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1例同种抗-C、抗-e、抗-Jk^b联合抗体漏检造成的无效输注,探讨提高抗体检出率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输血前红细胞血型鉴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吸收放散、交叉配血等血型血清学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结果第1次输血由于同种抗-C、抗-e漏检造成无效输注,输血造成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同时由于e抗原的输入中和了抗-e,造成第2次输血前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抗-e的漏检,通过酶处理细胞使抗-e检出;第3次输血前检查又检测出同种抗-Jk^b。结论患者多次输血产生同种抗-C、抗-e、抗-Jk^b,通过酶处理细胞提高Rh系统和Kidd系统抗体的检测;同时当遇到近期输血而输注效果不好(排除其他原因)且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患者需要考虑抗体漏检造成的输注无效,应考虑改进试验方法,提高抗体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Rh血型系统的抗原至今已发现了40多个,但临床意义较大的主要是5个抗原,即D、C、E、c、e,Rh血型系统较其他血型系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可以产生混合抗体,从而引起交叉配血不合,作者在工作中发现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有IgM、IgG抗-C和抗-e混合抗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红细胞输注次数增加可导致同种抗体产生风险增加,而多重抗体的产生常常造成抗体鉴定及配血困难。本院近期发现一名患者因多次输血逐渐产生抗-Jkb抗体及抗-c E抗体,在规避相应抗原进行红细胞配合输注情况下,抗-Jkb抗体效价降低至检测阈值之下,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同种抗体是造成临床交叉配血困难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同种抗体特别是多次输血患者产生的混合同种抗体,常常造成抗体鉴定困难,难以为患者选择配合的血液。本文报道了1例多次输血产生混合抗-e、抗-C及抗-Jkb抗体导致配血困难的个案。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已婚已育,上消化道出血,病史16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例溶血性贫血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避免因此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方法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主、次侧交叉配血,用谱细胞鉴定血型抗体的类型。结果 2例患者血清在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两种介质中与有相应抗原的谱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证实了患者血清中含有自身抗-e和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结论文中报道的2例抗-e和非特异性自身抗体主要由自身产生。对此类患者进行交叉配血时,仅做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是不够的,最好加做凝聚胺法。应输注缺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以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输血产生IgM、IgG抗-e 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受血者血清中含有IgG抗-C、抗-Ce较多见,输血后产生IgM、IgG抗-e较少见。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因输血产生IgM、IgG抗-e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乙醚放散法,以O型R_1R_1,R_2R_2和rr为试剂红细胞,鉴定了1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自身抗体的血型特异性,结果发现4例自身抗体具有血型抗原特异性,其中抗-E1例,抗-C1例,抗-e2例,为其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避免了输血反应.进行自身抗体血型特异性的鉴定,是防止医源性溶血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Rh血型系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该系统不规则抗体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是临床导致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因素之一[1].有报道显示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占总检出抗体数量的50%左右,仅抗-C检出率为1.71%,抗-C联合抗-e的检出率为3.42%[2-5].尽管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的方法在不断...  相似文献   

9.
输血引起抗-E、抗-c所致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h血型系统D抗原的检测基本已在临床普及 ,但D以外的其它Rh抗原抗体检测系统在某些基层临床实验室尚未得到重视和普及。现对 1名再障贫血患者反复输血所致抗 E、抗 c产生 ,引起配血不合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 2岁 ,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 ,经查血型O ,Rh(+)。入院前 1月曾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在院外输注同型RBC悬液 2次 ,共 8U。拟再次申请输注洗涤RBC悬液。在主侧盐水配血中不凝集 ,无溶血 ,聚凝胺介质中有凝集。不完全抗体鉴定 ,患者血清中存在抗 E。与E抗原阴性同型洗涤RBC配血相合 ,输注洗涤RBC …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研究血型免疫反应为基础,探讨ccDee型患者的临床输血方案。方法血型鉴定、Rh抗原分型采用盐水介质法;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盐水介质法和微柱凝胶卡法;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和凝聚胺介质法。结果患者血型为A,ccDee;血清中检出抗-C联合抗-E抗体;选择A型Rh(ccee)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相合。结论对区域性献血者进行稀有血型普查,建立各型稀有血型供者资料库,并与相邻区域建立联动机制,是保障稀有血型患者临床治疗用血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输注无效与抗HLA抗体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抗HLA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抗HLA抗体,并通过检测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数量计算出血小板增加校正值(CCI)来分析抗HLA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关系.结果 25名患者中抗HLA抗体阳性16例,占64%;血小板输注无效16例中,抗HLA抗体阳性15例,阴性1例.抗HLA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显著高于抗HLA抗体阴性患者.结论多次输血患者体内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榆注无效,其中抗HLA抗体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赵冬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922-6922
在临床输血中,由Rh血型系统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相合问题比较常见。Rh血型系统共有5种抗原,其中D抗原的活性最强,e抗原的活性最弱,并且抗-e抗体是Rh血型系统抗体中最少见的一种。本中心发现1例由IgG抗-e抗体引起的配血困难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承德地区患者和无偿献血者,用微柱凝胶法直接抗球蛋白(MGIA-Coombs)法和试管法筛查得到的166例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分型检测、分析,揭示各类型抗体的检出频率及特点.方法 采用试管法、应用特异性抗-IgG、抗-C3d等试剂进行分型检测,对其中IgG阳性红细胞进行放散及抗体鉴定.结果 分型结果为溶血、贫血程度重的IgG+C3型占56.0%(93/166),C3d型占15.1%(25/166),IgG型占28.9%(48/166).自身合并同种抗体特异性见于RH,MNS系统抗体.结论 该文免疫分型结果与同类数据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抗体的发生存在地域差别,年轻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对温自身抗体阳性的用血者,可使用CcDE及MN抗原相合的红细胞输注,更好地指导临床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院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抗体特性。方法通过进行红细胞抗体筛选、鉴定,检测不同时间段抗体变化,高速毛细管离心法分离患者红细胞测定Rh表型等多种方法对抗体特性进行多方面的探究。结果抗体产生初期检出同种抗-C和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然后自身抗体成熟为有特异性的抗-e。在住院时间段内抗-C效价均较低(4)。结论抗体的鉴定尽可能在方法学上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找到真正相合的血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Rh血型抗原(C、c、D、E、e)鉴定,有条件地配合性输血,解决患者因不完全抗体导致的配血和输血难题。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2月有输血史、妊娠史、需要多次输血及血型抗体筛查阳性或Rh(D)阴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Rh血型抗原鉴定、不完全抗体筛查。选择Rh血型抗原相同或高频高原(D、E、C)相合的血液相容性输注。结果 3 547例患者Rh血型抗原检出12种表型,以CCDee(40.18%)和CcDEe(34.96%)表型居多,其次为CcDee(7.87%)、ccDEE(6.71%)、Cc DEE(4.17%)、cc DEe(3.58%)表型,少见ccdEe(0.03%)表型。不完全抗体检测阳性180例,其中抗-D 23例、抗-E 56例、抗-C 44例、抗-c28例、抗-e 20例,有9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Rh系统的抗体。结论患者输血前应常规鉴定Rh血型抗原,尽量选择Rh血型抗原配合的红细胞制品输注,以免产生Rh抗体。  相似文献   

16.
MNSs系统的S和s抗原分别于1947年和1951年被发现,其抗原频率分别为55%和89%,中国人S+s-与S+s+的表现型频率分别为0.09%和6.47%[1].虽然抗-S存在自然发生的,但绝大多数是由红细胞免疫产生,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中才能检测到[1-3].因多次妊娠或输血而产生不规则抗体在临床上很常见,但产生抗-S的病例却罕见报道.本院近期收住1名有多次妊娠和输血史的患者,体内检测到抗-S及自身抗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有关抗-C、-c、-E及-e引起的配血不合或溶血性输血反应国内已有多篇报导.我院于1986年遇到一女性供血者谢某,血清中存在抗-C和抗-e,在盐水介质配血时发现与ABO同型病人的红细胞呈可疑凝集,而在酶介质中呈明显凝集.根据谢某怀孕史及输血史,推测其血清中存在的抗体系由妊娠引起,或由妊娠和输血同时引起,且持续7年之久,第9年复查抗体时,发现该抗体已消失.现将该例的血清学检查结果及有关复合抗体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IgM型抗-C、抗-e联合致配血困难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55岁,本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患者,无输血史,孕3产2。临床诊断: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含量:27g/L,属极重度贫血。临床要求输血支持治疗。患者血样标本送本室检测,检出相当罕见的IgM型抗-C、抗-e联合,经过献血者筛选,在29名无偿献血者血液中找到了2袋相配合的血液供其输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病例发生的原因和不规则抗体导致的输血反应.方法 2种谱细胞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5 816名患者的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红细胞抗体吸收释放试验诊断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125例(其中5例为速发性输血反应).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抗-IgG+ C3d凝胶柱卡式法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试管法做输血前相容性配血试验用于分析临床输血反应的实验室原因.结果 120例迟发性输血反应中,由患者抗-E与供者E抗原阳性红细胞相容性配血假阴性导致输血反应的病例占94.4%,其次为抗-C和抗-e引起.患者红细胞同种免疫性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以抗-E为主,占68%,明显多于其他特异性抗体(P<0.05).用多种方法做输血配血相容性试验发现:在患者抗-E血清与供者E/e抗原配血反应中,单一方法均存在不符合与不确定性.结论 抗-E是输血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的主要因素.相当数量的E抗原和抗-E反应强度不一致的个体,显示存在E抗原变异体的多样性,也降低了交叉配血的准确性,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抗体筛查试验患者血清与自身红细胞、抗体筛选细胞反应均阳性,除自身抗体外还不能忽略同种抗体的存在,否则会增加患者输血潜在的危险。本实验室报道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去除自身抗体的干扰后,鉴定出患者血清中存在同种IgG抗-C及抗-e,避免患者了接受阳性抗原血液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