性、非吸烟者及伴细支气管肺泡癌分化特征的肺腺癌提示突变的高发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与EGFR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突变富集液相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 19、18、21和20外显子基因突变和EGFR蛋白表达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突变富集液相芯片检测显示,EGFR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率为26.7%(16/60);免疫组化检测EGFR蛋白表达为50.0%(30/60),两者呈正相关(r=0.676,P=0.0001)。结论突变富集液相芯片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突变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EGFR蛋白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互为补充,对于预测EGFR-TKI的生存获益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