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IgM、IgG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诊疗中的检测价值。方法:根据胸部CT或X线影像学表现,将100例MPP患儿分为支气管肺炎组(n=67)和大叶性肺炎组(n=33)。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40名健康同龄儿童,记为健康组。检测MPP患儿和健康组儿童MP-IgM、MP-IgG阳性率和血清CRP、PCT表达水平,并观察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CRP、PCT水平变化。结果:MPP组MP-IgM、MP-Ig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χ~2=17.400、17.197,P<0.01);支气管肺炎组MP-IgM阳性率和大叶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IgG阳性率低于大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5,P<0.01);MPP患儿入院时血清CRP、PCT水平分别高于恢复期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肺炎组和大叶肺炎组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IgM、MP-IgG和血清CRP、PCT水平检测对早期诊断小儿MPP、评估感染程度和病情转归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何朝晖  贾莅彦 《中外医疗》2016,(10):133-134
目的 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iasma pneumoniac pneumonia,MPP)患儿免疫球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探讨其改变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该院诊治120例确诊为MPP的患儿进行研究,分为大叶性肺炎组(n=34例)、支气管炎肺炎组(n=86例),以同时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免疫球蛋白、PCT、CRP.结果 ①MPP患儿IgG,IgM,IgE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gA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大叶性肺炎组IgG异常率高于支气管肺炎组(P<0.05);IgM、IgA及IgE异常率无明显差异.②MPP患儿血清PCT及CRP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MPP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病情较重,免疫功能紊乱越明显,PCT、CRP对MPP病情评估也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PCT、CRP及P物质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取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大叶性肺炎41例,支气管肺炎49例。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9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测定PCT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采用全自动放射免疫γ-计数器测定P物质水平分析免疫功能、PCT、CRP及P物质水平在支原体肺炎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免疫指标IgG及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T、CRP及P物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41例大叶性肺炎,49例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患儿IgA指标低于支气管肺炎(P<0.05);大叶性肺炎患儿IgG、IgM、PCT、CRP及P物质水平高于支气管肺炎(P<0.05)。结论:免疫功能、PCT、CRP及P物质水平在支原体肺炎患儿疾病诊断、鉴别中有一定的价值,能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方法 以80例MPP患儿为对象,80例MPP患儿分为MPP组(n=40)和RMPP组(n=40)。对比两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特点及影像学特点等。分析不同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RMPP的效果。结果 MPP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肺外并发症、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RMPP组(P<0.05)。MPP组中性粒细胞、乳酸脱氢酶(LDH)、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水平低于RMPP组(P<0.05)。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中性粒细胞、LDH、CRP、PCT、D-D、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 0.05)。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住院时间、哮喘持续时间、支气管镜下改变及支气管镜治疗例数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MPP患儿出现发热时间持续,血清LDH、CRP、PCT、D-D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且伴有胸腔积液及2种以上肺外合并症时应警惕RMPP的发生,多数RMPP患而接受常规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8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重症组(n=46例)和轻症组(n=102例),对患儿性别、年龄、体温、热程、病变部位、大片状病变类型、大环内酯类应用时间及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热程、大环内酯类应用时间、CRP、ESR、WBC及体温≥38.5℃、下叶病变、大片状病变所占比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环内酯类应用时间、CRP水平、ESR水平及下叶病变、大片状病变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大环内酯类应用时间延迟、CRP水平、ESR水平及下叶病变、大片状病变是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危险因素,对合并这些因素的患儿需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6.
叶季萍 《吉林医学》2012,33(35):7711-771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2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虽多为学龄儿童为主,但低龄儿童也较常见。学龄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咳嗽,部分患儿可无阳性体征。胸片常出现大叶性肺炎,常合并胸膜炎、胸腔积液、肺不张。低龄儿童除发热和咳嗽外,常伴喘息,部分患儿有呼吸困难,且肺部常可闻及干湿啰音和喘鸣音。胸片多为支气管肺炎。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CRP在大叶性肺炎中较高。大部分患儿对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部分初始治疗效果不佳者加用激素均获疗效。结论: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有不同的临床特点,CRP在大叶性肺炎中较高。大部分患儿对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部分效果不佳者适时加用激素均获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胸部影像学的差异性表现,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并评价其治疗、预后等,为其分类及诊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寿光市人民医院儿科收住的诊断为MPP的4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胸部影像学表现分为支气管肺炎型MPP组(BP-MPP),大叶性肺炎型MPP组(LP-MPP)和间质性肺炎型MPP组(IP-MPP),收集患儿性别、年龄、居住地、发病季节、疾病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共收集到486例MPP患儿,BP-MPP组170例,LP-MPP组232例,IP-MPP组84例,年龄(5.15±2.83)岁,3组间患儿平均年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性别、居住地差异不显著(P>0.05)。(2)夏秋季节MPP检出率显著低于秋冬季节(P<0.05),3组患儿发病季节分布差异显著(P<0.05)。(3)3组患儿在应用抗支原体治疗后咳嗽、喘鸣音、气喘改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热改善时间LP-MPP组、BP-MPP组晚于IP-MPP组(P<0.05)。LP-MPP组患儿静脉激素应用比例显著高于BP-MPP组与I...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7例普通MPP患儿和21例难治性MPP患儿进行组间对照分析,对可能导致难治性MPP发生的9项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2岁、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史、生活环境不良、特应性体质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与难治性MPP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难治性MPP危险因素为年龄≤2岁、RRI史和CRP≥60mg/L。结论:年龄≤2岁、合并RRI病史和CRP≥60mg/L是儿童难治性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MP)的患儿60例(MPP组),细菌性肺炎患儿63例(细菌性肺炎组),健康体检儿童50例(健康对照组),回顾性分析CRP和WBC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指标的阳性率并采用t检验比较三组研究对象两种指标的浓度水平。结果 (1)CRP和WBC的阳性率在细菌性肺炎组和MPP组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细菌性肺炎组阳性率更高。(2)细菌性肺炎组WBC和CRP水平浓度分别为(15.4±2.9)×10~9/L、(38.7±4.5)mg/L,明显高于MPP组的(11.7±2.2)×10~9/L、(14.5±1.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与对照组相比较WBC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CRP和WBC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均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小儿肺炎支原体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住的肺炎支原体肺炎9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患儿年龄分组:<1岁组11例,1~3岁组17例,3~5岁组41例,>5岁组28例。按患儿肺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分为支气管肺炎组(55例),大叶性肺炎组(4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进行血清学检测,抗体滴度≥1∶80为阳性。比较各组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97例中有39例(40.2%)入院时MP-IgM阴性,出院时阳性,58例(59.8%)血清学检查阳性患儿MP-IgM滴度升高4倍以上。血清学阳转者出院时的MP-IgM平均滴度为1∶160(1∶80~1∶2 560)。血清学阳性者入院时的MP-IgM平均滴度为1∶160(1∶80~1∶640),出院时为1∶640(1∶80~1∶2560)。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5岁,>5岁患儿更容易引起大叶性肺炎和胸腔积液,且发热时间长,伴随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及ESR和CRP升高。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年龄密切相关,由于血清学阳转率比较高以及假阳性的存在,应重视双份血清学检查在临床确诊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学表现的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227例,按照影像学改变分为支气管肺炎组和节段性肺炎组,分析各自的临床特点.结果 两组比较,节段性肺炎患儿具有年龄大、热程长、住院时间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高等特点(P<0.01);支气管肺炎患儿较容易出现喘息...  相似文献   

12.
王冠玲  胡斌飞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2):142-144,16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住院儿童合并胸腔积液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早期识别,以利于正确诊治。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普通MPP患儿(普通组)及合并胸腔积液组(MPP合并胸腔积液组)进行分析比较,对可能与MPP合并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MPP患儿中,合并胸腔积液36例,统计学分析显示,MPP合并胸腔积液独立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热天数>10天(OR=13.759,P<0.05)、C反应蛋白(CRP)>40mg/L(OR=6.634,P<0.05)、红细胞沉降率(ESR)>45mm/h(OR=6.938,P<0.05)、节段性或肺叶病变(OR=3.642,P<0.05)。结论 MPP合并胸腔积液与多因素相关,要做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避免更严重的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片呈不同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P)患儿的T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选择MPP患儿156例,根据胸片是否呈大叶性肺炎改变分为2组, 其中A组患儿胸片呈大叶性改变;B组患儿胸片呈支气管肺炎或云絮状改变。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6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检测3组患儿的T细胞亚群并比较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患儿的CD4+和CD4+/CD8+均较C组明显降低, 而CD8+则显著升高, 其中A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 免疫损伤在MPP的起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年龄较大的MPP患儿, 胸片表现易呈大叶性肺炎, 且受到的免疫抑制强。  相似文献   

14.
王雨倩  王颖洁  张莉  李娜  杨柳△ 《广东医学》2020,41(23):2386-2389
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生肺外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助指导临床上准确诊治疾病,减少肺外损害的发生。方法以319例MPP患儿作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合并肺外损害的152例作为研究组,无肺外损害的16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发热峰值、热程、喘息、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体液免疫(IgA、IgG、IgM)、细胞免疫(CD4/CD8比值)、胸腔积液、肺部病变程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19例MPP患儿中发生肺外器官损害的有152例,占47.6%。发生肺外损害患儿中,主要受累系统是消化系统(56.6%)、血液系统(17.1%)及心血管系统(14.5%)。部分(6.6%)患儿2个及2个以上系统受累。(2)单因素分析:研究组患儿热程≥10 d、有胸腔积液、肺部实变影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沉、CRP、PCT、IL-6、IL-8、IL-10、TNF-α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发热峰值、喘息、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体液免疫(IgA、IgG、IgM)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血沉、CRP、PCT、IL-6、IL-8、IL-10、TNF-α的升高、CD4/CD8比值的降低、热程≥10 d、肺实变影是MPP发生肺外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1)儿童MPP引起肺外损害较为常见,表现形式多样,可累及消化、心血管、血液、神经、泌尿、皮肤肌肉关节等系统,在临床中可表现为单一系统累及,也可表现为2个及2个以上系统累及。(2)血沉、CRP、PCT、IL-6、IL-8、IL-10、TNF-α的升高、CD4/CD8比值的降低、热程≥10 d、肺实变影是MPP发生肺外损害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予以重视,达到早期发现、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86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x线特征及治疗经过。结果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弛张高热或中等度热)、顽固性咳嗽,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胸部X线片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大叶性实变或絮状渗出影,可伴有胸腔积液及肺外多系统损害。大环内酯类及头孢曲松、激素联合治疗效果好。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存在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免疫反应过度的可能,病情重,病程迁延,但经规范合理的综合治疗多能痊愈。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间接血凝集法对132例住院的婴幼儿肺炎进行特异性肺炎支原体IgM(MP—IgM)检测,并对其主要症状与非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2例患儿中MP—IgM阳性51例,阳性率为38.6%,其中21.4%(6/28)混有细菌和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热、咳嗽、喘憋、肺部干、湿性罗音的发生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7例,非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2例,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婴幼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其临床表现与典型的年长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所不同,而与婴幼儿非肺炎支原体肺炎相似,肺外损伤不少见,部分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中人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表达水平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为早期临床识别重症MPP患儿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佐治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大叶性MPP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同时选取门诊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名为对照组.B组予以常规阿奇霉素(10 mg·kg-1·d-1,3个疗程)治疗,A组予以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0.4 g/d,2个月)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A、B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且比较A、B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大叶性MPP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CD3+、CD4+、CD4+/CD8+比例明显降低,CD8+比例升高(P<0.01).治疗后,患儿血清CD3+、CD4+、CD4+/CD8+A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B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清CD3+、CD4+、CD4+/CD8+较B组治疗后变化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CD8+2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开始随访6个月,A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大叶性MP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匹多莫德可调节患儿免疫平衡,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提高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儿童重症MPP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MPP患儿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SMPP组)73例、普通组(MPP组)107例进行比较,分析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以及SMPP相关因素。结果:(1)儿童MPP多以秋(84例,46.7%)、冬(56例,31.1%)季节为主。(2)SMPP组与MPP组比较,前者患病年龄大,发热时间长,影像学多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住院时间偏长。(3)SMPP组与MPP组比较降钙素原(PCT)无差异,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IgA、血清IgG、血清IgM、乳酸脱氢酶(LDH)和铁蛋白(SF)指标明显高于MPP组,差异有显著性。(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热程(OR=1.30,P=0.031)、CRP(OR=1.06,P=0.005)、LDH(OR=1.012,P= 0.001)及胸片大片状实变影(OR=11.57,P=0.000)共4个自变量为SMPP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儿童MPP多发生在秋冬季。SMPP多发生在学龄期,胸部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WBC、CRP、LDH及SF等炎症指标升高明显,其中热程、CRP、LDH及影像学显示大片状实变影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