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胃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浆中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探讨EMPs检测在胃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8例胃癌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EMPs、vWF的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浆vWF及EMP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vWF及EMPs水平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患者(P〈0.01),有淋巴结及肝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及肝转移者(P〈0.01),有静脉浸润者高于无静脉浸润者(P〈0.01),浸润至肌层、浆膜层者高于浸润至黏膜或黏膜下层者(P〈0.01)。结论血浆EMPs可准确反映内皮功能,内皮功能紊乱参与胃癌的转移过程,EMPs可作为判断胃癌的病情、预后、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前后血栓分子标志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溶栓前后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DVT患者溶栓后高血栓复发率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55例DVT患者溶栓前后血浆标本的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PLG: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纤溶酶原活性抑制剂-1抗原性(PAI:Ag)、血浆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Ag)、VIII促凝活性(Ⅷ:c);35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AT:A、PLG:A、t-PA:Ag在溶栓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升高(P〈0.05或P〈0.01),其中AT:A、PLG:A仍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t-PA:Ag无显著性差异(P〉0.05);PAI:A、D-D、VIII:C、vWF、TM:Ag在溶栓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下降(P〈0.05或P〈0.01),其中PAl:A、D-D、VIII:C、vWF、TM:Ag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痊愈组AT:A、PLG:A、TM:A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D-D下降幅度最大。结论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可反映患者疗效,凝血系统机能紊乱、纤溶-抗纤溶系统失衡与DVT患者溶栓后血栓的复发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慢性肾病(CK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中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探讨EMPs在CK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72例CKD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中EMPs、vWF的水平,并分析EMPs水平与血压、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胆固醇之间的关系。结果CKD组患者血浆EMPs和vW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增高;肾病综合征组EMPs的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肾病组,肾病综合征组vWF的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肾病组及慢性肾炎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KD分期中Ⅰ期血浆中EMPs含量明显高于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期间EMPs和vWF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Ps的水平与血压成正相关(P〈0.05),与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胆固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vWF与EMPs成正相关(P〈0.05)。结论CKD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是使内皮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EMPs可作为一种反映内皮功能的新标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川穹对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ET、CGRF、MDA、vWF临床治疗前后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2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即基础治疗组(基础组)和基础治疗加川穹治疗组(川穹组);32例健康者(对照组)。治疗前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的ET、CGRF、MDA、vWF含量。结果:基础组与川穹组治疗前血浆ET、MDA、vW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GR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治疗组血中ET、MDA、vWF含量显著下降、CGRF明显升高(P〈0.05)观察以上两治疗组ET、vWF含量均有差异(P〈0.01),MDA、CGRF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药川穹治疗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ET、CGRF、MDA及vWF水平,对发掘我国中医保健及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正常者空腹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vWF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hs—CRP血浆浓度,按高血压病分期分组。结果 高血压Ⅰ、Ⅱ、Ⅲ期患者vWF含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高血压病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者vW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增高,经系统治疗后,患者vWF含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发病时显著下降。结论 vWF是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的标志,高血压患者存在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程度与病情正相关。系统治疗对稳定高血压病病情有利。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活性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脂血症组32例和单纯高血压病组48例,健康成人组6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和免疫印迹发光绘图法分别检测血浆vWF水平和vWF-cp活性。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成人(P〈0.01),而vWF-cp活性显著低于健康成人(P〈0.01);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组血浆vWF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P〈0.05),而vWF-c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vWF水平升高,vWF—cp活性降低可能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内皮损伤有关,而且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其内皮损伤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7.
nCPAP治疗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ET-1、TM、vWF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前后的血浆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TM、vWF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水平,并经nCPAP持续治疗1周,检测治疗前后三者的血浆水平。结果30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其血浆ET-1、TM及vWF水平治疗1周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ET-1、TM及vWF水平治疗后下降,提示内皮功能损伤参与了OSAHS合并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导致OSAHS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颗粒(PMPs)在慢性肾病(CK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72例慢性肾病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PMPs、P-选择素的水平,并分析PMPs水平与血压、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胆固醇之间的关系。结果 (1)CKD组患者血浆PMPs及P-选择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2)肾病综合征组及慢性肾炎组患者血浆PMPs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和〈0.05),肾病综合征组血浆PMPs的含量明显高于高血压肾病组(P〈0.05);各临床分类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肾病综合征组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明显高于狼疮性肾病组、糖尿病肾病组和高血压肾病组(P〈0.05或〈0.01),慢性肾炎组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显著高于糖尿病肾病组(P〈0.01)。(3)CKD分期I期患者血浆PMPs含量明显高于Ⅳ期患者(P〈0.05);不同的CKD分期间P-选择素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MPs的水平与血压成正相关(P〈0.05),与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胆固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P-选择素与PMPs成正相关(P〈0.05)。结论 CKD患者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活化,血小板活化参与CKD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高血压是使CKD患者血小板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PMPs可作为一种反映血小板活化的新标记,对评估CKD的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胃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中u—PA和u—PAR含量。结果患者术前血浆中u—PA和u—PAR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患者血浆中u—PA和u—PAR已与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转移者u—PA和u—PAR含量显著高于未转移者(P〈0.05);而浸润侵袭达到或超过浆膜层的u—PA和u—PAR含量高于只累及黏膜下层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浆中u—PA和u—PAR水平显著异常,可作为评估胃癌转移浸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胸苷激酶(TK1)水平对胃癌诊断及手术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35例健康查体者和68例胃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比较43例胃癌患者根治术前后血清TK1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TK1水平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相关;Ⅳ期明显高于Ⅲ期、Ⅲ期明显高于Ⅱ期、Ⅱ期明显高于Ⅰ期、Ⅰ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差胃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分化程度较好胃癌患者;术后胃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1)。结论检测血清TK1水平对胃癌诊断、预测病情进展、疗效等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α动态变化以及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3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及12例体检健康者血浆TNF-α的水平。同时对36例多发伤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TNF-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未合并MODS(非MODS)患者(均P〈0.01);死亡组血浆TNF-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均P〈0.05);血浆TNF-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37P〈0.01)。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测定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对早期诊断MODS可起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中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确诊的肺癌患者90例(肺癌组),健康志愿者9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浆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人P-选择素和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采用ACLTOP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全套指标,其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lrr)、纤维蛋白原(FIB)的血浆含量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抗凝血酶Ⅲ(AT-Ⅲ)的测定采用底物发光法。结果肺癌组血浆vWF、P-选择素、TAT、D-二聚体、FI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T-Ⅲ、AFFr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或缩短(P〈0.05),而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浆vwF、P-选择素、TAT、FIB、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Ⅲ期及I+Ⅱ期肺癌患者(P〈0.05)。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浆胛及APTr均较Ⅲ期及I+Ⅱ期肺癌患者明显缩短(P〈0.05),且Ⅳ期肺癌患者的AT-Ⅲ活性也较Ⅲ期及I+Ⅱ期明显降低(P〈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且AT—Ⅲ、vWF、D-二聚体、FIB、TAT、P-选择素以及APTT是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的可靠标志物,其中以vWF、TAT、P-选择素以及D-二聚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TC/HDL-C比值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对早期胃癌(32例)、进展期胃癌(45例)及胃溃疡(30例)3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应用酶法测定血浆TC含量,沉淀法测定血浆HDL-C含量。结果早期胃癌组TC和HDL-C与胃溃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TC含量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和胃溃疡组,HDL-C的检测值低于早期胃癌组和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患者TC/HDL-C比值升高,TC降低与HDL-C升高成负相关(r=0.75,P〈0.01)。结论术前血清TC﹑HDL-C及TC/HDL-C比值与胃癌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可作为术前判断胃癌临床病理分期、决定治疗方案及预测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冠心病患者57例和同期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吸附法测定血清中vWF含量,并按心功能等级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vWF显著升高(P〈0.01),并随着心衰加重而越显著(P〈0.01),心功能Ⅲ、Ⅳ级与Ⅱ级比较显著升高(P〈0.01),心衰程度与血清中vWF呈正相关关系(r=0.43,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vWF水平升高,检测血清中vWF可作为评价其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M2型丙酮酸激酶的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浆M2-丙酮酸激酶(M2-PK)含量变化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M2-PK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5例正常人、50例胃癌患者、45例急慢性胃炎以及42例胃良性肿瘤患者血浆M2-PK和血清癌抗原199(CA199)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血浆M2-PK和血清CA199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慢性胃炎组及胃良性肿瘤组(P〈0.01);胃癌组血浆M2-PK和血清CA199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对照组、急慢性胃炎组及胃良性肿瘤组,血浆M2-PK、血清CA199含量及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M2-PK是检测胃癌较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M2-PK的敏感性高于CA199,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4例活动期UC患者、23例缓解期UC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PON1、C-反应蛋白(CRP)及丙二醛(MDA)含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活动期及缓解期UC组血浆CRP、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PON1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组血浆CRP、MDA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组(P〈0.05),血浆PON1活性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组(P〈0.05)。UC患者组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MDA及CRP水平呈负相关(r=-0.358,P〈0.01,r=-0.422,P〈0.01)。结论UC患者PON1活性显著降低,增加的氧自由基(OFR)导致致氧化环境可能使血浆PON1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预示作用及对临床工作的意义.方法:将42例晚期肺癌(Ⅲb-Ⅳ期)患者分为两组,对20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和22例肺癌未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将此42例晚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20例早中期肺癌(Ⅰb-Ⅲa期)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对结果进行分析.对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胸水引流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并与姑息性治疗患者血浆D-二聚体进行比较.结果:晚期肺癌患者中,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显著高于未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晚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显著高于早中期肺癌患者(P〈0.05).晚期肺癌患者进行胸水引流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引流前(P〈0.05),且显著高于姑息性治疗患者(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显著升高对肺癌患者有一定临床价值,提示肺癌预后差,需要临床干预,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从临床样本检测胃癌组织中Dest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Destrin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与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Destrin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Destrin在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与胃癌中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弥漫型胃癌阳性率显著高于肠型胃癌(P〈0.05)。瘤体积≤3.0cm的胃癌中Destrin的表达明显低于〉3.0cm的(P〈0.01)。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1)。TNM分期Ⅲ、Ⅳ期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Destrin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Destrin与胃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且与胃癌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侵袭转移重要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治疗前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溶栓等措施治疗1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及观察疗效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静  苏平 《当代医学》2011,17(17):71-7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ICS)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499例初发、97例复发ICS患者及2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Hcy水平,并对ICS患者进行改良TOAST分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比较不同组之间Hcy水平差异及Hcy对IC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不同类型初发ICS组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初发ICS组中不同亚型发病例数依次为AT组〉SAD组〉SUD组〉SOD组〉CE组。(2)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组不同亚型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穿支闭塞和混合型为主要发病类型。(3)初发ICS高Hcy血症组好转率显著低于正常Hcy组(P〈0.01)。(4)复发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初发组(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与ICS的发病、类型及预后和复发有关,高Hcy血症是IC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