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纤颤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脑卒中、栓塞和心力衰竭是心房纤颤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它所致的脑卒中,是无心房纤颤脑中风的2~7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所致的脑中风,是无心房纤颤脑中风的17倍。普通人群心房纤颤的发病率约为0.4%,60岁以下人群心房纤颤的发病率低于1%。随着年纪的增大,心房纤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8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房纤颤的患病率几乎达到10%。根据Framingham研究,60~69岁心房纤颤患者脑中风的发病率是21‰,70~79岁心房纤颤患者脑中风的发病率是49‰,80~89岁心房纤颤患者脑中风的发病率是71‰。虽…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否存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房纤颤均使中风发生率增加。本文将老年慢性心房纤颤患者的血栓栓塞性中风,与是否存在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环钙化、主动脉瓣狭窄、收缩期或舒张期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塞、左房增大及左室肥厚联系起来,分析其危险因子。材料与方法老年患者830例,其中男224例,女606例。分别记录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电图示慢性心房纤颤者110例,其中男29例,女81例,年龄62~100岁(平均82±8岁)。110例心房纤颤者中,44例(40%)有血栓栓塞性中风,其  相似文献   

3.
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在人群中的总发生率约0.4%,65岁以上老人心房纤颤发生率为3%~5%,60岁以后每10年发病率增加1倍,80岁发病率可达8%~10%。合并心房纤颤后心脏病病死率增加2倍,如无适当抗凝,脑卒中增加5倍。现将心房纤颤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1)风湿性心瓣膜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 32例患者中器质性心脏病31例;有频发房性早搏及短阵房速者24例,其中有房性早搏未下传者4例,房性早搏未下传者发作阵发性房颤频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常规心电图发现,未发生阵发性房颤时心电图表现左房室瓣型P波者9例(28%),其中高血压患者有7例。结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主要病因是原发病,房性期前收缩是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主要因素;不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及左房扩大是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心房纤颤的病理学基础;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造成的长短周期现象是阵发性心房纤颤的重要电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疗养所的病人,原发性心血管病是常见病。老年病人的甲亢可主诉为心血管问题。在此种情况,临床上难以作出甲亢为心房纤颤的病因诊断。本文作者对疗养所患心房纤颤的病人。测定其敏感性促甲状腺刺激素(sTSH),以决定甲亢的发生率。病人与方法从623份心电图中,选50例心房纤颤病人为研究组,其中男39例(78%),平均年龄78.99(59~97)岁。疗养所全部病人707例,平均年龄75.87岁,作为对照组。有心房纤颤的病人比对照组年龄明显较大(P<0.05)。两组在性别上和护理标准上没有差异。sTSH最低检测限度≤0.02mU/L,正常范围为0.46~3.60mU/L。  相似文献   

6.
<正> 心房纤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现将我院1975年初至1991年底,在我院干部病房曾住院治疗的老年人阵发性房颤71例(发作387次)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71例病人中,男67例,女4例.发病年龄最小60岁,最大93岁,平均72.9岁.其中60~69岁28例,70~79岁28例,80~89岁11例,90岁以上4例.病程小于5年26例,5~9年28例,10年以上17例.  相似文献   

7.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分析军队离休干部健康查体心电图189份,男177例,女12例;年龄平均68±4.6(60~82)岁,60~69岁121例,70~79岁63例,80岁以上5例。 2 结果 189例中心电图正常、基本正常者94例(49.7%),心电图异常者95例(50.  相似文献   

8.
晚近,许多研究者的观察和探讨指出,红细胞压积的异常和正常高值,对患有动脉硬化和血栓栓塞症的老年人有害。这些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作者根据老年人红细胞压积值不同而分成10组,观察各组五年内死亡率变化情况。对象和方法选择85岁以上老人543人,男93人,女450,平均87岁。其中257人(47%)住在家中,159人(29%)住在老人之家,127人(23%)为住院患者。根据红细胞压积值分成10组,最低值组红细胞压积≤0.33,第二组0.34~0.35,第三组0.36~0.37。二、三组人数最多,以下按0.01级差类推分组,最高值组≥0.50。用寿命表(Life-table)法登记头5年间死亡率和生存率,分析各组间生存率和死亡率的差异,并经统计学处理核定。结果观察结果表明红细胞压积对预测患者随访五年中的死亡和存活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左室肥厚及CAF与新血栓栓塞性卒中(NTS)发生率的关系。对象为2384例老年人,其中男724例,女1660例,平均年龄81±9(60~103)岁。以M型和两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肥厚。左室质量指数男性>134g/m~2、女性>110g/m~2者诊断为左室肥厚。以12导联心电图诊断慢性心房纤颤(CAF)。由神经病学家诊断陈旧性血栓栓塞性卒中和NTS。97%的NTS经CT确诊。从研究开始随访至发生NTS或死亡,平均随访44±21(2~156)个月。随访期间510例(21%)发生NTS。2384例中CAF313例(13%)、左室肥厚1024例(43%),其中CAF210例(17%),无左室肥厚者中CAF占8%(P<0.0001)。有陈旧性血栓栓塞性卒中者689例(29%)。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研究1960~1977年间503例住院进行腹部手术的75岁以上患者,其中75~79岁288例,56例(19.4)死亡;80~84岁151例,29例(19.2%)死亡;85~89岁43例,18例(41.8%)死亡;90岁21例,6例(28.5%)死亡。紧急手术196例,死亡率为32%,半紧急手术192例,死亡率为23%,选择性手术115例,死亡率为3%,共死亡109例占总数的21.6%,半数以上死于原发病,因手术本身死亡58例,死亡率为11.5%。因患恶性肿瘤实施手术168例,死亡率28.5%。其中切除肿瘤者死亡16.4%,肿瘤不能切除只做姑息性手术者死亡率为33.8%,只做剖腹探查的死亡率最高达58%。  相似文献   

11.
5543例老年人心电图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心电图改变特点,本组资料为我院1994年1月~1998年12月间23097例心电图中60岁以上5543例老年人,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5543例中男3458例、女2085例;60~69岁4157例(75%);70~79岁1164例(21%);80岁以上222例(4%)。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常规体检门诊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房纤颤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比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HFPEF患者86例。依照是否存在心房纤颤病史或人院时心电图检查是否存在心房纤颤分为房颤组、非房颤组,并比较两组的特征。结果HFPEF患者心房纤颤的发生率为34.9%。房颤组平均年龄高于非房颤组[(71.6±8.97)岁与(62.71±17.79)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室间隔厚度、肾功能不全和感染性疾病依次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相关。心房纤颤与左房内径相关性较好。结论心房纤颤是HFPEF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左心房容积增大是房颤的主要临床特征。心房纤颤可能是HFPEF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1169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粘血病、心房纤颤、吸烟及酗酒等均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收集 10年来我院内科脑卒中的住院资料 ,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进行探讨、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 1169例脑卒中患者均为 1990年 1月~2 0 0 0年 3月的住院患者。男性 649例 ,女性 52 0例 ;年龄 2 2~ 89(平均 69.1)岁 ,<30岁 2 2例 ,30~ 39岁 35例 ,4 0~ 4 9岁 77例 ,50~ 59岁 2 2 6例 ,60~69岁 4 2 7例 ,70~ 79岁 30 6岁 ,>80岁 76例。其中脑出血 351例 ;脑梗死 52 6例 ;脑血栓 152例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预测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后心房纤颤发作的价值.方法 选择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成功行PBMV术,术前为窦性心律者,共95例.所有患者均测量PBMV前12导联同步心电图P波宽度,计算最宽P波(Pmax)、最窄P波(Pmin)并取两者差的平均值,即为P波离散度(Pd),Pd=Pmax-Pmin.结果PBMV术后59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对照组),男8例,女51例,年龄24~57岁(36.8±8.3岁);36例患者出现心房纤颤(房颤组).男13例,女23例,年龄18~56岁(38.1±7.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心率、左室舒张期内径、右室舒张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房颤组左房内径(46.63±2.36mm)比对照组(43.51±2.51mm)显著增大(P<0.05).房颤组Pmax(121.67±14.64ms)、Pd(37.50±9.37ms)比对照组Pmax(106.38±12.24ms)、Pd(23.97±12.70ms)显著延长(P<0.01).以Pmax≥110ms预测心房纤颤的敏感性80.55%,特异性50.85%,准确性61.05%.以Pd≥40ms预测心房纤颤的敏感性69.44%,特异性32.20%,准确性68.42%.结论 Pd作为一项无创性心电学指标,对PBMV术后发作心房纤颤的预测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心房纤颤伴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结合心电散点图分析心房纤颤伴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结果 255例心房纤颤伴宽QRS波中,宽QRS为室内差异性传导105例(占41.18%),其中伴有蝉联21例(占8.24%);室性期前收缩87例(占34.12%),其中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6例(占2.35%);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期前收缩并存60例(占23.53%);室性逸搏15例(占5.89%)。结论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结合Lorenz散点图可对心房纤颤伴室性期前收缩进行快速诊断,能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7年1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2例均为住院病人,诊断标准主要参考1977年北京地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座谈会上所制定的标准。分别作了阿托品试验,食道心房调搏试验,动态心电图监测。(1)年龄:最小44岁,最大94岁,平均年龄69岁,其中60岁以下者12例(23.08%),60~69岁者13例(25.00%),70岁以上者27例(51.92%),60岁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监测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80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24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总结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定量分析心房纤颤负荷指标.结果 (1)本组80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中,发生阵发性心房纤颤平均次数:(116.0±2.3)次;阵发性心房纤颤平均发作时间:(21.0±3.7)s;心房纤颤平均负荷:(28.0±0.4)%.(2)房性期前收缩诱发占73.38%,房性心动过速诱发占17.47%,心房扑动诱发占9.15%.(3)房性心律失常诱发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平均联律间期和前间期时间分别为:(371.3±41.6)ms、(812.0±21.7)ms;未诱发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平均时间为:(436.0±40.4)ms、(711.0±18.5)ms.结论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能有效地"捕捉"和监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定量分析心房纤颤负荷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对指导临床用药及评定治疗效果带来极大的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晚近,接受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老人日趋增多。然而关于老年人PTCA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尚缺乏大样本对照分析,本文特进行了评价。对象与方法 12172例接受PTCA对象。冠造显示13061支病损冠脉,并相应接受了17096次PTCA。若术后原狭窄冠脉内径残存狭窄<50%,视为PTCA成功。尔后将对象按不同年龄分为4组:<60岁组5217例,60~69岁组3752例,70~79岁组2696例和≥80岁组507例,并比较4组PTCA相关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的差异。结果在<60岁、60~69岁、70~79岁和≥80岁4组,以下指标与年龄明显逆相关,尤以60岁以下非老年组居多:男性(P<0.001)、吸烟者(P<0.001)、高脂血症(P<0.001)、冠心病家族史(P<0.001)、既往PTCA(P<0.01)、稳定心绞痛(P<0.001)、单支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异常心电图出现率颇高,据Mihalick等收集文献资料,70岁以上老年人2482例中出现异常心电图者占52%,这些异常心电图表现,电轴左偏占51%,ST-T变化占16%,房性早搏占10%,Ⅰ°房室传导阻滞占9%,心房纤颤8%。  相似文献   

20.
我院内科1973~1988年间符合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诊断者201例,男143例,女58例,60~69岁139例,70~79岁47例,≥80岁15例。 衰竭器官数目与死亡率 2个、3个、4个、≥5个器官衰竭者,分别为34、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