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裕洁  黄丽  林育平 《吉林医学》2013,34(6):1053-1054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VAP的防治措施。方法:对55例行人工机械通气的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非感染性慢性肺疾病、气管切开、意识状态、联合使用抗生素在VAP组及非VAP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机械通气时间、意识状态、抗生素联合应用是VAP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危险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时间≥3 d、意识状态、抗生素联合应用≥2种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入住综合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先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7.50%。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低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机械通气时间、多种抗生素的应用、ICU住院天数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机械通气时间和多种抗生素的应用的相对危险度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57(1.004~3.587)、P=0.024,6.243(4.013—39.525)、P=0.007。结论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相关,机械通气时间和多种抗生素的应用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38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情况,并将患者分为VAP组、非VAP组。对可能引起VAP发生的因素依次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发生VAP 66例,发生率为47.83%(66/1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组年龄≥60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分、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 d、气管切开、有颅外复合伤、手术次数>1次、吸痰次数≥3次/d、气道湿化次数≥3次/d者占比高于非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入院时GCS评分<5分、手术次数>1次、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 d、气道湿化次数≥3次/d、气管切开均为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0岁、入院时GCS评分<5分、手术次数>1次、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 d、气道湿化次数≥3次/d、气管切开均为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给予干预措施,以降低VAP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罗江静 《当代医学》2016,(24):64-65
目的 探究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对ICU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非心脏手术)患者148例,1 48例患者中出现VAP 34例,对VAP及非VAP患者的性别、年龄、慢性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再次插管、插管方式、白蛋白水平、营养支持、激素、联合应用抗生素、胃肠内营养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8例患者中共有34例发生VAP,发生率为22.97%.VAP组及非VAP组患者的年龄、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气管是否切开、使用抗生素种类、慢性合并症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7d、气管切开、再次插管、慢性合并症≥3种、抗生素的种类≥3种、使用激素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成功率、慢性合并症、抗生素联合应用、气管切开、激素的使用等,临床合理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柳军  黄家宙 《吉林医学》2010,31(22):3666-366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探讨VAP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行人工机械通气的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意识状态、误吸、H2-受体拮抗剂或酸剂、激素、抗菌素联合应用与VAP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抗菌素联合应用≥2种、机械通气时间≥3d、误吸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抗菌素联合应用≥2种、机械通气时间≥3d、误吸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PPCs的个体化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263例65岁以上胃癌患者PPCs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老年胃癌患者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63例老年胃癌患者中出现PPCs 69例,发病率为26.24%(69/2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实测最大通气量/理论最大通气量<60%、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50%、术中出血量≥500 m L、手术时间≥4 h均是老年胃癌患者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史、BMI≥24 kg·m~(-2)、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术前肺功能差、术中出血量多及手术时间长是老年胃癌患者PPC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08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08例患者中53例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率12.9%。年龄>65岁,存在肺外基础疾病,血清白蛋白低,有吸烟史,存在COPD,手术部位在心脏和胸部,手术时间>3 h均为发生外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存在肺外基础疾病,血清白蛋白低,有吸烟史,存在COPD等肺部基础疾病,手术部位在心脏和胸部,手术时间>3 h均为发生PPCs的危险因素,术中和术后应注意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患者216例,其中发生VAP共50例,对VAP的发生进行相关单因素分析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实施气管切开与否、抗生素的联合应用种类及基础疾病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3 d及意识障碍、抗生素联合应用≥2种为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较多,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途径,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高额住院费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查询住院费用,通过卡方检验筛选发生高额费用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出院结算时发生高额费用90例(35.29%)。Pearson卡方检验显示入院时AIS-ISS评分、GCS评分、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腹泻、吸烟史等因素与发生高额费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AIS-ISS评分、全身麻醉手术治疗、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吸烟史等因素为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高额费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应在全面评估伤情基础上明确手术指征,并且积极预防感染,从而降低患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内科ICU、外科ICU、CCU机械通气时间在24小时以上194例患者,符合VAP诊断标准作为VAP感染组,VAP未感染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分别得出VAP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结果:VAP的感染发生率为27.84%。单因素分析表明慢性肺疾病、先前使用抗生素、气管造口术、急诊手术、机械通气患者仰卧位、鼻胃管、肺动脉插管、胃内容物吸入、年龄I〉60岁、机械通气时间≥5天是VAP显著性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慢性肺疾病、患者仰卧位、先前使用抗生素、年龄≥60岁是VAP的独立相关因素。不同类型ICU(MICU、SICU、CCU)患者有不同的VAP感染发生率。CCU患者与内科ICU患者相比,CCU患者VAP发生率显著偏高。结论:避免VAP的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率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合并不同危险因素对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者60例,无肺部感染者60例,比较2组病人围术期的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机械通气、输注红细胞、术前低体质量指数、术前低白蛋白、入住ICU、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COPD史、机械通气、糖尿病史、手术时间≥ 2 h为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年龄>80岁、COPD史、糖尿病史、进行机械通气及手术时间≥ 2 h会增加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肺癌术后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总结接受肺癌手术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肺感染者27例,对其可能导致感染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肺癌术后发生肺感染与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ICU入住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因素有关,而与年龄、术前肺功能水平、戒烟时限、术中失血量、吸烟量、机械通气时间、手术切除范围等因素无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ICU入住时间和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可能是术后肺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但如能根据肺癌患者的特点,对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降低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几率提供方法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2例,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23例)和非肺部感染组(59例).收集和整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在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撤机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78例AECOPD病人的病情资料,根据病人撤机成功与否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年龄、COPD病程、有创通气时间、平均动脉压、血清白蛋白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入住ICU时间、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与撤机失败的关系。结果:78例病人中有53例(67.95%)撤机成功,25例(32.05%)撤机失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较大、有创通气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较低和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是AECOPD病人有创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多种因素作用导致AECOPD病人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其中年龄较大、有创通气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较低、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都是AECOPD病人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40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住院时间的平均值分为2组:较长住院时间组(A组),即住院时间≥22 d;较短住院时间组(B组),即住院时间〈22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年龄、病程、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管切开发生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住院时间为因变量,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β=0.255)、合并上消化道出血(β=0.203)和VAP(β=0.284)、机械通气时间(β=0.449)是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高龄、合并消化道出血和VAP、机械通气时间较长是影响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结核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结核ICU中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其VAP的高危因素及其特点进行探讨。方 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43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AP的诊断标准把患者是否发生 VAP分为两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结核ICU内出现VAP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进 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肺结核与非结核患者两组间VAP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有无VAP感染分组,单因素 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机械通气的时间、侵入性检查、肺结核、肺部结构改变、使用多种抗生素、糖尿病、气管切开、留置胃管、 APACHEⅡ评分及昏迷与VAP的发生存在相关性,比较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结 核、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侵入性操作、使用多种抗生素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VAP患者的机械通气 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结论结核ICU内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肺结核、机械通气 时间、APACHEⅡ评分>15分、侵入性操作、使用多种抗生素是结核ICU内患者感染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按照脱机时间的长短,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22例,1周内成功脱机)和B组(19例,1周后成功脱机).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插管前患者意识水平、是否有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年龄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龄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龄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注意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的发生以帮助患者尽早成功脱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6年5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4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感染组,210例COPD未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组年龄、性别、吸烟史、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呼吸衰竭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抗生素时间、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为COPD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抗生素时间、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为COPD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COPD患者临床易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其中,年龄、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抗生素时间、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为COPD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重视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方法收集1894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相关冈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27例,医院感染率为11.99%。年龄≥60岁、病程≥10年、合并症≥2种、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分级高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更高(P〈0.01),接受各类导管置人操作尤其是2种以上操作、接受有创治疗方式、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责任护士年资较低、使用抗菌药物种类超过2种、抗菌药物应用时间≥15d、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更高(P〈0.01)。其中合并症≥2种、糖尿病、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抗菌药物种类≥3种、卧床时间≥15d是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多种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长时间卧床等与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直接相关。临床护理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有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