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艾滋病防治市-镇-村三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依托市-镇-村三级疾控体系,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三级医学管理模式,明确职责,规范随访管理、宣传干预等工作。结果模式建立前后,从事艾滋病防制的医务人员和管理病例的比例由1/296提高至1/1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流调率、阳性告知率、随访干预率分别从85.2%、85.2%和7.2%上升到94.0%、100%和64.9%;静脉注射吸毒者最近一次吸毒与别人共用针具率从4.6%下降至2.3%,最近一次非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从21.7%上升至45.2%。结论建立市-镇-村三级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医学管理模式,大大提高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可及性,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得到有效的管理,有效地减少艾滋病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宝丰县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下载2000~2013年宝丰县各种途径发现并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个案及随访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宝丰县2000~2013年报告PLWHA 17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5例,死亡66例,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男女之比为1.71:1。20~49岁青壮年占77.2%。农民占80.7%。性传播占55.6%,且从2004年起逐年上升,2010~2013年性传播比例均在70%以上。血液传播占36.8%,2001~2011年血液传播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和2013年连续两年无血液传播病例发生。感染途径由以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性接触感染为主。母婴传播占4.7%。通过检测咨询发现病例67人,占39.2%,其他就诊者检测发现病例40例,占23.4%。结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落实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检测咨询和门诊筛查是发现PLWHA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区中不同特征艾滋病病人因病致贫现状及医疗保障对艾滋病因病致贫的缓解程度。方法:选取艾滋病高发区云南省大理州为样本地区,按照病人发现的登记顺序,随机选取461例调查对象,对其展开医疗费用负担及补偿情况的回顾性现况调查。结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PLWHA)因病致贫率达36.9%,病人致贫率为44.9%,高于单纯无症状感染者(31.4%);CD4水平低于200个/μL的因病致贫率为45.5%,高于CD4水平大于200个/μL的因病致贫率(34.3%);医疗费用使PLWHA的因病致贫发生率增加了10.2%,医保对PLWHA因病致贫的发生率改善了4.1%;PLWHA平均因病致贫缺口率达175%,现有医疗保障使因病致贫缺口率缩小至113.2%。结论:PLWHA人群在广度和深度上均面临较大因病致贫风险,病程处于艾滋病病人阶段、CD4水平低于200个/μL、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经静脉注射毒品传播等的艾滋病病人因病致贫风险更高;现有医保对消除因病致贫效果欠佳,且门诊报销比例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铜仁市两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病人(PLWHA)CD4+T淋巴细胞检测(CD4检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制问卷调查铜仁市碧江区和松桃县2008年底存活且能随访307例PLWHA的CD4检测情况、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CD4检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及首次CD4检测时间,分析CD4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307例PLWHA中既往曾经接受过CD4检测者为273人,占88.93%(273/307),规范接受CD4检测者为183人,占67.03%(183/273),从HIV确诊到首次CD4检测时间>2个月的占83.15%(227/273);男性、知晓CD4检测作用和通过血液进行检测者、接受过培训的患者以及服用抗病毒治疗药品者CD4既往检测率高;CD4规范检测危险因素为>30岁、未婚或离异丧偶、未服用抗病毒治疗药品、离检测点的距离走路在1 h以上或需乘车以及未及时弥补漏掉的CD4检测,不知晓符合治疗标准的CD4值是CD4规范检测的保护因素。结论:应加强30岁以上和非婚PLWHA对CD4检测相关知识的宣传,提供便利的检测条件,促使更多PLWHA接受规范的CD4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08年—2010年红河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发现薄弱环节和问题,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为调整策略和措施、合理分配财政和技术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云南省及红河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收集数据,并严格对数据进行质控。结果 2008年—2010年孕产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任务均超额完成;孕产妇孕期HIV抗体检测率、孕产妇HIV抗体检测覆盖率、随访管理的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儿童满18个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比例、HIV感染孕产妇配偶或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及艾滋病母婴阻断的各项干预措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全州HIV感染孕产妇配偶或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HIV感染孕产妇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已达目标要求;HIV感染孕产妇妊娠结局主要以分娩、人工终止妊娠为主;HIV感染孕产妇在县(市、区)级助产机构分娩的人数较多;HIV感染孕产妇以阴道分娩及择期剖宫产为分娩的主要方式。结论我州妇幼保健体系,尤其是体系中的核心妇幼保健机构面临挑战;应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模式,加强业务管理,探索新的适宜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来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柳州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随访管理模式。方法以柳州市区作为试点,对2007-2008年现存活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通过三级卫生网络进行医学随访和管理。结果 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流调率从21.13%上升到91.90%;随访率从28.99%上升到52.23%,CD4+检测率从26.19%上升到40.64%。结论利用三级卫生网络管理HIV感染者/AIDS病人可以有效管理传染源,减少新发感染和二代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佛山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控制的策略。方法 2008-2010年通过哨点监测,对佛山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进行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相关知晓率及血清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论 2008、2009及2010年佛山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分别为3.37%、5.88%、9.13%;最近6个月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3.71%、42.88%及49.55%;艾滋病知晓率逐年有所上升,2010年较2008年上升了14.92%,达85.71%。结论佛山市男男性接触人群的艾滋病感染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已成为当前与今后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下一步将通过扩大男男性接触人群自愿咨询检测规模、加强高危行为干预、安全套推广、同伴教育、感染者关怀等综合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完善适合广州市海珠区实际的艾滋病病例综合管理模式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循证决策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建立一个由区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艾滋病病例综合管理模式。采用数据分析、定性调查等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有效扩大了HIV抗体检测覆盖面,促进了艾滋病病例的及时发现;病例管理工作指标提升,首次个案随访率从2012年的96.33%上升到2014年的100.00%,随访检测率从2012年71.72%上升到2015年的89.75%(P0.000 1),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从2012年56.94%上升到2015年的85.13%(P0.000 1);2015年生存质量总分高于2012年,2015年心理和环境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2012年(P0.05),2015年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得分均高于2012年;与获知感染前比较,79.41%的吸毒者不再共用针具吸毒;92.4%的病例接受过社区机构的服务,2012年仅12.6%;95.7%的病例对社区机构提供的随访服务表示满意。结论 "四位一体"艾滋病病例综合管理模式对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指标、促进病例及时发现,减少危险行为、提高生存质量、增加社会支持程度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应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洪雅县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流行变化趋势,评估干预工作效果,为制定行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至2010年,每年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抽中的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在2008年至2010年由66.5%提高到76.5%(P<0.001);2010年内最近1个月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频率较2008年和2009年有了明显提高,上升到46%(P<0.001);HIV感染率为0,梅毒感染率有所上升,主要集中在低档人群。结论:经过高频率的干预,各项成效逐步显现,不同暗娼场所的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交易中安全套使用、就医行为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在所调查的暗娼人群中检出HIV感染者为0,各类场所均检出梅毒,低档场所梅毒的感染率较高,今后的干预工作中应重点放在低档场所的暗娼人群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艾滋病疫情高发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需要导向,明确无任何症状的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之间的需求差异。方法:选择以吸毒传播和性传播为主的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作为艾滋病高发区样本地区,按照感染者及病人发现顺序,随机抽取感染者274例,病人187例,通过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定点治疗医院的信息系统及回顾性随访展开调查。结果:PLWHA人群中艾滋病病人的两周患病率、严重程度(休工/学率)以及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598.9‰、7.5%和508.0%,显著高于无症状的HIV感染者(489.1‰、4.4%和263.7%),均高于一般人群水平,PLWHA两周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多与艾滋病的毒副反应和机会性感染有关。结论:随病情发展,PLWHA卫生服务需要将急剧增加,尤其对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增加明显。除了针对其抗病毒治疗外,尚需针对不同病情阶段特征,完善保障政策,满足其卫生服务需要,缓解PLWHA人群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医院-社区儿童哮喘双向转诊的模式和教育实践管理,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儿童哮喘管理水平提供经验。方法: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医院—社区儿童哮喘双向转诊的教育实践管理模式,建立医院—社区哮喘管理网。结果:经过双向转诊模式的管理使儿童哮喘有效管理率达到90%,哮喘患儿家长哮喘知识知晓率达到90%,哮喘患儿复诊率由77.4%提高到90%,儿童哮喘缓解期用药依从性(好和较好)由77.3%上升到87.5%。临床疗效完全控制率由74.9%上升到89.5%。结论:通过建立医院—社区儿童哮喘双向转诊的哮喘教育实践管理模式,有助于早期发现可疑哮喘,早期干预,并对哮喘病患者更有利于达到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对高血压社区管理的效果。方法以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比较与以往医、护、防分隔管理模式在高血压筛检率、管理率、控制率、高血压相关疾病发病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 35岁以上者首诊测血压率由2006年的34%上升至2009年的88%,高血压人群登记发病率由4.3%上升至7.1%,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由72.1%上升至96.7%,血压控制不良率由63.0%降至32.0%,急性事件发生例数由60例下降至38例。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高血压危险因素分别下降19.17%、11.03%、8.60%、16.85%。结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程、连续、综合性的管理,患者依从性提高,高血压社区管理效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不同场所暗娼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相关信息.方法 在城乡结合部选择路边按摩店、发廊等固定场所和散居在社区中等无固定场所的暗娼进行外展干预;用国家标准调查问卷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比较人口学资料,STD/AIDS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状况等信息.结果 无固定场所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2.4%上升为干预后的82.0%.固定场所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36.2%上升为干预后的98.0%.在最近一次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上,无固定场所组的安全套的使用率由14.3%上升至干预后的80.0%;固定场所组由66.8%上升至87.5%.无固定场所组的调查对象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服务的比例为19.0%,接受过同伴教育的比例为0.0%,最近一年做过艾滋病检测比例为0.0%,干预后分别上升至52.0%、32.0%和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定场所组的调查对象接受过安全套的宣传与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比例为97.0%,接受过同伴教育的比例为67.3%,最近一年做过艾滋病检测比例为41.7%,干预后分别上升至100.0%、90.5%和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暗娼在干预前后的艾滋病知识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均有明显改善.接受艾滋病检测和同伴教育的比例也有明显上升,表明干预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4.
官渡区自199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10年底,按现住址统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PLWHA)已超过1 000例,且每年新发现病例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全区9个街道均有PLWHA报告,以城市周边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街道较多,传播途径由注射吸毒为主转变为经性传播为主,病例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流行,流动人口病例占40%以上,防艾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通过对流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形成外来妇女艾滋病常规监测的模式。方法通过卫生、计生、公安三个网络和民政婚姻登记处一个关口收集外来妇女名单,送交疾控中心汇总,生成外来妇女总名单,下发到各乡镇卫生院,负责采血,并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外来妇女艾滋病检测率由39.36%上升至99.18%(P0.01);检测及时率由2.35%上升至70.27%(P0.01);项目实施前同期和实施期间分别检出外来妇女HIV抗体阳性者1例和6例,未发现二代感染者。结论宁阳县多部门参与外来妇女常规筛查工作,确保了在外来妇女中最大限度的及时发现艾滋病疫情,防止了疫情进一步传播,是防止艾滋病疫情输入蔓延的重要措施,为全国各县(市、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外来妇女监测模式样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郑州市某社区儿童保健与健康状况.方法:普查2005年至2008年郑州市某社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情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从儿童保健状况、儿童健康状况、儿童主要死因和死亡儿童医疗保健服务4个方面分析2005年至2008年郑州市某社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与健康状况.结果:2005年至2008年郑州市某社区的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和新生儿访视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比2005年分别上升了2.93%、1.87%和1.8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55%,其中新生儿死亡率为0.433%,婴儿死亡率为0.57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死因顺位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先天异常、肺炎和出生窒息.死前经住院治疗的为93.75%.结论:儿童健康状况与儿童保健率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河南省孕产妇感染乙肝、梅毒的现状及其区域分布情况,为建立适合河南省预防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全省妇幼系统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月报系统,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孕产妇感染乙肝、梅毒的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梅毒检测率逐年提高,从2011年的46.78%上升至2013年的83.26%(P<0.0001),梅毒阳性孕妇报告例数在逐年增加,分娩产妇在孕期的梅毒检测率逐年提高,从26.22%上升至52.41%;2011年孕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率为56.82%,2013年上升至85.12%。结论:孕期梅毒检测率逐步提高,但孕期梅毒检测率相对于产时检测率低,下一步工作重点是提高孕期梅毒检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某地艾滋病感染人群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比分析某地2012年和2013年资源咨询检测(VCT)数据对求询者类型和检测结果。结果:比较2012年和2013年接受VCT的静脉注射吸毒者检测率降低了5.1%,配偶或性伴侣的检测率上升3.0%,商业性行为服务者检测率上升6.4%。结论:目前性传播正逐渐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因素,推广自愿咨询检测可及时对艾滋病感染人群的变化趋势进行观察,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减少艾滋病患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都市社区成年居民肥胖和超重情况的差异及影响肥胖和超重的主要因素。方法分别于2010、2014年在3个社区进行两次社区卫生服务的横断面调查。两次调查均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成都市某城区的3个社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2010年与2014年相比,社区成年居民超重率从27.9%上升至31.2%,其增加幅度为11.8%;肥胖率从6.9%上升至7.7%,其增加幅度为11.6%。年龄标化后,超重率由28.9%上升到30.4%,肥胖率由7.2%上升到7.5%。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男性超重、肥胖患病率和增长幅度均高于女性;45~<55岁超重率最高,而18~<25岁肥胖率最高且该年龄段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增长最快;非再婚人群、低文化程度、锻炼、饮食口味重及静坐时间长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率较高。结论成都市社区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运用健康促进理论与技术,以社区为平台,加强重点人群防治,促进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强化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20.
李繁  廖存章  李远  毛雨可  钟音  邹燕 《河北医学》2013,19(9):1371-1374
目的:报道贺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疗效情况,以便为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控与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贺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中调取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相关检验指标,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贺州市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人数(在治人数和累计治疗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每年较前一年的增幅逐渐增大。2007年至2011年间,持续治疗12个月存活且坚持继续治疗的患者率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且超出国家相应指标80%;7次随访完成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次CD4检测完成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均达到国家标准,但2011年出现小幅度下降;2010年和2011年病毒载量检测完成率较高,治疗转阴率较高。结论:在未来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与防治过程中,贺州市应注意继续加强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关注度,加强随访的专业性和随访次数,分析CD4检测仍存在的不足、提高完成率,在提升病毒栽量检验完成率的基础上,还应持续增加治疗转阴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